初 中 重 要 文 学 常 识 汇 总

合集下载

初中文学文化常识汇总

初中文学文化常识汇总

初中文学文化常识汇总 Company number:【0089WT-8898YT-W8CCB-BUUT-202108】初中文学文化常识汇总古代文体1.词古代的一种文学体裁,是配合宴会乐曲而填写的歌词,句式长短不一。

词牌是词的调子的名称。

词的流派有婉约派和豪放派两种。

婉约派的代表人物:李煜、晏殊、柳永、秦观、李清照等。

豪放派的代表人物:苏轼、辛弃疾、陆游等。

2.说古代的一种散文体裁。

从内容上看,该文体可以叙述事情,可以说明事物,也可以发表议论。

它的叙事及议论,都是为了表明作者对社会生活中的某个问题或某种现象的看法。

初中阶段学过的有《马说》《爱莲说》。

3.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诫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一般都用韵,形式短小,文字简洁,内容多含颂扬、鉴诫之意,如刘禹锡的《陋室铭》。

4.序“序”有书序和赠序之分。

书序相当于前言、引言,一般是介绍作家生平或成书的过程与宗旨,为阅读和评价作品提供一定的参考。

而赠序的内容多是对所赠亲友的赞许、推崇或勉励之辞,如宋濂的《送东阳马生序》即是作者写给同乡晚辈的赠序。

5.表我国古代的一种特殊文体。

在古代,臣子写给君主的呈文有各种不同的名称。

战国时期统称为“书”,“书”是书信、意见书的总称。

到了汉代,这类文字被分成四个小类,即章、奏、表、议。

表的主要作用就是表达臣子对君主的忠诚和希望,“动之以情”是这种文体的一个基本特征。

如诸葛亮的《出师表》就是“表”中范例。

6.记古代的一种散文体裁。

这类文章大多数是游记,一种用来记叙旅途见闻和某地政治生活、社会面貌、风土人情、山川景物及名胜古迹等的散文体裁。

其次是些普通的叙事性散文或者“杂记”。

我们学过的有《岳阳楼记》《醉翁亭记》《满井游记》等。

7.传记述个人生平事迹的文章。

一般来说多为记述那些在历史上较有影响且事迹突出的人物的生平事迹。

多采用叙述、描写等手法,展示人物的生平风貌。

如陶渊明的《五柳先生传》。

8.书即书信,古人的书信又叫“尺牍”或“信札”,是一种应用性文体,多记事陈情。

小学语文文学常识汇总

小学语文文学常识汇总

小学语文文学常识汇总一、古代文学常识1、初步了解古代文学的基本常识,如《论语》等。

2、了解古代文学中的经典人物,如孔子、孟子、老子等。

3、初步了解古代文学中的经典作品,如《诗经》、《论语》等。

4、了解古代文学中的常用典故,如“指鹿为马”、“画龙点睛”等。

二、现代文学常识1、了解现代文学的基本发展历程,如“五四运动”等。

2、了解现代文学中的代表人物,如鲁迅、巴金、老舍等。

3、初步了解现代文学中的代表作品,如《狂人日记》、《骆驼祥子》、《围城》等。

4、了解现代文学中的常用修辞手法,如比喻、排比、夸张等。

三、诗歌常识1、了解诗歌的基本类型,如律诗、绝句、词等。

2、了解诗歌中的经典作品,如《春晓》、《静夜思》、《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等。

3、了解诗歌中的常用意象,如月亮、柳树、鸿雁等。

4、了解诗歌中的常用表现手法,如象征、暗示、比喻等。

四、小说常识1、了解小说的基本要素,如人物、情节、环境等。

2、了解小说中的基本类型,如短篇小说、长篇小说等。

3、了解小说中的经典作品,如《红楼梦》、《水浒传》、《西游记》等。

4、了解小说中的常用表现手法,如描写、叙述、抒情等。

五、散文常识1、了解散文的基本特点,如自由、灵活、贴近生活等。

2、了解散文中的经典作品,如《背影》、《荷塘月色》、《记念刘和珍君》等。

3、了解散文中的常用手法,如叙述、描写、议论等。

4、了解散文中的常见题材,如生活琐事、人生感悟、山水游记等。

小升初语文必考文学常识汇总一、古代文学常识1、第一位女诗人是:蔡琰(文姬)2、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3、第一部词典是:尔雅4、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是:春秋5、第一部断代史:汉书6、第一部兵书:孙子兵法7、第一部文选:昭明文选8、第一部字典:说文解字9、第一部神话集:山海经10、第一部文言志人小说集:世说新语11、第一部文言志怪小说集:搜神记12、第一部语录体著作:论语13、第一部神话小说:搜神记14、第一部社会百科全书:三言15、第一部话本小说集:喻世明言16、第一部章回体小说:三国演义17、第一部艺术百科全书:闲情偶寄18、第一部药典书:本草纲目19、第一部字典:新华字典(现代)20、第一部诗歌总集是:诗经21、我国的四大古都是:北京西安南京洛阳22、我国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是:屈原23、我国第一部纪传体史书是:史记24、我国第一部文学作品是:诗经25、我国第一部军事著作是:孙子兵法26、我国第一部短片故事集是:故事新编27、我国第一部小说是:三国演义28、我国第一部词典是:尔雅29、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诗是:离骚30、我国第一部纪传体史书是:史记31、我国第一部诗文评是:文心雕龙32、我国第一部大百科全书是:永乐大典33、我国第一部词集是:《花间集》34、最早国别体史书是:《国语》35、最早语录体著作是:《论语》36、最大的断代体史书是:《汉书》37、最长的叙事诗是:《长恨歌》和《琵琶行》38、被后人称为“小李杜”的唐代诗人是:李商隐杜牧。

2023年初中部编人教语文文学常识常考100题及参考答案解析_1

2023年初中部编人教语文文学常识常考100题及参考答案解析_1

2023年初中部编人教语文文学常识常考100题及参考答案解析文学常识常考100题汇总1、成语“万事俱备,只欠东风”是根据《三国演义》________ (战役)中的“周瑜定计火攻曹操”的故事演化来的。

2、“花和尚倒拔垂杨柳,豹子头误入白虎堂”是名著《水浒传》的一个回目,其中“花和尚”指的是________,“豹子头”指的是________ ;请写出另外一个好汉的外号及故事的名称(如武松打虎) ________ 。

3、女娲炼石补天时剩下一块石头,被丢弃在大荒山无稽崖青梗峰下,后被茫茫大士、渺渺真人带入红尘,历尽了悲欢离合。

以上情节出自我国古典文学名著《________》。

4、《西游记》中“大闹五庄观、推倒人参果树“的是________ 。

5、《游山西村》这首七律诗的“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两句诗,比喻人在遇到困境时会生出许多希望。

6、晏殊《浣溪沙》中的“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的对偶句,被誉为“千古奇偶”。

7、《次北固山下》中有一个对偶句,蕴含新事物孕育于旧事物解体之时的哲理,这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一诗中,正面写诗人的愁绪,表达对友人的深切同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9、春蚕到死丝方尽,________________。

10、接天莲叶无穷碧,________________。

11、________________,学海无涯苦作舟。

12、________________ ,得来全不费功夫。

13、________________,思而不学则殆。

14、海上升明月,________________。

15、________________,几度夕阳红。

16、海阔凭鱼跃,________________。

初中语文文学常识大汇总

初中语文文学常识大汇总

初中生必须掌握的文学常识一、常见借代词语1、桑梓:家乡2、桃李:学生3、社稷、轩辕:国家4、南冠:囚犯5、同窗:同学6、烽烟:战争7、巾帼:妇女8、丝竹:音乐9、须眉:男子10、婵娟、嫦娥:月亮11、手足:兄弟12、汗青:史册13、伉俪:夫妻14、白丁、布衣:百姓15、伛偻、黄发:老人16、桑麻:农事17、提携、垂髫:小孩18、三尺:法律19、膝下:父母20、华盖:运气21、函、简、笺、鸿雁、札:书信22、庙堂:朝廷二、作者作品1、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2、并称“韩柳”的是韩愈和柳宗元,他们是唐朝古文运动的倡导者。

3、一门父子三词客:苏洵(老苏)、苏轼(大苏)、苏辙(小苏)。

4、豪放派词人:苏轼、辛弃疾,并称“苏辛”;婉约派词人:李清照(女词人)5、李杜:李白、杜甫。

小李杜:李商隐、杜牧。

6、屈原:我国最早的伟大诗人,他创造了“楚辞”这一新诗体,开创了我国诗歌浪漫主义风格。

7、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人,他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被称为“孔圣人”,孟子被称为“亚圣”,两人并称为“孔孟”。

8、苏轼称赞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9、杜甫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其诗广泛深刻的反映社会现实,被称为“诗史”,杜甫也因此被尊为“诗圣”,有著名的“三吏”:《潼关吏》、《石壕吏》、《新安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

10、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史记》(又称《太史公书》),作者是汉朝的司马迁,鲁迅称《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有:12本纪、30世家、70列传、10表、8书,共130篇。

11、“四史”:《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

12、元曲四大家:关汉卿、郑光祖、白朴、马致远。

13、《聊斋志异》是我国第一部优秀文言短篇小说集,作者是清代著名小说家蒲松龄。

“聊斋”是他的书屋名,“志”是记叙,“异”是奇怪的事情。

14、书法四大家:颜真卿、柳公权、欧阳询、赵孟(fǔ)15、战国时期百家争鸣主要流派及代表:儒家:孔子孟子法家:韩非子道家:庄子、列子墨家:墨子16、南宋四大家:陆游、杨万里、范成大、尤袤17、边塞诗人:高适、岑参、王昌龄18、唐宗:唐太宗李世民宋祖:宋太祖赵匡胤秦皇:秦始皇嬴政汉武:汉武帝刘彻19、我国第一位田园诗人是东晋的陶渊明(陶潜),他“不为五斗米折腰”。

2019-整理初中文学常识集锦汇编(2020年7月整理).pdf

2019-整理初中文学常识集锦汇编(2020年7月整理).pdf

初中文学常识集锦古今中外重要作家作品选粹1.《诗经》,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305篇,也称“诗三百”,这些诗歌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

“风”又叫“国风”,是各地的歌谣,使用赋、比、兴的手法。

《关雎》选自《诗经·周南>,《蒹葭》选自《诗经·秦风》。

2.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

《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共20篇,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

作者是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

3.孟子,是继孔子之后的儒家学派的又一位大师,被推尊为“亚圣”。

主张实行“仁政”,强调“民贵君轻”,重视民心向背。

在人性问题上提出“性善论”。

《孟子>是孟子及其门人所作,记录了孟子的言行,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

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人,是孔子之孙孔仅的再传弟子。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选自《孟子·告子下》,《鱼我所欲也》选自《孟子·告子上》。

4.屈原,名平,字原。

战国末期楚国人。

他是我国积极浪漫主义诗歌传统的奠基人,我国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另有波兰哥白尼、英国莎士比亚、意大利但丁)。

他用楚辞形式创写了我国第一首长篇政治抒情诗《离骚》(即遭遇忧愁,“离”通“罹”),还有《九歌》《九章》《天问》等。

5.《左传》相传为春秋时期左丘明所作,是一部史学名著和文学名著。

《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比较详细的编年体史书,记载了春秋时期各国的政治、军事、外交等方面的大事,《曹刿论战》即选自此书。

6.司马迁,汉朝人,著《史记>。

鲁迅称该书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7.《战国策》,记载战国时期各国游说之士的策略。

由西汉刘向整理而成,共计12国,33篇,国别体史书。

此书还有《国策》《短长书》之名称。

《战国策》长于说事。

《唐雎不辱使命》《邹忌讽齐王纳谏》即选于此书。

8.曹操,字孟德,东汉末年著名军事家、政治家和诗人。

初中语文文学常识100题汇总A

初中语文文学常识100题汇总A

初中语文文学常识100题汇总A1.下列哪个成语和“道听途说”词意更接近?A.空穴来风 B.三人成虎(B)空穴来风:比喻消息和谣言的传播不是完全没有原因的。

也比喻流言乘机会传开来。

三人成虎:说的人多了,就能使人们把谣言当事实。

2.“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其中婵娟指的是什么?A.月亮 B.姻缘(A)婵娟的意思常用者有三,1、形容姿态曼妙优雅;2、美女、美人;3、形容月色明媚或指明月。

这里的婵娟是第三种。

3."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这里的"屠苏"指的是:A.苏州 B.房屋 C.酒 D.庄稼(C)屠苏,酒名。

古代中国风俗于农历正月初一饮屠苏酒以避瘟疫。

4."拱手而立"表示对长者的尊敬,一般来说,男子行拱手礼时应该:A.左手在外B.右手在外(A)因为古人认为杀人时拿刀都是用右手,右手在前杀气太重。

所以右手握拳,用代表友好的左手在外,把右手包住。

5.我国的京剧脸谱色彩含义丰富,红色一般表示忠勇侠义,白色一般表示阴险奸诈,那么黑色一般表示:A.忠耿正直B.刚愎自用(A)红色的脸谱表示忠勇侠义,如关羽、妾维;黑色的脸谱表刚烈正直、勇猛鲁莽,如包拯、李逵等;黄色的脸谱表凶狠残暴,如宇文成都、典韦;蓝绿色的脸谱表粗豪暴躁,如窦尔敦、马武等;白色的脸谱表奸臣坏人,如曹操、赵高等。

6.《三十六计》是体现我国古代卓越军事思想的一部兵书,下列不属于《三十六计》的是:A.浑水摸鱼B.反戈一击C.笑里藏刀D.反客为主(B)胜战计:瞒天过海、围魏救赵、借刀杀人、以逸待劳、趁火打劫、声东击西;敌战计:无中生有、暗渡陈仓、隔岸观火、笑里藏刀、李代桃僵、顺手牵羊;攻战计:打草惊蛇、借尸还魂、调虎离山、欲擒故纵、抛砖引玉、擒贼擒王;混战计:釜底抽薪、混水摸鱼、金蝉脱壳、关门捉贼、远交近攻、假道伐虢;并战计:偷梁换柱、指桑骂槐、假痴不癫、上屋抽梯、树上开花、反客为主;败战计:美人计、空城计、反间计、苦肉计、连环计、走为上。

初中语文中考必背知识点总结汇总

初中语文中考必背知识点总结汇总

初中语文中考必背知识点总结汇总初中语文中考必背知识点总结1、《在山的那边》选自《长江文艺》,作者王家新。

出版诗集:《纪念》、《游动悬崖》这是一首现代诗,诗人运用象征的手法,取象于群山和大海。

用大海比喻理想,用群山比喻重重困难,用爬山比喻艰苦奋斗。

告诉人们:奔向理想的人生征途是漫长的,但是,只要百折不挠地坚持奋斗,理想境界终将实现。

2、《走一步,再走一步》美国莫顿·亨特:作家,心理学家。

代表作:《痛击》、《心理学的故事》本文记叙的是“我”童年时一次“脱险”的经历。

文章却蕴含着一个哲理:在人生道路上,不管面对怎样的艰难险阻,只要把大困难分解为小困难,一个一个地认真解决小困难,终将战胜巨大的困难,赢得最后的胜利。

3、《短文两篇》①《蝉》作者:小思本名:卢玮銮,生于香港,有散文集《承教小记》、《路上谈》、《彤云笺》等。

②《贝壳》作者:席慕蓉,台湾诗人、散文家。

代表作有:诗集《七里香》《时光九篇》散文集《有一首歌》《我的家乡在高原上》等延续新诗温柔淡泊的风格。

4、《紫藤萝瀑布》选自《铁箫人语》,是女作家宗璞的一篇散文。

原名冯钟璞,哲学家冯友兰之女。

短篇小说:《红豆》、《桃园女儿嫁窝谷》、《不沉的湖》、《后门》、《知音》等。

中篇小说:《三生石》。

长篇小说:《野葫芦引》。

这篇文章通过对一树盛开的紫藤萝的驻足观赏,使原先的悲痛和焦虑化为宁静和喜悦。

悟到“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

不能让昨天的不幸把人压垮,每个人都应该像紫藤萝的花朵一样,以饱满的生命力,投身到生命的长河中去,在闪光的花的河流上航行。

5、《童趣》沈复(1763年—1825),字三白,号梅逸,清代文学家。

著有《浮生六记》。

本书文字清新真率,无雕琢藻饰痕迹,情节则伉俪情深,至死不复;始于欢乐,终于忧患,漂零他乡,悲切动人。

《浮生六记》是沈复的代表作,共六卷,每卷皆有标题,依次是《闺房记乐》《闲情记趣》《坎坷记愁》《浪游记快》《中山记历》《养生记道》。

初中中考重点文言文知识点汇总

初中中考重点文言文知识点汇总

中考重点文言文知识汇总《〈论语〉六则》考点汇总【文学常识。

】①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人,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

②《论语》是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关于孔子言行的记录,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

③南宋朱熹曾经把《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合为《四书》。

【重点字词的读音】说(yuè)乎论(lún )语不愠( yùn )罔( wǎng )殆( dài )【解释词义。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说”通“悦”,愉快。

温故而知新故,旧的知识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罔:迷惑。

殆:危害。

可以为..师矣。

省略句,以(之)为,把他当作学而时习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而,表承接,“然后”人不知而不愠:而,表转折,“但是”温故而知新:而,表递进,“进而”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而,表转折,“但是”敏而好学/学而不厌:而,表并列,“并且”默而知之:而,表修饰,“地”【试归纳文中有关谈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的例句】学习态度: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学习方法:学而时习之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默而识之/ 温故而知新/【背诵默写】《论语》中阐述学习与思考关系的句子是: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孔子借题发挥,教育弟子勤学好问的句子是: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在生活中,我们要表示应当向有长处的人学习,常用"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来表示;阐述正确的学习态度是实事求是,不能不懂装懂的句子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阐述读书求学问的态度是以求学为快乐的句子是(三重境界):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当别人不了解甚至误解自己时,孔子在《论语》中认为应当采取的正确态度是: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新学期又开始了我校要迎来一批新同学,请你从本文中为学校选择一句话制成欢迎横幅: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积累文中几个成语】: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温故知新、三人行,必有我师、不耻下问《三峡》考点汇总【文学常识】课文选自《水经注》。

中考语文《中国古代文学常识》知识点汇总

中考语文《中国古代文学常识》知识点汇总

中考语文《中国古代文学常识》知识点汇总一、文学流派或团体的归类。

1、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有:孔子、孟子。

2、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有:老子、庄子。

3、墨家的代表人物有:墨子。

4、法家学派化人物有:韩非子。

5、屈宋:指战国时期的屈原、宋玉。

6、扬马:指西汉扬雄、马司相如。

7、三曹:指曹操、曹植、曹丕。

8、建安七子:指孔融、王粲、陈琳、刘桢、徐干、阮禹、应玚9、沈诗任笔:指南朝齐梁间的沈约和任昉。

10、初唐四杰:指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

11、沈宋:指初唐武后时期著名的宫延诗人沈全期和宋之问。

12、唐代诗人属于边塞诗派的有:王昌龄、岑参、高适、王之涣、李颀。

13、张王乐府:指张籍、王建所写的乐府诗。

14、郊寒岛瘦:苏轼语,是对中唐诗人孟郊、贾岛诗风的形象概括。

15、元白:指中唐诗人元稹和白居易。

16、南唐二主:指五代时南唐的两个皇帝,中主李璟和后主李煜。

17、三苏:是苏轼、苏洵、苏辙。

18、唐宋八大家:指韩愈、柳宗元、欧阳修、王安石、曾巩、苏轼、苏洵、苏辙。

19、宋代词人中属于豪放派的有:苏轼、辛弃疾。

20、宋代词人中属于婉约派的有:柳永、李清照。

21、元代元曲四大家:指关汉卿、郑光祖、白朴、马致远。

22、明代后七子:指宗臣、李攀龙、王世贞、谢榛、梁有誉、涂中行、吴国伦。

23、唐宗派:是明代前后七于的反对派作家有:王慎中、唐顺之、归有光。

24、公安派三袁:指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

25、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指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

26、南施北宋:指清初著名诗人施闰章和宋琬。

27、宋诗派:即清代“同光体”诗人,代表作家是陈三立、陈衍。

28、浙西词派:清初词派,以浙江秀水(今嘉兴市)人朱彝尊为代表。

29、阳羡词派:清初词派,以江苏省宜兴人陈维崧为代表。

30、常州词派:清中叶词派,代表人物是张惠言。

31、桐城派:清中叶最著名的一个散文流派,主要作家有方苞、姚鼐。

32、苏州作家群:清初戏曲家群体,代表人有李玉、朱素臣、朱佐朝。

初高中语文必背基础知识点

初高中语文必背基础知识点

初高中语文必背基础知识点一、文言文基础知识1. 文言文的特点:华丽、精练、表达不同于现代汉语的意思,不用标点符号。

2. 文言文的排比和对仗:相邻的句式和词语的结构应该对称,形成韵律和美感。

3. 古诗词常见韵律:平水韵和叶希尧韵是中国传统诗歌中常见的两种韵律。

平水韵是唐代杨凭创设的韵律体系,一般分为仄平平或仄仄平平(四句并列)。

叶希尧韵则是宋代叶梦得创设的,多用于七言诗,分为平平平仄、仄平平仄或者平仄平仄、仄平仄平(四句并列)。

4. 四书五经:儒家经典的总称。

四书指的是《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包括《诗经》、《尚书》、《周礼》、《礼记》、《春秋》。

5. 文言文的常见写作手法:比兴、夹叙夹议、排比、对仗、典故、比拟等。

6. 句式和成语:文言文中有很多句式和成语常被引用,比如“左右逢源”、“胸有成竹”、“不以成败论英雄”等等,要注意熟记和巧妙运用。

二、现代汉语基础知识1. 语法知识:汉语语法包括词汇、词序、句法、篇章等各个方面,需要注意词性、结构和语境。

2. 词语搭配:汉语中拥有很多词语搭配的习惯用法,需要注意掌握其固定搭配形式和意义。

3. 修辞手法:修辞手法包括比喻、拟人、夸张、反问、设问等,运用得当可以增强语言的表现力。

4. 常用谚语、俗语、成语:这些语言固定搭配既可以刻画具体事物,又可以表达抽象概念,需要注意熟练掌握其中的用法和意义。

5. 基础词汇:在各个场合中,掌握一些基础的词汇非常有必要,比如数字、颜色、时间、方位、量词等等。

三、阅读技巧1. 阅读速度和理解:在阅读时,需要控制好阅读的速度,尽量不要出现漏读或重读的情况。

不同的材料需要选择不同的阅读速度,特别是理解度和速度之间要达到平衡。

2. 标注笔记:在阅读时需要标出重点和难点,并且记录下来,方便之后复习和整理。

3. 阅读思路:在阅读时需要有一定的思路,第一次阅读时可以浏览全文,梳理出文章的大意和结构;第二次可以重点阅读段落和具体语句,掌握更多细节;第三次可以进行总结和提取。

中考语文文学常识总汇(最新整理)

中考语文文学常识总汇(最新整理)

中考语文文学常识总汇一、古代部分1.《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305篇,也称“诗三百”,这些诗歌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

主要艺术手法是赋、比、兴。

《关雎》《蒹葭》2.《论语》,是记录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行的一部书,共20篇,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

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孔子曾周游列国,宣扬“仁政”,思想的核心是“仁”,孔子开了中国私塾教育的先河,相传有弟子三千,其中贤人七十二。

3.《孟子》,此书是孟子及其门人弟子所作,儒家经典之一。

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人,我国古代伟大思想家、教育家,儒家代表人物,被尊为“亚圣”,和孔子合称“孔孟”。

政治上主张“仁政”“王道”“民贵君轻”,社会思想上主张“性善论”。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鱼我所欲也》4.《墨子》,此书现在一般认为是墨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对墨子言行的辑录。

墨子,是春秋战国之际墨家学派的创始人。

主张“兼爱”“非攻”“尚贤”“节用”。

5.《庄子》,是庄周及其后学的著作集,为道家经典之一。

庄周,战国时人,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文学家,道家代表人物,主张“天人合一”“清静无为”。

6.《左传》,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旧传为春秋时期左秋明所作,近人认为是战国时人所编,是一部史学名著和文学名著。

《曹刿论战》7.《战国策》,是一部国别体史书。

主要记述了战国时期的纵横家的政治主张和策略,由西汉末年刘向根据战国史书整理而成。

《唐雎不辱使命》《邹忌讽齐王纳谏》8.《史记》,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从黄帝到汉武帝长达三千年的历史。

被鲁迅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司马迁,字子长,西汉杰出的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

《陈涉世家》9.史书:①编年体:《左传》《资治通鉴》;②纪传体:《史记》及其他二十四史;③国别体:《战国策》《国语》。

初中语文文学常识汇总

初中语文文学常识汇总

初中语文文学知识汇总一、古代作家及作品1、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期间鲁国人。

儒家学派首创人。

《论语》:儒家经典着作,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

与《大学》《中庸》《孟子》合称“四书”。

《诗经》,相传为孔子编订。

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

收录了从西周祥春秋期间的诗歌 305 篇,又称“诗三百”。

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此中“风”又叫“国风”,是各地的歌谣。

诗常常用的表现手法为赋、比、兴。

2、墨子:春秋战国之际墨家学派的首创人。

《墨子》,一般以为是墨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对墨子言行的辑录。

(《公输》选自《墨子》)。

3、庄子:战国时宋国人,哲学家,到家学派代表人物。

《庄子》:是庄周及后来学的着作集,为道家经典之一。

4、孟子:名轲,邹人,战国期间思想家教育家。

被称为“亚圣”。

《孟子》:是孟子及其门人所作,儒家经典之一。

《左传》:旧传为春秋期间左丘明所作,近人以为是战国时人所编,是一部史学名着和文学名着,也是中国第一部叙事详尽的编年体史册。

与《公羊传》《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

(《曹刿论战》选自《左传》)5、韩非子:战国期间法家学派代表人物。

《韩非子》:韩非的着作总集。

(《智子疑邻》)6、《礼记》:儒家经典之一,相传由西汉戴圣辑录,编纂而成。

(《大道之行也》《虽有嘉肴》选自《礼记》)7、《淮南子》:别名《淮南鸿烈》,西汉淮南王刘安等编着。

(《共工怒触不周山》选自《淮南子》)8、《战国策》:西汉末年刘向依据战国史册整理编写的,共 33 篇。

(《邹忌讽齐王纳谏》《唐雎不辱使命》选自《战国策》)9、司马迁:字子长,西汉夏阳人,史学家文学家,用一生精力着成了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

《史记》:西汉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被鲁迅夸赞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陈涉世家》选自《史记》)10、陈寿:晋朝人,史学家。

《三国志》:作者陈寿,共 65 篇,记录三国期间魏蜀吴三国的历史。

(《隆中对》选自《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11、《世说新语》:南朝临川王刘义庆组织编写的一部小说集。

小升初语文备考必背文学常识汇总

小升初语文备考必背文学常识汇总

小升初语文备考必背文学常识汇总11、中国古代神话非常丰富,其中以《山海经》中为最多。

2、西汉时期,由司马迁写的《史记》被鲁迅先生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

3、宋词主要分为两大派,一是豪放派、一是婉约派。

苏轼和辛弃疾是豪放派的代表,李清照是婉约派的代表。

4、中国最早的字典叫《说文解字》,作者是许慎,这是第一部按部首归类的字典,这种归类方法一直延续到现在。

5、清乾隆年间,皇帝下令编撰了一部中国的丛书,收录了18世纪以前3000多种重要着作。

全书共230万页,连接在一起,足够绕地球赤道一圈有余,这部丛书叫《四库全书》。

6、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是《诗经》共有305篇,也叫“诗三百”。

7、战国时期大诗人屈原的代表作是楚辞《离》。

8、“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是宋朝词人苏轼《水调歌头》中的名句。

9、中国古代最有名的女词人是宋代的李清照,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

10、元杂剧的主要代表人物是关汉卿,他的主要作品是《窦娥冤》。

11、曹操的“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表达了对志向的不懈追求。

12、陶渊明《桃花源记》写了一个理想的世界,那儿与外面的世界隔绝,人们过着安宁、幸福的生活。

13、唐代最有代表性的文学体裁是诗歌。

(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14、唐代李白被人称为“谪仙”、“诗仙”。

15、李白,字太白,世称“诗仙”“千古一诗人”。

16、唐代杜甫的诗被大家看作“诗史”。

其代表性的是“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和“三别”(《新婚别》《无家别》《垂老别》),深刻写出了民间疾苦及在乱世之中身世飘荡的孤独。

17.杜甫的诗《春夜喜雨》很有名:“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18.代表作《沁园春·雪》《长征》。

19.中国国歌歌名《义勇军进行曲》,作词田汉,作曲聂耳。

20.“知音”一词来源于战国时期俞伯牙、钟子期的故事。

21.“四书”指:《大学》、《中庸》、《论语》和《孟子》22.“五经”指:《诗》《书》《礼》《易》《春秋》(诗书礼易春秋)23.古诗名句中点字成金的事例:王安石“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绿”字。

2023年初中语文228条文学常识汇总

2023年初中语文228条文学常识汇总

2023年初中语文228条文学常识汇总 初中语文文学常识汇总(一)春秋时代1、孔子,名丘,字仲尼,又称尼父、圣父,鲁国人,儒家创始人。

书为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成。

所学课文《论语》20篇,各取篇中开头二字为篇名,如《学而》、《为政》等。

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代表了孔子的基本思想。

诸子哲理散文,语录体,列为"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之一。

所学课文《<论语>十二章》2、左丘明,鲁国史官。

所学课文《左传》,《春秋左氏传》又名《左氏春秋》。

《曹刿论战》、《曹崤论战》、《崤之战》、《烛之武退秦师》等选自此书。

我国第一部叙事详备的编年体史书,历史散文。

记载春秋时期史实,富有文学性。

所学课文《曹刿论战》(二)战国时代3、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儒家代表人物,世称亚圣。

书由其弟子编辑。

记载了孟子的思想和政治言论。

诸子哲理散文,"四书"之一。

孟子长于论辩,善用比喻,对后世议论性散文的发展影响较大。

所学课文《孟子》2篇,各取篇中开头几字为篇名,《富贵不能淫》《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鱼我所欲也》。

4、列子,名御寇,道家前辈。

所学课文《列子》又名《冲虚真经》。

诸子哲理散文。

所学课文《杞人忧天》《愚公移山》5、庄子。

名周,世称南华真人,道家代表人物。

所学课文《庄子》,又名《南华经》现存33篇。

诸子哲理散文,具有浓厚的浪漫色彩,对后世文学有很大影响。

所学课文:《北冥有鱼》《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6、吕不韦,秦相,集合门客编成《吕氏春秋》。

所学课文《吕氏春秋》。

又名《吕览》共160篇。

收入诸子哲理散文,杂家的代表著作。

所学课文:《穿井得一人》7、屈原,名平。

我国第一个爱国主义、浪漫主义诗人,开创楚辞新诗体,被列为世界文化名人。

所学课文《离骚》、《九歌》(包括《山鬼》《国殇》等11篇)、《天问》、《九章》(包括《涉江》《哀郢》《橘颂》等9篇)。

西汉刘向编成《楚辞》一书,以屈作为主。

初中语文学习中的文言文重难点总结

初中语文学习中的文言文重难点总结

初中语文学习中的文言文重难点总结文言文作为汉语语言文字体系中的一种古代汉语书面语言形式,是中学语文教育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对于初中生而言,学习文言文常常会遇到一些重难点。

本文将对初中语文学习中的文言文重难点进行总结和分析。

一、古汉语的语法结构古汉语与现代汉语相比有着较大的差异,在学习文言文时,首先需要理解古汉语的语法结构。

古代汉语的语序常常是“主谓宾”的排列方式,与现代汉语的“主谓宾”或“主宾谓”不同。

在阅读古文时,学生需要通过大量的阅读和分析积累经验,才能掌握古汉语的语法规则和逻辑。

二、古代典籍的内容理解文言文的主要来源是古代的典籍,其中包含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哲学思想。

对于初学者而言,理解古籍内容是一项较为困难的任务。

学生需要通过阅读注释和配套的解读材料,辅以教师的指导,逐渐领悟其中的意义和主旨。

三、繁复的词汇量与现代汉语相比,文言文的词汇更为繁复,其中包含了许多古代用法和解释。

初学者在学习文言文时,需要花费较多的精力来记忆和理解古汉语的词汇。

此外,由于文言文的生僻字较多,学生还需要养成查字典的习惯,以便更好地理解文章的内容。

四、古文阅读的技巧古文阅读不同于现代汉语的阅读,需要掌握一定的阅读技巧。

学生需要注意文言文的修辞手法、用字习惯以及句子的结构和衔接方法,才能更好地理解古文的内涵和意义。

通过大量的练习和解读,学生可以逐渐提高对古文的理解和解读能力。

五、写作表达的规范性在学习文言文的过程中,除了阅读能力,写作表达的规范性也是一个重要的方面。

学生需要掌握文言文的写作技巧和修辞手法,尽可能地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

通过模仿经典的古文作品,学生可以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并更好地理解古代文人的思维方式和艺术魅力。

六、注重实践和应用学习文言文最重要的是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践中。

学生可以通过写作、阅读、演讲等方式,将所学的文言文知识灵活运用,培养自己的语言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

此外,参加古文阅读比赛、朗诵比赛等活动,也可以提高学生对文言文的兴趣与理解。

初中语文文言文知识点汇总

初中语文文言文知识点汇总

初中语文文言文知识点汇总文言文是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它是古代汉语的书面语言,掌握好文言文知识点对于学生来说非常重要。

下面是初中语文文言文知识点的汇总。

一、文言文的基础知识1.文言文的定义:文言文是指以古代汉民族的语言文学作品为主体的语言形式。

它是古代汉民族的书面语言。

2.文言文的特点:文言文使用的词汇和语法结构较为复杂,使用的是汉字的古体,语言更加正式和庄重。

3.文言文的阅读方法:阅读文言文时要注重理解整篇文章的脉络和含义,注意推敲句意,掌握大意和细节。

二、文言文的语法知识点1.褒贬字:文言文中常常使用褒贬字来形容人物或事物,如“贤”、“愚”、“善”、“恶”等,要根据上下文理解其褒贬意义。

2.虚词:文言文中有很多虚词,如“之”、“乎”、“以”等,它们在句子中没有实际的语义,起到连接句子成分的作用。

3.定语从句:文言文中的定语从句往往用“之”代替“的”,如“古之人”意为“古代的人”。

4.句法结构:文言文中常使用倒装、并列句、状语从句等句法结构,要注意理解这些句法结构的运用和含义。

三、文言文的修辞手法知识点1.比喻:比喻是文言文中常用的修辞手法之一,通过比较不同的事物来形象地描绘所要表达的意思。

2.夸张:夸张是指为了突出某种语义效果,对事物的特征进行夸大的修辞手法,常用词如“天下无敌”、“千军万马”等。

3.对仗:对仗是指文言文中经常运用的一种修辞手法,通过平行的词语或句子结构起到一种呼应或对比的作用。

4.排比:排比是指连续使用相同结构的词、短语或句子来强调并列的成分或增强表达的力度。

四、文言文的鉴赏知识点1.字词含义:理解文言文的字词含义是鉴赏的关键,要注意注意理解上下文的提示和推敲词义。

2.句法结构:文言文的句法结构多样,要注意理解句子的结构和成分之间的关系,把握句子的中心思想。

3.修辞手法:文言文中常使用各种修辞手法来增强表达的效果,要注意理解并分析修辞手法的运用和作用。

4.背景知识:文言文通常涉及历史、文化等方面的知识,要注意了解背景知识,有助于理解文章的意义和背后所蕴含的思想。

初中语文:常考36条知识点汇总

初中语文:常考36条知识点汇总

初中语文:常考36条知识点汇总1、两种语言类型:口语、书面语2、三种人称:第一人称、第二人称、第三人称3、三种感情色彩:褒义、贬义、中性4、四种文学体裁:小说、诗歌、戏剧、散文5、句子的四种用途:陈述句、问句、祈使句、感叹句6、六种病句类型:1 成分残缺;2 搭配不当;3 关联词语使用不恰当;4 前后矛盾;5 语序不当;6 误用滥用虚词(介词)7、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说明、议论8、表现手法:象征、对比、烘托、设置悬念、前后呼应、欲扬先抑、托物言志、借物抒情、联想、想象、衬托(正衬、反衬)9、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引用、设问、反问、反复、互文、对比、借代、反语、双关10、记叙文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11、记叙顺序:顺叙、倒叙、插叙、补叙12、叙述方式:概括叙述、细节描写13、记叙线索:实物、人物、思想感情变化、时间、地点变换、中心事件(找线索的方法:标题、反复出现的某个词语或某个事物、抒情议论句)14、描写角度:正面描写、反面描写15、描写人物的方法:语言、动作、神态、心理、外貌16、描写景物的角度: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触觉17、环境描写分为:自然环境、社会环境18、描写景物的方法:动静结合(以动写静)、概括与具体相结合、由远到近(或由近到远)、移步换景19、景物描写的作用: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情、推动情节发展、表现人物的品质、衬托中心思想20、抒情方式:直抒胸臆、间接抒情(借景抒情)21、说明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逻辑顺序六种形式:1 一般—个别 2 现象—本质 3 原因—结果 4 概括—具体 5 部分—整体 6 主要—次要22、说明语言:平实、生动23、说明文类型:事理说明文、事物说明文24、说明方法: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下定义、分类别、作诠释、摹状貌、引用、列图表25、议论文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26、论据:事实论据、道理论据27、论证方法:举例(或事实)论证、道理论证(有时也称引用论证)、对比(或正反对比)论证、比喻论证、引用论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重要文学常识汇总(北师大版)中国古代春秋战国孔子,名丘,字仲尼,鲁国曲阜人,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

被后人尊称为“至圣”,是儒家的创始人。

他的言行被他的弟子和再传弟子编写为《论语》。

《孔孟论学习》一文,体现了他关于学习的一些重要理论。

孟子,名轲,字子舆。

战国时山东邹人,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是继孔子之后儒学宗师,被后人尊为“亚圣”。

《孟子》是记录孟子的思想和政治言论的书。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阐述了“忧愁患害能够激励人奋发,使人能够生存,安逸享乐能使人死亡”的观点。

《孔孟论学习》里表述了“学习要重自得,要专心致志,要持之以恒,要敢于怀疑”的看法。

《曹刿论战》选自《左传》,《左传》,《春秋左氏传》的简称,是春秋时期的编年史,相传是春秋末期鲁国人左丘明所写。

《曹》体现了“取信于民,将决定战争的胜利”的进步思想。

《愚公移山》选自《列子》。

此书是一部道家著作,相传是战国时郑国人列御寇所著。

“愚公移山”展示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敢于胜天”的豪迈气概。

汉《邹忌讽齐王纳谏》和《唐且不辱使命》都选自《战国策》。

《战国策》主要记录战国时代策士的言行。

作者不详,西汉时刘向编订。

两文分别塑造了两个栩栩如生的形象:善于从生活小事思考巧妙进谏的邹忌,能够不畏强暴敢于抗争的唐且。

《出师表》作者诸葛亮,字孔明。

汉末著名政治家,军事家。

此文通过“三条建议”“回顾经历”“主动承担重任”,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尽忠刘氏决心。

本文选自《三国志》作者是魏国陈寿。

晋陶渊明,名潜,字元亮,号五柳先生,死后朋友送谥号“靖节先生”。

其“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故事,体现文人的骨气。

《饮酒》写悠然之气,《桃花源记》更是虚幻出古代劳动人民对和平幸福生活的向往憧憬。

代表作《归去来兮辞》被誉为两晋第一文。

南北朝《与朱元思书》是一篇山水小品文,全文写出富春江“奇山异水”,并表达出作者吴均厌倦世俗,寄情山水的志趣。

吴均,字叔庠,南朝作家。

《周处》出自《世说新语》,是南朝刘义庆编著,本书被看做中国小说的最早雏形,影响深远。

周处,是一个敢于改过自新,终有所成的典型人物。

《三峡》选自《水经注》,它不仅是一本记录中国河流的地理书,还是描写祖国秀丽山水的文学书,作者是北魏地理学家、散文家郦道元,字善长。

唐王勃,字子安,初唐四杰之一。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豪情,在送别诗里独树一帜。

韩愈,字退之,世称“韩昌黎”,唐宋八大家之一。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细腻地写出早春细雨和小草的特点,清新雅致。

柳宗元,字子厚,唐朝文学家。

《童区寄传》塑造了一个机智勇敢的孩子。

《小石潭记》借幽静的环境,渲染出作者的孤寂之情。

《江雪》中的独钓寒江雪,正是作者的孤独和洁身自好的心境写照。

《渔翁》清新中渗入高洁之气。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

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后人尊称为诗仙。

《独坐敬亭山》抒孤独。

《陪侍郎叔游洞庭湖醉书》想象奇特,《把酒问月》情绪跌宕起伏,既有壮志难酬之苦闷,又有及时行乐的豪放。

《月下独酌》以不独写独,感染力极强。

杜甫,字子美,客居长安少陵,世称“杜少陵”,又称“杜工部”。

诗风沉郁顿挫,表现忧国忧民之情。

后人尊其“诗圣“,称其诗为”诗史“。

《登高》境界开阔,抒满腔忧愁。

《望岳》王之涣,字季陵,唐朝诗人。

《凉州词》被誉为唐诗七绝压卷之作。

王昌龄,字少伯,边塞诗人。

《从军行》抒发壮士报国之志,,《采莲曲》巧妙比喻,莲与女子相映成趣。

王维,字摩洁,著名田园诗人,与孟浩然合称“王孟”。

其诗被苏轼誉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使至塞上》写出边塞苍凉壮观之景。

《鸟鸣涧》动中写静,描绘中山中幽静之景。

《送元二使安西》是送别诗中精品,道出真诚的友情,后人谱成“阳关三叠”广为流传。

孟浩然,田园诗人,《过故人庄》表现出对秀丽乡村景色的喜爱,对淳朴乡情的向往。

《临洞庭湖赠张丞相》先写洞庭湖的壮丽景观,后写渴望入仕的心情。

刘长卿,字文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雪夜归人之声之情。

韦应物,《滁州西涧》是代表作,描写幽静环境,写出恬淡心境。

贾岛,字浪仙,其著名“推敲”故事,出自《题李凝幽居》,流露作者向往隐居的心态。

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

《荔枝图序》准确说明了荔枝的外形和储存特点。

《琵琶行》是摹写声音的杰作,文中“相逢何必曾相识,同是天涯沦落人”的感伤,令人叹惋。

代表作还有《长恨歌》。

刘禹锡,字孟得,和白居易关系密切,称“刘白”。

《秋词》一扫悲凉萧条之意,尽显秋日豪放风格。

《陋室铭》表达安贫乐道思想。

李贺,字长吉。

《李凭箜篌引》也是摹写声音的杰作,诗中突出听者感受,想象奇特瑰丽。

李贺,是继李白后又一位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

李益,字君虞,《夜上受降城闻笛》表现边塞将士思念家乡之感。

宋之问,《渡汉江》把将近故乡的复杂心境准确的表现出来。

岑参,著名边塞诗人,与高适齐名。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前写边塞奇寒雪景,后写依依送别情。

《逢入京使》流露出对家人的思念之感高适,字达夫,边塞诗人,《别董大》在劝慰朋友的豁达中,体现浓浓的友情。

杜牧,字牧之,晚唐著名诗人,和李商隐合称“小李杜”。

《山行》写秋日枫叶之美,《江南春绝句》既颂江南秀丽春景,又讽晚唐君王沉迷佛教之事。

李商隐,诗人,《夜雨寄北》巧妙借时空的变化,写对妻子的深切思念。

诗句“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引发后人无限感慨。

张志和,创《渔父》词牌,写出隐逸志趣。

宋范仲淹,字希文,政治家。

《岳阳楼记》表现“不为物喜,不为己悲“的旷达心胸,“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理想。

叶绍翁,字嗣宗,《游园不值》“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既写出惊喜情,又蕴含哲理:任何有生命力的事物,都是无法遏制的。

宋祁,字子京,《玉楼春》给他引来“红杏枝头春意闹尚书“的美名。

词流露出对美好时光的留恋情感。

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又号六一居士。

《醉翁亭记》紧扣“乐”表现作者“与民为乐”的思想。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唐宋八大家之一,著名诗人,杰出的豪放派词人,书法家,画家。

《六月二十七望湖楼醉书》简练语句写雨至雨后的西湖景色,比喻准确。

《水龙吟》赋予杨花独特形象。

《记承天寺夜游》流露作者豁达乐观的生活态度。

《水调歌头中秋》表现出千百年来人们对亲人的良好祝愿,是写中秋月的杰作。

周敦颐,字茂叔,理学家。

《爱莲说》托物言志,赋予莲花有了君子之德,表现作者洁身自好的节操。

周邦彦,字美成,号清真居士。

《苏幕遮》写荷花,浑然天成,写思乡,魂牵梦萦。

司马光,字君实,史学家。

《隆中对》表现诸葛亮出众的才能和卓越的远见。

李清照,号易安居士,婉约派代表人物。

《如梦令》表现她早期惜春伤春之情,《声声慢》表现晚期面对国破家亡人流离的彻骨之痛。

陆游,字务观,号放翁。

绝笔《示儿》表现出爱国诗人期盼祖国统一的强烈愿望。

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居士,豪放派代表人物,和苏轼合称“苏辛“。

《鹧鸪天》写春日乡村美景,又表露对城里生活的厌倦。

《西江月遣兴》用叙事手法,显示出作者的孤傲。

文天祥,字履善,又字宋瑞,号文山,民族英雄。

《过零丁洋》《正气歌》表现出大义凌然之气,精忠报国之志。

元马致远,号东篱,杂剧作家。

《天净沙秋思》被誉为“秋思之祖”,巧妙的组织事物,自然的渲染游子的伤感。

“天净沙”,曲牌名。

元末明初施耐庵,罗贯中,《李逵见宋江》《武松打虎》选自长篇小说《水浒传》。

罗贯中,《三顾茅庐》选自《三国演义》。

明刘基,字伯温,《说虎》选自《诚意伯文集》,表明了要战胜对方,必须要用智慧要善于借用外物的观点。

李渔,字笠翁,明末清初文学家。

《芙蕖》从“可人”的角度,说明了莲的多种作用,也写出作者以此为命的态度。

清蒲松龄,字留仙,一字剑臣,号柳泉居士,文学家。

《狼》选自古典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讽刺了像狼一样凶狠狡诈而又显得愚蠢的坏人。

袁枚,字子才,号简斋,晚年号随园主人,文学家。

《黄生借书说》选自《小仓山房文集》,表达了“书非借不能读”的观点。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

著名文学家。

《红楼梦》代表中国古典小说的最高成就。

《贾芸谋差》通过贾芸和王熙凤的斗心机,表现两人不同的精明和伶牙俐齿。

吴敬梓,字敏轩,号粒名,晚年自号文木老人,小说家。

《范进中举》选自《儒林外史》,讽刺了封建科举制度对人性的摧残和扭曲。

梁启超,字卓如,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著名学者。

《谭嗣同之死》选自《饮冰室合集》,展示了谭嗣同最后人生历程的“烈”,《最苦与最乐》论述了尽到责任才能快乐的观点。

中国现代当代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著名思想家,革命家,文学家,主要作品: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最多。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阿长与<山海经>》选自散文集《朝花夕拾》,《自嘲》诗中貌似嘲自己,实则表现与敌斗争不止的决心。

《读书杂谈》是一篇演讲稿,谈论如何读书。

小说《孔乙己》选自小说集《呐喊》,揭示封建科举制度害人和旧社会的世态炎凉。

小说《社戏》表现对乡村淳朴民风的歌颂。

朱自清,字佩弦,民主战士,学者。

叙事散文《背影》讴歌伟大父爱,抒情散文《春》赞美美好春天,美好生活,抒情散文《绿》表达对美丽自然的喜爱。

茅盾,原名沈德鸿,字雁冰,作家。

代表作长篇小说《子夜》,中篇小说,《林家铺子》。

《雷雨前》用象征手法描写了革命风暴到来前的社会的沉闷压抑。

《白杨礼赞》用象征手法歌颂了坚强不屈力争上游的中华民族精神。

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作家。

代表作长篇小说《骆驼祥子》,话剧《茶馆》。

《第一堂课》选自长篇小说《四世同堂》,通过写祁瑞宣老师的痛苦,表现出强烈的爱国思想。

冰心,原名谢婉莹,作家,代表作诗集《繁星》《春水》,通讯《寄小读者》《再寄小读者》。

《谈生命》把生命比喻为“一江春水”“一棵小树”,表现出对生命的体验。

梁实秋,作家,散文《猫的故事》选自《梁实秋雅舍小品全集》,一是歌颂猫身上体现出的伟大的母爱,二流露出作者的关爱生命的情怀。

徐志摩,诗人,代表作《再别康桥》,《泰山日出》一篇具有磅礴诗意的散文。

郭沫若,原名郭开贞,代表作:诗集《女神》,话剧《屈原》《虎符》《王昭君》。

《天上的街市》选自《女神》,大胆而神奇的想象,表现出对美好幸福生活的向往。

毛泽东,革命家,思想家。

词《卜算子咏梅》《沁园春雪》《浪淘沙》,体现出一代伟人的豪迈气魄。

臧克家,诗人,诗《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全诗运用对比,揭示了不同的人生价值,发人深思。

刘白羽,作家,散文《日出》借描写飞机上看到的壮观的日出景象,歌颂了充满蓬勃力量的新中国。

郭风,作家,散文诗《长江》写长江早晨,讴歌生机勃勃的新中国景象。

袁鹰,作家,散文《筏子》描写黄河上艄公驾筏子飞驰的景象,赞美了敢于战胜自然,勇敢镇定的中国劳动人民。

冯骥才,作家,代表作《三寸金莲》《神鞭》。

散文《日历》写出作者对时间对生命的细腻体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