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混凝技术处理广州微污染水的研究(全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强化混凝技术处理广州微污染水的研究
关键字:强化混凝,助凝剂,预氧化药剂,高锰酸钾,聚丙烯酰胺(PM)
XX:
广州全市属珠江水系,境内河流纵横,水量丰沛。

但随着经济的迅速进展,作为母亲河的珠江水系,正面临着因日趋严峻的水污染所导致的一系列水质性水资源短缺。

饮用水源水质不断下降,严峻威胁到城市供水安全。

广州三大战略水源中,流溪河水环境质量优于III类;东江北干流(及增江)上中段满足III类,下段氨氮、石油类、总磷超标;沙洲水道DO含量低,石油类亦有超标现象发生。

目前,广州市内的有9个水厂中,除取水点在流溪河的江村水厂其水源水质尚能保持在II类外,其余均有超标,部分水厂仅能作工业用水水厂使用。

另一方面,RM对饮用水水质的要求越来越高。

水质参数更加严格的行业标准,GJ标准相继出台。

特别是20XX年我国推出了最新的饮用水水质标准《GB5749-20XX》,其在水质指标方面,较旧标准《GB5749-85》增加了71项。

同时,新标准在关键参数上(例如浊度,CODMn)也了更严格的要求。

由于目前我国的给水处理厂构筑物更新较慢,多数仍沿用原有的传统水处理工艺,面对新情况存在应对上的不足。

因此,针对现阶段水源水质的特点,研究安全、高效、低耗的饮用水处理工艺系统,具有重要的现实和战略意义。

本项目以珠江广州段的微污染水为研究目标,以浊度和浊度和有机物为主要考察的水质参数,通过强化混凝的方法,经过试验,提出一套强化混凝技术的方案,从而优化水处理的工艺流程,确保供水的水质。

1 实验材料和方法
1.1 实验水样
本文在珠江内航道中靠近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处取水做为初始水源水。

在实验期间,其CODMn范围在9.1mg/L-13.9mg/L 内,水质相对稳定。

为了使源水符合三类水源的要求,我们对所选取水样进行稀释后作为实验水样,并进行了强化混凝的研究。

在项目开展期间,实验水样的参数见表1。

表1 实验期间水质情况
1.2 主要实验设备
实验采纳的主要设备及参数见表2。

表2 实验的主要设备及参数
本次试验主要使用药品如表3。

表3实验主要使用药品
1.4测定指标
本实验的主要检测指标见表4。

其中温度与pH值为反应条件的观测指标;浊度为常规混凝沉淀的表征指标,CODMn为强化混凝处理效果的评价指标。

表4 主要检测指标及方法
2.混凝剂的优选及最佳投药量的确定
2.1混凝搅拌程序的确定
搅拌程序以给水排水工程教研室建立的搅拌程序为标准程序,见表5。

该程序经过使用,能够较好拟合水厂的工况,沉后水浊度适宜。

表5 标准搅拌程序
2.2 硫酸铝最佳投药量实验
用量筒分别量取800ml水样至混凝搅拌机的搅拌桶中,依次在投药管中投加不同浓度的硫酸铝溶液,开启仪器进行搅拌,经过沉淀之后测量沉后水的浊度。

不同硫酸铝投加量下沉后水的浊度情况如图1。

图1 硫酸铝投加量曲线(源水浊度16.6NTU)
由图1可知,当硫酸铝的投加量由62.5 mg/L至250 mg/L 逐渐变大时,沉后水浊度呈现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

其中,当硫酸铝的投加量为137.5mg/L时,沉后水浊度最低,为1.57NTU,浊度的去除率达到了91%。

2.3氯化铝最佳投药量实验
用量筒分别量取800ml水样至混凝搅拌机的搅拌桶中,依次在投药管中投加不同浓度的氯化铝溶液,开启仪器进行搅拌,经过沉淀之后测量沉后水的浊度。

不同氯化铝投加量下沉后水的浊度情况如图2。

图2 氯化铝投加量曲线(源水浊度16.6NTU)
由图2可知,当氯化铝的投加量由0mg/L至12.5 mg/L逐渐变大时,沉后水浊度呈现先降低后稳定的趋势。

其中,当氯化铝的投加量为10mg/L时,沉后水浊度最低,为0.65NTU,浊度的去除率达到了96%;继续增加氯化铝的投加量,沉后水浊度有上升的趋势。

2.4 硫酸铝和氯化铝混凝效果的对比实验
根据上面两个实验,可知投加硫酸铝可以把沉后水浊度降到2NTU以下,但其投加量较大,达到137.5mg/L;投加氯化铝当其投量在6.25mg/L-12.5mg/L时,沉后水浊度即在1.2NTU 以下。

通过技术与经济方面的比较,可以推断氯化铝更适合作为实验水样的混凝药剂。

为了进一步验证推断,进行了硫酸铝和氯化铝混凝效果的对比实验。

其中,实验的结论如图3所示。

图3 氯化铝与硫酸铝混凝的沉后水浊度去除率曲线(源水浊度16.6NTU)
根据图3,可知当混凝剂的投加量分别为7mg/L,8.75mg/L 和10mg/L时,选用氯化铝做混凝剂,其去除率较硫酸铝同比高10个百分点左右。

当氯化铝的投加量为10mg/L时效果最好,沉后水浊度为1.12NTU,浊度去除率可达93%以上。

混凝剂的选择以浊度为主要考察指标,在对浊度的考察中,发现氯化铝的混凝效果优于硫酸铝,其最佳投药量为10mg/L。

在后续的强化混凝试验中,如果没有特别说明,混凝剂均为氯化铝,投量为10mg/L。

3.强化混凝的研究
3.1 PM强化助凝效果的研究
用量筒法分别选取1000mL实验水样于搅拌桶中,进行强化助凝实验,在标准程序的第3阶段(即慢搅80转/min)开始时刻投加PM。

实验的药品投加参数见表6,。

实验完成后,取沉后水分别测量其浊度和CODMn。

表6 PM强化助凝药品投加参数
3.1.1 PM强化助凝对浊度的去除
不同PM投加量下沉后水的浊度情况见图4。

图4投加PM的浊度去除率曲线图(源水浊度14NTU)
由图4,不投加PM时,沉后水的浊度去除率为87%;当PM投加量分别为0 mg/L,0.05mg/L,0.08 mg/L,0.10 mg/L,0.15 mg/L,0.20 mg/L时,沉后水浊度分别为1.77NTU ,0.94 NTU ,0.76 NTU ,0.8 NTU ,0.71 NTU 和0.38 NTU,投加了PM之后,沉后水浊度较不投加PM均有了较大的下降;其中,当投加量为0.20mg/L时,沉后水浊度最低,此时浊度的去除率为97%,其次投加量为0.08mg/L时,此时浊度的去除率为95%。

由于PM的单体有毒,所以实验中对更高投量的PM 没有进行研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