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各地关公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国各地关公庙
荆州关帝庙
荆州关帝庙为全国四大关庙之一(另三座分别在解州、当阳、洛阳)。
它雄踞在荆州古城的南纪门内。
史料记载:这里曾是蜀汉大将关羽镇守荆州的府邸故基,关羽曾里运筹帷幄,总督荆襄九郡诸事十年有余,留下了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
关羽死后,这里成了他后裔世袭江陵的袭地。
到了明洪武二十九年(公元1396年),荆州城最早、最大的关庙在这里建成,后因种种原因,古殿宇毁失殆尽。
现在大家看到的关帝庙是1987年,经原江陵县人民政府及国家旅游局筹资,按清乾隆县志载古关庙建筑布局图样在原关庙遗址上复建的。
荆州关帝庙,雄踞在荆州古城南纪门内,是关羽镇守荆州后的标志性建筑,与山西解州关祠、湖北当阳关陵、河南洛阳关林并列为中国四大关公纪念圣地。
荆州关帝庙,亦称关公馆,始建于明洪武二十九年(1396年),明万历时重建,清顺治七年(1650年)、雍正十年(1732年)两次重修并扩建。
史料记载,此地乃蜀汉大将关羽镇守荆州的府邸故基,关羽曾在这里总督荆襄九郡诸事十年有余。
关羽为三国蜀汉名将,守荆州时,北伐襄樊、威震华夏,后为东吴俘杀。
关羽死后,历代封谥显赫。
荆州关帝庙自建后,规模不断扩大。
至清雍正十年,庙内除奉祀关羽外,其曾祖、祖、父亦受祀,其子关平、部将周仓及杨仪、马良皆从祀。
一时,荆州关帝庙庙宇森严、规模宏伟。
遗憾的是,日军侵华期间,庙宇遭到了致命一击,殿宇毁失殆尽。
1987年,江陵县政府按清乾隆县志载古关庙建筑布局图样,在原关庙遗址上复建荆州关帝庙。
如今的庙宇数经改造,虽早已大非原貌,但庙内元末明初所植的“夫妻银杏”,尽管雄树已毁,雌树依然枝虬叶茂、苍劲挺拔。
整个庙宇仿原关庙风格,殿宇分仪门、正殿、结义楼、陈列馆等。
所有建筑,一律灰瓦红墙、雕梁画栋、飞檐翘角,气势恢弘、独具魅力。
步入仪门,上方高悬清乾隆御匾“泽安南纪”;大殿正门上方,有清同治皇帝御赐匾额“威震华夏”;殿内挂着清雍正御赐的“乾坤正气”匾额。
大殿内关羽塑像高丈余,身披重铠,长髯飘飘、威风凛凛;关公两侧的关平、周仓,亦显得粗犷矫健、彪悍勇猛。
大殿两旁内壁上,有关羽“镇守荆州”、“迎亲救主”、“义释曹操”、“单刀赴会”、“驰援当阳”、“水淹七军”、“刮骨疗毒”、“父子忠魂”等巨幅壁画,再现了关羽忠、义、仁、勇的高大形象和荆州人对他的景仰之情。
大殿和结义楼之间的甬道上,有一尊威严的关帝石雕像。
2003年5月,世界关公文化促进会会长雷震寰、美国纽约关帝庙主席冯德鑫向荆州关帝庙赠送了这尊价值5万元的关帝石雕像。
据说,这尊石雕像来历不凡,系北京关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邀请海内外朋友在另外三大关庙取圣土和灵灰,喻有“关圣帝君身首魂合一”之意,而后请名家精心雕刻而成。
关帝庙前大门
威振华厦大殿
威振华厦大殿
大殿里供的关公
忠义千秋殿
也供着观音菩萨
山西运城市解州关帝庙
解州关帝庙位于山西省运城市,总占地面积有七点三万平方米之
多,为海内外众多关帝庙占地面积之最,该庙宇坐北向南,沿南北向中轴线,南端为“结义园”,南端的东侧,建有“万代瞻仰”的石牌坊一座,西侧建有“威震华夏”木牌坊一座。
这两座气魄宏大的牌坊,向世人昭示着关公及关公文化在中国古代历史上的显赫地位,令人的敬仰之情油然而生。
北端的主庙由琉璃龙壁、端门、午门、御书楼、崇宁殿、刀楼、印楼、春秋楼和众多牌坊组成,是进行关公祭祀活动的主要场所。
解州关帝庙自修建以来被历代帝王公侯祭拜,素有“武庙之祖”的美誉。
同时解州也是三国蜀将关羽的故乡,他生于此长于此,19岁离开运城开始波澜壮阔的一生。
北京关帝庙
在这座拥有悠久历史和古老文化的传统大都市中,更不能缺少关帝文化。
在明清两代期间,关帝关帝被发扬光大。
据《京师乾隆地图》载,当时在北京城,关帝庙和以祭祀关公为主的庙宇加起来共有有116座。
明朝时期,在故宫的宝善门、思善门、干清门、仁德门及皇
城各门,皆供奉关公像。
京城九门的月城内也建有关庙。
清王朝甚至在“万园之园”的圆明园中,也建造了几座关帝庙。
由于京城关庙多,有些街巷也以“关帝”命名,如关帝庙街、关帝圣境胡同、关王庙街、老爷庙胡同等。
承德皇家关帝庙
承德皇家关帝庙位于河北省承德市避暑山庄丽正门西侧,是避暑山庄皇家修建寺庙之一。
关帝庙始建于清雍正十年(1732年),乾隆二十五年大规模扩建后部及两侧跨院,道光同治年间又经多次扩建修缮,才具有现在的规模。
这里不仅是朝廷官员、各族首领和外国使者来热河点香礼佛重要庙宇,也是行辕之地。
灞陵桥关帝庙
在许昌西郊的石梁河上横跨着一座青石砌成的石桥——灞陵桥。
桥头立有一块古碑上面刻有:“汉关帝挑袍处”,为明代总兵左良玉墨迹。
在灞陵桥西侧便坐落着灞陵桥关帝庙。
据《许昌县志》所记载,自三国以来,关羽忠义故事千古流传,后人为追念关羽功德,清康熙二十八年(公元1689年)由当地义士王宏道捐地三十亩,经多方资助而建成此庙。
江陵关帝庙
江陵关帝庙始建于明洪武二十九年(1339年)。
明万历时重建。
清顺治七年(1650年)、雍正十年(1732年)两次重修并扩建。
江陵关帝庙位于江陵城南纪门内,相传这里是关于在荆州任职似的故居。
湖北当阳关陵
据记载,东汉建安二十四年,关羽大意失荆州,退守麦城时被孙权斩首于漳乡,其首级被送往洛阳。
当阳是埋葬关羽无头之躯的地方,民谚有“头定洛阳,身困当阳”之说。
当阳关陵是关公的寝陵,建于东汉末年,与山西运城解州关帝庙、河南洛阳关林并称全国三大关庙,现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洛阳关林
据《三国志·武帝纪》载,“建安二十五年春,(操)至洛阳,权击斩羽,传其首”。
当时曹操在洛阳时已经身患大病,此时他接到了孙权派人从当阳送来的关公的首级,重情爱才的曹操感觉到自己将不久于人世,便在洛阳厚葬了关羽,最后曹操便去世。
厚葬关羽,也许是曹操在世时做的最后一件大好事。
试想,如果当年曹操不在洛阳以王侯之礼厚葬关羽首级,恐怕孙权也许不会以王侯之礼在当阳安葬关羽身躯,甚至也许不会有如今遍布世界各地的关帝庙殿了。
居庸关关王庙
居庸关内建造关王庙是为了激励当时励守边疆的士兵们,要像关羽一样“忠”、“仁”、“义”、“勇”。
鼓舞将士们的勇气和凝聚力,当然也有关羽再次镇守,攻无不破的寓意。
拉萨关帝庙
清康熙六十年(公元1721年),清朝派大军进藏平定郭尔丹(尼泊尔部落)骚扰后,开始在后藏留驻清兵。
清朝是关公信仰的鼎盛时期,驻藏清兵集资在喜马拉雅山脉的日喀则建起了关帝庙。
同时还在江孜、定日、工布江达建起了关帝庙。
丝绸古道关帝庙
中国版图上的丝绸古道主线,始自西安,经天水、兰州、酒泉、敦煌、哈蜜、吐鲁番、乌鲁木齐、伊宁。
此后出境向西,直至地中海东岸的伊斯坦布尔。
在中国境内的丝绸古道上,至今还有许多关帝庙的遗迹。
位于河西走廊的嘉峪关,南望横亘千里的祁连山脉,北枕苍苍茫茫的戈壁大漠。
安徽省亳州市大关帝庙
山陕会馆,始建于清顺治十三年(公元1656年),为山西商人王璧、陕西商人朱孔领发起筹建,后经康熙、乾隆共三朝百余年多次扩建,面积达3163平方米。
因这里主奉关帝,又称“大关帝庙”;因其戏楼颇有特色,又俗称“花戏楼”。
虎头关帝庙
黑龙江省乌苏里江岸边五十米处的虎头关帝庙,是目前我知道的中国大陆最北边的关帝庙。
建于清雍正年间(公元1723-1735年)的虎头关帝庙,被乌苏里江人誉为“东方文明的象征”、“东方第一庙”。
福建省东山岛关圣殿
东山关王庙,又称关圣殿、武庙,在建筑风格上仍保持着明清时期的风格,并具浓郁的闽南建筑艺术特色。
早在明清时期,东山关帝的香火就随东山人东渡台湾,东山人还在台湾建起数座关帝庙殿。
台湾台南祀典武庙、台湾日月潭文武庙
台南祀典武庙位于台南市永福路的关帝庙,被称为祀典武庙,是台湾十六处一级文物之一。
台湾日月潭文武庙建于清朝道光年间,这里就建有供奉关公和孔子的益化堂、龙凤宫。
一九三二年,日月潭建坝储水,将漫淹两座古庙,于是乡民将两庙合并迁移,创建了如今的文武庙。
香港文武庙
香港文武庙位于维多利亚峰北麓的荷李活道。
此庙重建于清道光三十年冬,供奉武帝关云长和文帝文昌君,由于关帝文化在香港盛行,香港商界和金融界人士经常关顾与此,香火旺盛。
澳门关帝庙
位于玫瑰圣母堂附近,建于1750年,庙宇规模较小,内供奉关帝,塑像雕刻精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