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生产互助合作的选择逻辑及其演进——以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农业合作化运动为研究对象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者: 刘显利[1]
作者机构: [1]中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出版物刊名: 求索
页码: 74-76页
年卷期: 2013年 第8期
主题词: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农业生产;互助合作
摘要: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
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人民群众创建革命根据地,成立苏维埃政府,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农业合作理论与中国民间传统劳动互助形式相结合.创
设“耕田队”、“劳动互助社”、“犁牛合作社”等农业生产互助合作形式.并在相关政策文件的指导下进行了轰轰烈烈的农业生产互助合作运动,呈现出战时农业生产互助合作的特点。
它的产生和发展,为改善革命根据地人民的生活.支援革命战争.积累了宝贵的基本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