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尖、笔腹、笔根、中锋、上、下侧锋、左、右侧锋,八面出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笔尖、笔腹、笔根、中锋、上、下侧锋、左、右侧锋,⼋⾯出锋书法有云 2020-02-13 10:52:50
这⼀段时间,正在看⼀些关于笔法⽅⾯的资料,有⽂章也有视频,从笔法的
基础学习⾓度来讲,个⼈觉得“求全斋书法”王彦斌⽼师的笔法解析视频值得
⼀看,对初学者来说应该是简单、易懂且有实实在在的收获。
书法有云
今天的这篇⽂章,主要是对“⼋⾯出锋”做⼀个简单的论述。
因为“⼋⾯出锋”就
有牵扯到书法笔法⽅⾯的内容。
“⼋⾯出锋”其实是有两种解释:
第⼀种解释,是对字来说的
“⼋⾯出锋”对字来讲,指头运笔⾃如,能按照书写要求在字的任何⼀个⽅向
收笔出锋。
古⼈说字有⼋⾯,每⼀个⾯都可以出锋,因此就称之为“⼋⾯出
锋”。
写字要做到⼋⾯出锋,关键是要善于使⽤中锋⾏笔,就是运笔或平或斜,或
偃或仰,都要把笔锋调整到笔画当中。
第⼆种解释,是对笔画来说的
“⼋⾯出锋”对于笔画来讲,意思是为了能够应⽤笔毫的各个部位、各个⽅
向,按照书写要求,写出要写笔画,也就是要求⼀笔写来,既善于处理笔
尖、笔腹、笔根,⼜善于处理中锋、上侧锋、下侧锋、左侧锋、右侧锋,合
为⼋锋,充分发挥它们的作⽤,写出理想的笔画。
这⼀种是对⼋⾯出锋更深⼀层的理解,也是对运笔书写提出了更⾼的要求。
笔画要做到⼋⾯出锋,仅仅依靠中锋⾏笔还是不够,还必须善于使⽤侧锋(不同⽅向的侧锋)和熟练运笔毫的尖、腹、根三个部分,充分发挥它们的作⽤。
不但会“铺毫”,能把笔头各部分铺开,⽽且还会“拢毫”,能把铺开的笔毫再拢起来。
出锋和藏锋的特点
出锋笔画活泼、锋利,挺拔⾃如,外露精神,正所谓:“露锋以纵其神”;
藏风笔画含蓄、沉着,圆劲厚重,内显⾻⼒,正所谓:“藏锋以包其⽓”。
唐代跟宋代的书法家,不仅善⽤藏锋,⽽且多注重⽤出锋。
像:唐代颜真卿的《多宝塔》
颜真卿《多宝塔》局部
宋代⽶芾的《⽅圆庵记》
⽶芾《⽅圆庵记》局部
这两个碑整篇结构严密,端庄⽽灵动,藏锋、露锋兼施,平侧偃仰,⾃如的⼋⾯出锋,犀利挺拔,显得静中有动,秀媚多姿。
最后,⽤清代王澍的⼀句话作为结尾:“笔⾄⼋⾯出锋,斯施⽆不当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