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东北方言形容词Add_ddA形式等
常用东北方言100条
![常用东北方言100条](https://img.taocdn.com/s3/m/d96ee1b718e8b8f67c1cfad6195f312b3069eb14.png)
常用东北方言100条东北话那可是相当有特色,充满了浓厚的地域风情和豪爽劲儿。
下面就给您列举 100 条常用的东北方言:1、噶哈:意思是“干啥”,询问在做什么。
2、嗯呐:表示同意、是的。
3、咋地:意思是“怎么了”。
4、膈应:指讨厌、烦人。
5、秃噜:有“脱落”“事情没办好”等意思。
6、埋汰:表示脏、不干净。
7、磕碜:形容长得丑或丢人。
8、嘚瑟:形容人不稳重,爱显摆。
9、稀罕:喜欢的意思。
10、扒瞎:说谎话。
11、忽悠:通过巧言令色来欺骗。
12、唠嗑:聊天。
13、刺挠:身上痒。
14、急眼:发火、生气。
15、麻溜:赶快、快点。
16、够呛:表示不太可能、没把握。
17、邪乎:形容事情超出常理。
18、撒楞:动作迅速、麻利。
19、白唬:能说会道,但说的多是没用的话。
20、膈应人:让人讨厌。
21、二虎八叽:形容人傻乎乎的。
22、毛愣三光:做事不稳当,毛手毛脚。
23、破马张飞:形容人行为失控,疯疯癫癫。
24、舞舞轩轩:形容人不老实,张牙舞爪。
25、五迷三道:形容神志不清。
26、稀里马哈:做事马虎、不认真。
27、皮儿片儿:形容东西不整齐、乱糟糟。
28、魂儿画儿:形容脸上脏得不成样子。
29、吊儿郎当:形容人游手好闲,不务正业。
30、鼻涕拉瞎:形容人邋遢,不整洁。
31、油子麻花:形容衣服或东西油腻不干净。
32、吭哧瘪肚:形容说话费劲,不流畅。
33、费劲扒拉:表示做某事很费劲。
34、扒拉:拨动、摆弄。
35、吵吵巴火:大声喧哗、吵闹。
36、半拉咔叽:形容事情做得不完整、不彻底。
37、傻了吧唧:形容人傻。
38、虎了吧唧:形容人莽撞、没头脑。
39、无极六兽:形容人无聊、百无聊赖。
40、老鼻子:表示很多。
41、突鲁反仗:形容做事反反复复,不干脆。
42、别楞:别扭、不顺从。
43、扭头别棒:形容人固执、不听话。
44、整个浪儿:全部、整个。
45、浮溜浮溜:形容水满得要溢出来。
46、吱哇乱叫:大声喊叫。
47、针扎火燎:形容心情焦急。
48、吭哧瘪肚:形容说话费劲。
东北方言大全-合集总汇完整珍藏版
![东北方言大全-合集总汇完整珍藏版](https://img.taocdn.com/s3/m/97cfe1e51b37f111f18583d049649b6649d70951.png)
东北方言大全-合集总汇完整珍藏版东北方言大全合集总汇完整珍藏版东北那旮旯的方言,那叫一个带劲!今天就给大家来个东北方言的大汇总,让咱一起瞅瞅这独特的语言魅力。
先来说说一些常见的词汇。
“嘎哈”,这就是问“干啥”呢。
“膈应”,意思是讨厌、烦人。
“埋汰”,可不是把东西埋起来,而是说脏。
“磕碜”,形容人长得丑或者东西不好看。
“咋整”,就是问怎么办。
东北话里还有不少形象生动的形容词。
比如说“秃噜反仗”,形容做事反反复复。
“破马张飞”,表示一个人行为失控,手舞足蹈。
“五迷三道”,形容人迷迷糊糊,神志不清。
“毛楞三光”,形容人做事不稳重,毛手毛脚。
在表达程度方面,东北方言也有自己的一套。
“贼”这个字用得可多了,“贼拉好”就是特别好,“贼难吃”就是特别难吃。
“老”字也常见,“老好了”“老有意思了”,就是非常好、非常有意思。
还有一些和身体部位有关的词,也很有特色。
“波棱盖儿”指的是膝盖,“胯骨轴子”是胯关节,“肩膀头子”就是肩膀。
再说说一些日常用语。
早上打招呼会说“早起来了?”回答可能是“嗯呐,早起来了。
”问人吃饭没,会说“你吃了吗?”要是没吃,可能会回“没吃呢,咋的,你要请我啊?”东北方言在描述天气和季节的时候也很有趣。
冬天冷得“嘶嘶哈哈”,形容冻得直吸凉气。
夏天热得“捂了嚎风”,表示热得难受。
在东北,形容人的性格也有专门的词。
“虎了吧唧”说的是这人有点莽撞,“二虎八叽”也是差不多的意思。
“奸懒馋滑”那就是说人又奸又懒还馋又滑头。
还有一些和动物有关的方言。
“家巧儿”是麻雀,“蛤蟆骨朵”是蝌蚪,“长虫”是蛇。
东北话里的动词也特别有意思。
“扒拉”,可以是用手拨动,也可以是找人的意思,比如“你扒拉我干啥?”“捯饬”就是打扮、整理。
“捅咕”有摆弄、鼓捣的意思。
形容东西的量词也和其他地方不太一样。
“一骨碌”“一嘟噜”“一沓子”“一旮旯”,听着就特别有画面感。
在东北,有些词的发音也很独特。
“上街(gāi)”“解(gǎi)手”“来客(qiě)了”。
常用东北方言100条
![常用东北方言100条](https://img.taocdn.com/s3/m/e32f190a3d1ec5da50e2524de518964bcf84d2d0.png)
常用东北方言100条东北话那叫一个风趣幽默,充满了浓浓的地域特色。
下面就给您来上 100 条常用的东北方言,让您感受感受咱大东北的语言魅力。
1、噶哈:意思是“干什么”。
2、嗯呐:表示“是的、好的”。
3、咋地:意为“怎么了”。
4、膈应:讨厌、烦人。
5、秃噜:事情没办好,搞砸了。
6、稀罕:喜欢。
7、得瑟:形容人不稳重,爱显摆。
8、扒瞎:说谎话。
9、刺挠:身上痒。
10、忽悠:欺骗、蒙骗。
11、唠嗑:聊天。
12、码人:召集人。
13、急眼:发火、生气。
14、磕碜:形容人长得丑或事情不好。
15、埋汰:脏,不干净。
16、上该:上街。
17、扯犊子:胡说八道。
18、滚犊子:让某人走开。
19、装犊子:装腔作势。
20、完犊子:没出息。
21、咋整:怎么办。
22、够呛:表示某事难以实现。
23、白扯:没用,不行。
24、邪乎:厉害,超出寻常。
25、撒楞:动作快点。
26、麻溜:赶快。
27、敞亮:形容人爽快、大方。
28、尿性:有骨气,真厉害。
29、眼力见儿:会察言观色,能随机应变。
30、吭哧瘪肚:说话费劲,不痛快。
31、二虎八叽:傻乎乎的。
32、毛愣三光:做事不稳当,毛手毛脚。
33、五迷三道:神志不清,晕头转向。
34、稀里马哈:马虎,不认真。
35、犄角旮旯:角落。
36、破马张飞:形容人举止张狂。
37、鸡头白脸:着急,情绪激动。
38、老天扒地:形容人老态龙钟。
39、吊儿郎当:形容人不务正业。
40、抠抠搜搜:小气,不大方。
41、鼻涕拉瞎:形容人邋遢。
42、舞舞轩轩:张牙舞爪,不稳重。
43、扬了二正:形容人做事精力不集中。
44、油光水滑:形容人狡猾、圆滑。
45、老么卡尺眼:形容人年纪大,眼神不好。
46、皮儿片儿的:形容东西不整齐,乱糟糟。
47、魂儿画儿的:脸上脏得不成样子。
48、嘶嘶哈哈:形容因寒冷而发出的声音。
49、吭哧瘪肚:形容说话费劲。
50、七吃喀嚓:形容做事干脆利落。
51、五脊六兽:形容无聊到极点。
52、费劲扒拉:做事很吃力。
东北方言常用词汇集锦
![东北方言常用词汇集锦](https://img.taocdn.com/s3/m/5f0c7536b80d6c85ec3a87c24028915f804d8474.png)
东北方言常用词汇
1、东北的快点叫麻溜:干啥呢,麻溜的!别墨迹了。
2、东北人的甜那也是生动形象的:哎呀妈呀这糖喉嗓子,喉甜喉甜的啊。
3、东北的痒痒叫刺挠:成烦了让蚊子咬了一口,刺挠死我了。
4、东北的麻雀叫家巧儿:小的时候东北的孩子最爱的运动抓家巧也是榜上有名的。
5、东北的喜欢是稀罕:俺就喜欢隔壁翠花。
6、东北的酸那是嚼酸嚼酸的:哎呀妈啊,这果没熟,嚼酸嚼酸的!
7、东北的苦那也是相当霸道那是罢苦罢苦的:这啥破药阿!罢苦罢苦的。
8、东北的舒服叫得劲:哎呀,这炕液糊的(热乎的)也忒得劲了。
9、东北的无聊叫屋鸡六受:咋还不开学啊,这在家呆的屋鸡六受的。
10、东北的溜号叫杨了二正:给我好好听课,天天杨了二正的。
11、东北的蹬鼻子上脸叫赛脸:别在这跟我塞脸,是不是找削(揍)呢。
12、东北形容人不稳重叫毛愣三光:你稳当点,别毛冷三光的。
13、东北的讲道理和理论都叫掰扯:你俩好好掰扯掰扯吧,我整不明白。
14、东北人的膝盖叫钵愣盖:我靠,一个跟头,波棱盖卡秃了皮了。
15、东北人的多那叫老鼻子了:我们家这玩意老鼻子了!上我家我给你拿去!
16、东北的乱七八糟叫皮儿片儿的:这家让你霍霍的!皮儿片儿的!
17、东北有一种玩具叫嘎拉哈(动物骨头关节多是用羊骨关节):老妹儿~玩噶拉哈去阿!
18、东北的吹牛叫白话:这孩子,净瞎白话,被听他叭叭。
19、东北人的白眼叫嘛答:你嘛答谁呢?
20、东北人形容非常叫嗷嗷的:昨天翠花家的猪肉炖的嗷嗷的香。
常用东北方言100条
![常用东北方言100条](https://img.taocdn.com/s3/m/704ba3a50342a8956bec0975f46527d3240ca692.png)
常用东北方言100条东北方言,那可是极具特色,充满了浓郁的地域风情和豪爽劲儿。
下面就给您来上 100 条常用的东北方言,让您感受感受这独特的语言魅力。
1、备不住:有可能,说不定。
2、扒瞎:说谎话。
3、波棱盖儿:膝盖。
4、不远匣:距离不远。
5、呲哒:训斥。
6、刺挠:痒。
7、打狼:最后一名。
8、电炮:用拳打。
9、得瑟:显摆,不稳重。
10、膈应:讨厌,烦人。
11、嘎哈:干啥。
12、嘎拉哈:一种玩具,猪或羊的关节骨头。
13、刚刚的:形容程度非常厉害。
14、忽悠:欺骗。
15、急眼:发火,生气。
16、卡了:摔倒,栽跟头。
17、磕碜:难看。
18、唠嗑:聊天。
19、麻溜:快点。
20、卖呆儿:看热闹。
21、毛愣三光:做事不稳当。
22、没治了:太好了,没法再好了。
23、闷头:性格内向不爱说话。
24、那旮旯:那个地方。
25、腻歪:讨厌,不耐烦。
26、扭头别棒:脾气倔强,不听话。
27、皮儿片儿:形容不整洁,乱糟糟。
28、破马张飞:形容人举止张狂。
29、欠儿登:形容人爱管闲事。
30、且儿:客人。
31、撒么:到处看。
32、傻狍子:形容人傻。
33、水了巴察:水分多,不干脆。
34、秃噜:事情没办好。
35、突鲁反仗:形容做事不顺利,反复无常。
36、捂了嚎风:形容人大喊大叫。
37、无极六兽:百无聊赖。
38、稀罕:喜欢。
39、邪乎:厉害,超出平常。
40、眼力见儿:会察言观色。
41、夜个:昨天。
42、远点扇着:离远点。
43、咋整:怎么办。
44、贼:很,非常。
45、咋呼:大声喊叫。
46、这疙儿:这里。
47、整个浪儿:全部。
48、吱声:说话。
49、扒拉:拨动。
50、半拉子:技术不熟练的人。
51、包圆儿:全部买下。
52、迸坑儿:路面凹下去的地方。
53、别脚:交通不便。
54、别楞:别扭。
55、岔劈:差错。
56、扯犊子:闲扯,胡说八道。
57、吃咂:吃奶。
58、抽冷子:突然。
59、出溜:滑行。
60、搭咕:搭理。
61、打奔儿:说话停顿。
62、打怵:害怕。
东北方言大观
![东北方言大观](https://img.taocdn.com/s3/m/83792505876fb84ae45c3b3567ec102de2bddf4e.png)
东北⽅⾔⼤观⽹上看到的,转进来给⼤家看下哈(有⾊字是我说过或接触过的,东北⼈也不是哪⾥都说这些,相⽐起来辽宁⼈⽅⾔味重⼀些):1、⼲(ga四声)哈(⼆声):⼲啥?做什么。
那啥:语⽓助词,说话前提醒对⽅注意。
2、邪虎:厉害得很。
3、贼拉好:⾮常好。
贼字在东北话⾥使⽤率较⾼,做“⾮常”、“很”讲。
4、顶硬⼉:好使,说话算数。
5、鸟(niao⼆声)花:棉花6、取灯:⽕柴。
7、下屋:仓房、放杂货地⽅。
单独的房⼦。
8、得了:吃得了。
完成,完成了。
⾏,就这样了。
或是打断别⼈的话,不耐烦的样⼦。
9、仰(⼆声)壳:仰⾯朝天。
⼜称“仰巴叉”。
10、笼(long三声)共:总共,共有多少多少东西。
11、堤搂:拎着东西。
12、胳吱:搔痒,胳吱窝:腋窝13、抓瞎:六神⽆主,失去主张。
14、落(lao四声)套:衰败、落伍、⾛下坡路。
15、拉(la⼆声)扯:说话脏,不检典。
例句:那⼩媳妇说话可拉扯了。
16、栽歪:东西放的不平,⾛路跛脚。
斜靠着⾝⼦躺着。
17、嘎(ga四声)悠:桌椅腿⾼低不⼀样,前后晃动。
或形容⼈⾛路蹒跚、缓慢的样⼦。
18、嘎(ga三声)咕:形容⼈乖张不好接近。
或是处理事情出⼈意料。
19、摑(⼀声)的:敲打。
或是打⼈20、撺的:撺掇、⿎动。
21、故咚:形容⼈⽐较坏,或是愿意使坏。
22、卖单:看热闹。
23、装假:多指初次到别⼈家吃饭不敢多吃的样⼦。
例句:“这孩⼦,叨菜呀别装假!”24、将巴:将将巴巴,刚刚好,勉强够⽤。
同凑活。
25、扒瞎:说话没边、说瞎话26、呿呿(qu⼀声):背后嘀咕。
27、唧(ji四声)格:吵嘴、拌嘴。
例句:“那两⼝⼦⼜唧格了。
”28、忽悠:说话不着边际。
喝多了迷糊。
吹⽜。
29、欻(chua三声)尖⼉:爱出风头。
歘噶(ga三声)了哈,东北农村⼩姑娘常玩的⼀种游戏,⼀个⼩⽪球加4个⽺或猪的⼩腿关节⾻。
30、格路,格⾊:和正常⼈不⼀样,形容⼈很乖张、不合群。
例句:“那⼩⼦贼格路!”31、包曲:感到委曲。
东北话大全2
![东北话大全2](https://img.taocdn.com/s3/m/67812d330740be1e650e9ab4.png)
东北话大全起根、炸根:原来、原先、开始。
得(dè)色:轻佻。
夜个儿:昨天。
横:厉害。
多暂:啥时候。
各这儿:在这儿。
嘎哒:地方。
干哈(há):干什么、做什么。
这嘎哒:这地方。
唱蹦蹦:指唱二人转(地方戏)。
打腰:指有钱有势阔气。
扎古扎古:指给病人治疗;又指梳妆打扮。
格路:性格古怪。
贴晌:一近下午三时。
小嘎:小男孩。
老板子:赶马车的人。
掌包的:跟马车管事的人。
跑腿子:已超过结婚年龄的男人,但又无配偶。
出门子:姑娘出嫁。
打罢刀:离婚。
老赶:外行。
撅子:指人脾气倔。
小抠儿:为人小气。
蝎虎:厉害。
日头爷儿:指太阳。
脖立盖儿:指膝盖。
笆篱子:监狱。
张三儿:指狼。
麻溜的:快点。
煞楞:办事利落快。
毛楞:办事粗心不稳当。
赶趟:来得及。
个央人:使人觉得烦脑不快活。
体登人:指坑害人。
粘帘子:指出事惹祸的意思。
老鼻子:很多。
绑丁:总是。
嗯哪:是、行。
可劲造:不加限制地吃和用。
大拉乎吃的:不循规矩和礼节,盲目作大,白货:能说(贬意)。
说的话和办的事与本人的身份不相称。
喂大罗:水桶(俄语)。
外屋地:厨房。
乌了巴突的:指水没烧开,温度不凉不热。
利亮儿:办事干净利索。
艮不溜丢的:指人不开通,办事不干脆。
拉倒:作罢。
急眼:急了。
匹儿片儿:不利落。
横是:八成是。
海了:多的意思。
有老主腰子:有主意、固执。
嘎牛:出奇、美丽。
死乞白列:纠缠不放。
岔纰:两差,误会。
划魂儿:猜疑不定。
鬼魔哈赤眼:奸诈。
小店儿:小气、吝啬。
也兴:也许、也可能。
界壁儿:隔着一堵墙的邻居。
秃橹反涨:说话、办事反反复复。
贼:特别。
【二】丁坝儿—副词—总是,一直不断地压根儿—副词—根本,从来就是如此整个浪儿—副词—全部,所有地浮溜浮溜地—副词/形容词—满满地,满得几乎溢出来岗尖儿—副词/形容词—东西装得很满,冒尖了老鼻子了—形容词—多极了,特别多管够儿—东西特别多,保证满足需要邪乎—形容词—超出平常的利害,另外,形容说话离谱掰扯掰扯—动词—辩论,说个明白来(此处读三声)悬—动词—吹牛,讲大话扒瞎,瞎掰—动词—说谎,胡说冒泡—形容词—特别的好秃撸扣—动词—事情最终没有办成或者许诺没有实现这嘎达—名词—这个地方嗯哪—拟声词—好,是,对,表示听懂了或者同意的态度贼—副词—很,非常可劲儿—副词—随便,使出你的全力铆劲—动词—积蓄力量半儿剌—名词—一半儿傍儿啦—旁边的意思小嘎豆子—名词—小孩或者形容人资历浅薄老嘎达—名词—家中最小的小孩子没门儿—不可能,没希望丫蛋儿,小丫头片子—小女孩老灯—老头子,年老的男子,常听人说老鸡巴灯不是好饼—不是好人三孙子—地位卑微低下的人损种—指阴、损、坏的人地出溜儿—指身材矮小而且走路还比较快的人地缸—身材矮,较胖的人这套号儿的/这套副儿的—这样的人(用于贬义)嘀嗒孙儿—原意是曾孙的儿子的意思,现多用来贬低某人耳雷子—耳光五把超儿—本事,能力,两下子奔儿咕—死(含有诙谐意思)大嘴抹哈儿—形容张着大嘴不加节制地大吃大喝的样子沾包儿—引起了麻烦,惹祸,或者只受牵连掩(指“染”)人—使人难堪拉脸造—不顾脸面地作,厚着脸皮地作戴眼罩—暗中给人刁难或打击上眼药儿—给人惹事,添油加醋使人为难踩咕—贬低,诋毁不叫玩意儿—不像样子,令人不满熊色—软弱无能的样子,也叫熊出儿,熊样儿包了儿—把货物全部买下或者食物全部吃掉充大瓣蒜—假装有能力解决某事,假装自己是行家有两把刷子—有些本领没脉了—表示没希望了没跑儿—表示必定如此丁壳儿—关键时刻冲得上去,顶事血招没有—无可奈何,一点招数办法也没有大眼儿瞪小眼儿—你看我,我看你,形容一时无语或者面面相觑,不知所措醒腔儿—从不明白的状态中明白过来甩剂子—因耍脾气而扔下该做的事情支棱毛儿—起刺儿,想捣乱或者不服众人拔犟眼子—固执己见,钻牛角尖长草—比喻不专心或心不静鸡头掰脸—形容说话态度不好,脾气很大西里马哈儿—马虎,不认真断捻儿—接续不上掰不开镊子—不知道怎么处置,糊涂了拉松套—放松,放弃,不想干了收秋儿—收尾冒漾—液体过满而溢出,或者比喻花费过头灭火儿—失败,退缩,没有希望狗屁不是—表示否定(人或事物)毫无可取之处隔着锅台上炕—比喻越过不该越过的部门或人利整儿—整齐利索连汤水不涝地—副词/形容词—不利索,不干脆倒血霉—表示非常倒霉小的溜儿地—数量不大,小规模星崩儿—零星的,数量少老末喀嗤眼—老眼昏花得了巴嗖—形容轻浮,轻佻的样子尿性—表示非常牛比,不把人放在眼里叮当二五—形容动作快,用力强舞舞扎扎—比比划划,虚张声势的样子玉子—褥子埋汰—形容词—脏—动词—表示诬蔑磨叽—啰嗦不着调—不干正事多攒—什么时候葛哪儿—在哪里?掘(读三声)折—折断隔路—形容某人不合群柯陈—丑陋傻了巴叽,二了喝地—形容比较傻二八肯(读四声)子—形容人本事不高,学业不精哥能—垃圾波了盖—膝盖咕涌—蠕动各应—讨厌,厌恶瑙哄—暖和即葛—自己嘎—打赌二椅子—阴阳人吭呲瘪肚—形容说话吞吞吐吐,不爽快欠儿蹬—形容人不老实,哪里都有他,什么事情都掺合泥了够的—泥鳅忽悠—欺骗;说大话;溜须远点山的—哪凉块哪呆着去吧嘎了骨气—形容人比较古怪;或者事物比较稀有【三】一、常用词入门1、贼(用来形容程度,比如口语里常说的:贼好吃,贼好看,贼好玩,贼迷糊,贼能耍,贼想哭,贼有意思,贼他妈好,贼他妈虎,贼逗,贼傻,贼山,贼冷,贼热;如果和书面或流行语言结合起来,更是妙不可言,比如贼寂寞,贼孤独,贼感伤,贼感动,贼酷,贼煽情,贼小资,贼有内涵)2、嗯哪(这是个前后连贯的感叹词,"嗯"用来应答,"哪"是个后缀助词,起到强调语气的作用。
常用东北方言100条
![常用东北方言100条](https://img.taocdn.com/s3/m/0915ad1e326c1eb91a37f111f18583d049640f93.png)
常用东北方言100条东北那旮旯的方言,贼拉有特色,听起来就透着一股热乎劲儿和豪爽劲儿。
今儿个就给您唠唠 100 条常用的东北方言。
1、“膈应”:讨厌,让人不舒服。
比如说“这人真膈应”。
2、“得瑟”:形容人不稳重,瞎显摆。
“别在那得瑟了,消停会儿”。
3、“扒瞎”:说瞎话,胡说。
“你可别扒瞎,我不信”。
4、“忽悠”:通过巧言令色来欺骗。
“他净忽悠人”。
5、“唠嗑”:聊天,闲谈。
“来,咱俩唠唠嗑”。
6、“稀罕”:喜欢。
“我可稀罕这玩意儿了”。
7、“埋汰”:脏,不干净。
“这地方太埋汰了”。
8、“咋整”:怎么办。
“这事儿咋整啊”。
9、“磕碜”:难看,丢人。
“长得磕碜”。
10、“秃噜”:事情没办好,搞砸了。
“这事儿让他给秃噜了”。
11、“刺挠”:身上痒。
“我这后背刺挠”。
12、“膈应人”:让人讨厌。
“他做那事可膈应人了”。
13、“备不住”:有可能,说不定。
“备不住他能来”。
14、“麻溜”:赶快,快点。
“麻溜的,别磨蹭”。
15、“整个浪儿”:全部,整个。
“整个浪儿都坏了”。
16、“够呛”:表示某事难以实现或不太可能。
“这事儿够呛能成”。
17、“邪乎”:表示事情超出寻常,很厉害。
“这风刮得邪乎”。
18、“急眼”:发火,生气。
“别把他惹急眼了”。
19、“老鼻子”:很多。
“这东西老鼻子了”。
20、“扯犊子”:胡说八道。
“别跟我扯犊子”。
21、“二虎八叽”:形容人傻愣愣的。
22、“毛楞三光”:做事不稳当,毛手毛脚。
23、“五迷三道”:形容人神志不清,晕头转向。
24、“稀里马哈”:马虎,不认真。
25、“费劲扒拉”:表示做某事很费劲。
26、“破马张飞”:形容一个人手舞足蹈,张牙舞爪,风风火火的样子。
27、“舞舞轩轩”:形容人不老实,张狂。
28、“吊儿郎当”:形容人不务正业,游手好闲。
29、“吭哧瘪肚”:形容说话费劲,不流畅。
30、“七吃喀嚓”:形容动作干脆利落。
31、“扭头别棒”:形容人固执,不听话。
32、“皮儿片儿”:形容东西杂乱,不整齐。
东北土话大全配解释定稿版
![东北土话大全配解释定稿版](https://img.taocdn.com/s3/m/29bb9fbf763231126fdb1129.png)
东北土话大全配解释 HUA system office room 【HUA16H-TTMS2A-HUAS8Q8-HUAH1688】东北土话大全(配解释)1、毛愣三光--形容人做事情浮躁,不踏实飞(武武玄玄)--形容人不安静2、咯了盖儿--膝盖3、卡了--摔倒,栽跟头了4、埋汰--脏,形容词也做动词用,埋汰人,比喻侮辱人5、上该里溜达--上街上,到街里闲逛6、唠扯--聊天7、唠嗑--谈话,聊天8、钢钢地好、钢钢狠--非常好,非常狠9、你装呐--贬义,你在装模做样10、的瑟--贬义,指人不好看不雅观惹人生气的吊儿郎当的样子11、削--打,暴打12、整事儿--装腔作势,故意作出某中行为13、麻溜--快一点儿14、贼--副词,与很、特别一个意思15、沙棱儿--分两种意思,一是和麻溜一样表示快一点儿的语气词二是表示爽快、干脆的形容词16、寒碜、科碜--害羞、不好意思,丑陋17、秃撸反涨--说话、办事反反复复18、界壁儿--邻居,指隔着一堵墙的邻居19、捣扯(声调,降调)--收拾,整理20、嘞嘞--唠叨21、秀篾--腼腆,拘束22、B车或者BB车车:唠叨,罗嗦的意思,贬义词23、老蒯--老伴儿,好像只用来形容女性24、远点儿删着--离我远点儿,滚蛋25、急眼:意为"发火","恼羞成怒","愤怒"26、老鼻子:"特别多"的意思.27、滚犊子:意为"滚蛋".28、抓瞎:意为"白搭","白做了"29、咋整:意为"怎么办"30、整个浪儿:意为"全部","整个"31、稀罕:意为"喜欢"32、闲嘎嗒牙:意为"闲扯",可以理解为用闲扯来消磨时光33、熊色:贬义,形容一个人讨厌的样子34、晒脸:意同"的色",多指小孩子35、干不拉瞎--形容某种东西很干的36、山炮--就是傻了8急37、备不住--有可能,也许38、鼻嘎吧--bi-ga-ba鼻屎39、不远匣--指不太远40、扯蛋--胡说八道41、刺挠--痒42、眼力价--形容一个人看人准不准,多指会不会来事儿43、敞亮:形容一个人不藏心眼儿,大方直爽44、包源儿--全部,全包了45、点儿正(背)--运气好(坏)46、挡害--碍事47、二虎八鸡--傻乎乎48、二椅子--不男不女49、疙不溜脆--十分流利地50、果--吸,吮51、含拉子--ha-la-zi口水52、干仗--打架53、迹哥--闹别扭54、尿性--有骨气,真汉子55、曲咕--小声说56、戚儿--qier客人57、土包子--土生土长地没见过大世面的人58、铁子=老铁--哥们,好朋友有时也指男女不正当关系59、五迷三道--迷迷糊糊60、稀里马哈--马虎61、无机六瘦--形容无聊到了极点,闹心,不知道干什么62、暴土扬尘--多形容满天灰尘,扬沙天气(沙尘爆)63、洋吧二正--形容做事不认真,三心二意64、埋了咕汰(埋了八汰)--多形容人或房间衣服等,不干净,不整洁65、得得(四声)搜搜--多形容人做事情炫耀,骄傲自大66、吭吃瘪肚--形容说话结巴,语无伦次67、突鲁反仗--形容说话做事前后不一致,不讲信用,不能说到做到68、傻了八叽--形容人比较呆傻69、二虎八叽--同上(也可以形容人做事莽撞)70、斯斯哈哈--拟生词,东北的天气冷出门不带手套,冻手的时候吐哈气用来暖手,因此演变成被冻的程度71、老天巴地--形容人长的老,岁数大了72、老么卡眼儿--同上73、皮儿片儿--主要形容房间不整洁,东西摆放比较凌乱74、魂儿画儿--形容脸上有污垢,有黑泥75、破马张飞(武武玄玄)--形容人不安静76、吊儿郎当--形容人游手好闲,没有正经的事情做7、五迷三道--主要形容人酒后失态,一般形容人喝多酒了。
常用东北方言100条
![常用东北方言100条](https://img.taocdn.com/s3/m/f1eea150bb1aa8114431b90d6c85ec3a87c28bc9.png)
常用东北方言100条东北话那可是相当有特色,自带幽默感和亲切感。
今儿个就给您整100 条常用的东北方言,让您感受感受咱东北话的魅力。
1、噶哈:意思是“干什么”。
2、咋地:表示“怎么了”。
3、膈应:指讨厌、烦人。
4、埋汰:有脏、不干净的意思,也用来形容贬低别人。
5、得瑟:形容人不稳重,爱显摆。
6、稀罕:喜欢。
7、够呛:表示某事难以实现,或者某人能力不足。
8、忽悠:指用花言巧语欺骗别人。
9、扒瞎:说瞎话,撒谎。
10、急眼:生气,发火。
11、扯犊子:胡说八道。
12、二虎八唧:形容人傻愣愣的。
13、呜呜轩轩:形容人咋咋呼呼。
14、吭哧瘪肚:形容说话费劲,不流畅。
15、突鲁反仗:做事反反复复,不靠谱。
16、皮儿片儿:形容东西乱七八糟,不整洁。
17、魂儿画儿:形容脸上很脏。
18、破马张飞:形容一个人手舞足蹈,张牙舞爪,风风火火的样子。
19、毛愣三光:做事不稳当,毛手毛脚。
20、七吃喀嚓:形容做事干脆利落。
21、犄角旮旯:指角落,偏僻的地方。
22、五迷三道:形容人神志不清,晕头转向。
23、费劲扒拉:表示做某事很费力。
24、半拉咔叽:形容事情做到一半,不完整。
25、吐露反仗:和突鲁反仗意思相近,形容做事反复无常。
26、老鼻子:形容数量很多。
27、瞎么虎眼:形容人眼神不好,看不清东西或者做事盲目。
28、扬了二正:形容人做事不专心,精神涣散。
29、傻了吧唧:形容人很傻。
30、嘶嘶哈哈:形容人因寒冷而发出的声音。
31、鼻涕拉瞎:形容人邋遢,鼻涕流得很长。
32、舞舞喳喳:形容人张牙舞爪,不稳重。
33、吊儿郎当:形容人不务正业,态度不端正。
34、无机六瘦:形容无聊到极点,不知道干什么好。
35、五脊六兽:形容心烦意乱,忐忑不安。
36、油光崭亮:形容物体表面很光亮。
37、水了吧唧:形容东西水分多,或者形容人说话办事不利落。
38、傻吃苶睡:形容人只知道吃和睡,很懒。
39、针扎火燎:形容心情焦急,像被针扎、被火烧一样。
40、吱哇乱叫:形容人大声喊叫,声音刺耳。
东北方言大全通用版
![东北方言大全通用版](https://img.taocdn.com/s3/m/1684ca20b6360b4c2e3f5727a5e9856a561226e1.png)
东北方言大全通用版东北是一个地域广阔、文化多样的地方,其独特的方言体系让人听之欢愉。
在东北地区的各个城市和乡村,人们常常用东北方言进行日常交流。
本文将为读者介绍一些东北方言的特点和常用词汇,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和使用东北方言。
一、东北方言的特点东北方言,作为汉语的一个分支,有着许多独特的特点。
首先,东北方言以清晰而豪放的语音为特点。
相对于南方方言的柔和音调,东北方言的音调更为直接、高亢。
其次,东北方言注重口语表达,常常使用大量省略和简化的词汇,以达到简洁直接的交流效果。
再次,东北方言中融入了丰富的俚语和俗语,丰富了表达方式的种类。
二、东北方言的常用词汇1. 咋样 - 意为“怎样”,常用于问候和打招呼。
例句:咋样,最近过得怎么样?2. 撒娇 - 意为“撒娇”,表示某人任性、撒娇或撒野。
例句:她撒娇的时候,就像个小孩子。
3. 颠儿倒儿 - 意为“倒”,表示事物的位置或方向发生改变。
例句:你把杯子颠儿倒儿放了。
4. 糟蹋 - 意为“浪费”或“虐待”,常用于形容某人对物品的不爱惜。
例句:他糟蹋了这么好的机会。
5. 浑身抖 - 意为“发抖”或“颤抖”,形容人或物体因寒冷或紧张而产生颤抖的动作。
例句:他站在寒风中浑身抖。
6. 骗子 - 意为“骗子”或“欺骗他人的人”。
例句:小心那个人,他是个骗子。
7. 热古斯提 - 意为“热闹”或“热烈”的意思。
例句:今天的聚会真是热古斯提。
8. 梨都 - 意为“大连”的别称,常用于指代大连市。
例句:梨都的夜景真美。
9. 赶风 - 意为“外出旅行”,常用于描述人们出门旅游的情景。
例句:一家人赶风去旅行了。
10. 爷们儿 - 意为“男子汉”或用来形容一个豪气的人。
例句:他是个真正的爷们儿。
三、东北方言的使用场景东北方言在日常交流中被广泛使用,尤其是在东北地区本地人的生活中。
无论是在家庭聚会、朋友聚会还是工作场合,东北方言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除了在口语对话中常见的使用外,东北方言也经常被运用在相声、歌曲和小品等艺术形式中,为人们带来欢乐和娱乐。
东北方言 格式
![东北方言 格式](https://img.taocdn.com/s3/m/bb7e84bb900ef12d2af90242a8956bec0875a513.png)
东北方言格式
东北方言,属于汉语方言,主要包括东北官话、北京官话、胶辽官话。
1. 东北官话
哈拉子:口水。
麻溜:快一点。
干哈:干什么。
咯应:讨厌。
刺挠:痒。
嘎哈:语气词,意为“怎么了?”。
嗯哪:是、对、嗯。
咋地:询问或质问他人某事的起因、经过。
2. 北京官话
老么卡(赤)眼:形容人或事物丑陋、难看。
埋了咕汰:形容脏、不整洁。
3. 胶辽官话
赶趟儿:来得及。
稀罕:喜欢。
干巴利索:形容事物干净利落,不拖泥带水。
紧忙活:形容时间紧迫,需要赶紧完成某项任务。
一绷子:表示一段时间内一直做某事。
此外,东北方言中还有一些独特的词汇和表达方式,如“埋汰”、“嘎嘎”、“得瑟”、“狗腿子”等,这些词汇在其他方言中比较少见,但在东北方言中却十分常用。
东北的实用方言手册
![东北的实用方言手册](https://img.taocdn.com/s3/m/ee757e6abf1e650e52ea551810a6f524ccbfcbf3.png)
东北的实用方言手册
到东北差旅的实用方言手册
恩哪呗:是的
整个浪儿:整个儿
哈了:长毛了
者都:折腾
饽饽:凡指除饺子以外的所有面食
豆包:一般指黄色糯米面窝头
棉猴:棉袄
老嘎瘩:兄弟中最小
捂露:一种棉胶鞋
手闷子:棉手套
爬犁:雪橇
哩勒拉勒:弄得到处都是
拉咕:联系
贤儿帖:令人讨厌的样子
亥(1声):打
最后耶儿:结束的时候
布(1声)楞(leng):摇晃
lai(3声)大膘(biao):粗俗的言行举止
上gai(1声):上街
neng(1声):厉害
备不注:可能
一箍路:一段或一节
力见儿:形容办事说话能看出门道儿,反应快更(2声)叽:呻吟,也可解释为瞎白话
嘎(2声)奔儿:粘状物质凝固后的状态
捏(2声):形容人和动物的反应迟钝
迷的糊地:迷糊
瘟大灾:得到大的灾难。
常用于骂人
脑瓜子(za轻声):头
欻(chua2)饭:吃饭
今天真“业”:今天真热
提溜乱转:旋转
快(3声):胳膊上挂,麻将里的意思是放弃削(3声雪):麻将里的意思是见和就和
倔(jue)得(轻声):蹦达
椅巴:尾巴
老么卡刺眼:形容长相老,难看。
东北方言(之二)
![东北方言(之二)](https://img.taocdn.com/s3/m/68801f73dcccda38376baf1ffc4ffe473368fde7.png)
东北⽅⾔(之⼆)东北⽅⾔(之⼆)三、修饰巧妙。
通常⼈们在形容词的前后加上“很、最、⾮常、⼗分”等适当的副词,来表⽰程度;⽽东北⽅⾔则是采⽤相应的实词与形容词搭配,这种巧妙的修词⽅法使语⾔的表达更加形象、贴切。
例如:(⼀)表⽰程度很⾼的:交酸恶苦讯甜猴辣齁咸巴涩乔腥票⽩黢⿊痛红焦黄确紫⽡蓝去绿铁青拔凉滚热登硬希软瓢轻死沉精瘦罕胖贼好嘎新锃亮杠尖(⼆)表⽰程度⼀般的:甜个滋⼉的辣的薅⼉的酸唧溜⼉的⾉巴啾⼉的苦巴唧⼉的涩巴丢⼉的硬个撅⼉的⾯个兜⼉的温⼤乎⼉的黄个秧⼉的潮巴搭⼉的笑么滋⼉的⾁头头⼉的薄拉拉⼉的矮趴趴⼉的⽜哄哄⼉的四、词意多贬。
在东北⽅⾔的形容词中,绝⼤多数为贬义词,只有极少数的褒义词。
这种现象与东北⼈的⽣存环境恶劣不⽆关系,同时更体现出东北⼈豁达豪放、粗犷耿直的性格。
他们⼼直性耿、有啥说啥,绝⽆诌媚阿臾的情态,⽽独具宁折不弯的品质。
嬉笑怒骂皆成⽂章。
如下是东北⽅⾔中罕见的褒义词:1、盖(gaì):由盖帽引申⽽来,形容极好。
例:你穿这件⾐服真盖。
2、膀(bǎng):形容⾝体健壮、有⼒。
例:那⼩⼦体格真膀,⼲啥都不打怵。
3、华堂(huá·tang):⽐喻(物品)漂亮、好看;也指⾔⾏敞亮、到位。
例:你这件事办得华堂,我服了。
4、沙愣(shālèng):形容动作迅速、办事利落。
例:他⼲事沙愣,这事就交给他办吧。
5、秀溜(xiù·liu):形容清秀端正、苗条好看。
例:王⼆丫的秀溜⾝段,百⾥挑⼀。
6、准成(zhǔn·cheng):形容做事诚实、保准。
例:他办事准成,你就放⼼吧。
7、欢实(huān·shi):形容欢快、活泼;富有活⼒。
例:那个孩⼦总是那么欢实,招⼈稀罕。
8、利伶(lì·ling):⽐喻(家务等)勤快、⼲净、利索。
例:那⼩媳妇挺⽴伶,把家弄得像模像样。
9、透笼(tòu·long):⽐喻清新、明快。
东北话大全
![东北话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a9a76947cbaedd3383c4bb4cf7ec4afe04a1b116.png)
东北话大全【巴巴儿的】bā bā r di说话娓娓动听。
你说话巴巴儿的,尿炕哗哗的。
【白呲拉骨】bái cī lā ɡǔ 物体发白而难看。
你这衣服白呲拉骨不好看。
【半潮乱架】bàn cháo làn jià 发傻而鲁莽。
【半拉不落】bàn lǎ bù luò 未全部完成的状态。
房子盖的半拉不落,哪有时间出去玩呀。
【半拉囫片】bàn lǎ hú piàn ①物体破碎不整或未完全弄碎的状态。
②(言语、文章等)不系统、不完整。
【半拉架儿】bàn lǎ jià r 粗通某种技艺;不熟练。
车修不太好,我是半拉儿架。
【暴土狼烟】bào tǔ lánɡ yān 尘土飞扬的样子。
土道不好,汽车一过暴土狼烟。
【彪楞】biāo lenɡ 缺心眼而莽撞。
【破头齿烂】pò tou chǐ làn 破烂不堪,乱七八槽。
【飘轻儿】piāo qīnɡ r (重量)很轻。
【瓢】piáo 平或圆的物体弯曲变形。
【麻爪儿】má zhuǎ r 形容因害怕、惊慌而手足无措的样子。
【忙颠儿的】mánɡ diān r di 非常匆忙的。
老贱骨头,孙子一要啥,忙颠儿的就买去。
【抹不丢儿的】mǒ bu diū r di 害羞,不好意思的样子。
【磨唧】mò ji ①说话啰嗦;②办事不利索,拖泥带水。
他那人磨唧,什么干不了。
【没冒儿】méi mào r 表示有把握;没问题。
瞧好吧,没冒儿了,这场球我们准赢。
【蒙登】mēnɡ dēnɡ 头脑错乱,不知所措。
接到电话我就蒙登了,急忙就往医院跑。
【明睁眼露】mínɡ zhēnɡ yǎn lòu 易见;非常明显。
【木个张的】mù ɡe zhānɡ di 形容麻酥酥的感觉。
黑龙江方言日常用语目录
![黑龙江方言日常用语目录](https://img.taocdn.com/s3/m/03a88424ba1aa8114431d9a3.png)
黑龙江方言日常用语目录方言是一种独特的民族文化,每一个地方都有自己独特的方言,它传承千年,有着丰厚的文化底蕴,下面是XX方言大全栏目收集到的黑龙江方言日常用语目录,希望能够帮助你去了解更多的地区文化特色,认识方言蕴含的文化艺术。
丁坝儿—副词—总是,一直不断地压根儿—副词—根本,从来就是如此整个浪儿—副词—全部,所有地浮溜浮溜地—副词/形容词—满满地,满得几乎溢出来岗尖儿—副词/形容词—东西装得很满,冒尖了老鼻子了—形容词—多极了,特别多管够儿—东西特别多,保证满足需要邪乎—形容词—超出平常的利害,另外,形容说话离谱掰扯掰扯—动词—辩论,说个明白来悬—动词—吹牛,讲大话扒瞎,瞎掰—动词—说谎,胡说冒泡—形容词—特别的好秃撸扣—动词—事情最终没有办成或者许诺没有实现这嘎达—名词—这个地方嗯哪—拟声词—好,是,对,表示听懂了或者同意的态度贼—副词—很,非常可劲儿—副词—随便,使出你的全力铆劲—动词—积蓄力量半儿剌—名词—一半儿傍儿啦—旁边的意思小嘎豆子—名词—小孩或者形容人资历浅薄老嘎达—名词—家中最小的小孩子没门儿—不可能,没希望丫蛋儿,小丫头片子—小女孩老灯—老头子,年老的男子,常听人说老鸡巴灯不是好饼—不是好人三孙子—地位卑微低下的人损种—指阴、损、坏的人地出溜儿—指身材矮小而且走路还比较快的人地缸—身材矮,较胖的人这套号儿的/这套副儿的—这样的人嘀嗒孙儿—原意是曾孙的儿子的意思,现多用来贬低某人耳雷子—耳光五把超儿—本事,能力,两下子奔儿咕—死大嘴抹哈儿—形容张着大嘴不加节制地大吃大喝的样子沾包儿—引起了麻烦,惹祸,或者只受牵连掩人—使人难堪拉脸造—不顾脸面地作,厚着脸皮地作戴眼罩—暗中给人刁难或打击上眼药儿—给人惹事,添油加醋使人为难踩咕—贬低,诋毁不叫玩意儿—不像样子,令人不满熊色—软弱无能的样子,也叫熊出儿,熊样儿包了儿—把货物全部买下或者食物全部吃掉充大瓣蒜—假装有能力解决某事,假装自己是行家有两把刷子—有些本领没脉了—表示没希望了没跑儿—表示必定如此丁壳儿—关键时刻冲得上去,顶事血招没有—无可奈何,一点招数办法也没有大眼儿瞪小眼儿—你看我,我看你,形容一时无语或者面面相觑,不知所措醒腔儿—从不明白的状态中明白过来甩剂子—因耍脾气而扔下该做的事情支棱毛儿—起刺儿,想捣乱或者不服众人拔犟眼子—固执己见,钻牛角尖长草—比喻不专心或心不静鸡头掰脸—形容说话态度不好,脾气很大西里马哈儿—马虎,不认真断捻儿—接续不上掰不开镊子—不知道怎么处置,糊涂了拉松套—放松,放弃,不想干了收秋儿—收尾XX精品_范文冒漾—液体过满而溢出,或者比喻花费过头灭火儿—失败,退缩,没有希望狗屁不是—表示否定毫无可取之处隔着锅台上炕—比喻越过不该越过的部门或人利整儿—整齐利索连汤水不涝地—副词/形容词—不利索,不干脆倒血霉—表示非常倒霉小的溜儿地—数量不大,小规模星崩儿—零星的,数量少老末喀嗤眼—老眼昏花得了巴嗖—形容轻浮,轻佻的样子尿性—表示非常牛比,不把人放在眼里叮当二五—形容动作快,用力强舞舞扎扎—比比划划,虚张声势的样子玉子—褥子埋汰—形容词—脏—动词—表示诬蔑磨叽—啰嗦不着调—不干正事多攒—什么时候葛哪儿—在哪里?掘折—折断隔路—形容某人不合群柯陈—丑陋傻了巴叽,二了喝地—形容比较傻二八肯子—形容人本事不高,学业不精哥能—垃圾波了盖—膝盖咕涌—蠕动各应—讨厌,厌恶瑙哄—暖和即葛—自己嘎—打赌二椅子—阴阳人吭呲瘪肚—形容说话吞吞吐吐,不爽快欠儿蹬—形容人不老实,哪里都有他,什么事情都掺合泥了够的—泥鳅忽悠—欺骗;说大话;溜须远点山的—哪凉块哪呆着去吧嘎了骨气—形容人比较古怪;或者事物比较稀有嘎哈?--干啥? 希古恼能—泥泞老太太尿罐—挨泚没够儿小孩拉屎—抓了叶和?--形容很惊讶的感觉艾还—表示对别人问话的肯定回答揣咕—折磨土豆炖酸菜—硬挺麦糠加酒糟—可劲造呐—形容人比较厉害或者人品不好小鸡吃黄豆—踉跄豆腐掉灰堆—吹不得打不得灶坑打井,房笆开门—不善交际大姑娘上轿—头一回现上轿现扎耳朵眼屎堵腚眼子—形容事情已经发展到非常紧急的地步新媳妇放屁—零揪老板子盖鞭梢—暖和一条是一条些恨巴查地—形容喜欢得不得了土豆搬家—滚球子独眼龙相亲—一眼看中逮个屁嚼不烂—形容人翻来覆去的讲一件事情糊了八屈—形容物品被烤糊了,或者形容事情比较糟糕憋了八屈—形容人心情比较委屈二逼呵呵—形容人比较傻,傻里傻气的黑龙江方言日常用语目录。
东北地道方言
![东北地道方言](https://img.taocdn.com/s3/m/5e9dcc16ba68a98271fe910ef12d2af90242a82f.png)
东北地道方言Aāi[挨剋] āi kēi 受到指责、训斥。
[例]那家伙~多少次了,也没脸。
[挨梃] āi tìng 挨打,挨揍。
[例]“李老疙瘩不~,是不会那么老实的。
”[哀咕] āi gu 央告。
[例]“小白鞋怎么~,他就是不答应。
ài[爱小儿] ài xiǎor 贪便宜,图小利。
[例]那个姜老板是个土鳖财主,贪财~……Bbā[八杆子拨拉不着] bāgān·zi bō·la bù záo 互不相干,毫无联系。
[例]“好好念书,是正经,别成天弄那些~的事情。
”[八字没一撇] bāzì mé yī piě 指事物尚无头绪。
[例]别听他瞎扯,那事~呢。
[叭叭的] bābā·de 说话侃快、脆生。
[例]那丫头说话~,就是做起事来糊涂。
[巴锔子] bājūzi 锔子。
[例]“青砖面的锅台,秫秸穿的锅盖,打了三个~的水缸……”(《回头草》,载《绿野》1981年第3期)[笆篱子] bālí·zi 监狱。
[例]“大前年,他躲劳工,藏在松木林子里,韩老六告了状,他被抓去蹲了三个月~,完了送到进寿当劳工。
”(《暴风骤雨》)[扒瞎] bāxiā 撒谎。
[例]“二老歪,你寻思我~哪!”(《风雨月亮泡》),载《说唱艺术》1982年第1辑)bá[拔尖儿] bá jiānr (1)好胜,抢上。
[例]二丫头在姐们里最能~。
(2)居首位。
[例]他在班级里学习~了。
[拔犟眼子] bá jiàng yǎn·zi 脾气执拗;说极端的话。
[例]李二最能~,谁也犟不过他。
bǎ[把家虎儿] bǎ jiā hǔr 过日子俭朴,不乱花钱[例]赵大嫂真能过日子,是个~。
[] bǎ·ba 屎。
[例]别让孩子到处拉~。
bāi[掰扯] bāi·che 说话,讲道理。
论东北方言中词缀的理据性
![论东北方言中词缀的理据性](https://img.taocdn.com/s3/m/22ca7bfa0066f5335a8121e2.png)
论东北方言中词缀的理据性一、引言语言符号具有任意性和非任意性双重属性,即能指与所指关系原本是任意的,没有必然性的;但二者关系一经固定之后,就具有了约定俗成的规定性。
此后,用已然的语言符号来组织另一类语言符号时,就必须遵守先在的规定性,这就形成了语言的理据性。
方言是一种社会现象。
多数方言的形成,是由于封闭、阻隔、交流不畅、语言发展不同步等原因。
作为北方方言一种的东北方言,简洁、生动、形象、富于节奏感,与东北人豪放、直率、幽默的性格相当吻合。
东北方言体系开放、粗犷豪放、幽默诙谐、生动形象、富有哲理的特点在中国大地有口皆碑。
东北方言口语词汇中的相当一部分正在进入或终将进入民族共同语汇中去,这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客观事实。
东北方言作为基础方言的一个次方言,虽然很接近普通话,但也有很多有别于普通话的地方。
东北方言以形容词居多,重音多放在前面的字上。
在东北方言词汇中,绝大多数词的构词形式与普通话词汇是一致的,只有一部分词,它们的方言色彩极为浓厚,构词形式也别具特色。
二、东北方言中词语的前缀东北方言中的前缀词种类繁多,极富地方色彩、口语色彩、感情色彩,使用频率高,有极强的表现力,在东北方言中占有重要地位。
根据其使用特点,前缀又可以分为状态词及表示感情的程度副词。
(一)状态词在前附式状态词中,词缀与词根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
这表现为二者在构词形式的相互选择性及语义配合的内在规定性。
其体现一个词法形式所表现的感情色彩,及语言的自然逻辑规律。
每个状态词都有一个相对稳定的词根群,彼此之间不能任意替换。
常见的状态词有:精、稀、溜、确。
它们单独出现的时候,意义广泛,但是跟特殊的词根粘合到一起的时候,本身便具有了特殊的意思,相当于“非常、太”。
1.精+词根此类词根包括薄、细、瘦等空间类单音节形容词,但是与之相对的厚、粗、胖等词根的前面却不能用“精”。
因为“精”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解释是:经过提炼或挑选出来的精华。
东北地道方言
![东北地道方言](https://img.taocdn.com/s3/m/70578012ef06eff9aef8941ea76e58fafab045e7.png)
东北地道方言Aāi[挨剋] āi kēi 受到指责、训斥。
[例]那家伙~多少次了,也没脸。
[挨梃] āi tìng 挨打,挨揍。
[例]“李老疙瘩不~,是不会那么老实的。
”[哀咕] āi gu 央告。
[例]“小白鞋怎么~,他就是不答应。
ài[爱小儿] ài xiǎor 贪便宜,图小利。
[例]那个姜老板是个土鳖财主,贪财~……Bbā[八杆子拨拉不着] bāgān·zi bō·la bù záo 互不相干,毫无联系。
[例]“好好念书,是正经,别成天弄那些~的事情。
”[八字没一撇] bāzì mé yī piě 指事物尚无头绪。
[例]别听他瞎扯,那事~呢。
[叭叭的] bābā·de 说话侃快、脆生。
[例]那丫头说话~,就是做起事来糊涂。
[巴锔子] bājūzi 锔子。
[例]“青砖面的锅台,秫秸穿的锅盖,打了三个~的水缸……”(《回头草》,载《绿野》1981年第3期)[笆篱子] bālí·zi 监狱。
[例]“大前年,他躲劳工,藏在松木林子里,韩老六告了状,他被抓去蹲了三个月~,完了送到进寿当劳工。
”(《暴风骤雨》)[扒瞎] bāxiā 撒谎。
[例]“二老歪,你寻思我~哪!”(《风雨月亮泡》),载《说唱艺术》1982年第1辑)bá[拔尖儿] bá jiānr (1)好胜,抢上。
[例]二丫头在姐们里最能~。
(2)居首位。
[例]他在班级里学习~了。
[拔犟眼子] bá jiàng yǎn·zi 脾气执拗;说极端的话。
[例]李二最能~,谁也犟不过他。
bǎ[把家虎儿] bǎ jiā hǔr 过日子俭朴,不乱花钱[例]赵大嫂真能过日子,是个~。
[] bǎ·ba 屎。
[例]别让孩子到处拉~。
bāi[掰扯] bāi·che 说话,讲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