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海旅游开发的环境效应分析与对策——以福建省泉州湾北岸为例
对沿海城市滨海体育旅游开发的几点认识与思考——以福建莆田市为例

随着体 育与旅 游 的相互 融合 ,极 大地促 进体 育旅 游 的
发展 ,为体 育产业 的发 展拓 展 了空间 ,同时也 为旅游 业提
化发展 的
信 仰 等 密 切 相关 。
供 了可持续利用 的旅 游 资源与 发展 动力 …。滨海 体育 旅游
第 3 卷 第 2期 1 2o 09年 4月
宜春学院学报
J u l0 c u o e e o ma f Yih n C U g
V0. . No 2 131 .
Ap o 9 L2 o
对 沿海 城 市 滨 海 体 育旅 游 开 发 的几 点 认 识 与 思 考
— —
以福 建 莆 田市 为例
i e sa d t e s b tn ild v l p n t tg fp t r c a tls ot o r m. d a n h u s t e e o me tsr e y o u i I o sa p r8t u i a a a a s
Ke r y wO ds: o t u im ;Co sa ;k iu e S rs;Pu iI Sp r8 T0 rs a tl s r p0t ta1
Re e r h o a t lS o t l i s a c n Co s a p r sT0 l 锄 r Ex l ia n a l v l p n -一 a p 0 t 6o l De eo me t d spu n, 伽 m o 】 Ⅱp e . n f r el l I c a
李 建 生 ,郭利 翔
( 田学 院 体 育 系 ,福 建 莆
莆田
3 1o ) 5 1o
摘 要 :滨海体育旅游是体育旅游业 出现 的一 个新领域 。通过调查分析莆 田滨海体 育旅 游的 资源状 况以及 开 发 与发展 具有的优势和特 色,探讨滨 海体 育旅 游产品的概念与特征 。以实现莆 讨滨海体育旅 游可持 续开发 和促 进
2023年滨海旅游行业市场环境分析

2023年滨海旅游行业市场环境分析滨海旅游行业是指位于沿海地区的旅游业,这种旅游业通常以海滨度假、水上娱乐、海上交通、海产品等为主要内容的旅游业,近年来呈现出快速发展的趋势。
从总体上看,滨海旅游行业市场环境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一、地理位置优越。
地理位置是滨海旅游业发展的重要条件。
滨海旅游业所在的地区通常是靠近海洋的沿海城市,这些城市都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有着丰富的自然、人文景观资源,如海滩、海岛、海鲜、渔村、民俗文化等。
这些资源成为了吸引游客的有利条件。
二、消费者需求多元化。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的旅游需求也越来越多样化。
旅游者的需求不再仅仅是在海滩上晒晒太阳、游泳,还包括海上娱乐、休闲度假、水上运动等。
另外,有一些游客也愿意通过参观渔村、品尝海鲜等方式认识当地的文化风情。
因此,滨海旅游业需要整合多元化的旅游资源,以满足不同游客的需求。
三、政策扶持力度大。
政府对滨海旅游业重视程度很高。
因为滨海旅游业关乎着当地经济发展和就业增长,能够带来较大的经济效益。
政府对滨海旅游业的扶持主要体现在资金、政策和管理方面。
资金扶持主要包括财政投入和银行信贷资助;政策方面主要包括优惠税收和旅游产业发展的专项政策;管理方面主要包括行业标准制定和监管。
四、市场竞争激烈。
随着滨海旅游业的不断发展,市场竞争也越来越激烈。
不仅本地的旅游企业之间竞争激烈,不同城市之间也存在竞争。
简单靠海滩等资源不能吸引游客,需要提供更为个性化、专业化的旅游体验,通过市场化手段提升品牌影响力,扩大市场份额。
总体来说,滨海旅游业市场环境趋势良好,但需要各方共同努力才能实现其发展潜力。
我国滨海旅游业的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

我国滨海旅游业的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如今,旅游业已成为支撑社会发展的重要产业,为国民经济增加了许多新的动力。
滨海旅游业作为一种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特色旅游项目,在近年来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国内外游客的关注,同时也受到政府重视和大力支持,发展迅猛。
然而,由于受到一定的环境影响,滨海旅游业在开发和发展中兼具有特殊的困难性和挑战性。
一、滨海旅游业的发展现状目前,滨海旅游业已成为中国旅游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给当地经济增添了不少新的动力。
滨海旅游业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例如,江苏、山东、福建、浙江等东部沿海省市,滨海旅游业已作为一项重要的产业发展。
根据国家旅游局发布的数据,从2009年到2019年,滨海旅游业总收入从832.4亿元增长到1568.2亿元,收入增长了88.3%,游客数量增长了约52.1%。
滨海旅游业的发展也给当地的经济社会带来了一定的积极影响。
其中,当地的就业机会也得到了相应的提高,提升了当地的财政收入,同时也促进了当地的社会文化发展。
二、滨海旅游业的发展存在的困难和挑战虽然滨海旅游业发展得很快,但也存在一定的困难和挑战。
首先,受地理环境所限,滨海旅游业发展受到一定的约束。
例如,海岸线更加蜿蜒,发展面积有限,建设和服务设施不足,海滩和港口腹地有限,从而影响了滨海旅游业的发展。
其次,海洋资源的严重污染也影响了滨海旅游业的发展。
近年来,由于海洋污染的加剧,滨海的自然环境受到严重的破坏,造成游客体验降低,影响滨海旅游业的发展。
三、滨海旅游业发展的对策和指导首先,政府应加大投资力度,以促进全社会对滨海旅游业的发展。
政府可以投入大量资金,扶持当地滨海旅游业的发展,实施现代化的旅游设施建设,并加大对滨海旅游业的技术改造建设的投入,促进滨海旅游业的技术升级。
其次,应加强综合整治,改善海洋环境。
为了保护海洋资源,各级政府应加强对海洋污染的管控,严格禁止违法活动,实行海洋环境保护制度。
同时,应加强环境改造,加强污染防治措施,以改善滨海旅游业环境,提高游客体验。
中国滨海旅游业发展现状、面临的问题及发展战略分析

中国滨海旅游业发展现状、面临的问题及发展战略分析一、滨海旅游基本概况滨海旅游,是指旅游者以享受滨海旅游资源为目的而进行的旅游活动。
滨海旅游资源是指在滨海地带对旅游者具有吸引力,能激发旅游者的旅游动机,具备一定旅游功能和旅游开发利用价值,并能产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事物和因素,是开展滨海旅游的基础。
滨海旅游业包括以海岸带、海岛及海洋各种自然景观、人文景观为依托的旅游经营、服务活动。
主要包括:海洋观光游览、休闲娱乐、度假住宿、体育运动等活动。
大众旅游、自主旅游时代,滨海旅游行业的商业模式也在紧随潮流经历着深刻的变革。
二、滨海旅游业发展现状分析1、滨海旅游相关政策滨海旅游业是滨海旅游城市经济快速增长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已经成为各大城市的支柱产业。
由于海岛具有优美的自然风光资,是旅游业发展的一个重要的细分方向,借鉴国外知名的巴厘岛、普吉岛、济州岛等海岛旅游业发展的影响,在我国消费升级、旅游需求提升的影响下,国家相关部门积极出台政策促进海岛旅游业的发展。
2、滨海旅游业发展现状2019年中国主要海洋产业保持稳步增长,全年实现增加值35724亿元,比上年增长7.5%。
滨海旅游业作为海洋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其增加值占主要海洋产业增加值的比重为50.6%。
近年来,随着人们可自由支配收入和闲暇时间的增多,人们对滨海旅游的需求也开始增多,年轻旅游群体更倾向选择具有特色的旅游产品和体验性较强的旅行方式,滨海旅游逐渐成为他们度假、旅行的首选。
丰富多彩的玩法,别具个性的消费观念,是他们引领旅游消费潮流的新方式。
中国滨海旅游人群中00后占比21%,90后占比16%,80后占比28%,三个年龄层占据总人次的65%,00后群体占比明显,已成为新的消费主力。
2018年中国滨海旅游业实现增加值16078亿元,比上年增长8.3%,2019年中国滨海旅游业持续较快增长,发展模式呈现生态化和多元化。
全年实现增加值18086亿元,比上年增长9.3%。
基于环湾城市的泉州湾滨海旅游开发研究

关 键 词 : 湾城 市 ; 海 旅 游 ; 游 产 品 ; 游 景 区 ; 环 滨 旅 旅 泉州 湾 中 图分 类 号 : 5 0 8 F 9.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 编 号 :0 98 2 ( 0 00 —000 1 0 —24 2 1) 40 6-7
滨海旅游是指 以海岸带 、 海岛及海洋各种 自然景观、 文景观为依 托的旅游 经营 、 人 服务 活动. 在现代旅游
霞和磁灶 , 总面积约 90k . 8 m。环泉州湾 中心城区滨海旅游资源丰富 , 环湾城市建设 必将推 动交通等基础设施 以及旅游接待设施 的建设 , 促进产业 和人 口向环湾城市集 聚 , 以及崇 武组 团、 海组 团、 东 石狮东部组 团等组团 建设 , 为环湾滨海旅游 资源开 发、 区景点 建设 以及环湾蓝色滨海旅游 带的形 成提供 良好条件. 湾滨海旅游 景 环
旅游资源丰富 , 发展 前景好 , 但开发层次低 、 规模小 , 还没有形成整体 开发. 文章从 分析环 泉州湾 中心城 区建设 与环湾滨海旅游开发人手 , 通过对泉州湾滨海旅游开发 的 S T分 析 , 出泉州 湾滨海 旅游产 品系统开 发以 WO 提
及 旅 游 景 区空 间 布 局 的思 路 .
互补 、 配套设施较完善 、 能较齐全的码头群体. 功 便捷的交通条件 , 泉州具备 了较好 的空 间进入性. 使 2 12 滨海旅 游资源丰 富 泉州 湾是古 代“ .. 海上丝绸之路 ” 的起点 , 有“ 方第一大港” 享 东 的盛誉. 泉州湾不仅
第2 8卷第 4期 21 0 0年 7月
泉州 师范 学院学 报 ( 自然 科学 )
J u n l fQu n h u No ma ie st ( t r lS in e o r a a z o r l o Unv r i Na u a ce c ) y
海岛旅游开发生态影响及保护对策研究

海岛旅游开发生态影响及保护对策研究海岛旅游是近年来备受关注的旅游发展方向之一,其独特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海洋资源吸引着无数游客前往。
海岛旅游开发也带来了一系列生态影响问题,如过度开发、破坏珊瑚礁和海洋生物栖息地、垃圾污染等,对于海岛生态系统造成了严重的破坏。
如何减少海岛旅游开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并采取相应的保护对策,已成为当前亟需解决的问题之一。
一、海岛旅游开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1. 过度开发导致生态系统破坏随着旅游业的迅速发展,一些海岛地区的开发建设过于迅猛,造成了沿海湿地和生态系统的破坏。
在进行土地填海和建设度假村的过程中,许多海洋生物栖息地被破坏,导致了生物种群的减少和生态平衡的破坏。
2. 珊瑚礁遭到破坏大多数海岛地区都拥有丰富的珊瑚礁资源,但是过度的游客涌入和海域污染,导致了珊瑚礁的大量破坏。
而珊瑚礁是海洋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的破坏将直接影响到海洋生物的栖息和繁衍,对海洋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影响。
3. 垃圾污染随着游客数量的增加,海岛地区的垃圾污染问题也逐渐凸显出来。
许多游客会在海滩上随意丢弃垃圾,导致了海滩的污染和海洋生物的受害。
垃圾污染不仅对海洋生物造成危害,还给海岛地区的生态环境带来了严重的影响。
1. 加强政府管理和监管政府部门应加强对海岛旅游开发的管理和监管力度,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和法律法规,严格控制土地使用和建设规模,防止过度开发带来的生态破坏。
2. 倡导游客环保意识通过宣传教育和倡导活动,提高游客的环保意识,引导他们爱护自然环境,合理利用资源,减少对海岛生态环境的破坏行为。
3. 发展生态旅游项目在海岛旅游开发过程中,应注重开发生态旅游项目,保护珊瑚礁和海洋生物栖息地,让游客在享受美景的也能够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好和脆弱。
4. 加强垃圾处理和清洁工作加大海岛地区的垃圾处理和清洁工作力度,保持海滩的清洁和整洁,避免垃圾污染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
5. 建立海洋保护区针对重点区域和物种,建立海洋保护区,加强对海洋生态系统的保护,维护海洋生态环境的稳定和健康。
福建省滨海旅游度假地优化发展研究的开题报告

福建省滨海旅游度假地优化发展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及意义随着旅游业快速发展,旅游度假地已成为旅游消费的一个热门选择。
福建省地处海滨位置优越,具有丰富的海洋资源、漫长的海岸线和沿海公路,是中国沿海省份中最具有发展潜力的地区之一。
然而,尽管福建省已有不少著名的滨海旅游度假地,但仍存在许多问题和挑战,如旅游业竞争激烈、资源利用不足、管理不规范等。
因此,对福建省滨海旅游度假地进行优化发展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研究的目的在于:1. 分析福建省滨海旅游度假地当前的现状,探寻其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并提出相关的解决方案;2. 研究国内外滨海旅游度假地的经验和成功案例,为福建省滨海旅游度假地的优化发展提供参考;3. 提出福建省滨海旅游度假地的发展战略和实施计划,为其实现融合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提供指导。
二、研究内容和方法本研究将关注福建省滨海旅游度假地的优化发展,主要内容如下:1. 对福建省滨海旅游度假地进行调研分析,主要包括地理、自然环境、旅游资源、旅游产品、旅游市场等方面;2. 对福建省滨海旅游度假地的现状进行研究,主要包括其规划建设、管理运营、经济效益等方面;3. 分析福建省滨海旅游度假地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包括旅游产业结构不合理、旅游资源开发利用不足、管理水平不高等方面;4. 研究国内外滨海旅游度假地的发展经验和成功案例,包括其规划建设、产品开发、营销策略、管理模式等方面;5. 提出福建省滨海旅游度假地的发展战略和实施计划,包括规划建设、旅游产品开发、营销策略、管理模式等方面。
本研究将采用文献调研、实地考察、问卷调查等多种方法,通过对福建省滨海旅游度假地的实际情况进行多角度、全方位的深入研究,以期提供全面、科学、实用的分析结论和策略建议。
三、预期研究成果通过本研究,预期获得以下成果:1. 对福建省滨海旅游度假地的现状进行全面、深入的分析,发现其存在的问题和原因;2. 归纳总结国内外滨海旅游度假地的发展经验和成功案例,为福建省滨海旅游度假地的优化发展提供参考;3. 提出福建省滨海旅游度假地的发展战略和实施计划,为其实现融合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具体指导。
海岛旅游开发生态影响及保护对策研究

海岛旅游开发生态影响及保护对策研究海岛旅游开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资源过度开发问题。
随着旅游业的兴盛,海岛上的自然资源和文化资源被大量开发利用。
一些海岛的海洋资源被过度开发捕捞,导致海洋生态系统受到破坏,生态平衡受到严重威胁。
一些海岛的自然景观、文化景点也面临着过度开发的问题,长期的游客涌入造成了环境的破坏和资源的枯竭。
二、垃圾污染问题。
随着游客的增加,海岛上的垃圾污染问题逐渐凸显。
许多游客在海岛上旅游度假时会产生大量的垃圾,而海岛的垃圾处理能力有限,导致了垃圾的积压和环境的污染。
特别是一些游客会将垃圾随意丢弃在海滩、海水中,对海洋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
三、土地开发问题。
为了满足旅游业的需求,一些海岛上的土地也面临着过度开发的问题。
大量的酒店、度假村和娱乐设施的建设侵占了大量的原生态土地,破坏了海岛的自然景观和生态系统。
面对海岛旅游开发带来的生态环境问题,我们有必要及时研究并制定相应的保护对策:一、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意识。
通过宣传教育和政策引导,增强游客和当地居民对海岛生态环境保护的意识,提倡绿色旅游,减少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
二、加强垃圾处理和回收。
建立健全的垃圾处理系统,加强垃圾分类、处理和回收工作,保护海岛的清洁环境,减少垃圾对生态环境的危害。
三、限制土地开发规模。
严格控制土地开发的规模和范围,保护海岛的原生态环境,避免过度开发造成的生态环境破坏。
四、加强资源保护和管理。
建立海洋资源保护区和自然保护区,加强海洋生态环境的保护工作,保护海洋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稳定性。
五、加强政府监管和管理。
加强对海岛旅游开发的监管和管理,建立健全的政策法规和管理制度,规范和引导海岛旅游开发,保护海岛的生态环境。
海岛旅游开发生态影响及保护对策研究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在海岛旅游开发中,保护海岛的生态环境和资源是非常重要的,只有通过科学合理的规划和管理,才能实现海岛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希望相关部门和社会各界能够加强合作,共同致力于海岛旅游开发生态保护工作,共同营造一个和谐美丽的海岛环境。
福建滨海地区生态旅游产品开发问题刍议

滨海地 区是福建省旅游经济相 对发达 的地 区 。 随着生态旅游实践
的逐 步 深入 , 建 滨 海 生 态 旅 游 也 取 得 了一 定 程 度 的发 展 . 有 的 滨 福 已
维普资讯
科技信| I
o问题与探讨0
20 06年
第 l 期 2
福建滨海地区生态旅游产品开发问题刍议
戴 丽 芳 ( 建师 大福 清分 校人 文科 学 系 福 建 福 福清 3 00 ) 5 3 0
摘 要: 本文在谰迷生态旅 游产品开发现状和存在的主要 问题的基础上 , 分析 了福建j 赛海地 区开发生态旅游产品的优 势和劣势条件 , 并提 出 了谊地 区开发生态旅游产品的对策和措施 。结果表 明在福建滨海地区开发生 态旅游产品时 。 确保的开发与保护相 蛄舍 , 高套众环保意识 、 要 提 注重专业人 才的培养 。 有福 建滨海特 色的生 态旅游产品 。 开发
品如宁德三都澳海上渔排获得“ 全国农业 旅游示范点” 称号 。 漳州 的花
评 为国际花园城市 、 国家级 卫生城市 , 园林城市 和环境保 护横 范城市 ; 厦门市的大气 质量 在全国大中城市中也是 名列 前茅 ; 福州市近年来也 被评 为国家旅 游城 市 。 313资源优 势 福建海域辽 阔, ._ 海洋 生态类 型丰富多样 , 种丰 物 富。典型海洋生态类 型如 潮间带滩涂 、 港湾 、 岛屿 、 珊瑚礁 、 红树林 、 河 1湿 地等均有分布 。 3 全省已鉴定记载的海洋 生物共有 3 1 , 3 2种 其中有 中华 白海豚等 多种 国家重点 保护的珍稀海洋物种 。 福 建省岛屿星罗棋布 , 中较大 的有海坛 、 山、 其 东 金门 、 湄洲等 , 这 些岛屿呈带状分布 , 且处于海上交通要 冲, 与大陆 的联系 比较方便。 并
滨海旅游开发对海洋环境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81
滨海旅游开发对海洋环境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木丹,姜启军
(上 海 海 洋 大 学 经 济 管 理 学 院 上 海 201306)
摘要:滨海旅游是旅游业的重要 组 成 部 分,近 年 来 发 展 势 头 强 劲,但 在 巨 大 经 济 利 益 的 驱 使 下,海 洋环境质量亮起黄灯。滨海地区 属 于 环 境 敏 感 区 域,对 海 洋 环 境 有 直 接 影 响,而 海 洋 环 境 一 旦 被 破坏就难以恢复、具有不可逆性,因 此 正 确 认 识 滨 海 旅 游 开 发 对 海 洋 环 境 的 影 响 并 找 到 应 对 策 略 尤为重要。文章在分析我国滨海旅游发展现状及其对海洋环境影 响 的 基 础 上 ,提 出 出 现 问 题 的 原 因和改善解决的对策建议。 关 键 词 :滨 海 旅 游 ;海 洋 环 保 ;动 态 管 理 ;可 持 续 发 展 ;生 态 效 益
图2旅游活动参与者对海洋环境资源的认知层次5对策建议51征收相应环境税针对海洋资源环境破坏负外部效应引起的市场失灵商家进行滨海旅游开发付出的只是生产建设劳动管理等私人成本而开发过程中的排污废气废渣资源破坏消耗等则是社会成本如果仅计算私人成本从整个社会角度看是得不偿失的
2016年 第9期
海洋开发与管理
82
海洋开发与管理
2016 年
1 引 言
随着国民经济 的 快 速 发 展,人 们 逐 渐 重 视 精 神 层面的追求、不 断 提 高 个 人 生 活 品 质,有 力 地 促 进 了旅游业的发展壮大。21世 纪是 海 洋 世 纪,随 着 人 们对海洋 研 究 的 不 断 深 入,一 场 海 洋 开 发 “蓝 色 风 暴”席卷世界各国,滨 海 旅 游 受 到 追 捧 并 迅 速 崛 起。 依托 区 位 和 自 然 禀 赋 资 源 优 势,大 力 发 展 “3S” (sun、sea、sand)旅 游 形 成 巨 大 的 市 场 影 响,创 造 出 十分可观的经济效益。然而随着滨海旅游的升温, 海洋环境所 受 影 响 也 日 趋 明 显,水 体 污 染、物 种 破 坏、资源大 量 消 耗 等 问 题 致 使 生 态 失 衡,频 现 环 境 “超 载 ”现 象 。
我国滨海旅游业的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

我国滨海旅游业的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随着我国西部开发和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快速发展,滨海旅游业也迅速发展,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旅游。
滨海旅游业是潜力巨大的旅游业,它能够带动社会的发展,促进经济的增长,并为区域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然而,目前我国滨海旅游业发展仍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滨海旅游业发展不平衡。
由于海岸线形状复杂,某些滨海地区游客拥挤,但其他地区游客很少。
因此,一些滨海地区面临着资源的枯竭,但是其他地区的旅游资源得不到有效利用。
另外,许多沿海地区出现了治理能力不足的问题,滨海旅游业的发展不能得到有效的管控。
此外,滨海旅游业的发展受到环境和政策的限制,生态系统受到破坏,水污染严重影响游客的旅游体验,而政府的政策落实不及时,旅游业不能得到有效的扶持。
针对上述问题,我国应充分利用滨海旅游业的发展潜力,采取有效的对策措施,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对滨海旅游业的发展。
首先,政府应加强对滨海旅游业的管理。
地方政府应根据滨海旅游业的实际情况,出台相应的政策,例如政策补贴、税收优惠措施等,以促进滨海旅游业的发展。
此外,政府还应建立完善的管理机制,加强滨海旅游地的环保管理,实施健全的游客服务体系,维护游客的利益。
其次,加强滨海旅游业的营销管理。
地方政府应借助互联网和社交媒体,进行精细化的政策营销,宣传滨海旅游业的发展情况,并推广滨海地区的特色旅游项目,吸引更多游客前来旅游。
此外,政府还可以从经济和社会双赢的角度,建立全球旅游投资促进机构,为滨海旅游产业提供投资和融资。
最后,建立完善的滨海旅游业培训体系。
政府应根据滨海旅游业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培训课程,为滨海旅游业提供专业的培训和支持,提升滨海旅游业的管理水平及服务能力,满足游客的需求。
综上所述,我国滨海旅游业的发展具有巨大潜力,但仍存在一些问题。
我们应该采取有效措施,加强管理、营销和培训,为滨海旅游业的发展环境提供优良的条件,从而促进滨海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滨海区旅游竞争力定量评价兼论旅游整合——以环渤海为例的开题报告

滨海区旅游竞争力定量评价兼论旅游整合——以环渤海为例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和意义旅游业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旅游业也在不断地扩大和壮大。
其中,滨海区因其优越的地理位置和资源优势,成为了我国旅游业的重要领域之一。
但是,受到市场竞争和外部环境的影响,滨海区的旅游业也存在着诸多问题和挑战。
因此,本文旨在通过定量评价滨海区旅游竞争力的现状,探索旅游整合的可能性,为进一步提高和发展滨海区旅游业做出贡献。
二、研究目的和内容本文的研究目的是通过开展滨海区旅游竞争力的定量评价,分析滨海区旅游业的竞争状态和优劣势,探索旅游整合的可能性,为进一步提高和发展滨海区旅游业提供参考和指导。
本文的研究内容包括:1. 对滨海区旅游竞争力的概念和评价指标进行归纳和解析,建立评价体系。
2. 通过调查和数据分析,对滨海区旅游竞争力的现状进行定量评价,包括市场环境、旅游资源、旅游产品、旅游服务等方面的评价。
3. 分析滨海区旅游竞争力中存在的问题和挑战,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4. 探索滨海区旅游整合的可能性,提出整合的路径和策略,为滨海区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和指导。
三、研究方法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案例分析法、问卷调查法和统计分析法等方法进行研究。
具体的研究流程如下:1. 文献资料法:通过收集和整理相关文献材料,系统梳理滨海区旅游竞争力的概念和评价指标,建立评价体系。
2. 案例分析法:通过选取环渤海沿岸的典型城市和旅游景点,分析其旅游业的竞争状态和竞争策略,为滨海区旅游整合和发展提供借鉴和启示。
3. 问卷调查法:通过设计和发放问卷,对滨海区的游客进行调查,了解其对滨海区旅游业的认知和评价,为评价滨海区旅游竞争力提供数据支持。
4. 统计分析法:通过对问卷调查数据和相关资料的分析,运用SPSS等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和评价,确定评价结果和结论。
四、预期成果及意义本文的预期成果包括:1. 通过建立评价体系和开展定量评价,深入分析滨海区旅游竞争力的现状和优劣势,为进一步提高和发展滨海区旅游业提供参考和指导。
滨海湿地旅游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研究——当地居民感知视角

1 引言滨海湿地物种多样,生态系统复杂,景观多样且可视性强,是生态旅游理想地区之一;但另一方面,滨海湿地呈现脆弱性,因此,滨海湿地旅游资源与环境可持续发展成为学术界研究的热点。
国外一些学者关注滨海湿地的旅游、遗产价值(Pe t er R.Ba co n,1987;R i char d C.Sm ar don,2005)[1,2];还有许多学者把目光投向旅游、过度捕捞、工业化、基础设施建设对滨海湿地旅游资源、环境的影响(P.P.W an g,1998;A.R.Har bo r n e,D.C.A f za i,M.J.An dr e ws,2001)[3,4],并提出海岸带综合管理(Int egr at ed C oast alZone M anagem ent)策略(J.G i bs on,M.M.Fi el d,S.W el l s,1998;M i chaelGe t z ne r,2002;Ch r i s t i n e Li m,M i chael M cal eer,2005)[5~7]。
我国对滨海湿地旅游资源与环境的研究起步较晚,系统研究还较少,一些学者滨海湿地旅游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研究——当地居民感知视角陈金华1杨文棋1黄建军1张辉鑫2侯志强1叶新才1(1.华侨大学 旅游学院,福建 泉州362021;2.泉州市政府 发展研究中心,福建 泉州362000)摘要:滨海湿地生物多样、生态系统复杂、景观多样且可视性强,是开展生态旅游的理想地区之一;另一方面,受人类活动强烈干扰,滨海湿地生态环境又十分脆弱。
目前的研究热点多限于湿地旅游资源的现状、开发条件、项目建设,旅游对滨海湿地环境的影响机理和人类对湿地作用过程与调控对策,而从当地居民对湿地旅游资源与环境感知的研究在国内仍较少见。
本文以泉州湾为例,根据对滨海居民的访谈与问卷调查,分析其对泉州湾湿地旅游资源与环境的感知状况,得出一些共识,在此基础上提出滨海湿地旅游资源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合理建议。
我国滨海地区生态旅游资源开发利用问题研究——以福建为例

我国滨海地区生态旅游资源开发利用问题研究——以福建为
例
陈明生;黄义雄
【期刊名称】《甘肃社会科学》
【年(卷),期】2006(000)005
【摘要】本文分析了滨海生态旅游资源的内涵和特征,并以福建为例对滨海生态旅游资源进行分类和评价,在此基础上对生态旅游开发条件进行分析,提出了福建滨海生态旅游资源开发构想.研究表明滨海地区生态旅游资源具有生态性、脆弱性、开发利用的永续性和易损性、广泛性、不可再生性和不可移植性特点;滨海生态旅游资源类型丰富多样,品位较高;资源分布较集中,组合较合理.从开发条件来看,对外交通便利、区位优势明显、经济基础较好和较好旅游资源开发基础.在旅游资源开发中应努力建设三条生态旅游合作通道,大力开发适宜滨海旅游活动的生态旅游产品.【总页数】4页(P248-250,254)
【作者】陈明生;黄义雄
【作者单位】福建商业高等专科学校;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福州,350007;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福州,350007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59
【相关文献】
1.黄河故道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以商丘市为例 [J], 史本林;张卫星
2.山地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研究——以福建武夷山市为例 [J], 杨升; 李琪; 邓家耀
3.我国再生能源资源开发利用问题研究 [J], 张锐
4.我国湿地生态旅游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研究 [J], 庄大昌;丁登山;任湘沙
5.“数”说科研档案信息资源助力乡村振兴的成效与启示——以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科研档案开发利用为例 [J], 仇秀丽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泉州市滨海旅游开发对策研究

作者简介: 黄安民( 6一 1 5) 9 ,男, 湖北武汉人 , 华侨大学旅游学院副教授,博士,主要研究方向: 旅游与休闲学 、 景区管理及旅
游发展战略 的理论和应用研究,
维普资讯
第 2 卷第 2 7 期
襄樊学 院学报
20 年第 2 06 期
务的总和. 从旅游产品的功能看 , 旅游产品可以划分为三个层次 : 基础型产品 、 提高型产品 、 发展型产品. 利 用泉州丰富的滨海资源 ,开发度假旅游 、 海洋旅游 、体育探险旅游等一些参与性 、 娱乐性强的旅游产品 ,可 以提高泉州休闲旅游发展水平 , 摆脱以往旅游 以静态历史文化型为主的 、 结构单一的局面 ,优化泉州旅游产 品的结构.
3泉州滨海旅游开发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维普资讯
20 年 3 06 月
襄樊学院学报
J u a f a g a i e st o r l n f n Un v r i n o Xi y
M a .2 o r, o 6
Vb .7 NO2 1 . 2
第 2 卷第 2 7 期
泉 州市滨海旅游开发 对策研究
1泉州滨海旅游资源概况
泉州市现辖鲤城区 、 丰泽区、洛江区 、 泉港区 、晋江市 、石狮市 、南安市 、惠安县 、 安溪县 、永春县 、 德化县 、金门县 ( 待统一 ). 泉州市滨海旅游资源主要集 中在城市的东部片区,东部蓝色滨海旅游带 , 连接 莆田湄洲湾 ,北起泉港区 、经过惠安县崇武镇 、 洛江区 、洛阳桥 、丰泽区后渚港 、 鲤城区晋江沿岸 ,再连接 石狮黄金海岸 、晋江深沪湾 、围头湾 、安平桥至南安石井镇 ,向南连接厦 门同安区沿海旅游区. 泉州滨海旅 游资源的特点是资源品质高 、历史文化积淀丰厚. 11海滨资源品质高 . 泉州拥有高品质 、 大规模的海滨沙滩资源. 泉州海域总面积 7 6 84平方公里 , 海岸线长达 4 1 2 千米 , 具有 旅游发展潜质的海滨沙滩众多 , 沙质海岸线全长 6 公里 ( O 占全 国沙质海岸总长度的 4 % ) . 2 可独立形成小 区、 岸线超过 1 千米的沙滩有 1 ,其中崇武青山湾 、 4个 石狮黄金海岸旅游度假区 、深沪湾等地区的沙质海岸长 达 1 公里以上,宽度超过 10 O 0 米. 同时泉州的旅游季节长 ,年平均水温 2 摄 氏度 ,平均潮差 3 1 ,各项 O . 米 6 质量标准都达到国际海滨浴场标准.
我国滨海旅游业的区域经济效应分析

我国滨海旅游业的区域经济效应分析作者:路光耀来源:《商业经济研究》2015年第04期中图分类号:F590 文献标识码:A内容摘要:滨海旅游业的区域经济效应分为正的经济效应和负的经济效应,本文在已成型的经济效应分析方法上,综合利用我国沿海地区的相关统计数据,对滨海旅游业的区域经济正效应进行分析研究。
关键词:海洋经济滨海旅游业经济效应我国的滨海旅游资源非常丰富,滨海旅游业也已经有了一定的发展,这些条件都为我国进行滨海旅游的开发及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同时,我国的滨海旅游产业具有产业联动性强、就业容量大、行业带动性高、发展速度快、旅游服务需求多等特点,有利于带动或影响地区经济发展。
从地理分布上来看,我国主要的滨海省市有11个,由北到南依次是:辽宁省、河北省、天津市、山东省、江苏省、上海市、浙江省、福建省、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和海南省,这是本文的研究范围。
文章研究的样本地区主要是我国十一个沿海省市区主要的滨海旅游城市,通过搜集样本地区内的各项旅游相关数据和地区经济数据,使用回归分析、贡献率计算、投入产出法等方法,分析研究滨海旅游的就业效应、创汇效应和创收效应。
相关文献回顾最早进行旅游业经济效应方面研究的是1899年意大利的博迪奥(L.Bodio)发表的《关于意大利的外国旅游者的移动及其花费》这篇论文,这是目前可查阅到的最早的研究旅游经济效应的文献。
而意大利的特罗伊西(Troisi,1955)的研究拉开了旅游经济学界对旅游的经济效应研究的序幕。
国内的有关研究开始于20世纪90年代。
后期主要有,依邵华(2005)运用剥离系数的方法,就旅游业对国民经济贡献及其就业效应进行了测算,为解决就业问题提供了理论上的依据。
徐晗(2010)通过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对吉林长白山地区的旅游业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效应,并且根据分析结论做出长白山地区旅游业的发展规划。
周武生(2010)从微观和宏观两个层面,对2003年到2009年各指标的纵向比较以及与社会其他行业、其他滨海旅游区域的横向比较,得出了广西省的滨海旅游经济效应大、贡献率高,并且提出滨海旅游业作为北海的支柱型产业等观点。
滨海旅游开发的环境效应分析与对策——以福建省泉州湾北岸为例

滨海旅游开发的环境效应分析与对策——以福建省泉州湾北
岸为例
郑伟民;杨秋梅
【期刊名称】《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
【年(卷),期】2012(000)003
【摘要】泉州湾北岸滨海旅游资源丰富,在对泉州湾北岸旅游资源开发分析的基础上,针对崇武古城、青山湾、百崎湖、红树林和洛阳桥的滨海旅游开发环境效应问题,提出泉州湾北岸滨海旅游开发的保护对策.
【总页数】2页(P67-68)
【作者】郑伟民;杨秋梅
【作者单位】泉州师范学院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福建泉州362000;泉州师范学院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福建泉州362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592.7
【相关文献】
1.福建省生态旅游开发与环境保护对策措施探讨 [J], 汪皖华
2.滨海旅游开发对生态环境影响的策略研究——以北海市为例 [J], 唐峰陵;许爱华
3.滨海旅游开发与社会经济及环境的关系分析——以海南岛东部六市县为例 [J], 唐少霞;赵志忠;罗艳菊;毕华
4.滨海旅游开发对海洋环境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J], 木丹;姜启军
5.高强度人类活动对泉州湾滨海湿地环境的影响及其对策 [J], 叶翔;王爱军;马牧;方建勇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滨海旅游开发的环境影响研究的开题报告

滨海旅游开发的环境影响研究的开题报告
题目:滨海旅游开发的环境影响研究
研究背景和意义:
随着旅游业的不断发展,滨海旅游开发已经成为了一个重要的发展
方向。
滨海地区的自然环境、文化资源及其独特的民俗风情成为了游客
前来游览的主要理由,同时也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然而,在滨海旅
游开发过程中,环境问题也随之而来,如海岸线退缩、海滩污染、生态
破坏等问题日益突出。
因此,对于滨海旅游开发的环境影响进行研究和
探讨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研究内容和方法:
本研究将以我国某滨海城市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调研、问卷调查
等方法,对该城市的滨海旅游开发情况、环境现状以及环境影响进行研究。
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搜集分析该城市的滨海旅游开发现状;(2)通过问卷调查游客对该城市滨海旅游环境的认知、满意度以及对环境保护的态度;(3)对滨海旅游开发可能产生的环境影响进行评估,并提出具体的环境保护建议;(4)利用SWOT分析法对该城市的滨海旅游开发进行评价和预测。
预期成果:
本研究期望能够深入剖析滨海旅游开发对环境的影响,对现阶段的
滨海旅游开发现状进行全面的分析,挖掘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可行性的
环保建议,同时也有助于制定更加有针对性的滨海旅游开发规划,提升
滨海旅游开发的可持续发展性。
沙滩环境问题及对策

沙滩环境问题及对策文章通过阐述西方发达国家的海滨沙滩在旅游经济以及国民经济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通过分析湄洲岛海滨经济价值现状及前景,根据滨海沙滩面临的环境问题提出主要保护措施。
21世纪是服务行业飞速发展的世纪,旅游业便是这飞速发展的驱动力,是世界上最大的投资财富以及工作岗位的创造者,研究表明旅游业在发达国家的经济收入中占主导地位。
目前美国、西班牙、法国、意大利是4个最大的旅游收入国,而无一例外地都以拥有举世闻名的美丽沙滩作为最好的旅游名片,每年都吸引大批的国内外游客。
沙滩旅游体系已经成为旅游业发展提速的原动力,在吸引游客沿海观光度假创造旅游财富的同时,也带动了海岸水体育活动、沿海基本设施等方面的发展一举多得。
有关数据表明美国沿海各州的旅游收入是全美旅游总收入的85%,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海滩非常受欢迎。
海滩吸引的旅游人数是最多的,据估计,每年约有1.8亿的美国人总计20亿人次去各海滩旅游,同样的西班牙的旅游业发展,海滩旅游举足轻重。
拥有大约1600多千米的优质沙滩,“灿烂阳光和黄金沙滩”享誉世界,根据欧洲旅游部统计,西班牙1997年接待的2700万假期游客中,有1860万人选择阳关沙滩,约占假期游客总数的68%。
同样是旅游大国的意大利也不甘示弱,其海滨度假游客早在1999年就达到1.06亿占全国接待总量的34%,在各类旅游中居于首位。
在个西方国家沙滩旅游是其旅游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由此可以看出我国的海滩旅游市场还有较大的开发市场。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物质生活相对丰富而相应发展的产业。
近年来开放的政策和经济的高速发展为我市旅游也的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
莆田市的旅游业迅猛发展,变为地方支柱产业之一。
各地方旅游开发如火如荼,但对于莆田海滩的开发却依旧反应冷淡。
莆田市地处福建省沿海中部,海岸线总长534.5公里。
拥有湄洲湾、兴华湾、平海湾三大海湾。
沙滩环境优良拥有丰富的滨海资源,应该是莆田旅游业发展的潜在推动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 献 标识 码 : A
基金项 目: 建省教育厅、 福 财政 厅 高 校 服 务海 西 项 目( 14 A 0)
滨海旅 游开发 的环境效应分 析与对 策
以福 建 省 泉 州湾 北 岸 为 例
郑伟 民 , 秋 梅 (州 范 院 源 环 科 学 ,建 州60 杨 泉 师 学 资 与 境 学 院福 泉 30) 20
旅游 开发 资源 或环境保 护不 当, 出现滨 海旅游 资源退 化和 的 14红树林 将 . 环境 严重污 染现象 。因此 , 资源与 环境的保护 是泉州 湾滨海旅 泉 州湾属 亚热带 季风气 候 , 平均气 温 2 .℃ , 年 07 年平 均 降 游 开发要 正视 的问题 。 水量 为 10 .m 平 均年 日照 19 2 , 汐 为正规 半 日潮 , 276 m, 2 6h 潮 平 1泉州湾 北岸滨海 旅游资 源开发分析 均 高潮 位 48m, 潮位 03m, 均 潮差 45 m, 内潮 流 一 .3 低 .1 平 . 2 湾 11崇武古 城 . 般是顺 深水 道流 动 , 大潮 流速 为 16 .1 /。海 湾湿 地平 坦 .3 22 m s 崇武 古城 风景 区是 一处集滨海 风光 、 历史文 物 、 民俗风情 、 开 阔 , 底质 为粉泥 沙质 , 积层 较厚 , 机质 丰 富 , 沉 有 土壤 盐度 为 雕刻 艺术 于一 体 的特 色旅游风景 区 , 崇武古城 是我 国仅 存的一 35 2 .%[ .%~ 89 2 1 。由于受江水 和海潮 的相互 影 响 , 盐度 值 随河 口 座 比较完 整 的石头 城 ,也是 我国海 防史上 一个 比较 完 整的史 向河 内逐渐 降低 。泉州 湾北岸 红树林 是 泉州仅 存 的一 片红 树 迹 , “ 国重点文 物保护单 位” 是 全 与台湾 隔海相望 。位 于古城南 林 , 1 .1h 。 阳江红树林核 心区 , 约 712mz洛 分布有 桐花树 、 茄和 秋 侧的“ 中华 石雕 工艺 博览 园 ” 我 国为 数不 多 的一 处荟 萃石雕 白骨壤 3 珍稀红树林 物种及其 生态环境 。红树林 植株 不高 , 是 种 精 品 的主题公 园 。古城 内外 , 2 0 多处分 别始 建于 宋 、 约 15 25 [, 有 明、 .- .m 红树林 的光 合作 用是一 般树 种 的两 倍 , 良好 1 是 清 , 经修 葺延 续至 今 的宫庵庙 堂等 古建筑 遗存 , 后 与古城 构成 的“ 天然氧 吧” 目前 已在红树林筹 建湿地公 园。 , 了可 供参 观稽 古 的古 迹群 …。崇 武也 是全 国最美八 大 海岸之 15洛 阳桥 . 崇武 古城 的海 之韵 、 沙之 丽 、 石之 趣 、 之古和 独特 的风俗 城 洛 阳桥 是我 国现存 最早 的跨 海梁式 大石 桥 , “ 为 中国 四大 民情都构 成 了丰富 的旅 游 内涵 。 区内长达 2 . i 的曲折 海岸 古桥 ”之 一 , 桥 90多年 , 88 n k 建 0 现桥 长 84 宽 7 尚存 船 形 桥 3 m, m, 线上 ,2个沙湾 处处沙质 细腻 、妩媚 绮丽 , 1 4大岩群迭 峰垒石 、 墩 4 6座 , 之中亭 附近历 代碑刻林 立 , “ 桥 有 万古安 澜 ” 等宋代 摩 磊落万 状 。 浪时分 , 大 那惊 涛拍岸 、 卷起千 堆雪 的景象令 人心荡 崖石刻 及石塔 等 。桥北有 昭 惠庙 、 身庵等 遗址 , 真 桥南 有蔡 襄 神摇 , 当那风平 浪静 的时刻 , 而 几星鸥鹭 、 三五 帆点缀在 画一般 祠 , 内有蔡 襄 《 祠 万安 桥记 》 宋碑 , 被誉 为 书法 、 记文 、 刻 “ 雕 三 的海 面上 , 令人赞 叹大 自然的造化 。 更 绝” 9 8年被列 为全 国重 点文物保 护单位 ,是泉州 申报世 界 ;18 12青 山湾 . 文化遗产考察景 点之一 。洛 阳桥在 造桥史上 最别 出心裁 的“ 种
Env r n e a fe t n l ss a u e m e s r s o o s a o im e e o m e t i o m nt le c s a a y i nd Co nt r a u e f c a t lt urs d v l p n
— —
tk rh S o e o a z o a n F j n P o ic sa x mpe a eNo t h r fQu n h u B y i u i r vn e a n e a l a
Ab ta t N r h r f u n h u B y i r h i o s l o r m rsuc s B s d o eeo m n n yi a d e o g a e v o m na s c: ot S oe o a zo a si n c at u s o re . ae n d v lp e t a s n c l il n i n e t r h Q c at i e al s oc r l
a s s me t o o rs r s u c s a ay e te e vr n na e e t f tu s d v l p n i u n Ch n w i ,Ca t e k a , s e s n f tu m e o re , n s s h n i me t i l o l f cs o r m e eo me t s e o o g u c t o i s y sl P a B y e
B iiIk dm n r e. nl u fra u s ee p et ni n e t r et nm aue f ot S oeo u nhuB y a 丑 ea ago s f a yp t o r t r m dvl m n v m na po ci e srso r hr f Q azo a. Q n v i l w d oi o e r o l t o N h Ke od :C at u s ev o m na eet evr m na p t t n mesrs N r hr f unhuB y w r s os t r m; ni n et f c ; ni n et r e i ; aue; ot S oeo a zo a l a oi r l s o l o co h Q y
Z NG W e- ne l Sho o eb readE v o m na Si c, u ,O o lu i r t F i n3 2 0 , hn ) HE imi a (col f suc n ni n et c ne O a , UN r nv sy ui 6 0 0 C ia t R r l e nh ma e i, a
摘要 : 州湾北岸 滨海旅 游资源 丰富 , 泉 在对 泉州湾北 岸旅 游 资源开发分析 的基础 上 , 针对 崇武 古城 、 山湾、 青 百崎 湖 、 红树 林 和洛
阳桥 的滨海旅 游开发环境 效应 问题 。 出泉 州湾北岸滨海旅 游开发 的保护对 策。 提 关键词 : 滨海旅 游 ; 境效应 ; 环 环境保 护 ; 对策 ; 州湾北岸 泉
国 土 与 自然 资 源 研 究
2 2No3 01 . TERRIO R & NATURALRE T Y S0URCES ST UDY ・6 ・ 7
文 章 编 号 : 03 7 5 ( 0 2) 3 0 6 — 2 10 — 8 3 2 1 0 — 0 7 0
中 图分 类 号 :游 是指 以海岸 带 、 岛及海 洋各 种 自然 景 观 、 海 人文 13百 崎 湖 景 观为依 托的旅游 经营 、 服务活 动。 泉州湾是 古代“ 海上丝绸 之 惠安 百崎湖 系 围海而成 , 面积 2 7 m , 泉 州最 大 的江海 4 h 2是 路” 的起点 , 享有 “ 方第一 大港” 东 的盛誉 。 泉州 湾旅 游资源不仅 交汇处 。 由于百崎湖表层水 盐度低 , 层高 , 底 这里适 合各类 水 中 拥有 t然 风光条件 , t 而且 拥有 丰富的历史文化 积淀 。泉州湾北 动植 物 的生 长 , 一个优 良的生 态养 殖基地 , 是 也是 珍稀 鸟禽 栖 岸 东起 崇 武古 城 , 至 后渚 港 , 西 沿岸 6 k 海岸 线分 布有 崇武 息觅食 之地 。作为百 崎最大 的养 殖基地 ,这里盛产 小蟑 鱼 、 0m 红 古城 、 山湾 、 崎湖 、 青 百 红树林 和洛 阳桥等 滨海旅游资 源 。滨海 鲟 、 鲈鱼 以及海 蛎等水产 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