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新农村建设中的建筑节能策略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新农村建设中的建筑节能策略
摘要:建筑节能是贯彻以人为本理念,落实可持续科学发展观,降低环境污染,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改善人们生活质量的有效手段。

新农村建设发展进程中,应全面推广建筑节能设计的重要性,进一步促进经济社会健康、快速发展。

本文阐述了建筑节能的必要性,介绍了新农村建设所展现的节能设计内容,结合我国农村建筑建设现状,探索了新农村建设中建筑节能的合理化措施。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建筑节能;节能措施
前言:新时期,随着现代化社会的快速进步,时代的不断发展,人们低碳环保意识逐渐增强,新农村建设受到我国高度重视。

然而,从目前国内农村建设情况来看,仍存在很多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我国新农村建设推进。

因此,要想有效实现我国新农村建设,必须善于运用先进的建筑节能技术,合理配置资源,推动我国新农村地区更好、更长远发展。

1建筑节能的必要性
1.1建筑节能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应用建筑节能技术,例如,外墙内保温或外保温、节能建筑墙体材料、保温性强和封闭性较好的建筑门窗以及环保型装饰材料等,可降低建筑能源消耗,改善居民居住环境和居住条件,为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提供可靠保证。

1.2建筑节能有利于保护耕地资源
我国以往传统建筑墙体材料大多以粘土砖为主,该材料的保温性能不满足国家建筑节能要求,一旦使用,会对耕地造成严重破坏,并消耗大量资源。

推行建筑节能技术,运用建筑固体废弃物再生产品的墙体材料,取代传统墙体材料,需列为首要目标。

1.3建筑节能有利于改善大气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我国能源结构主要以煤为主,煤炭大量直接燃烧,致使城市大气污染日渐严重,随着建筑数量及规模的不断扩大,建筑水泥和砂资源被大量开采,而开采后的运输加工,会排放大量粉尘及毒害气体,对国土地貌造成大面积毁坏,破坏自然环境。

因此,节能迫在眉睫,建筑节能更是首当其冲。

1.4建筑节能有利于缓解我国能源供给紧张的局面
现阶段,我国城市建设正处于高速增长时期,建筑用能缺口较大,仅通过加强能源方面的投入,难以顺应社会发展需求。

2新农村建设所展现的节能设计内容
2.1自然地理环境
新农村建筑节能建设过程中,建设队伍应严格落实相关地质勘查工作,为建设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真实、全面建筑地质情况资料,充分保障建筑选址在地质环境方面的平整性、稳定性和安全性,最大限度的降低新农村建筑节能建设中,地基处理技术、人员和材料的使用,从而减少建设造价,确保新农村建设完成后可有效抵抗台风和地震等自然灾害不同程度的侵袭,实现人们居住安全性。

新农村建设时,要避免在地质构造破碎地带、洪水沟道、滑坡、沼泽、风口和洼地等选址。

2.2社会区域位置
新农村的建设队伍在建设节能新农村的过程中,还必须综合地考虑到新农村所处的社会区域位置,致力于使新农村的选址尽可能地贴近水、电、交通、城市等具有较好基础设施的地区,以提高新农村建设与城市之间的良好沟通交流,及对于能源资源等的高效率应用。

同时,还要致力于使新农村的建设通过协调各个建筑物的建设位置,以实现所有建筑物在最高的程度上对于基础的设施设备以及能源资源等的有效应用。

3我国农村建筑建设现状
受城乡二元社会结构的限制和影响,我国“重城市、轻农村”的现状并没有得以有效改善。

政府部门在对新农村进行规划设计时,很多职能未得到充分发挥,导致大部分农村建设仍处于落后状态。

我国幅员辽阔,各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存在失衡现象,我国农村地区建筑整体建设资金有限,建筑形式存在很大差异,致使存在诸多问题,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农村建设期间严重缺失技术支撑,也未能深刻认识到技术支撑的关键作用,许多工程均为无证施工;即便是有证施工,因受诸多原因影响未能根据相关标准来开展设计或者施工;
(2)受经济水平的影响,在施工过程中时常会运用劣质材料,导致农村建筑建设质量难以达到标准;
(3)受传统思想影响,我国许多农民并不了解我国真实国情,片面认为我国地大物博,所以各种能源取之不竭,也未能认识到能源问题的严重性,因此就鲜少关心与注重农村建筑建设中的节能问题。

4新农村建设中建筑节能的措施
4.1提高人们的建筑设计节能意识
针对我国农村地区不重视建筑节能设计问题,目前新农村建设中,必须强化农村地区群众的建筑设计节能意识,以促进节能活动的有效实施,促使建筑节能设计深入农村地区,保障我国农村地区节能建设效果,改善农村地区资源浪费现象,实现农村地区对各项资源的合理利用。

另外,建筑设计人员在设计阶段,应始终秉持“优化设计”原则,综合考虑各种能源的节约问题,唯有如此,才能满足新时期新农村建筑节能设计的整体要求,提高新农村建筑质量。

4.2结合地方气候条件,开展建筑节能设计
1.
根据农村建筑所处环境和气候特征,科学、合理运用地形、雨水和湖泊等自然环境资源,构建一种微气候环境,尽量降低建筑设备使用率;
2.
结合地域特征,确定正确的建筑形体、建筑基址和建筑朝向等,便于利用此方式,改善微气候。

合适的形体设计,主要是根据室外微环境对室内微环境加以改善,以起到降低能耗的作用,一般通过各部件构造设计和内部空间的科学设计予以实现。

对地方特色浓郁的地区而言,还要改变其结构体系,如从隔热、遮阳设施、屋顶、密封材料及地基等方面,尽可能降低能耗;
3.
重视开发新型节能材料,改变农村建筑结构,并且解决农村地区采暖能耗较大及热环境较差等诸多问题。

4.3可持续利用资源
在建设新农村的过程中,应强调对于各项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如利用系统工程、生态工程等,对相关工程实施统一安排,防止能源浪费现象的产生。

另外,应积极改造废弃材料等,促进材料的循环运用,提高能源运用率,推动新农村建设长远持续发展。

4.4在环境保护、节约能源方面利用
新能源在环境保护、节约能源方面应充分利用新能源。

新能源一般指的是能再生、非常规的一类资源,包括生物能、太阳能、风能及地热能等。

如果能发挥出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的作用,则可实现对于能源的科学利用,提高新能源利用率。

另外,如果能有效运用生物质能,如沼气等,也有利于提升能源利用率,实现保护环境目标。

在环境保护、节约能源方面,务必要重视利用新能源,发挥出新能源对新农村建设的积极作用,从而保障我国新农村建设质量,推动我国农村地区可持续发展。

结束语:
新农村建筑节能是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顺利、有效落实的重要环节,因此,有必要提高新农村节能建设的重视程度。

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应结合地方气候特征,制定执行可行完善的设计方案,从而提高农村建筑环境质量,改善农村
居住环境,建造社会主义新农村。

这一建筑方式的应用,可实现良好的环境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文献:
[1] 姚洪文,王光炎,郑文梅 . 新农村建设中的建筑节能探讨 [J]. 文教资料,2018(5):101-102
[2] 李经纬 . 新农村建设中建筑节能技术的应用研究 [J]. 安徽农业科学,2015(36):345-347
[3] 李忠 . 新农村建设中建筑节能技术的应用意义解析 [J]. 江西建材,2015(11):96
[4]王伟,杨豪中,陈媛.建筑节能技术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应用分析与研究[J].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3):412—415.
[5]史翔,高莉.豫东地区新农村建设中节能建筑的现状分析[J].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1):94—96.
[6]邓欧,李亦秋,李健吾,等.新农村建设节能环保装备系统模式设计及其应用[J].可再生能源,2012(10):119—122.
[7] 全国二级建造师执业资格考试用书编写委员会 . 建筑工程管理与实务[M].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3:6-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