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湖北省黄冈市晋梅中学高三化学模拟试卷含解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年湖北省黄冈市晋梅中学高三化学模拟试卷含解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共60分。


1. 为减少含硫燃料对大气的污染,宜在煤中加入的物质是
A.生石灰
B.石膏
C.硅
石 D.烧碱
参考答案:
A
2. 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或应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制水泥和玻璃都用石灰石作原料
B.氧化镁和氧化铝都可用作高温耐火材料
C.硫和氮的氧化物大量排放都可能引起酸雨
D.煤的液化和气化都属于物理变化
参考答案:
D

3. 向甲、乙、丙三个密闭容器中充入一定量的A和B,发生反应:A(g)+xB(g)
2C(g)。

各容器的反应温度、反应物起始量,反应过程中C的浓度随时间变化关系分别以下表和下图表示:
反应物起始
量1.5 mol A
0.5 mol B
1.5 mol A
0.5 mol B
6.0 mol A
2.0 mol B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0min内甲容器中反应的平均速率v(A)=0.025 mol·L-1·min-1
B.由图可知:T1<T2,且该反应为吸热反应
C.若平衡时保持温度不变,改变容器体积平衡不移动
D.T1℃,起始时甲容器中充入0.5 mol A、1.5 mol B,平衡时A的转化率为25%
参考答案:
C
4. 在容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一定条件下进行如下反应:
NO(g) + CO(g) N2(g) + CO2(g);△H=-373.2kJ/mol。

下图曲线a 表示该反应过程中,NO的转化率与反应时间的关系。

若改变起始条件,使反应过程按照曲线b进行,可采取的措施是()
A、降低温度
B、向密闭容器中通入氩气
C、加催化剂
D、增大反应物中NO的浓度
参考答案:
答案:A
5. 为了研究外界条件对反应:aX(g)+bY(g) cZ(g)的影响,以X和Y的物质的量之比为a:b开始反应,通过实验得到不同条件下达到平衡时Z的物质的量分数,实验结果如图所示。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Q>0,a+b>c B.Q<0,a+b<c
C.Q<0,a+b>c D.Q>0,a+b<c
参考答案:
A

6. 用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正确的组合是()
①2.3 g Na和足量的O2完全反应,在常温和燃烧时,转移电子数均为0.1 N A
②含0.2 mol H2SO4的浓硫酸与足量铜反应,生成SO2的分子数为0.1 N A
③标准状况下,2.24 L Cl2通入足量H2O或NaOH溶液中转移的电子数均为0.1 N A
④25℃时,pH=13的1.0 L Ba(OH)2溶液中含有的OH-数目为0.2 N A
⑤100 mL 1 mol·L-1 AlCl3溶液中含有的阳离子数大于0.1 N A
⑥50 mL 12 mol·L-1浓盐酸与足量二氧化锰加热反应,转移电子数小于0.3 N A
⑦13.0 g锌与一定量浓硫酸恰好完全反应,生成气体分子数为0.2 N A
A.①②⑥ B.①⑤⑥⑦ C.②④⑥⑦ D.③⑤⑥
参考答案:
B
7. 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A.1.0 mol·L-1的KNO3溶液中:Na+、Fe2+、Cl-、SO42-
B.加入铝粉放出H2的溶液中:Al3+、K+、SO42—、Cl—
C.在含大量Fe3+的溶液中:NH4+、Na+、Cl—、SCN—
D.水电离产生的c(OH—)=10—12 mol·L—1的溶液中:K+、Mg2+、SO42—、NO3—参考答案:
A

8. 下列图示与对应的叙述相符的是
A.图4表示向某硫酸和硫酸铝混合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沉淀质量与加入NaOH溶液体积的关系
B.图5表示25℃时,用0.1 mol·L-1盐酸滴定20 mL 0.1 mol·L-1NaOH溶液的pH 随加入盐酸体积的变化
C.图6表示t℃时稀释冰醋酸过程中溶液导电性的变化
D.根据图7可判断某可逆反应的正反应是吸热反应
参考答案:
A
9. 中学化学中很多“规律”都有其适用范围,下列根据有关“规律”推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参考答案:
D
10. 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丝绸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
B. 电器起火应选用泡沫灭火剂灭火
C. 光导纤维的成分是晶体硅
D. 生活用水的净化与消毒可用明矾参考答案:
A
【分析】
A、蚕丝属于蛋白质;
B、泡沫灭火器中的液体导电,并且泡沫液有腐蚀性会腐蚀电器设备;
C、光导纤维的成分二氧化硅;
D、明矾不能消毒。

【详解】A、丝绸的主要原料是蚕丝,蚕丝属于蛋白质,故A正确;
B、泡沫灭火器中的液体导电,电器起火应选用干粉灭火剂灭火,故B错误;
C、光导纤维的成分二氧化硅,故C错误;
D、明矾只能做生活用水的净水剂,不能做消毒剂,故D错误。

11. 在恒容密闭容器中通入X并发生反应:2X(g)Y(g),温度T1、T2下X的物质的量浓度c(X)随时间t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该反应进行到M点放出的热量大于进行到W点放出的热量
B.T2下,在0~t1时间内,v(Y)=mol·L-1·min-1
C.M点的正反应速率v正大于N点的逆反应速率v逆
D.M点时再加入一定量Y,平衡后X体积分数与原平衡相比增大
参考答案:
C

1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酯化反应、硝化反应以及酯的水解均属于取代反应类型
B.乙醇生成溴乙烷和乙烯生成溴乙烷的反应类型相同
C.可能氢氧化钠溶液除去乙酸乙酯中混有乙酸和乙醇
D.蛋白质、淀粉、油脂均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均能发生水解反应
参考答案:
A

13. 设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值。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14 g乙烯和丙烯混合气体中的氢原子数为2N A
B.1 molN2与4 mol H2反应生成的NH3分子数为2N A
C.1 molFe溶于过量硝酸,电子转移数为2N A
D.标准状况下,2.24 LCCl4含有的共价键数为0.4N A
参考答案:
A
试题分析:A、乙烯和丙烯的最简式相同,均是CH2,14 g乙烯和丙烯混合气体中的氢原
子数为=2N A,正确;B、N2与H2反应生成的NH3的反应是可逆反应,反应物不能完全转化为生成物。

1 molN2与4 mol H2反应生成的NH3分子数小于2N A,B错误;
C.1 molFe溶于过量硝酸生成硝酸铁,电子转移数为3N A,错误;D、标准状况下四氯化碳是液态,不能利用气体摩尔体积计算物质的量,错误。

14. 化学与人类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天然纤维和人造纤维主要成分都是纤维素
B. 生物质能和氢气都属于可再生能源
C. 古代明矾除铜绿和现代焊接氯化铵除铁锈都利用了溶液显碱性的特性
D. 燃煤中加入生石灰和汽车限行都为了减缓温室效应
参考答案:
B
【详解】A. 蚕丝是天然纤维,其主要成分为蛋白质,A项错误;
B. 生物质能,就是太阳能以化学能形式贮存在生物质中的能量形式,即以生物质为载体的能量。

它直接或间接地来源于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可转化为常规的固态、液态及气态燃料,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是一种可再生能源;氢气氢能是一种完全清洁的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B项正确;
C. 铜绿为碱式碳酸铜,明矾在水溶液中因铝离子水解显酸性而溶解铜绿;铁锈的主要成分为氧化铁,氯化铵水解显酸性可除去铁锈,C项错误;
D. 燃煤中加入生石灰可减少二氧化硫的排放,减少酸雨的形成;汽车限行都是为了适当减少尾气排放,降低雾霾天气,D项错误;
答案选B。

15. 有4种有机物:
④CH3-CH=CH-CN,其
中可用于合成结构简式
为的高分子材料的正确组


()
A.①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
D.②③④
参考答案:
D

二、实验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
16. (14分)由Fe2O3、Fe、CuO、C、A1中的几种物质组成的混合粉末,取样品进行下列实验(部分产物略去):
(1)取少量溶液X,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有沉淀生成。

取上层清液,通入
CO2,无明显变化,说明样品中不含有的物质是(填写化学
式)_____________________ 。

(2)Z为一种或两种气体:
①若Z只为一种气体,试剂a为饱和NaHCO3溶液,则反应I中能同时生成两种气体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若Z为两种气体的混合物,试剂a为适量水,则Z中两种气体的化学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向Y中通入过量氯气,并不断搅拌,充分反应后,溶液中的阳离子是(填写离子符号)_______________。

(4)取Y中的溶液,调pH约为7,加入淀粉KI溶液和H2O2,溶液呈蓝色并有红褐色沉淀生成。

当消耗2 mol I-时,共转移3 mol电子,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另取原样品,加入足量稀硫酸充分反应。

若溶液中一定不会产生Y中的红色固体,则原样品中所有可能存在的物质组合是
①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三、综合题(本题包括3个小题,共30分)
17. (16分)脱羧反应形成新的C-C键为有机合成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例如:
(1)化合物I的分子式为_________,化合物I含有的官能团名称是______________,1mol化合物I完全燃烧需要消耗_____mol O2。

(2)化合物III与新制氢氧化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与也可以发生类似反应①的反应,有机产物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

(4)化合物I有多种同分异构体,请写出任意2种符合下列条件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

(要求:①能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②苯环上一氯取代产物有2种)
参考答案:
18. (15分)含有相同阳离子的两种常见的正盐甲和乙,甲由3种元素组成,乙由4种元素组成。

在185~200℃时,一定量的甲完全分解产生相对分子质量为44的气体丙和4.48LH2O(g)(已折算成标准状况下)。

盐乙和盐丁含有相同阴离子,它们的混合溶液通过小火加热、蒸发浓缩、结晶可制得一种浅绿色晶体戊,它是一种工业上用作废水处理的混凝剂,农业上又可用作农药及肥料。

回答下列问题:
(1)甲的化学式为▲;
(2)生成气体丙的物质的量为▲ mol;
(3)乙中阳离子的电子式为▲,检验乙中阳离子的常用实验方法为▲
(4)写出一个用化合反应生成丁的离子方程式▲;举例说明盐丁的一种用途
▲;
(5)价电子数(主族元素就是最外层电子数)和原子数相同的分子、离子或原子团互称为等电子体。

与丙互为等电子体的是▲
A.CS2B.O3C.SO2D.SCN-
参考答案:
(1)NH4NO3(2分)
(2)0.1 (3分)
(3)(2分),(取适量的乙溶于水)加氢氧化钠溶液,加热,把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试管口,试纸变蓝。

(2分)
(4)Fe+2Fe3+=3Fe2+(2分)缺铁性贫血症药剂(或生产净水剂、制取颜料铁红)(2分)
(5)AD (2分)
19. 化学学科中的平衡理论主要包括:化学平衡、电离平衡、水解平衡和溶解平衡四种,且均符合勒夏特列原理。

请回答下列问题:
(1) 一定温度下,在一个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可逆反应A(g) +2B(g) 4C
(g) △H >0 达到平衡时,c(A) =2 mol·L-1,c( B) = 4 mol·L-1,c ( C) = 4 mol·L-1。

试确定B 的起始浓度c(B)的取值范围是;若改变条件重新达到平衡后体系中C的质量分数增大,下列措施可行的是。

A.增加C的物质的量B.加压C.升温D.使用催化剂(2) 常温下,取pH=2的盐酸和醋酸溶液各100mL, 向其中分别加入适量的Zn粒,反应过程中两溶液的pH变化如右图所示。

则图中表示醋酸溶液中pH变化曲线的是( 填“A”或“B”)。

设盐酸中加入的Zn质量为m1,醋酸溶液中加入的Zn 质量为m2。

则m1m2。

( 选填“<”、“=”、“>”)
(3) 某温度时,在25mL 0.1mol/L NaOH溶液中逐滴加入0.2mol/L CH3COOH溶液,曲线如下图所示,有关粒子浓度关系的比较正确的是
A.在A、B间任一点,溶液中一定都有c(Na+)>c(CH3COO-)>c(OH-)>c(H+)
B.在B点,a>12.5,且有c(Na+)=c(CH3COO-)=c(OH-)=c(H+)
C.在C点:c(CH3COO-) >c(Na+)> c(OH-) > c(H+)
D.在D点:c(CH3COO-)+c(CH3COOH)=2c(Na+) 参考答案:
(1)0 mol·L-1≤c(B)≤6mol·L-1;C;
(2)B;< ;
(3)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