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春(四川)人教版地理必修二第1章 人口的变化课后练习及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春(四川)人教版地理必修二第1章人口的变化课后练习及答案
必修二第1章人口的变化
一、选择题
1、甲、乙为人口过10亿的国家,下图示意两国2015年人口年龄结构。
据此,完成1--3题。
1.造成甲、乙两国人口年龄结构差异的最主要因素是()
A.战争B.自然灾害
C.经济发展水平D.国家政策
2.缓解甲国人口问题的对策是()
A.控制人口增长B.人口迁移
C.提高国民素质D.奖励生育
3.乙国人口年龄构成的影响是()
A.具有成本优势B.劳动力数量和质量上升
C.技术创新、新兴产业增加D.促进产业结构调整
解析:第1题,由图可知,甲、乙两国人口年龄结构的差异表现在乙国少年儿童比重远大于甲国,据此推测甲、乙两国人口政策不同导致人口年龄结构的差异。
第2题,甲国目前劳动年龄人口数庞大,后期老龄化问题会突出,而提升国民素
质、促进生产的发展才是人口问题解决的根本措施。
第3题,乙国人口年龄构成表现为少年儿童比例大,青壮年劳动力多,劳动力资源充足,因此具有劳动力成本优势。
答案:1---3.D.C.A
2、下图为某国人口的年龄结构图。
读图,完成1--3题。
1.由图中数据可知该国()
A.男女比例不平衡
B.外来移民人口超过本国人口
C.老年人口超过青年人口
D.移民缓解了人口老龄化问题
2.影响该国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是()
A.人口老龄化B.婚姻家庭
C.政治因素D.经济因素
3.该国可能是()
A.中国B.巴西
C.德国D.泰国
解析:第5题,从总人口年龄结构看该国人口老龄化严重,外来移民以青壮年为主,因此移民缓解该国的人口老龄化问题。
第6题,该国人口老龄化严重,为发达国家,经济因素是吸引人口迁入的主要因素。
第7题,选项中只有德国为发达国家。
答案:1---3.D.D.C
3、《2002年地球生态报告》显示,人类若依照目前的速度继续消耗地球资源,那么所有的自然资源会在2075年前耗尽。
这份报告除评估全球生态系统现状外,还根据每个国家人口数量和各国自给自足能力的平衡关系,计算各国的“生态脚印”大小,换言之,也就是指各国消耗资源时对自然环境造成的冲击程度。
阿拉伯联合酋长国是在地球留下最大“生态脚印”的国家。
据此,完成题。
1.这段材料说明了“地球资源”具有下列哪种特点()
A.极易被破坏B.再生能力差
C.利用潜力大D.数量是有限的
2.“生态脚印”说明()
A.发展经济不可避免地以牺牲环境为代价
B.环境容量是有限的
C.对自然资源的利用不能继续扩大和加深
D.人们对环境规律的认识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3.阿联酋等国“生态脚印”大,主要是因为这些国家()
A.发展速度快B.生态系统承载力太小
C.资源消费量大D.资源利用与环保不协调
解析:第5题,“……所有的自然资源会在2075年前耗尽”说明自然资源会耗光,数量是有限的。
材料是指人类消耗资源时会对自然环境造成破坏,并不是资源容易被破坏;材料也没有信息说明资源再生能力和利用潜力。
故选D。
第6题,“生态脚印”大小是指各国消耗资源时对自然环境造成的冲击程度,说明环境容量是有限的。
材料并没有指出发展经济与环境的关系,也不能说明国家对自然资源的利用状况和环境规律的认识。
故选B。
第7题,材料中的“生态脚印”指的是“各国消耗资源时对自然环境造成的冲击程度”,即资源利用和环保之间的关系。
阿联酋等国“生态脚印”大,主要是因为其生态脆弱,在大力开发资源的同时没有协调好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的关系,所以对环境冲击程度很大。
故选D。
答案:1---3.D.B.D
4、近年来,不少在城市积累了资金、习得专长的农民工开始逆向流动、返乡创业,这类人被媒体称为“城归”。
据统计,近年来,“城归”人数累计达到450
万人。
随着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将有更多的人返乡创业,
这将给家乡的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不可估量的现实影响。
据此,完成1--3题。
1.“城归”返乡创业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城市产业饱和,经济效益下降
B.国家优惠政策实施,乡村经济蓄势发展
C.城市生活成本高,环境污染严重
D.乡村土地无人耕种
2.“城归”给乡村带来的是人口红利(是指一个国家的劳动年龄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较大,抚养率比较低,为经济发展创造了有利的人口条件,整个国家的经济呈高储蓄、高投资和高增长的局面)升级,人口红利升级指的是“城归”人员() A.技术与素质的提升B.性别结构的均衡化
C.数量的大幅度提高D.年龄构成的年轻化
3.“城归”现象给乡村最先带来的社会效益是()
A.增加家庭收入,改善环境质量
B.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完善基础设施
C.有效解决留守儿童和老龄化问题
D.促进农业规模化和专业化发展
解析:第1题,由材料可知,随着十九大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使得“城归”返乡创业,给家乡的社会经济发展带来很多现实影响,因此“城归”返乡创业的出现与国家优惠政策实施和乡村经济蓄势发展有关,所以B正确。
第2题,近年来,不少在城市积累了资金、习得专长的农民工,开始逆向流动、返乡创业,因此他们可以为乡村经济的发展提供帮助,有利于促进乡村振兴,使得农村人口红利升级,所以A正确。
第3题,过去由于大量农民工进城务工,使得农村产生大量的留守儿童和农村老年人口占比上升。
随着“城归”现象的出现,留守儿童和老龄化问题可以有效解决。
增加家庭收入和促进农业规模化属于带来的经济效益,不属于社会效益。
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及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不是首先带来的,所以C正确。
答案:1---3.B.A.C
5、人口地理研究对国家和地区的社会经济决策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水资源和耕地资源是制约一个地区人口容量的重要因素。
根据下表数据,若不考虑其他条件,下列四省中,人口容量最小的省份可能是()
C.丙省D.丁省
解析:影响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是资源,尤其是短缺的资源;丙省单位面积水资源量是最少的,因此丙省的人口容量最小。
故选C。
答案:C
6、户籍人口是指依法在某地公安户籍管理机关登记了户口,常住人口是指实际居住在某地一定时间(半年以上)的人口。
如图所示为近十年来我国某直辖市户籍人口与常住人口的数量变化。
据此,完成1~2题。
1.根据图示资料推测,近十年来该直辖市()
A.外来务工人口多于外出务工人口
B.老年人口比例逐年下降
C.劳动力需求数量增加
D.人口自然增长率逐年增加
2.该直辖市是()
A.北京市B.天津市
C.上海市D.重庆市
解析:该题组考查人口的空间变化,户籍人口和常住人口的关系。
第1题,户籍
人口=常住人口+净迁入人口(净迁入人口=迁入人口-迁出人口)。
据图可知,该直辖市的户籍人口与常住人口的差值比较稳定(接近400万),且户籍人口大于常住人口,这说明人口以迁出为主(迁出大于迁入),外来务工人口小于外出务工人口;老年人口比例逐年下降;“逐年”太绝对,图中也无依据,而且由于该市人口迁出较多,多为青壮年劳动力,相应的老年人口比重可能会提高;由于该市户籍人口与常住人口的差值变小,这说明人口以迁出为主的形势在减弱(人口回流),社会对劳动力的需求数量会增加;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人口自然增长率变化根据材料信息无法确定。
第2题,北京、天津、上海三个直辖市均位于我国东部经济发达地区,为人口的迁入区,常住人口数量大于户籍人口数量,比较四个直辖市,只有重庆人口迁出大于迁入,经济相对落后,对人口迁入的吸引力小,以迁出为主,户籍人口数量大于常住人口数量。
故选D。
答案:1.C 2.D
二、非选择题
1、材料一《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中提到,从2005开始到2030年的25年,是我国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战略准备期。
25年准备期这个概念,是相对2030—2050年人口老龄化最严峻时期而言的。
到那个时候,人口老龄化程度将超过30%,解决老龄化问题的难度将更大。
材料二2005年,中国出生婴儿平均男女比例118∶100。
目前我国男女性别比
已经达到了116.9,这也意味着未来的20年内,平均每年处于结婚年龄的男性要比女性多出120万人左右。
(1)以上材料反映出我国人口发展存在________和______问题。
(2)我国提前进入老龄化社会,而且老龄化速度较任何国家都快,这是我国实行________政策的必然结果。
如何应对老龄化问题,试根据我国实际情况提出合理的建议。
(3)目前我国性别比严重失调,性别比失调有什么影响?你认为可采取哪些措施解决性别失调问题?
解析:(1)“人口老龄化程度将超过30%”说明我国人口老龄化严重;“目前我国男女性别比已经达到了116.9”说明我国存在男女性别比例失调问题。
(2)我国的人口老龄化主要是计划生育政策导致的,人口老龄化会导致我国劳动力不足、社会负担过重等社会问题;可以采取延迟退休制度、完善社会养老保障体系、弘扬尊老爱老优良传统等。
(3)男多女少将产生严重的社会影响,会导致男性婚配困难,诱发许多社会问题,影响社会稳定。
平衡措施主要针对出现原因进行考虑。
我国的性别比失调是由于重男轻女的传统思想导致的,所以要进行思想教育和宣传,改变人们传统的生育观念;另外,非医学需要的胎儿性别鉴定,为选择生育提供了可能,所以要杜绝此类非法鉴定行为;同时要消除在就业等方面的性别不公平现象。
答案:(1)老龄化(速度快)性别比例失调
(2)计划生育提高老年人退休年龄;完善养老保障体系;关心照顾老人,弘扬尊老爱老的优良传统。
(3)影响:造成将来男性婚配困难,影响社会秩序及社会经济结构。
措施:①消除社会性别不平等现象;②加强文化教育,提高人口素质,改变生育观念;③医院加强医德建设,禁止非医学需要的胎儿性别鉴定等。
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农村空心化是农村人口非农化引起的“人走屋空”,以及宅基地普遍“建新不拆旧”,新建住宅逐渐向外围扩展导致的一种“外扩内空”的不良演化过程。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提出为破解快速城镇化背景下日益严峻的空心村问题、深入推进村庄整治工作提供了重要思路。
与传统的单纯依托需求侧发力的增长方式不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强调通过对供给体系结构的改革调整增加有效供给。
材料二下图示意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空心村整治关系。
(1)分析空心村产生的原因。
(2)空心村问题可能对社会经济发展带来哪些不利影响?
(3)分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整治空心村问题的主要途径。
(4)整治空心村问题对城市或乡村发展有什么积极作用?
答案:(1)农村住房建新不拆旧;城乡经济的发展差距产生人口流动;城市社会保障不健全,务工人员无法融入城市;传统的攀比心理存在,回村建新房。
(2)年久失修的危房存在安全问题;造成土地资源的浪费;阻碍农村的经济发展。
(3)调整城市社会保障体系,促进务工人员融入城市;限制农村随意建房,去除农村房屋库存;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改革农村土地制度。
(4)对城市:避免产生社会治安问题;带动城市的经济发展。
对乡村:改善乡村的人居环境;避免潜在的矛盾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