锥度塞规及锥度环规说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锥度塞规及锥度环规说明
一、锥度塞规说明:
1.工件动盘被测量锥度部分如图1所示:
图1
2.用于测量动盘锥度的锥度塞规设计计算结果如表1所示:
尺寸(mm)计算结果
(mm)
极限偏差
(mm)
α1为工件α角
α1/2=tg-1((209-202.5)/2×195)
α1=1.909683°(折合1°54′34.8″)
±10″
m m=(ES-EI)/2tg(α/2)
m=(0.072-0)/(2tg(1°54′34.8″/2))
m=2.16
(0/-0.06)
δδ=0.2mtg(α/2)且0.005≤δ≤0.02
δ=0.2×2.16×tg(1°54′34.8″/2)
δ=0.0072
为D1上偏差
D1D1=D+ES
D1=209+0.072
D1=209.072
(+0.0072/0)
D1S D1S=D1-δ
D1S=209.072-0.0072 D1S=209.0648
l 为工件长度
195
暂定为±0.05
R 8
图2
二、锥度环规说明:
1.工件主轴被测量锥度部分如图3所示:
图3
2.用于测量主轴锥度的锥度环规设计计算结果如表2所示:
尺寸(mm)计算结果
(mm)
极限偏差
(mm)
α1为工件α角
1.909683°(折合1°54′34.8″)
m m=(es-ei)/2tg(α/2) (0/-0.06)
m=(0-(-0.046))/(2tg(1°54′34.8″/2))m=1.38
D1D1=D+es
D1=209.6+0 D1=209.6
l 为工件长度
198
暂定为±0.05
d1d1=D1-2×l×tg(α/2)
d1=209.6-2×198×tg(1.909683/2)d1=203
3.根据锥度环规的计算结果,锥度环规的尺寸见图4所示:
图4
4.附注:锥度环规的锥角在制造时难以测量的控制,一般配有校对塞规。
锥度环规按照校对塞规配作,并做涂色检验锥角,接触面积应不少于90%。
校对塞规的计算结果如表3所示:
尺寸(mm)计算结果
(mm)
极限偏差
(mm)
α1为工件α角
1.909683°(折合1°54′34.8″)
±10″
D1D1=D-es
D1=209.6-0
D1=209.6
±0.005
l 为工件长度198
图5
三、对于尺寸l公差的说明:
对于圆度锥度形成尺寸为大端尺寸、小端尺寸、轴向长度,锥度=(大端尺寸-小端尺寸)/轴向长度。
目前采用锥度配合的主轴和动盘座之间有一定的间距要求(R116为4mm),同时,主轴和动盘的锥度均以大端为基准。
为保证顺利检验主轴、动盘座之间的锥度配合,同时保证主轴、动盘座之间的间距尺寸,所以检验锥度塞规、锥度环规除严格控制大端尺寸、锥度角之外,需要严格控制长度尺寸,现以锥度塞规为例,说明在长度一定的情况下,大端尺寸分别取上、下极限,锥度角分别取上、下极限时,小端直径尺寸的变化(见表4)。
大端直径(mm)长度
(mm
)
锥度角
(″)
小端直径
(mm)
Φ209(下差值)192 1°54′44.8″(上差值)Φ202.5907
Φ209(下差值)192 1°54′34.8″(基准值)Φ202.60
Φ209(下差值)192 1°54′24.8″(下差值)Φ202.6094
Φ209.0792(上差值)192 1°54′44.8″(上差值)Φ202.6699
Φ209.0792(上差值)192 1°54′34.8″(基准值)Φ202.6792
Φ209.0792(上差值)192 1°54′24.8″(下差值)Φ202.6886
小端直径的变化在(-0.0093~+0.0886)之间,介于公差H8-H9之间,精度高,可以保证装配的要求。
由上述三个方面可以得出,检验锥度塞规、锥度环规应该严格控制大端直径、长度尺寸、锥度角,这样就可以严格控制主轴和动盘的锥度和彼此之间的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