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优秀女子400 m跑运动员专项身体形态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体育教练员2020年第28卷第2期科学训练与管理
我国优秀女子400m跑运动员专项身体形态
陈鹏
(深圳市第七高级中学,广东深圳518104)
摘要对我国优秀女子400m跑运动员专项身体形态进行分析,认为:我国优秀女子400m跑运动员专项身体形态一级构成因素包括高度、长度、围度、宽度和充实度;二级构成因素及其重要顺序依次为踝围/跟腱长、大腿长x100/小腿长、体重/身高、跟腱长X100/小腿长、指距指数、腕宽/肩宽、去脂体重、臀围。

建议加强身体形态构成因素与运动成绩的关联性研究,提高选材的成功率及训练的科学性。

关键词400m跑;女运动员;身体形态
检索国内近5年20种体育科技期刊发现,当前对我国优秀女子400m跑运动员专项体能的研究大多集中在运动素质及其单个构成因素上,而对专项体能构成因素的研究并不多见,且缺乏系统性分析,对专项训练结构认识易造成偏差。

本文从专项身休形态的角度出发,对我国优秀女子400m跑运动员专项身体形态构成进行分析,探索专项身体形态的各构成因素及其具体内容,为我国优秀女子400m跑运动员的专项体能训练提供参考。

1优秀女子400m跑运动员专项身体形态构成因素
通过与相关专家、教练员的访谈交流及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可知,我国优秀女子400m跑运动员的专项身体形态一级构成因素为高度、长度、围度、宽度和充实度,二级构成因素有身高、腿长、臀围、肩宽、髓宽、体重及其组合百分比等。

为确定我国优秀女子400m跑运动员专项身体形态的组成因素及重要性排序,以调查问卷的形式,邀请我国9位专家和教练员对专项身体形态二级构成因素进行选择、打分、排序。

根据专家及教练员对我国优秀女子400m跑运动员专项身体形态构成因素重要程度的排序可知,除臀围以外,其他身体形态构成因素二级指标的序值和百分比大致相同,说明这7个二级因素指标在专项身体形态中的作用基本持平。

这也反映专项身体形态的二级构成因素在其专项中发挥着各自独立的作用。

其中,踝围/跟腱长占专项身体形态的百分比为16.36%,是专项身
体形态的核心二级构成因素。

体重/身高(克托莱指数)、下肢长/身高与跟腱长x100/小腿长三者的序值与占比基本一致;髓宽与去脂体重略低,两者的占比基本一致。

研究国内外优秀短跑运动员专项身体形态多项指标,对短跑运动员成绩相关的敏感形态指标进行分析,得出各身体形态构成因素指标的贡献率⑴如表1所示。

从短跑运动员身体形态指标贡献率可知,其与专家和教练员对专项身体形态二级指标的选择基本一致。

表1400m跑运动员身体形态指标贡献率
序位指标贡献率
1踝围x100/跟腱长0.9014
2大腿长x100/小腿长0.7528
3体重X100/身高0.6937
4髓宽x100/宽宽0.4873
5指距-身高0.4034
2我国优秀女子400m跑运动员专项身体形态指标
2.1踝围x100/跟腱长
踝围X100/跟腱长是专项身体形态一级构成因素指标中专项围度和专项长度的比值,两者的结合能综合反映小腿的肌肉力量。

该指标受先天因素影响程度较高,因此,能反映运动员先天所具备的速度和力量水平。

在选材过程中,一般认为同等条件下,跟腱越长、踝围越细,运动员的下肢跑动弹性值越强,动作的经济性和实效性越强。

2.2大腿长X100/小腿长
大腿长X100/小腿长是专项身体形态一级指标中2个长度二级指标的比值。

其比值是反映短跑下肢跑动作合理与否的重要因素。

在运动实践中,小腿长度大于大腿长度的运动员,在一个跑动周期中的摆动、下压、着地支撑等方面的效果都强于大腿长于小腿的运动员。

另外,根据力学原理,大腿较短的运动员摆动半径越小,摆动速度越快,能体现出更高的速度水平。

同样,在摆动腿下压着地过程中,在角速度相同的情况下,小腿长的运动员脚掌着地的速度小于小腿较短的运动员,更有 76
CNIIU SPMTS COACHES
中国体育教练员20204第28卷第2期
利于完成支撑动作和缩短支撑时间。

优秀男子短跑运
动员大、小腿的比值为0.81,优秀女子短跑运动员大、
小腿的比值为0.768⑵。

这说明优秀女子400m跑运
动员在跑动过程中加大摆动腿的幅度比男运动员更
有利。

2.3体重/身高(克托莱指数)
体重/身高(克托莱指数)是反映身体充实度的指标,是专项身体形态二级指标中体重和身高的比值,用
以评价运动员身体形态的发育匀称程度。

另外,克托莱
指数被用作反映骨骼和肌肉的发育能力。

在运动选材中,克托莱指数越高,表示运动员的肌肉量具有一定优势。

苏联学者对世界优秀男子短跑运动员的研究发现,
运动员速度越快,克莱托指数越高。

我国女运动员的克
托莱指数与国外高水平女运动员存在较大差距。

克莱
托指数除受先天遗传因素影响外,在训练中的可塑性也
较高,是可改变的身体形态指标。

因此,在我国优秀女
子400m跑运动员的专项身体形态构成指标中,克托莱
指数是一项重要的二级指标,应引起教练员和学者的
重视。

2.4跟腱长X100/小腿长
跟腱长X100/小腿长是反映下肢爆发力水平的指标。

在小腿长度一定的条件下,跟腱越长的运动员下肢
爆发力越强,在跑动过程中的后蹬力量越大,能获得更
高的水平速度,因而在起跑过程中能产生更大的力量。

本研究只针对400m跑专项,因此,其重要程度并未排
在前面,但必须强调的是,跟腱长x100/小腿长这一指
标在短跑专项形态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

跟腱长x 100/小腿长的贡献率达到0.8046,与100m跑成绩呈
高度相关性。

2.5指距指数
指距指数是间接反映上肢长度的指标⑶。

指距的
长短与运动员上肢的摆动幅度和力量呈正相关。

在400m跑项目中,摆臂贯穿技术动作的始末,配合身体
其他环节克服外部阻力获得向前跑动的速度。

因此,指
距指数是短跑专项身体形态中不可或缺的二级指标。

2.6饉宽/肩宽
髓宽/肩宽指标在对400m跑运动员竞技能力的评
估中主要是指腰部与肩宽的比例。

髓宽/肩宽较好地体
现运动员肩部和腰部肌肉的力量。

男运动员更倾向于
较宽的肩部,女性运动员更倾向于较宽的髓部。

较窄的
肩部不利于女运动员支撑更大的肌肉组织,从而影响女
运动员跑动过程中摆臂的力量和幅度。

较大的髓部不
77利于女运动员跑动过程中提高身体重心,从而影响跑动时的弹性。

高水平短跑运动员的骨盆和肩宽适中,体型匀称,与投掷类运动员和跳跃类运动员相比处于中等水平⑷。

饉部是人体运动的“发动机”,腰部肌肉越发达,肌力水平越高,跑动能力越强。

因此,觥宽/肩宽是评价短跑运动员上肢力量和腰部肌肉力量的重要指标。

2.7去脂体重
去脂体重的主要成分是骨骼、肌肉等,由身体细胞重量(BCW)、细胞外水分(ECW)和去脂的固体部分(FFS)组成。

骨骼肌类型与其收缩能力间接决定了400m 跑运动员的竞技能力水平。

400m跑运动员在跑动过程中不断克服自身阻力,需要运动员具备较强的力量素质,但超量的体脂会加大运动员在跑动过程中的能量消耗。

因此,以骨骼肌为主要成分的去脂体重所占比例,对运动员的运动能力有很大影响。

400m跑运动员在一定体重的基础上,去脂体重越高越好。

2.8臀围
臀围主要反映臀部肌肉的发展水平,短跑运动员需要发达的臀大肌为下肢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臀围指标在运动训练中的可塑性较强,因此,在体型匀称的基础上,臀围越大表明运动员的专项身体形态发展越好。

3小结
我国优秀女子400m跑运动员的专项身体形态一级构成因素包括高度、长度、围度、宽度和充实度,二级构成因素及其重要顺序依次为踝围/跟腱长、大腿长x 100/小腿长、体重/身高、跟腱长x100/小腿长、指距指数、髓宽/肩宽、去脂体重、臀围。

实践中应加强身体形态构成因素与运动成绩的关联性研究,提高400m跑运动员选材的成功率及训练的科学性。

参考文献
[1]杜亚雯,熊莉,何晓玲,等.田径运动员形态选材指标及方
法的研究进展[J].湖北体育科技,2012,31(4):408-
410.
[2]王慧芳.四川省短跑运动员身体形态特征分析[A].中国
体育科学学会运动训练学分会第六届全国田径运动发展
研究成果交流会论文集[C].中国体育科学学会运动训练
学分会,2013:5.
[3]于开峰,华道远.短跑运动员专项能力与身体形态评价模
式之研究[J].山东体育科技,2000(2):20.
[4]彭学增,秦宁秋•广西短跑运动员身体形态、机能、素质的
选材特点[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1999(2):76-78.
CNINA SPORTS COACHES。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