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版高一地理必修一同步精选对点训练: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风
读“形成某半球近地面的气压及各种力的示意图”,回答以下两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示气压场位于北半球
B.图中F2是使风力增强的地面摩擦力
C.图中等压线数值L1>L2
D.图中F3是使风向向左偏的地转偏向力
2.图中促使大气产生水平运动的原动力是()
A. F1
B. F2
C. F3
D. F2、F3的合力
下图为北半球等压线图(单位:hPa)。
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以下两题。
3.如果图示等压线位于近地面,F1、F2、F3为A处空气所受的外力的方向,则F1、F2、F3依次为()
A.摩擦力、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
B.气压梯度力、摩擦力、地转偏向力
C.地转偏向力、摩擦力、气压梯度力
D.摩擦力、地转偏向力、气压梯度力
4.如果图示等压线位于高空,F1为气压梯度力方向,则风向是()
A.①
B.②
C.③
D.④
下图为“等压线分布图”(比例尺相同,单位:hPa)。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5.四地风力由大到小排序正确的是()
A.②>①>③>④
B.①>②>③>④
C.①>③>②>④
D.④>③>②>①
6.如果此地为北半球,则①地的风向为()
A.偏北风
B.偏南风
C.偏东风
D.偏西风
读“风的形成示意图”,回答以下两题。
7.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该图位于欧洲
B.该图可能位于南美洲
C.∠aob越大,风速越小
D. ao线与oc线垂直
8.高压位于o点的()
A.东南方向
B.北方
C.西南方向
D.西北方向
读图,回答以下两题。
9.影响海上风力大小的因素是()
①地转偏向力②摩擦力③水平气压梯度力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②③
10.导致图示现象发生的大气运动形式,最有可能是()
A.城郊热力环流
B.海陆风
C.季风环流
D.山谷风
读“近地面的等压线图”,回答以下两题。
11.下图所示四幅图示中,表示北半球风的图有()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水平气压梯度力不能影响风速
B.地转偏向力只改变风的速度
C.高空大气运动受摩擦力作用不明显
D.近地面摩擦力只影响风速,不影响风向
下图为“北半球某气压场受力平衡时的风向图”,图中气压单位为百帕。
读图,回答以下两题。
13.图中表示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摩擦力和风向的代表字母依次是()
A. abcd
B. abdc
C. badc
D. cbad
14.图中决定风速大小的力主要是()
A. a、d
B. c、d
C. a、c
D. b、d
15.下图能正确反映北半球近地面和高空等压线与风向关系的是()
16.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是()
A.不同地区间的温度差异
B.海陆之间的热力差异
C.同一水平面上气压差异
D.地球自转引起的偏向力
17.下列四幅等压线图(单位:百帕)中,能正确反映北半球近地面风向的是() A.
B.
C.
D.
18.下图为等压线图(单位:hPa),左图比例尺比右图大,A、B、C、D四处,风力最大的是() A. A
B. B
C. C
D. D
19.北半球高空一架飞机自西向东飞行,飞机的右侧是高压,左侧是低压。
下面的叙述正确的是()
A.飞机逆风飞行
B.飞机顺风飞行
C.风从南侧吹来
D.风从北侧吹来
20.下图是形成北半球近地面风的各种力的示意图,据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a是使空气水平运动的水平气压梯度力
②b是使风向偏转的地面摩擦力
③c是使风向发生变化的水平气压梯度力
④c是使风向向右偏转的地转偏向力
A.②③
B.①③
C.①④
D.③④
21.下图四幅等压线分布图中①②③④四地风力由大到小的正确排序是()
A.②>①>③>④
B.①>②>③>④
C.①>③>②>④
D.④>③>①>②
22.下图中表示风向的箭头是()
A.①
B.②
C.③
D.④
23.有关风的叙述,正确的是()
A.大气的运动即是风
B.地面的冷热不均是形成风的直接原因
C.风是大气运动的一种最简单的形式
D.风向就是风吹来的方向
24.如下图所示,一架飞机在北半球自东向西飞,飞机左侧是高压,可判断()
A.顺风飞行
B.逆风飞行
C.风从北侧吹来
D.风从南侧吹来
25.下图示意长江中下游地区夏初某时的气压系统,该气压系统以每天120千米的速度自西向东移动。
据此完成下题。
24小时后甲地主要吹
A.东北风
B.东南风
C.西北风
D.西南风
下图是“陆地与海上风速随高度变化图”。
读图回答以下两题。
26.相同高度的风塔其发电能力()
A.海上高于陆地
B.陆地高于海上
C.海上陆上相同
D.无法判定
27.随着高度的增加,风速()
A.陆地向上增速快
B.海洋向上增速快
C. 40米高度以内海上增速快
D. 40米高度以上海上增速快
下图为“南半球某地高空等压线(单位:百帕)示意图”。
读图回答以下两题。
28.图中四地风力最大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29.②处的风向为()
A.西北风
B.东北风
C.西南风
D.东南风
读“近地面的等压线图”,回答以下两题。
30.图中正确指示北半球近地面风向的是()
A. a
B. b
C. c
D. d
3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水平气压梯度力不能影响风速
B.地转偏向力只改变风的速度
C.高空大气运动受摩擦力作用不明显
D.摩擦力只影响风速,不影响风向
等压线是某一水平面上气压相同各点的连线。
据此回答以下两题。
32.下列四幅等压线图中,P点所在位置风力最大的是()
33.B图(北半球)中P地的风向为()
A.东北风
B.东南风
C.西南风
D.西北风
读“北半球某地大气的水平运动等压线示意图”,图中数值①>②>③>④>⑤,完成以下两题。
34.在a,b,c,d四点中风力最大的是()
A. a
B. b
C. c
D. d
35.b点的风向为()
A.北风
B.西风
C.南风
D.西南风
读“北半球某区域等压线分布图”,回答以下两题。
36.图中A,B,C,D四个箭头中正确表示风向的是()
A. A
B. B
C. C
D. D
37.图中A,B,C,D四处风力最大的是()
A. A
B. B
C. C
D. D
38.读“实际大气中的风向图”,回答下列问题。
(1)①与等压线的关系是________,其方向是________。
(2)若无④,只受①③影响,则②与等压线的关系是________,①与③的关系是________。
(3)实际大气中的②与等压线的关系是________。
此图表示的地区在________半球。
(4)图中M、N两地相比,风力较大的是________地,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9.下图中A,B,C,D点为北半球中纬度海平面上的点。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假设在A,B,C,D点上精确测定水的沸点时,A、B点为99.95 ℃,C、D点为99.80 ℃。
①用箭头表示O点处的风向,海平面上的摩擦因素可略去不计。
②试写出①题的解答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如果考虑摩擦力,O点将吹什么方向的风________________。
(2)假设A、B、C、D四点沸点全部为99.80 ℃,O点的沸点为99.95 ℃,则O点垂直方向上盛行________气流。
天气以________为主。
40.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甲点处的箭头表示甲点空气运动及受力状况,则各箭头分别表示:
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D________。
(2)画出图中乙点的风向。
答案解析
1.D
【解析】在近地面,大气运动受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共同作用,风向与等压线斜交。
由图可知,F1是水平气压梯度力,它与等压线垂直,且始终由高压指向低压,因此等压线数值L2>L1;F2是使风力减弱的摩擦力,其方向与风向相反;F3是使风向向左偏的地转偏向力,因此应位于南半球。
2.A
【解析】水平气压梯度力是促使大气产生水平运动的原动力即图中F1。
3.B
【解析】气压梯度力的方向应与等压线垂直,且由高压指向低压,故F1为气压梯度力,只有B项符合。
4.D
【解析】高空大气受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的共同作用,风向与等压线平行,又因位于北半球,风向右偏所以④表示的方向正确。
5.A
【解析】由于四幅图比例尺相同、等压线疏密程度相同,单位距离的气压差不同,故单位距离的气压差越大,风力越大。
6.A
【解析】先标出①地的水平气压梯度力,北半球向右偏,画出风向,则为偏北风。
7.B
【解析】根据风的三个力的方向特点:b与风向相反为摩擦力,a与风向垂直为地转偏向力,那么c为水平气压梯度力,风向与水平气压梯度力相比向左偏为南半球。
8.B
【解析】水平气压梯度力由高压指向低压,高压在北方。
9.B
【解析】在近地面风所受的三个力中,地转偏向力不影响风力的大小,只影响风向。
10.B
【解析】认真分析景观图可知甲、乙两图分别表示黑夜与白天的海陆风。
11.C
【解析】本题组主要考查近地面的风向。
在近地面,大气运动受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的共同作用,风向与等压线成一夹角。
同时风应从高压吹向低压;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
12.C
【解析】从近地面到高空,摩擦力越来越小,所以高空大气运动受摩擦力作用不明显,可以忽略不计,摩擦力既影响风速(降低风速),又影响风向。
13.B
【解析】根据图中a、b、c、d的位置可判断水平气压梯度力与等压线垂直,并由高压指向低压;地转偏向力与风向垂直;摩擦力与风向相反。
14.A
【解析】决定风速大小的力是水平气压梯度力和摩擦力,地转偏向力只影响风向。
15.A
【解析】在北半球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实际风向应为水平气压梯度力方向向右偏,近地面偏转45°左右,高空偏转90°。
16.A
【解析】大气运动的直接原因是区域间存在气压差,而气压差的产生原因是区域间存在温度差
异。
17.D
【解析】根据水平气压梯度力垂直于等压线、指向气压低的方向的特点,确定水平气压梯度力方向。
再结合风向相对水平气压梯度力方向向右偏转且风向与等压线斜交得到结论。
18.A
【解析】等压线疏密程度相同,等压距一致,则比例尺越大,风力越大。
19.B
【解析】根据题意可知,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由南向北,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风向向右偏转,直到与等压线平行,这时风从西向东吹,所以飞机顺风飞行。
20.C
【解析】水平气压梯度力与等压线垂直,由高压指向低压,为图中a;地转偏向力与风向垂直,北半球使风向向右偏转,为图中c。
21.A
【解析】图中四地等压线的疏密程度一样,但相邻两条等压线之间的气压差不同,等压差越大则风力越大,等压差越小,则风力越小,故图中①②③④四地风力由大到小的正确排序是
②>①>③>④,A项正确。
22.B
【解析】图中①由高压指向低压,垂直等压线,表示水平气压梯度力,②表示风向,③与风向垂直表示地转偏向力,④与风向相反表示摩擦力,B正确。
23.D
【解析】大气的水平运动即是风,水平气压梯度力是形成风的直接原因,风向从高压指向低压,也就是风吹来的方向。
24.B
【解析】由题意知,北半球高空的风向应与等压线平行,在水平气压梯度力的基础上右偏,应为西风,而飞机是自东向西飞行,所以飞机逆风飞行。
25.B
【解析】据天气系统的移动速度,运用比例尺大体量算,24小时后甲地位于高压系统西部,吹东
南风。
26.A
【解析】图中显示相同高度,海上的风速大于陆上,即相同高度风塔的发电能力海上高于陆地,故A项正确。
27.C
【解析】由图可知,40米以下海洋曲线的斜率大于陆地曲线的斜率,故40米以下海洋上随高度的增加,风速升高的快。
40米以上时,陆上随高度的增加风速增加的快,故C项正确。
28.C
【解析】等压线越密集,单位距离内的气压差越大,风力越大,四地中③处等压线最密,风力最大,C正确。
29.C
【解析】水平气压梯度力从高压指向低压,垂直等压线,②处水平气压梯度力从西北指向东南,南半球地转偏向力向左偏,高空风向与等压线平行,偏转成西南风,C正确。
30.D
【解析】近地面的风受三个力的影响,一是水平气压梯度力,由高压指向低压,垂直等压线,风应从高压吹向低压,C错;二是地转偏向力,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图示地区为北半球,地转偏向力向右偏,A错;三是摩擦力,在这三个力共同作用下,风向与等压线之间成一夹角,D 正确,B错。
31.C
【解析】水平气压梯度力影响风力大小,影响风速,A错;地转偏向力只改变风向,不影响风速,B错;高空大气运动受摩擦力作用不明显,C正确;摩擦力既影响风速,又影响风向,D错。
32.C
【解析】根据图示,相邻两条等压线的气压差越大,等压线越密集,风力越大。
33.A
【解析】据图可知P地受三个力影响作用,北半球风向为东北风。
34.D
【解析】从图中等压线的分布可知,d处等压线最密,故水平气压梯度力最大,风力也最大。
35.A
【解析】b地水平气压梯度力指向东南,在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作用下,会形成北风。
36.C
【解析】该图是北半球等压线分布图,风向是由高压吹向低压,且与等压线斜交,根据图中风向情况,由高压指向低压的只有C点箭头。
37.C
【解析】从图看出,C点附近的等压线最密集,单位距离内气压差最大,水平气压梯度最大,故其风力最大。
38.(1)垂直由高压指向低压
(2)平行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3)成一夹角北
(4)N N地等压线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大
【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理解水平气压梯度力、摩擦力、地转偏向力与风向、风速之间的关系。
图中①垂直于等压线,由高压指向低压,应为水平气压梯度力;②与等压线成一夹角,从高压指向低压,应是风向;③与风向垂直,应为地转偏向力;④与风向方向相反,应是使风速减小的摩擦力。
39.(1)①北风(画图略)。
②水的沸点是由气压决定的,沸点相同的地点气压相等,沸点高的地方气压高。
故A、B两点气压相等且为高压。
如不考虑摩擦力,即可以认为O点空气平行于等压线做匀速运动③西北
(2)下沉晴朗
【解析】本题通过水的沸点间接提供不同地点的气压值,沸点越高,说明该地气压值越高,并由此判断在考虑或不考虑地面摩擦力两种情况下风向与等压线的关系。
40.(1)水平气压梯度力风向地转偏向力摩擦力
(2)略(西北风)。
【解析】由图可知,A与等压线垂直,为水平气压梯度力,故B为风向;C与风向垂直,为地转偏
向力;D与风向相反,为摩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