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OKAY:具有社会意识的纺织品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SHOKAY:具有社会意识的纺织品牌
刘阳
【期刊名称】《《WTO经济导刊》》
【年(卷),期】2013(000)011
【总页数】2页(P72-73)
【作者】刘阳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我曾经得到很多,所以我想给予更多!”Shokay品牌创始人乔琬珊拿起Shokay牦牛——一头背上绣着中国结的可爱牦牛玩偶告诉我们, Shokay取名源于藏语“牦牛”。
中国已有3000年以上的牦牛驯养史,全世界约有90%的牦牛生活在中国青藏高原及毗邻的6个省区。
Shokay产品的与众不同之处在于原材料正是这些具有中国特色的牦牛绒。
牦牛每年采毛一次,每头牦牛每年只能被梳理出约100克的上等牛绒,是和山羊绒品质相似的高级纺织原料。
但是由于青海省特殊的地理环境,牦牛养殖分散在各村落之间,牦牛绒的市场采购与生产还没有成形。
虽然牧民家庭平均都有20-30头牦牛,但是绝大多数人的生活来源非常微薄。
2006年,Shokay的创始人乔婉珊和同伴第一次来到青海,在调查研究中发现了牦牛绒这一被忽略的高原珍宝,便开始思索如何通过它来带动经济和社会效益。
2006年11月,Shokay正式注册。
乔琬珊和她的同伴们决心关注牦牛绒产业链的开发,同时希望通过品牌的发展改善西部非发达地区人民的生活水准,那时,社会
企业的概念在中国并未广泛传播,而Shokay或许是中国第一家具有清晰公益目标和商业理念的社会企业。
Shokay之所以选择牦牛绒作为主要的材料是因为希望通过直接从在青海省的藏族牧民手中收购牦牛绒原料来帮助他们维持可持续的生活状态。
在采购之初,如何获得牧民的信任——乔琬珊就遇到了第一个难题。
在西藏地区
生活的大部分牧民收入少,受教育程度也相对较低,但是他们保留着传统文化的精髓。
牦牛对他们来说是生活的一部分,只不过市场还没有打开。
乔琬珊在联系当地的非营利组织之后,把采购区域锁定在黑马河,就开始各相挨家挨户地走访牧民家庭,一边传播自己的企业思想,一边教会牧民分辨和梳理出牦牛身上最细软的绒毛,同时提出以远高于其他中间商的95元人民币/公斤的价格收
购牦牛绒,仅通过收购这一项,就使每位牧民每年的平均收入就增加20%-50%,这样,更多的牧民开始成为Shokay供应商的一员。
与此同时,Shokay更是计划每收一公斤的牦牛绒,会拿出5元拨入牧民的社区发展基金。
现在,SHOKAY已经有了自己的藏族同事,专门在青海和周边地区推行
这种收购牦牛绒,帮助当地社区的项目。
“2007年夏天,Shokay在青海设立了收购牦牛绒的基地。
到2009年底,Shokay在当地已经拥有大约2,600户的牧民家庭,超过10,000名牧民参与,”乔琬珊非常高兴的向我们展示这一组数据。
每年夏天Shokay的团队成员都会到牧民家中拜访,为每个牧民都建立只属于自己的收购卡,以便追踪每年毛牛绒质量的变化,也为了解当地牧民的生产生活情况提供信息源。
乔琬珊和她的团队通过这样的方式希
望可以通过增加牦牛养殖的经济价值,为当地人提供了更多的工作机会,也让当地牧民对自己独有的本土文化产生深刻认同感和自豪感。
与藏民的近距离接触,让乔琬珊看到,虽然藏族女性掌握了手工纺织的技巧,但是
效率不高,“为帮助更多的藏民家庭提高自己的收入,我们正在努力在藏区教会女性使用双踏板手纺车,提高牦牛绒产量的同时,也让更多的藏族同胞获益”。
解决了采购原材料的问题,接下来在产品设计与开发上面,乔琬珊遇到了新的问题。
作为纺织方面的门外汉,Shokay团队成员只能通过大量资料的搜集和分析工作,寻找合适的纺织方法。
他们先后到河北石家庄找专门梳洗毛绒的厂,又到苏州、内蒙古等地想办法将洗净的绒纺成纱织成布。
在设计方面,最开始团队只是在时尚杂志上找灵感,看到合适的样式就交给厂家生产。
而如今Shokay已经有一个专业的设计团队,正在时尚秀场崭露头角。
“每一针,每一线,彰显人文关怀”。
Shokay产品主打特色是手工编织,因此乔琬珊一直在探索在这一方面如何发挥社会企业优势解决社会问题。
因此Shokay选择了在上海的崇明岛上建立并发展起来一个编制合作社。
目前这个合作社已经有近50名当地织娘,在编织产品方面将纺织女工作为企业供应链的一部分。
参与工作的绝大多数纺织者都是在家照顾孩子或是从事农业方面的事务,纺织工作能够给她们带来额外收入,同时又因为工作时间的弹性化,保证了她们可以兼顾家庭和工作,带来生活的平衡。
另外编织是一个群体活动,可以培养大家的社区归属感。
Shokay在崇明区吸纳织娘的做法,无疑为当地的妇女组织提供了一个像西部牧民一样,既可以维持原有生活状态,又有机会提高收入的机会。
“细心观察Shokay的每件产品,你就会发现一个特别之处,”乔琬珊拿起精品店中一件围巾告诉我们:“在每件产品的标签上都附有纺织者的姓名,在Shokay的网站上可以查看到她们的故事,我们希望用种无声的交流,让更多人看到从Shokay产品中传递出的温暖语言。
”一针一线都体现人文关怀,这就是Shokay
展示供应链的透明与可追溯性的方式,保证每一件作品都是为消费者手工制作而成。
从2006年公司成立,2008年实体店开业到今天入驻上海国际时尚教育中心,SHOKAY已在全世界范围内的10个国家,超过100家商店中销售产品。
乔琬珊
及她的团队一直不断摸索不同的市场、不同的产品类型以及整个供应链如何可持续的发展与扩大。
对牦牛绒产业进行变革,通过市场推广让更多的人了解牦牛绒,吸引更多的人关注选择收购牦牛绒——这是Shokay作为社会企业存在的根基。
乔婉珊称Shokay为“世界上第一家具有社会责任意识的纺织品牌”。
在营销上面,Shokay几乎没有投入大把的资金用来进行广告宣传,逐渐扩张的知名度,都是乔婉姗和团队积极投身于各种社会活动慢慢积累起来的。
Shokay标榜优质和人文关怀的品牌内涵,传递的是一份“要为他人生活带去温暖”的主旨。
Shokay的每一件产品都在讲述一个蕴含关怀传递温暖的故事。
怀着社会责任感为市场带去创新优雅的纺织品,积极提高藏族地区的牧民的生活在关注商业发展的同时,利用青海本地的固有资源进行可持续的发展并且保护他们传统的生活方式不必因生存问题被迫改变。
将可持续性理念融入产品,保持经济、社会与环境的和谐发展,Shokay已经形成了清晰的可持续时尚与社会企业责任的理念。
在被问及“目前企业发展,遇到的最大的挑战是什么”问题的时候,乔琬珊这样告诉我们:“我想最大的疑惑可能是,社会企业是否能真正扩大化,它的成长潜力是什么。
因为很多社会企业是跟手工艺品息息相关的,这些东西要规模化的话是有一定难度的。
这对我们来说也是一个挑战。
我们是对一个供应链的改造,不光是这一个村的这一件事情,我们还要确保从收绒到纺纱到之后的每一件事情都能做到稳定,这样才可能规模化。
我们正在研究,也想证明这一点,就是社会企业是可以做到规模化的。
”
社会企业不同于纯粹的企业亦不是一般的社会服务。
很多人都对社会企业感兴趣,但很少有人真正有经营一家社会企业的经验。
乔琬珊认为社会企业就是利用商业模式,来解决某些社会问题。
让牛绒产品获得更多的市场,让时尚在中国的发展更具有经济与社会效应的双重收益。
做有社会意识的纺织品牌,是Shokay作为社会企
业未来得到持久发展的必要思路,这样的可持续发展理念,也是成为众多社会创新企业共同关注的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