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泰山区农业机械化“十二五”发展规划的调研报告

合集下载

泰安市泰山区农机化发展分析报告

泰安市泰山区农机化发展分析报告

泰安市泰山区农机化发展分析报告按照代表农业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代表农民利益的指导思想发展农业机械化,至力于运用机械技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降低农产品生产成本,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是泰山区党委政府发展经济战略,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农机管理部门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全心全意为农民服务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围绕市中区城区建设和经济发展的特点,尽快形成泰山区“小农业、大农机、产业化、外向型”农机化发展局面,成为政府部门贯彻落实农机化促进法,科学管理有效服务的重要课题。

一、农机化发展趋势泰山区作为市中区,农机化发展在普遍意义上存在特殊性。

了解其发展过程,把握发展特点与规律,认清未来发展趋势,对促进农机化工作将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农机化发展过程我区二十年的农机化发展经历,农业机械投资主体和经营方式发生了根本性转变。

一是集体投资向个人投资转变。

农村实行土地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原有集体农机保留并继续发展,全区粮食种植耕播收获机械以集体所有统筹使用为主,这种方式维持了近10年。

到1995年,受集体农机机械利用率低,经营服务方式难以满足农民需求的冲击,以及小麦机收供求关系变化的鼓舞,部分富裕起来的农民开始购置大型农机具进行自主经营。

当年个人农机投资上百万元,标志性地转变了农机化投资渠道。

二是购置使用向投资经营转变。

小型拖拉机进入农民家庭当初,仅作为劳动工具自购自用。

大型农机具进入家庭后,凭借质量好效益高抢占了农田作业市场,迫使小拖拉机转向适应性运输服务。

到这时,自走式农业机械全面实现自主投资自主经营,从根本上完成了农机由使用工具到投资经营的转化过程。

(二)农机化发展特点综合我区农机装备结构,经营服务领域,社会化组织成度及农业生产实际状况,目前农机化发展呈现出三个主要特点。

1、“小而全”。

小是指农业小,粮食种植面积全市最少。

但涉及粮食种植耕作收获、植保排灌机械;加工、养殖、综合利用与设施农业机具;保护性耕作和运输机械基本上都有装备和应用。

农机局“十二五”工作检查及评价分析研究性工作总结及“十三五”工作规划

农机局“十二五”工作检查及评价分析研究性工作总结及“十三五”工作规划

农机局“十二五”工作总结及“十三五”工作规划“十二五”期间,xx县农机局在县委、县政府和上级农机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以建设农机强县为己任,致力农机发展,开拓创新,与时俱进,全面完成了“十二五”期间各项目标任务。

全县农机拥有量和总动力由XX 年的9192台、16.1万千瓦增加到XX年底的10666台、29.4万千瓦,分别增长16%和82.6%。

全县拥有农机总动力294033.93千瓦,在册各类拖拉机10666台,其中大中型拖拉机5025台,小型拖拉机5641台。

配套机具12666部,其中大中型配套机具6825部,小型配套机具5841部。

稻麦联合收割机17台,玉米联合收获机14台,棉花收获机123台。

大中型机具配套比1:1.36,农机装备向质量、环保、效益型转变,结构更趋优化。

一、取得的成绩1、农机购置补贴政策落到实处。

五年来,始终坚持公平、公正、透明原则,严格要求、严格程序,确保农机购置补贴政策阳光实施,规范操作,强化核查。

XX年全面实施主核查员制度,各级核查严格到位,乡镇对补贴机具台台上门核查,做到“三见一查”。

县财政、减负等职能部门全程参与补贴机具县级复核工作,核查抽查率不低于30%。

认真落实农业部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的意见,制定了全县补贴工作廉政风险防控方案,每年至少组织开展农机购置补贴反腐倡廉警示教育活动2次。

五年来,累计争取农机购置补贴资金的8160万元,补贴各类农机具3434多台套,受益农户2609户,拉动农民投入农机消费23005万元。

2、棉花全程机械化技术快速推广。

五年来,棉花全程机械化技术的推广,成为我县农机化工作的一个重心。

我们积极争取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每年根据实际情况科学、合理的制定了年度推广工作方案,明确工作责任,农机、财政、农业等部门协同推进,同时将推广任务分解到各个乡镇,层层签订工作责任书,纳入到县对乡镇绩效考核,形成了“政府牵头、农机主抓、部门协作、乡镇落实”的工作机制。

农业机械化工作调研报告

农业机械化工作调研报告

农业机械化工作调研报告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加速,我国的农业机械化水平不断提高,但仍存在着很多需要完善的地方。

本文结合对农业机械化工作的调研,从农业机械化的现状、问题及解决方案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农业机械化的现状近年来,我国的农业机械化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机械化工具的使用率不断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不断提高。

目前,我国的农业机械化总体上已经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二、农业机械化存在的问题但是,我国的农业机械化水平还存在一些问题:1、农村基础设施条件不足。

一些乡村地区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比较薄弱,例如道路和桥梁等条件不够完备,给农业机械化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2、机械化作业技术不足。

部分农民对农业机械化的技术掌握程度不够,无法很好地使用农机设备,导致效益受到影响。

3、农业机械化设备的质量和安全问题。

一些农业机械化设备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同时也暴露出了一些安全隐患问题。

三、农业机械化的解决方案面对上述问题,为了促进农业机械化的健康发展,应该采取以下措施:1、切实提高农村基础设施水平。

改善乡村地区的道路、桥梁等基础设施条件,以保证机械化作业的顺畅开展。

2、加强农民技术培训。

向广大农民普及农业机械化的相关知识,提高农民对农业机械化的理解和使用技能,以提高机械化农业的效率和技术水平。

3、加强农业机械设备的管理和监督。

严格控制农业机械设备的质量,并加强机械设备的安全监管,保证农业机械化的安全使用。

总的来说,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于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农民收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我们应该在虚心借鉴国外先进农业机械化技术的同时,加强本土的研究和技术攻关,为我国农业机械化的健康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农业机械化调研报告

农业机械化调研报告

农业机械化调研报告农业机械化调研报告一、调研目的本次调研旨在了解农业机械化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通过对农业机械化的分析和研究,为农业现代化提供参考和建议。

二、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用了问卷调查和实地访谈相结合的方式。

通过问卷调查收集了农业机械化的基本信息和意见反馈,同时对农田和农村进行实地走访,与农民和农业从业者进行深入交流。

三、调研结果1. 农业机械化发展现状根据调研结果,我国农业机械化水平整体不断提高,农村地区普遍使用农业机械化设备进行农业生产,如拖拉机、播种机、收割机等。

农业机械化的普及程度也有所增加,但仍有一部分贫困地区和老年农民未能享受到农业机械化带来的便利。

2. 农业机械化存在的问题(1)农业机械化设备水平低下:部分农村地区因经济条件限制,购买的农业机械化设备性能较差,没有满足农业生产的需求。

(2)农民对农业机械化的认识不足:部分农民对农业机械化的认识不够深入,不了解农业机械化设备使用的方法和技术,降低了机械化的效果。

(3)农业机械化设备维修保养困难:由于农村地区维修保养人员的缺乏,许多农业机械化设备出现了故障后无法及时修复。

(4)农业机械化设备成本较高:农业机械化设备的价格相对较高,给部分农民带来了负担。

四、调研分析1. 政府支持力度不够政府在农业机械化方面的支持力度不够,应加大对贫困地区和老年农民的农业机械化补贴,帮助他们购买和更新农业机械化设备。

2. 加强农民培训加强农民对农业机械化设备的培训,提高他们对农业机械化的认识和技术水平,使其能够更好地利用和操作农业机械化设备。

3. 提高设备质量农业机械化设备的质量直接影响到农民的使用体验和效果,应加强对农业机械化设备的研发和生产,提高其质量和性能。

四、调研结论农业机械化在我国的普及程度不断提高,但仍存在一些问题。

政府应加大支持力度,提供补贴和优惠政策,推动农业机械化的发展。

同时,加强农民的培训和宣传工作,提高农民对农业机械化的认识和技术水平。

关于我市推进农业机械化情况的调研报告【可编辑版】

关于我市推进农业机械化情况的调研报告【可编辑版】

关于我市推进农业机械化情况的调研报告关于我市推进农业机械化情况的调研报告按照市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安排,4月8日至11日,在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吴荣才带领下,对我市推进农业机械化的情况进行调研。

期间,深入XX市、XX县及部分乡镇、村听取基层干部、村民的意见和实地察看了解情况,并与市农机总站、农业局、财政局、烟草局、发改委、畜牧水产兽医局等部门领导进行座谈交流。

现报告如下:一、我市推进农业机械化工作取得成效近年来,我市稳步推进农业机械化工作,以小型为主的农业机械增长势头良好,配套农机具持续增长,农业机械化程度不断提高。

——农业机械保有量稳步增长。

据部门统计:至201X年底,全市农机总动力达到131.74万千瓦,比增6.32%;农用拖拉机3.35万台,比增8.41%,拖拉机配套农具3.12万部,比增5.9%;排灌机械1.93万台,比增83%;联合收割机831台,比增35.78%;机动插秧机38 台,比增225%;各类烟叶种植机械1500多台,烤烟机械100多台。

——农业机械化程度不断提高。

全年完成机耕面积154.12万亩,机械收获面积46.3万亩,机械插秧2000亩。

机耕、机收、机插分别比增1.4%、 19.7%和300%。

其中,XX市201X年机耕率达70%,机械收获率达55%,机械收获率为全省第一,并被列为全国水稻机插示XX县。

烟叶种植、烤烟机械化水平也有较大提高。

全市农业机械化综合水平达到26%。

——惠农政策落实。

积极争取和落实购机补贴资金,2006、 201X年全市争取中央、省级补贴资金903多万元,超额完成中央省上购机补贴资金任务。

全市共有3200多户农民享受补贴,补助购置各类农业机械4085台,吸引农民购机资金2800多万元,调动了农民购机的积极性。

——新机具推广有进展。

引进推广杂交水稻插秧机取得突破。

201X年首次在顺昌引进江苏“东洋机动插秧机”进行杂交水稻机插试验示范取得成功,2006年带动了邵武、武夷山、浦城等县市的推广应用。

农业机械化发展状况调研报告

农业机械化发展状况调研报告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农业机械化发展状况调研报告农业机械化是指利用各种农业机械设备和技术手段来替代人力劳动进行农田耕作和生产活动的过程。

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对于提高农业生产效益、提高农民收入、解决农业劳动力不足等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通过调研农业机械化发展状况,总结其优势和存在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

一、农业机械化发展的优势1. 提高生产效率:农业机械可以替代人力劳动,提高生产效率。

例如,农业机械化可以实现农田耕作、播种、施肥等农业生产环节的机械化操作,使农业生产更快捷、高效。

2. 减轻劳动强度:农业机械化可以有效减轻农民的体力劳动强度,提高劳动效率。

农民可以通过操控农机完成农田耕作等工作,减少了劳动的重复性和繁琐性。

3. 优化资源配置:利用农业机械化可以更加科学地配置农业生产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农业机械化可以帮助农民更精确地投放种子、化肥等农业生产要素,提高土地、水、肥的利用效益。

二、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存在问题1. 资金投入不足:农业机械设备价格昂贵,对农民来说资金投入是一大难题。

很多中小规模的农业户无法承担购买农机的费用,导致机械化水平低下。

2. 农民技术水平不高:农业机械化需要农民具备一定的操作技术,但是很多老年农民缺乏相关技能,无法熟练操作农机设备。

第1页/共2页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3. 服务保障不到位:农机设备维修、保养和配件供应等方面的服务保障体系不完善,导致农民在故障出现时无法及时修理和维护农机。

三、解决策略1. 提供资金支持:政府可以加大对农业机械化的财政补贴力度,降低农民购买农机的经济负担,推动农业机械化的发展。

2. 加强培训和技术指导:政府可以组织开展农民农机操作技能培训,提高农民的技术水平,使其能够熟练运用农机设备。

3. 完善服务保障体系:建立健全农机设备的维修保养和配件供应体系,加强对农机合作社、农机维修企业的支持,确保农民在使用农机时能够得到及时的技术支持和售后服务。

4. 推动农业合作社发展:鼓励农民组织成立农机合作社,通过共同使用农机设备,降低单个农民的机械化成本,提高农机设备的利用率。

农业机械化调研报告8篇

农业机械化调研报告8篇

农业机械化调研报告农业机械化调研报告8篇随着个人的素质不断提高,报告对我们来说并不陌生,报告具有成文事后性的特点。

那么大家知道标准正式的报告格式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农业机械化调研报告,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农业机械化调研报告1一、xx镇基本情况xx镇是京山县南部门户重镇,处在大洪山与江汉平原的过渡地带,属丘陵地貌,版土面积215.2平方公里,辖25个村(场),6724农业户,2.8万多农民,耕地面积6.9万亩。

早稻种植面积3.2万亩,中稻种植面积3.1万亩,晚稻种植面积3.4万亩,全镇全年水稻种植面积9.7万亩。

获“全国万亩水稻机插秧核心示范区”,获“荆门市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乡镇”。

二、xx镇农业机械化发展现状近年来,由于国家农机具购置补贴惠农政策的利好因素,各级党委、政府“强基础,重民生,促发展”的重要决策引导,从到是农村农业机械化快速发展时期,从小型手扶拖拉机、大型联合收割机到手扶式插秧机,xx镇的农业机械拥有量有了跨越式发展。

截止6月底,全镇插秧机从的70台增加到今天的560多台,xx镇的插秧机保有量在全省乡镇中是位居第一。

全镇现有大型联合收割机165台,大型旋耕机135台,小型手扶拖拉机(配套小旋耕器)多台,现有排灌台(点)1200处,全镇农业机械总动力5.6万千瓦。

全镇现有农机专业合作社4个。

全镇小麦机收率达92%,早稻、中稻机耕机整率达93%,早稻机插面积达1.9万亩,中稻机插面积达1.3万亩,机插率达51%。

全镇上半年机械作业平均率达78.6%,水稻生产主要环节基本实现了全程机械化作业。

三、xx镇农业机械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1、农业机械利用率低,农机具维修保养不到位。

“有机户无田种,无机户种田难”。

这种现象使得农机具的利用率不高,建议鼓励无机户把农田“托管”给有机户,推动土地流转,让农机大户变成种粮大户,让有产业的农民不再为自己的几亩田操心,轻装上阵,专心自己的产业。

还有一种情况是由于农机具没有得到很好的维修保养,在农忙正准备作业时“趴窝”,也降低了机械利用率,建议农业机械销售商增加售后服务,特别是享受国家惠农补贴资金的农机具,不是“一卖了之”就完事了。

农业机械化发展调研报告

农业机械化发展调研报告

农业机械化发展调研报告一、背景农业机械化是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其加快推进对于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减轻农民体力劳动、保障粮食安全等具有重要意义。

本报告旨在对当前农业机械化的发展状况进行调研分析,探讨存在的问题及未来发展方向。

二、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用了问卷调查、实地走访、数据统计等多种方法,对各地农业机械化发展情况进行全面了解。

三、农业机械化现状1. 农业机械化普及率根据调研结果显示,我国农业机械化普及率逐年提高,目前已达到XX%。

2. 主要农业机械设备主要农业机械设备包括拖拉机、收割机、播种机、灌溉设备等,其中拖拉机是农业机械化的主力装备。

3. 农业机械化在不同地区的应用情况在不同地区,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存在差异,东部地区相对较高,西部地区和农村地区仍存在较大差距。

四、存在的问题1. 农业机械化程度不够高尽管农业机械化普及率逐年提高,但整体水平仍有待提高,部分地区仍存在重体力劳动过多的现象。

2. 农业机械化设备老化部分农业机械化设备老化严重,影响了生产效率和质量,需要加强设备更新和维护。

五、发展建议1. 加大政府支持力度政府应加大对农业机械化的支持力度,提高农业机械化发展的资金投入,鼓励企业加大研发和生产农业机械设备。

2. 推广新技术推广新技术,提升农业机械化水平,鼓励农民采用新技术,提高生产效率。

3. 加强培训和服务加强对农民的培训和技术服务,提高他们对农业机械化的使用和维护意识,推进农业机械化发展。

六、结论农业机械化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由之路,只有不断推进农业机械化,提高农业生产水平,才能更好地保障粮食安全和农民收入,为我国农业持续健康发展奠定基础。

以上就是本次对农业机械化发展的调研报告,希望对相关部门和农民朋友有所帮助。

农业机械化调研报告

农业机械化调研报告

农业机械化调研报告一、调研目的本次调研主要旨在了解我国农业机械化的发展状况,探讨农业机械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二、调研内容1.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历程2.农业机械化在不同农业生产环节中的应用情况3.农业机械化的优势和不足4.农业机械化对农民和农业产业的影响5.政府支持农业机械化的政策措施三、调研结果1.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历程我国农业机械化起步较晚,但近年来得到了快速发展。

早期,主要依赖人力和畜力进行农业生产,农民劳动强度大,效率低。

自上世纪50年代开始,政府大力推动农业机械化的发展,通过引进技术和设备,提高了农业生产力。

2.农业机械化在不同农业生产环节中的应用情况3.农业机械化的优势和不足农业机械化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可以减轻农民的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其次,可以改善农业生产质量,提高作物的品质和产量;第三,农业机械化还可以减少对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降低农业生产的环境污染。

不过,农业机械化同时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首先,农业机械设备的价格昂贵,对于一些贫困地区的农民来说还难以承受;其次,农业机械化对农民的技能要求较高,一些老年农民可能无法适应新技术;第三,农业机械化还存在着一些技术和设备更新换代的问题。

4.农业机械化对农民和农业产业的影响5.政府支持农业机械化的政策措施为了推进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支持措施。

首先,通过财政支持,政府提供专项资金用于购买农业机械设备,降低了购买成本。

其次,加强农业机械化相关的研究和培训,提高农民的技能水平。

此外,政府还制定了一系列的农业机械化政策,鼓励农民积极推广和应用现代农业机械设备。

四、调研结论与建议通过本次调研,我们了解了我国农业机械化的发展状况及其对农业产业的影响。

农业机械化是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手段。

然而,仍然需要进一步加大对农业机械化的支持力度,在政策、资金和技术培训等方面给予更多支持,鼓励农民积极推广和应用农业机械设备,促进农业机械化的快速发展。

农业机械化发展状况调研报告(精选五篇)

农业机械化发展状况调研报告(精选五篇)

农业机械化发展状况调研报告(精选五篇)第一篇:农业机械化发展状况调研报告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县农业机械化也得到了较快发展,与此同时,一些相关的问题也越来越明显地暴露出来,严重地制约了农业机械化的进一步发展,这种现象必须得到足够重视。

为认真贯彻落实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结合工作实际,我们总站抽调职工深入村屯农户,针对我县农机化发展现状进行了调研:一、**县农业机械化发展现状**县农业机械化水平在全省处于上等水平,特别是水稻生产机械化名列前茅。

截止目前,全县农业机械总动力51.73万千瓦,全县农业生产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94.66%,大中型拖拉机保有量9,651台,小型拖拉机保有量7,512台,拥有配套农具19,975台,水稻育秧大中棚20,000栋,水稻插秧机5,713台,播种机3,129台,联合收获机1,389台。

现已组建水田农机作业合作社6个,水田农机作业协会18个。

水稻生产普遍应用机械播种、大中棚育秧、机械插秧、机械收获,旱田也是机械播种、机械中耕、机械收获;水、旱田均采用机械整地等先进适用农机化新技术。

二、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调研表明,制约全县农业机械化发展的主要问题表现在以下几方面:第一,农民对农业机械化的认识程度不高,存在误区。

接受调研的大部分农户对大型农机具整地、播种、收获作业给农业生产带来改善土壤结构、增强作物抗灾能力、节种节肥、减少粮食损失、增产增收、提高生产效率、解放劳动力等作用认识不足不全。

相当一部分农户不根据实际生产需要,盲目地攀比,购置农机具随意性大,出现了各家各户拥有的机具小而全、品牌杂的混乱局面。

全县水稻插秧机5713台,最佳作业期满负荷作业可机插114万亩,而实际机插只有80.5万亩,水稻插秧机利用率为71%。

水稻收获机1,389台,可完成机收作业156万亩,而实际机收97.1万亩,收获机利用率为62%。

拖拉机可进行整地、播种、中耕、田间运输等农机田间作业,可进行各种作业70天,而实际全县拖拉机平均作业只有30天左右,拖拉机利用率只有43%。

山东农机化十二五规划六大工程

山东农机化十二五规划六大工程

努力推进农机化六大工程促进现代农机化水平全面提升“十二五”期间,《山东省农业机械化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指出了要努力做好农机化发展的六大工程,促进农机化发展水平全面提升,确保我省农机事业高效发展。

一是农机化创新示范工程。

继续增加财政专项投入,促进农机化关键技术创新与示范推广,积极探索农机化技术推广方式创新。

推进农机化示范区和示范基地建设,到2015年,建立省市经济作物机械化生产创新示范基地100个,发挥示范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强化适用技术组合集成,探索适合不同区域特点的农机化技术路线和模式。

推进农机化科研机制体制创新,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生产、教学、科研、推广等单位紧密衔接的农机科技创新体系,探索完善多方协作、良性互动、共同发展的农机科技创新机制。

坚持基础理论研究和产品应用开发相结合,适应农业规模化、精准化、设施化发展的要求,加快开发多功能、智能化、经济型农业装备设施,集中力量开发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新型农机产品。

重点支持发展经济作物机械化,开展花生、棉花机械化收获、马铃薯机械化播种和收获技术,以及作物移栽等项目的试验研究和示范推广。

鼓励支持土地规模集中度较高地区大规模应用农用航空技术,提高飞防灭蝗效率。

二是农机装备结构优化工程。

继续实施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合理确定补贴资金规模,并向粮食主产区、产粮大县,以及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倾斜。

支持适宜地区购置国内尚不能批量制造的大马力拖拉机、大型喷灌机等农机装备。

合理确定补贴对象,加大对具有一定规模的种粮大户、农机大户和农机服务组织的支持力度。

逐步建立以财政资金为引导,农民和农业经营服务组织投资为主体,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多元化投入机制。

将农机购置补贴工作与农机报废更新工作、农机装备结构布局优化工作紧密结合,优先补贴报废更新农机具,研究以旧换新办法,加快淘汰耗能高、污染重、安全性差的老旧农机,促进安全、节能、环保的农机推广应用。

三是新型农机服务组织推进工程。

对泰安市农机化发展的调查与思考

对泰安市农机化发展的调查与思考

对泰安市农机化发展的调查与思考近年来,泰安市的农业机械化程度得到了大力发展。

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对泰安市农机化发展进行调查与思考,对于进一步推动其农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泰安市农机化现状泰安市的农机化程度较高,农业机械化装备不断更新,使用率也逐年提高。

农机具覆盖面积逐年增加,农机具拥有量也在逐年增大。

农业机械化与现代化管理方式的配合增强了现代农业的竞争力,极大提高了农业质量和产量。

然而,目前泰安市的农机化依然存在一些不足地方。

二、泰安市农机化不足之处1、不同农村地区的差异化泰安市农村地区发展不平衡,在物质财富和基础条件方面有较大差异。

有些地方没有建立起完善的农机化服务网络,这样会严重制约农机化发展。

2、农机具配置虽然农机具拥有量在年复一年地提高,但在高效利用方面还存在一定问题。

一些农民由于经济条件限制或缺乏相关知识储备,在使用方面还没有流行起来。

3、配套服务不足由于泰安市农业服务体系不完善,农民在使用农机具时需要相应的配套服务,包括技术指导、保修服务等等。

三、泰安市农机化的发展思路1、制定提升计划泰安市要在农机化发展方面制定一份提升计划,明确发展目标和发展趋势。

2、提供资金支持政府应该加大对农机化的投入,为农村地区升级农机具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并支持当地进行农业科技推广,加强农民相关训练。

3、加强农村服务体系建设政府和企业应该共同合作,在农村建立健全的服务网点,提供方便、高效的服务。

4、差异化发展针对性的提供不同地区的服务,就需要差异化发展。

例如在一些资源匮乏的贫困地区加大补助力度,激发农民使用农机具的积极性,并鼓励当地庐山南部生态保护区等地区开展高效农业技术研究,加大宣传,提升农民农机化的意识。

5、多种化发展泰安市的农业多元化程度较高,而不同农业业态会涉及到不同的机械化系统,因此要结合产业特点,多元化发展农机化。

综合分析泰安市的农机化发展现状,需要进一步完善农机化体系,使其更加适应不同地区、不同农业类型的需求,提升泰安市农业的发展水平、提高农业经济收益。

农业机械化高 质量发展调研报告

农业机械化高 质量发展调研报告

农业机械化高质量发展调研报告农业机械化是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手段,也是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

农业机械化的高质量发展是指在推动农业机械化进程的同时,不断提升农业机械化水平和质量,实现农业生产效率的提升、农产品质量的改善以及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农业机械化高质量发展的首要任务是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传统的人工劳动方式无法满足现代农业发展的需求,农业机械化的推进可以显著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通过农业机械化,可以实现种植、耕作、收割等农业环节的自动化和智能化,减轻农民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

农业机械化高质量发展可以改善农产品质量。

农业机械化可以提供更加精确和细致的农业生产操作,减少人为操作的误差,提高农产品的品质和口感。

例如,在果园中使用机械化的果树修剪机可以更加精准地修剪果树,保证果树的健康和产量。

而在收割环节,使用农业机械化设备可以避免人为的损伤和污染,提高农产品的质量。

农业机械化高质量发展还可以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农业机械化可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提升农民的收入水平,从而增强农民的发展动力和农业持续发展的能力。

同时,农业机械化还可以减少对土地和水资源的浪费,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为了实现农业机械化的高质量发展,需要加强农业机械化技术研发和创新。

农业机械化技术的研发和创新是推动农业机械化高质量发展的关键。

需要不断开展农业机械化设备的设计和改进,提高设备的智能化、自动化和精准化水平,满足不同农业生产环境和作业需求。

同时,还需要加强农业机械化人才培养和技术培训,提高农民和农业机械化从业人员的技术水平,推动农业机械化的广泛应用。

还需要加强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为农业机械化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保障。

政府应制定相关政策和措施,鼓励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并提供补贴和资金支持,降低农民购买和使用农业机械化设备的成本。

同时,还需要加强农业机械化的宣传和推广,提高农民对农业机械化的认识和接受度,推动农业机械化的广泛应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泰山区农业机械化“十二五”发展规划的调研报告
“十一五”期间,泰山区农机部门按照“十一五”规划要求,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坚持从实际出发,立足大农业,发展大农机。

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根本目的,实施以重点工作推动大建设,促进农机化大发展的工作推进机制,圆满完成了“十一五”农机规划目标。

截至2009年底,全区共争取农机购置补贴资金1668万元,农机总动力达到130647千瓦,农机总值7711万元,拖拉机保有量达到1076混合台,各种配套机具3870台(套),其中小麦联合收获机398部,玉米联合收获机275部,全区机具配套比1:3.3,农机总收入达到8115万元,主要粮食作物耕、播、收平均综合机械化水平85%以上,居全市首位,创全省甚至全国先进水平。

存在问题:一是处镇机构人员变化频繁,人员业务素质不平衡。

二是发展不平衡。

三是农机化工作外部制约因素更加凸显。

随着泰城的不断发展,我区耕地面积逐年减少,农机化工作越来越边缘化。

一、“十二五”规划期的发展思路
继续坚持“立足大农业,发展大农机,服务新农村”的总体工作战略,坚持科学发展观,以贯彻落实“农机化促进法”为契机,提高我区现代农业农机装备水平和优化水平,加快发展农业机械化,大力开展农机专业化、社会化服务,力争实现畜牧业、渔业、林果业、农产品加工业等农村各业机械化水平的全面提升,推动全区现代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总体提升。

二、发展目标
全区到“十二五“末,力争实现农机总动力15万千瓦,机具配套比达到1:3。

5,农机总值9000万元,主要粮食作物耕播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90%以上;开拓发展畜牧业、渔业、林果业、农产品加工业等农村机械化新途径,主要生产作业环节机械化水平提高5个百分点;农机生产、服务、经营收入实现9000万元。

三、“十二五”规划期发展重点及实现措施
1、继续贯彻落实《农机化促进法》和09年11月1日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机械安全监督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认真落实农机补贴政策,继续加大农机购置补贴的争取力度,2011年争取农机购置补贴资金1300万元,规划期内争取农机购置补贴4000万元,立足大农业,拓宽农机新技术、新机具的推广途径,全面提升全区农机装备水平,重点发展玉米种植、联合收获机械,中耕作业、保护性耕作机械,引导发展设施农业机械,引导性地发展提高畜牧业、渔业、林果业、农产品加工业等农村机械,突破大农业生产环节存在的机械化薄弱环节,全力提升农业和农村机械化服务水平。

2、大力发展农机专业合作组织,提高农机社会化服务水平。

2011年规划发展正规农机合作经营组织2处,规划期末全区农机合作经营组织达到15处,覆盖全区农机服务市场,基本满足我区农机化发展的需要。

具体措施:一是以提升现有农机合作经营组织的经营水平,发展各类农机专业合作组织为重点,积极稳步创建新型农机合作经营组织,以服务于现代大农业发展需要为目标,在完善发展现有专一服务于种植业农机合作经营组织的基础上,创新农机服务体系。

打破囿于种植业机械化服务的旧观念,引导发展服务于农村各个领域的农机合作经
营组织,全方位提高农机社会化服务水平。

二是以农机跨区作业,提高机械利用率,增加机手经济收入为重点,强化示范引导,突出各类农机专业合作经营组织的带头作用,在认真组织好重要农时、关键生产环节农机化生产,巩固“十一五“期间农机跨区作业成果的基础上,组织引导各类农机专业服务组织、农机手拓宽服务领域,开展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机械化施工、重点项目开发等方面的农机跨区作业,全力提高农业机械利用率,提高机手经营收入。

规划期末实现农机生产、服务、经营收入实现9000万元。

3、加大农机宣传、培训工作力度,提高农机人员的业务素质和技术水平。

充分发挥农机部门的职能作用,进一步搞好农村农机人员和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培训工作,开展农机实用新技术、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培训工作。

适应发展需要,加强农机业务网络建设,2011年全区农机业务网站达到1处,规划期末达到8处,实现农机业务电脑网络畅通。

采取多种形式,充分利用各级新闻媒体、网站等作用,加强宣传农机化工作,为“十二五“规划目标的实现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4、加强各部门之间的组织协调,确保“十二五”规划目标的圆满完成。

“十二五”期间,继续加强农机各部门之间的组织协调,加强与其他相关部门的组织协调,全力围绕“十二五”规划目标的实施和实现,坚持科学发展观,克服由于泰城发展,我区农业耕地面积逐年减少,农机化发展边缘化的瓶颈问题,发展有泰山区特色的农机化,抓关键,促亮点,出特色。

从立足大农业,发展大农机出发,确保“十二五”规划目标的圆满完成。

材料:泰山区农机局焦承坤
审核:罗光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