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不笨观后心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孩不笨观后心得
《小孩不笨》是一部教育片,对家长教育孩子,以及孩子自我发展有
特别的意义。
在新加坡,华人的孩子需要精通英文、数学,而中文学不好没关系。
但如果中文没学好,还是会影响到孩子以后到中国的发展。
有两对父母,他们教育孩子的方式虽然十分不同,但是结果一样是不
好的。
做生意的一对父母,他们把大部份时间用在经营自己的事业上,和
两个孩子的密切关系很少,而导致姐姐叛逆,和不良分子混在一起,只因
妈妈老是不履行诺言。
弟弟Terry变成一个没有主见,不会反抗的“听话”的孩子。
这对父母,满足了孩子的物质需要,却满足不了他们的精神需要。
这
一家子,没处理好家庭关系。
Terry从小就听话,主动性很弱,只会顺从他人的意见,显然的,他
的权力动机很弱。
每个人都有希望得到别人的关心、支持、友谊等的需要,这种需要促使人们交朋友,寻找他人的支持、参与群体的活动,然后形成
交往动机。
从影片中看,Terry的交往动机是挺强的。
另一对父母,父亲是设计师,母亲是中文教师,他们两人在教育自己
的孩子(国彬)上的方式很不同。
父亲在孩子的课业上,从不施加压力,任
孩子自由发挥。
而母亲,在孩子的课业不能进步时,很焦躁,很烦恼,总
是有“恨铁不成刚”的感觉。
于是她用打骂的方式表现她的心焦。
而她这
样子做,不断地刺激了孩子的幼小心灵。
孩子也很无奈,很气自己。
严重
的后果是,孩子想不开,有了轻生的念头,也差些做出了傻事。
看到这时,片中人物哭了,我们观看者也流泪了,心里说不出什么滋味。
影片中的李老师,教育孩子们,不要逃避困难,要去了解、认识困难,把困难的底细摸清楚,然后克服困难。
她给了孩子们很多的鼓励和信心。
在国彬考试作弊后,她帮忙劝德育主任不要告诉他父母,因为她了解国彬
的情况。
国彬把自己画的图画送给李老师,李老师就替他投稿,参加比赛。
那画上是一个孩子的脸孔,戴着学士帽,而左眼却泪流不止,眼神黯然。
看了这幅画,我很难过,因为我知道这个孩子——国彬,很痛苦。
该片结尾部分,我们当时在看的人都流泪了,包括我们的老师。
Terry很胆小,但他逐渐长大,很勇敢地用自己的骨髓挽救了国彬的妈妈,两家人逐渐淡化了以前的误会,互助互爱,共享欢乐。
往往,很多家长只
注重孩子的学习成绩,而忽略了孩子的兴趣和特长。
当人们由于发展受挫时,会下意识的将自己看得很低,从而产生一种轻视自己的自卑情绪。
影
片中的国彬,他虽然成绩总是不及格,但他有很强的绘画能力。
他能将一
个人的头像,画得惟妙惟肖,可谓是天赋异懔。
然而,因为学习差,他常
被高级班的同学嘲笑、欺负,间接导致他有自卑感。
我们要抛开自卑的情绪,在被他人看不起时,我们应当将其看作动力,赶超他人,再来,从新
塑造自己的形象。
在被鄙视时,我们得自己看得起自己,从自己身上找到
特别之处,来发展自己。
如果我们坚信自己能进步,并常保持自信,那么,自卑的情绪就不会
深刻的侵扰我们。
不管是家长,还是小孩,都要信任自己和自己的家人,
家长不该一味地强迫孩子,让孩子的童年蒙上阴影,不该自以为是地对待
孩子,不该不以为然地忽视孩子的兴趣和特长,将孩子陪养成“死书呆”。
作为孩子,我们要体谅父母,做事情要尽自己的所能。
我们大家要处理好
家庭关系,亲子关系,事业问题和学业问题等。
对新加坡影视作品的记忆可以追溯到十几年前,内容多是反映家庭生活。
近些年很少看见新加坡连续剧,在国内公映的电影更是寥寥无几。
最
近看了一部新加坡电影《小孩不笨1》(英文名《Inottupid》),我在感
叹编导智慧的同时,也思考着我们的教育问题。
影片以诙谐幽默的口吻描述了三个被分层后在EM3(慢班)念书的小学
生Terry、国彬和文福的家校生活状况,揭示了新加坡社会的教育问题。
Terry生长在一个富有的家庭,生活起居都由女佣照顾,一切大小事
情都听从妈妈的教导。
他是一个依赖性很强,没有主见的可爱小孩。
由于
从小和台湾干妈学华语,所以他的华语很好,而英语和数学很差劲,也因
此进了EM3。
用他自己的话说:“我只是英文和数学的问题,我的智慧是
没有问题的!”
国彬喜爱画画,但是功课却不好。
妈妈认为他是不努力才这样的。
于
是每天给他补习,并且听了那些“三姑六婆”们的“经验”:有藤条就拿
90分,没有藤条就拿30分。
用“藤条教育”,给国彬造成了巨大的心理
压力。
面对妈妈的打骂,国彬满是自卑和恐惧。
文福很聪明,处事也比较老道,大概是因为常常帮妈妈在大排档面店
招呼客人的缘故吧。
但是“不会读书”仍旧被别人看不起,包括自己的姑
妈和表兄。
三个主人公来自不同的家庭背景,让我们看到了不管是富人还是穷人,对孩子的教育都只注重“会不会读书”。
表面上看,这是为孩子好,但这
种家庭教育是片面的,孩子的个性和才能不要说被发掘,就连那一点“闪
光点”也会被浇灭,对于孩子的健康成长,适应社会的能力都有反作用。
Terry劝阻了丢香蕉皮的姐姐,却被对方骂了一顿,妈妈因此教育他
不要多管闲事,因为“it"noneofyourbuine”。
以至于面对国彬两次被人
误会打架,Terry都因为胆小怕事而没有挺身作证。
孩子原本是很有正义
感和责任心的,但是在错误的家庭教育下,变得“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不会关心和爱护别人,这是令人痛心的。
“绑架事件”可以看出这三个孩子在面对危险问题时的处理能力。
孰
优孰劣,令人深思。
面对坏人的掳劫,国彬和文福逃下了车,但是看见Terry仍在车上,
国彬大声呼救,文福则勇敢地冲上车救Terry,却被一起掳走。
被困小屋中,Terry不知高低,还像在家里一样要指定品牌的牛奶和面包,自己不
会涂面包,歹徒无奈做了一回“菲佣”伺候他。
这个情节很搞笑,笑过却
发人深省。
孩子身处险境却不知,根本无法判断好人和坏人。
社会的复杂
性让我们不得不考虑如何让孩子学会保护自己。
面对未知的险境,文福一直在等待时机和Terry一起逃跑。
可是
Terry却天真地认为要听大人的话,不准备逃跑。
文福很生气地告诉他不
是每个大人的话都要听的`。
逃跑的过程中文福选择了没人走过的小路,
结果和前来救援的警察汇合,他们顺利得救了。
我很佩服文福,一个小孩
在危急时刻可以冷静地一步步摆脱危险,表现了很大的勇气和智慧。
成绩
优秀的孩子未必有这样的能力。
面对社会,处理危机的能力是我们必须要
教给孩子的。
国彬虽然没有被掳走,但凭借惊人的绘画天分,素描了两名歹徒的画像,向警察提供了极有价值的材料。
庆幸的是,新的班主任李老师看到了孩子们的与众不同,让孩子们看
到了希望。
在她的鼓励下,文福的数学成绩进步很大,考到了92分;国彬
拿到了国际绘画比赛大奖;Terry在同伴的影响下,逐渐懂得关心他人,
分辨是非,变得有主见了。
教育过程中,给孩子三六九等地“过滤”,极大地伤害了孩子的自信
心和自尊心。
他们在饱受学业压力的同时,还要承受来自快班同学的嘲笑、亲戚朋友和社会的舆论压力。
他们稚嫩的肩膀又能承受多少呢如果仅以分
数来衡量孩子的能力,恐怕我们会失去很多优秀的人才。
我们可以从影片中找到自己的影子,这也是片子能引起广泛共鸣的原
因吧。
从健身房回到家已经近9点了,因为锻炼后有点累,就懒在沙发上浏
览电台。
习惯性地转到央视6套,看看在放什么电影。
正好看到主人公杰
利表演结束,看上去傻傻地样子,被同学戏弄;联合主题《小孩不笨2》,初步以为这个电影的主题就是这个笨小孩,被同学欺侮然后又默默的出成绩,当然看完全剧后证明我的猜想是完全不正确的,我的猜想有点太中国
式了。
意犹未尽,观后还上网搜索这部电影,没想创下新加坡的票房奇迹、还曾到杭州做他的大陆首映式,也是去年的事情,我居然到现在才看到。
还推荐给身为家长的同事去看。
这是新加坡的电影,有他们独特地文化影响,但是家长与孩子之间、
老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与我现在所处的社会确有相近之处,这个真是一
个很沉重的话题,虽然我的孩子才23个月,但是看着周边的情形,让我
不得不想到我也即将面临一个严峻的教育问题。
影片拍得很细致、很现实,又略带一些幽默讽刺的手法,在轻松的地方语言中又拍得感人至深,特别
是到了剧情尾声,我的眼泪都是止不住地流。
随后的几天内,都在不停地
反思,想到我与老公的相处。
在家里,言语不多,言多必吵。
看待事物我
们都有不同的观点,且各持已见,很少有共同的方向。
我认为他不现实,
他认为我太俗,所以在家里不适合讨论,不可能取得一致意见。
对他的懒
惰行为,也不能多说,就是提醒他该换衣服了,不能超三次,再说马上换
来一句:唧唧歪歪、不要对我指手划脚。
口口声声要怎么发展,却不能在
一处待得长时间,换来是公司不适合他,而不是他不适合公司。
回到家就
是捧着电脑看着电视,对家务不闻不问,就算雨下得很大,也不会对眼皮
底下阳台上的窗去关一下,任凭衣服被雨水打湿。
不能提钱,提钱就太俗了;却不对自己从儿子出生到现在,连奶粉钱都未出一分的行为不感到可耻。
我可能是一个很要强的女人,但更希望男人有点出息。
想要他实现结
婚前的承诺,那真是天方夜谭。
像我们现在这样的处境,没有沟通、言多
必失,不知道发展下去会是个什么样的境地,如果没有儿子,我想迟早会
走到分开的一步。
有的时候,真是想让老公去换一种生活试试,也许是我
的让步让他感觉始终在处优阶段;再是独生子女,也不可能看着老婆辛苦
地养家而无动于衷,也不承认老婆的优秀。
就算是自卑,那也得拿出实际
行动来。
就像在剧中所展现地一样,新加坡的严格体制下,学生还是做出所谓
的违规。
就算公众鞭刑,换来学生对这个体制的失望。
我也崇尚从严制约,也许想得太狠,但是严格未必是好事,要么是反叛、要么是懦弱,真是头
痛啊!就像我的侄女,快8周岁了,有的时候看起来很懂事,有的时候看
起来又是小小孩一个,与自己童年的时候,简直是不可以相同并论。
想要
严格也做不到,她就是不理;换成讲道理,有时奏效;有时也是当成哑巴;
有时变成一个雄辩手,让你无从说起。
从剧中也是感受到,每个人都有实
现的愿望,适时地称赞可以起到四两拨千金的作用。
以后生活中是要注意,多褒扬别人,老公这里也是,虽然做得不尽人意,自以为是,还是多多鼓
励他。
再说说现在的教育,怎么办呢不知道到了儿子上小学的时候会是什么
风气就算是一年级,班主任也要推荐去上补习班,说是如果不上的话,会
跟不上其他孩子。
那他们上课的时间在干什么不是说没有教不会的孩子,
只是看你怎么去教么。
从幼儿园开始,让孩子们开始学习关系学。
侄女上
的幼儿园是私立的,问她为什么小班长没得当,就说是“妈妈没去老师这
里拍马屁”;上小学,交个五千,进56号人的大班,如果是交二万,就可
以进32人的`标准班。
真是要疯了!看了这部影片,看来新加坡的教育也
是抓得非常紧,补课是正常不过,但是补课出成绩了么成才,家境贫寒,
但爸爸给他请最好的补课教师,结果是什么最终以血泪的教训,在家长、
老师、学生共同的认识下,最终成才。
为使家庭和谐,我想应该自己多牺牲一些,包容这个小孩子气的老公;与儿子坦诚相处,不把他当成一个不懂事的小孩子,与他分享生活,正确
引导他的人生!
昨天,我孩子回来说老师给他们推荐了个好电影,是新加坡拍的,
《小孩不笨》,给我说既搞笑又富有教育意义,我们一家三口就一起看了。
结果,我是流着泪看完的。
因为我看到了在每一个问题孩子的背后,有着
一颗多么脆弱,多么渴求关爱和理解的心!而现实却是越是问题孩子,得
到的批评和责骂越多,越责骂孩子越叛逆,因为他们想通过与众不同的行
为引起人们对他们的关注!所以大多数问题孩子都是缺乏爱的孩子。
或者
说是缺乏正确的爱的孩子!
缺乏爱的孩子,内心极度脆弱,总希望得到别人的关爱和认可!但是
他们却不知道如何才能获取这种关爱和认可!他们总想通过一些比较自认
为很酷的行为来吸引别人的眼球!但是有时候,我们大人却总容易把这些
行为解读为不务正业,不听话等等,然后把孩子狠狠批评一顿,每一次的批评都只能使他们的内心更脆弱,从而产生更叛逆的行为!
所以,当孩子变得越来越叛逆难管的时候,我们应该放下架子,以平和平等的身份和孩子谈谈,问问他们怎么了并且告诉孩子,我们是家长,是这个世界上最爱你们的人,即使我们爱的方式有时候可能是错的,但是我们的目的和用心却绝对是好的。
如果我们的方式有错,我们可以改正,我们愿意和你一起成长,一起学习,让我们彼此相处更愉悦,身心更健康!
但是要注意,正确的爱绝不是一味的迁就、娇惯和纵容!正确的爱是
鼓励和关爱!是是愿意把孩子作为跟自己平等的人去耐心听他们讲述他们
的事情,愿意跟孩子分享他们的欢乐,并在孩子痛苦的时候,有些原则性问题要给孩子讲清楚,最主要的是
1、每个人都对自己的学习、前途和命运负责。
没有人会一辈子为你
的错误买单!你可以错,但是自己给自己的错买单!
2、鼓励孩子自己做决定和判断!即使他们的决定有些可能是错的,如果不是什么原则性错误,让他们学会在小错误中成长和成熟!不经过小的
摔打的孩子很可能以后会出现大的挫折!
我们买车的时候都爱买贵车,爱买名牌车,好车的发动机一般都很好!孩子也是一样的,内心强大的孩子将来走的更远,更高,生活的综合质量也更好!而内心错弱的孩子就像是那些便宜车,在人生路途中更容易出问
题!所以,做个家长的我们,给孩子更多关爱,理解,鼓励,给家庭创造
民主,平等,和谐的气氛,让我们的孩子健康快乐的成长!引用电影的一
句话,资源放错了地方就变成垃圾,而垃圾放对了地方就是资源!
《小孩不笨2》这部电影的每一句台词,每一个镜头,每一个表情都
反映了深刻的教育问题,这些教育问题往往就发生在我们身边,甚至就在
我们家里,这一点尤其让人震动!学员华妈才上两节课,已经有如此深刻
的思考,真是令人欣慰,下面分享她的观后感,给大家一些参考。
一、孩子的成长需要父母的有效陪伴,父母事业的巨大成功也弥补不了缺席孩子成长的遗憾。
电影中学谦和杰利的父母是新加坡的中产阶级,父母整天忙于工作,
以至于错过了孩子成长的关键时期,在孩子需要的时候他们都在忙于工作
或者应酬,以至于在父亲生日的时候杰利送给父亲的画像是一幅“灯下黑”的爸爸形象,在孩子的眼里看到的始终是黑暗中的爸爸,因为爸爸总是在
熄灯后回来。
杰利在学习或者生活有疑问都是通过冰箱上纸条与爸爸妈妈联络,而
爸爸妈妈则是通过讲口水连篇的道理来教育两个孩子,结果学谦把家当作
睡觉的地方,慢慢就变成哑巴了,他们的心门关闭了,导致各种问题频发。
二、如何做“父母”是一门专业,需要努力学习、成长才能“合格”。
1.少看孩子的缺点,多看孩子的优点。
这是打开孩子心门的钥匙。
2.做好孩子青春期的性教育,在孩子成长中至关重要。
影片中杰利的同学看了电视剧中的男女手拉手、亲嘴然后在一起睡觉
就怀孕了,进而作弄杰利和晓晰,杰利为了弄清“婴孩从哪里来”的真相,苦苦寻找:一问外婆他从哪里来,外婆回复“从垃圾场里”;二问女佣,
女佣回答这个不用学,长大了自然就会了;三问妈妈,妈妈回复长大了就
知道了;四问老师是怎么怀孕的,老师回复是虫和卵的结合,进一步深入
追问,老师说明年就讲到了;五是请教恰遇一大腹翩翩的男士,杰利赶快
问叔叔的肚子是不是因为虫跟蛋的结合才变大的,叔叔的回答令他更加迷惑;六是一迷未解,一惑又来,杰利开始想怎样能把晓晰杜子里的孩子打掉,偶遇一奶奶跟怀孕的阿姨说吃黄,孩子容易掉,结果是晓晰吃到腹痛
难忍到医院才真相大白。
由此可见从小开始适龄的性教育多么重要!这一点我也深有体会,上
初中的我开始进入青春期,公交车上人挨人,如果男的臀部和我臀部挨着,我就会觉得可能会怀孕,这个问题一直困扰了我两三年左右的时间,现在
想想都觉得可笑,对性知识的无知,无形当中给自己莫大的心理压力,焦
虑和担忧。
幸好现在北师大出版了中小学性教育教材,让家长和老师有书
可依。
3.赏识孩子。
欣赏、鼓励孩子,唤醒孩子内心的好小孩,让他们拿出最好的一面。
每个孩子都想做好孩子,不想被批评。
电影中经典的台词是:欧巴桑问成
才爸爸,你最后一次称赞你儿子是什么时候"两年前",回复是2岁的时候,欧巴桑说:"当你的儿子真够倒霉的"。
学谦的遭遇也是如此,他在博客中
写到:"昨天晚上,我看到爸爸的电脑有问题,爸爸早上没有带着上班,
就花点时间帮爸爸修好了,希望弄完电脑后,爸爸不会耽误工作,结果还
是被爸爸骂了一顿。
父亲过生日,杰利送给父亲一幅父亲的"灯下黑"画像,爸爸妈妈不但没有理解孩子画像的深刻含义,还批评杰利调皮,杰利给爸爸、妈妈讲故事,爸爸妈妈不但没有认真听,还批评学谦送给爸爸的生日
礼物剃须刀浪费钱,孩子的心理该有多难过!这部影片告诉我们多鼓励孩子,多称赞孩子,多看孩子的优点,好孩子是夸出来的,不是骂出来,打
出来的。
赏识是一股巨大的推动力,激发孩子的潜能;成才的父亲在临终
前鼓励儿子成才要打到世界去,成才果然努力得了冠军。
由此可见,资源
放错了地方就是垃圾,垃圾放对了了地方就是资源!
4.要求孩子做的,父母要首先做到。
5.父母要倾听孩子,与孩子进行有效沟通,忌说教。
影片中杰利画外音:大人们经常认为,和孩子说很多话就是沟通了,
其实爸爸妈妈外婆都是自己讲,自己爽。
而孩子们都是假装在听,然后一
边进一边出。
孩子们有没有听进去,爸妈不管,就要讲了就行了,可是父
母没有明白,多了就很难消化的道理……。
,杰利的父母喜欢说教,认为
这是管教,而孩子真正需要父母时,父母却不在。
6.理解、接纳、认可孩子,给孩子无条件的爱。
影片最后,当成才的爸爸、学谦的爸爸醒悟后,在孩子犯错遭遇危险,奋不顾身冲上去解救孩子,那种爱是发自内心的、无条件的,孩子从内心
感受到来自父母的真正的爱,亲子关系融洽,一切问题都迎刃而解!
《小孩不笨2》告诉我们,孩子的问题都是家长的问题,教育的本质
是家长的自我修行。
好好思索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