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力元件-课件PPT(演示稿)-PPT文档资料
合集下载
第3章动力元件

• 外啮合齿轮泵的泄漏途径:
泵体内表面和齿顶径向间隙的泄漏: 10%-15%; 齿面啮合处间隙的泄漏:很少; 齿轮端面间隙的泄漏, 70%-75%。
减小端面泄漏是提高齿轮泵容积效率的主要途径。
2.液压径向不平衡力
• 原因:
在压油腔和吸油腔之间存 在着压差; 泵体内表面与齿轮齿顶之 间存在着径向间隙。 • 液体压力的合力作用在 齿轮和轴上,是一种径 向不平衡力。
⑵ 额定压力: 液压泵在正常工作条件下,按试 验标准规定连续长期运转的最高压力。额定压
力值的大小由液压泵零部件的结构强度和密封性来 决定。超过这个压力值,液压泵有可能发生机械或 密封方面的损坏。
液压泵在正常工作时,其工作压力应小 于或等于泵的额定压力。
⑶ 最高允许压力:在超过额定压力的条件下,根据
c) 在配油盘上开卸荷三角槽。
③定子工作表面(内)曲线 要求: a) 叶片不发生脱空 ; b) 获得尽量大的理论排量; c) 减小冲击,以降低噪声,减少磨损 d) 提高叶片泵流量的均匀性,减小流量脉动。 常用定子的过渡曲线有:阿基米德曲线、
等加速-等减速曲线、正弦曲线、高次曲线等。
④叶片倾角:
叶片在转子中的安放应当有利于叶 片的滑动,磨损要小。
压泵技术规格指标之一。
⑹瞬时流量qin:泵在每一瞬时的流量,一般指 泵瞬时理论(几何)流量。
3.功率:
液压泵的输入能量为机械能,其表现为转 矩和转速;液压泵的输出能量为液压能,表现 为压力和流量。
⑴理论功率Pt: 它用泵的理论流量与泵进出
口压差的乘积来表示,
Pt pqt
⑵输入功率Pi 实际驱动液压泵轴所需要的机械功 率,由电动机或柴油机给出,即 Pi T 2nT
q
泵体内表面和齿顶径向间隙的泄漏: 10%-15%; 齿面啮合处间隙的泄漏:很少; 齿轮端面间隙的泄漏, 70%-75%。
减小端面泄漏是提高齿轮泵容积效率的主要途径。
2.液压径向不平衡力
• 原因:
在压油腔和吸油腔之间存 在着压差; 泵体内表面与齿轮齿顶之 间存在着径向间隙。 • 液体压力的合力作用在 齿轮和轴上,是一种径 向不平衡力。
⑵ 额定压力: 液压泵在正常工作条件下,按试 验标准规定连续长期运转的最高压力。额定压
力值的大小由液压泵零部件的结构强度和密封性来 决定。超过这个压力值,液压泵有可能发生机械或 密封方面的损坏。
液压泵在正常工作时,其工作压力应小 于或等于泵的额定压力。
⑶ 最高允许压力:在超过额定压力的条件下,根据
c) 在配油盘上开卸荷三角槽。
③定子工作表面(内)曲线 要求: a) 叶片不发生脱空 ; b) 获得尽量大的理论排量; c) 减小冲击,以降低噪声,减少磨损 d) 提高叶片泵流量的均匀性,减小流量脉动。 常用定子的过渡曲线有:阿基米德曲线、
等加速-等减速曲线、正弦曲线、高次曲线等。
④叶片倾角:
叶片在转子中的安放应当有利于叶 片的滑动,磨损要小。
压泵技术规格指标之一。
⑹瞬时流量qin:泵在每一瞬时的流量,一般指 泵瞬时理论(几何)流量。
3.功率:
液压泵的输入能量为机械能,其表现为转 矩和转速;液压泵的输出能量为液压能,表现 为压力和流量。
⑴理论功率Pt: 它用泵的理论流量与泵进出
口压差的乘积来表示,
Pt pqt
⑵输入功率Pi 实际驱动液压泵轴所需要的机械功 率,由电动机或柴油机给出,即 Pi T 2nT
q
飞机的动力装置 ppt课件

ppt课件
14
ppt课件
4.喷气式发动机
(3)燃烧室
功能:将喷嘴供应的燃油和压气机供应的空气混合燃烧释放热量,供给涡轮所需的均匀 加热的平稳高温高压燃气流。
15
ppt课件
4.喷气式发动机
(4)涡轮
功能:高温高压燃气膨胀,将热能转换成涡轮的机械能,同时驱动压气机和附件提供功 率。在涡轮螺旋桨和涡轮轴发动机它还为螺旋桨和旋翼提供轴功率。
6
ppt课件
3.螺旋桨
2.螺旋桨的工作原理
螺旋桨由叶片组成。叶片的横断面相当于机翼的翼型,它相对于空气运动时, 把空气向后排开,空气的反作用力给它一个向前的拉力,从而推动飞机运动。
7
ppt课件
3.螺旋桨
3.螺旋桨的变距
变距螺旋桨,就是桨叶角可以改变的螺旋桨。 飞行速度高时,桨叶角变大,增加拉力,飞行速度低时桨叶角变小。
4.螺旋桨的顺桨和逆桨
顺桨:当双发(或多发)飞机一发失效后,为减小螺旋桨的飞行阻力,使桨 叶角增加到90度左右。
反桨(逆桨):使桨叶角减小到出现负桨叶迎角,产生负拉力,缩短着陆滑 跑距离。
8
3.螺旋桨
4. 螺旋桨飞机的特点
(1)耗油低,经济性好 (2)结构简单,维护简单,可靠性好 (3)适于低速小型飞机(800公里/小时以下)
4.喷气式发动机
23
ppt课件
发 动 机 适 用 范 围
24
ppt课件
主要部件
航空燃气 涡轮发动机
附件系统
进气道 压气机
燃烧室 涡轮
尾喷管
燃油系统 启动系统 附件传动系统 润滑系统 控制仪表系统 冷却系统
25
ppt课件
动力系统设计PPT课件

相应的步距角。转子角位移的大小及转速分别与输入的电脉冲数及频率成正比,并 在时间上与输入脉冲同步。 • 只要控制输入电脉冲的数量、频率以及电动机绕组通电相序即可获得所需的转角、 转速及转向,很容易用微机实现数字控制。
第332页/共109页
一、步进电动机的特点与种类
•步进电动机具有以下特点: ①步进电动机的工作状态不易受各种干扰因素的影响(如
闭 指令输入 环 1 234 5
运算处理电路
驱动电路
伺服 电动机
速度反馈
速度传感器
位置检测传感器 滑尺
驱动电路
伺服 电动机
位置反馈
速度
速度传感器
第232页/共109页
(二)、机电系统对伺服控制电动机的基本要求
为实现运动、功率/能量、控制运动方式的转换, 对伺服控制电动机提出了一些基本要求。
(1)性能密度大。即功率密度 Pw=P/G 或比功率密度 Pbw=(T2/J)/G 大。 (2)快速性好。即加速转矩大、频响特性好。 (3)位置控制与速度控制精度高、调速范围大、低速平稳性好、分辨率高以及振
(4)易于实现自动化控制:主流是电气式。其次是液压式和气压式(在驱动接口中需要增加电-液或电-气变换 环节)。内燃机定位运动的微机控制较难,故通常仅被用于交通运输机械。
第110页/共109页
3.1.3 机电系统常用的控制电动机
• 控制用电动机有力矩电动机、脉冲(步进)电动机、变频调速电动机、开关磁阻 电动机和各种AC/DC电动机等。控制用电动机是电气伺服控制系统的动力部件, 是将电能转换为机械能的一种能量转换装置。由于其可在很宽的速度和负载范围 内进行连续、精确的控制,因而在各种机电一体化系统中得到广泛应用。
第354页/共109页
第332页/共109页
一、步进电动机的特点与种类
•步进电动机具有以下特点: ①步进电动机的工作状态不易受各种干扰因素的影响(如
闭 指令输入 环 1 234 5
运算处理电路
驱动电路
伺服 电动机
速度反馈
速度传感器
位置检测传感器 滑尺
驱动电路
伺服 电动机
位置反馈
速度
速度传感器
第232页/共109页
(二)、机电系统对伺服控制电动机的基本要求
为实现运动、功率/能量、控制运动方式的转换, 对伺服控制电动机提出了一些基本要求。
(1)性能密度大。即功率密度 Pw=P/G 或比功率密度 Pbw=(T2/J)/G 大。 (2)快速性好。即加速转矩大、频响特性好。 (3)位置控制与速度控制精度高、调速范围大、低速平稳性好、分辨率高以及振
(4)易于实现自动化控制:主流是电气式。其次是液压式和气压式(在驱动接口中需要增加电-液或电-气变换 环节)。内燃机定位运动的微机控制较难,故通常仅被用于交通运输机械。
第110页/共109页
3.1.3 机电系统常用的控制电动机
• 控制用电动机有力矩电动机、脉冲(步进)电动机、变频调速电动机、开关磁阻 电动机和各种AC/DC电动机等。控制用电动机是电气伺服控制系统的动力部件, 是将电能转换为机械能的一种能量转换装置。由于其可在很宽的速度和负载范围 内进行连续、精确的控制,因而在各种机电一体化系统中得到广泛应用。
第354页/共109页
液压与气压之动力元件PPT课件

第42页/共94页
排量计算 V 4 Re B
改变偏心距, 即可改变排量
第43页/共94页
外反馈式变量叶片泵原理
第44页/共94页
泵的工作压力与偏心量的关系
e
e0
A(
p ks
pB
)
( p pB )
第45页/共94页
变量叶片泵的流量压力曲线
调节螺钉5,AB上下平移 调节螺钉10,BC左右平 移 改变弹簧刚度,BC段斜率 改变。
液压泵的图形符号
单向定量 液压泵
单向变量 液压泵
双向定量 液压泵
双向变量 液压泵
第17页/共94页
4.2 齿轮式液压泵
1、齿轮泵的工作原理 2、齿轮泵的流量 3、低压齿轮泵的结构 4、齿轮泵的优缺点及使用
第18页/共94页
齿轮油泵的工作原理
第19页/共94页
齿轮泵的流量
齿轮泵的排量: V 2zVi (ml/ r)
第7页/共94页
液压泵的性能参数——排量
1)排量(V):液压泵每转输出油 液的体积,单位为(ml/r),其大小 取决于结构参数
第8页/共94页
液压泵的性能参数——流量
2)理论流量(q):单位时间内输出 油液的体积,其单位为(l/min)
排量V与流量q的关系:
q nV 103(l / min)
其中:n为液压泵的转速 (rpm)
第76页/共94页
例4.3
某液压泵排量V=50cm3/r,其总泄漏量Δq 与输出压力p的关系式为Δq=C•p,式中 C=29×10-5cm3/(Pa•min),泵的转速 n=1450r/min。试计算该泵输出压力 p=0.25MPa、5MPa、7.5MPa、10MPa时液 压液压泵的实际流量q实和容积效率η容;若泵的摩 擦损失(与压力无关)扭矩ΔM=2N•m,试计算 该泵在上述几种压力下运行时的总效率η;计算驱 动该泵工作的电机功率P。
排量计算 V 4 Re B
改变偏心距, 即可改变排量
第43页/共94页
外反馈式变量叶片泵原理
第44页/共94页
泵的工作压力与偏心量的关系
e
e0
A(
p ks
pB
)
( p pB )
第45页/共94页
变量叶片泵的流量压力曲线
调节螺钉5,AB上下平移 调节螺钉10,BC左右平 移 改变弹簧刚度,BC段斜率 改变。
液压泵的图形符号
单向定量 液压泵
单向变量 液压泵
双向定量 液压泵
双向变量 液压泵
第17页/共94页
4.2 齿轮式液压泵
1、齿轮泵的工作原理 2、齿轮泵的流量 3、低压齿轮泵的结构 4、齿轮泵的优缺点及使用
第18页/共94页
齿轮油泵的工作原理
第19页/共94页
齿轮泵的流量
齿轮泵的排量: V 2zVi (ml/ r)
第7页/共94页
液压泵的性能参数——排量
1)排量(V):液压泵每转输出油 液的体积,单位为(ml/r),其大小 取决于结构参数
第8页/共94页
液压泵的性能参数——流量
2)理论流量(q):单位时间内输出 油液的体积,其单位为(l/min)
排量V与流量q的关系:
q nV 103(l / min)
其中:n为液压泵的转速 (rpm)
第76页/共94页
例4.3
某液压泵排量V=50cm3/r,其总泄漏量Δq 与输出压力p的关系式为Δq=C•p,式中 C=29×10-5cm3/(Pa•min),泵的转速 n=1450r/min。试计算该泵输出压力 p=0.25MPa、5MPa、7.5MPa、10MPa时液 压液压泵的实际流量q实和容积效率η容;若泵的摩 擦损失(与压力无关)扭矩ΔM=2N•m,试计算 该泵在上述几种压力下运行时的总效率η;计算驱 动该泵工作的电机功率P。
第三章 液压传动动力元件ppt课件

编辑版pppt
25
3.2 齿轮泵
2.径向不平衡力的问题
产生原因:齿槽内的油液由吸油区的低 压逐步增压到压油区的高压。
在齿轮泵中,由于在压油腔和吸油 腔之间存在着压差,液体压力的合力作 用在齿轮和轴上,是一种径向不平衡力, 如图所示。径向不平衡力的大小为
式中,K—系数; 对于主动轮,K=0.75。 对从动轮,K = 0.85;
编辑版pppt
19
3.2 齿轮泵
3.2.1 外啮合齿轮泵的结构与工作原理
1 2
编辑版pppt
3
泵体1 主动齿轮2 从动齿轮3 两端盖
20
3.2 齿轮泵
齿轮泵的工作原理
1
泵体内相互啮合的(主动齿轮
2
2、从动齿轮3、两端盖,泵体
1)一起构成密封工作容积,
齿轮的啮合点将左、右两腔隔
开,形成了吸、压油腔。
编辑版pppt
11
3.1 液压泵概述
编辑版pppt
12
3.1 液压泵概述
编辑版pppt
13
3.1 液压泵概述
编辑版pppt
14
3.1 液压泵概述
编辑版pppt
15
3.1 液压泵概述
液压泵的总效率、容积效率和机械效率可以通过实验测得。
编辑版pppt
16
3.1 液压泵概述
液压泵的性能曲线。
液压泵在0压时的流量即为qt,由于泵的泄 漏量随压力升高而增大,所以泵的容积效率 及实际流量q随泵的工作压力的升高而降低, 压力为零时的容积效率=100%,这时的实际 流量q等于理论流量qt。
2.双作用叶片泵的排量和流量
如图所示,当不考虑叶片厚度时,双作用叶片 泵的排量为
第3章动力元件

故又有:
pv
1
kl p Vn
(3.9)
(b)机械效率pm 液体在泵内流动时,液体粘性会
引起转矩损失,此外泵内零件相对运动时,机械摩擦也
会引起转矩损失,使泵实际输入功率Pi总是大于泵理论
功率Pt。机械效率pm是泵所需要的理论转矩与实际转矩
之比,即:pmT T it 2 T n tT i 2 V n T p i qtP ipP P it (3.10)
2.齿轮泵的排量和流量
(1) 排量
排量V是齿轮每转一周,泵所排出的液体体积,它近似
地等于两个齿轮的齿间容积之和。按齿轮啮合原理可得出齿
轮泵排量为: VD h B 2 zm 2B
(3.12)
式中:D —— 齿轮节圆直径;
h —— 齿轮齿高;
B —— 齿轮齿宽;
z—— 齿轮齿数;
m —— 齿轮模数。
第3章 液压与气压传动动力元件
§3.1 概述 §3.2 齿轮泵 §3.3 叶片泵 §3.4 柱塞泵 §3.5 各类液压泵的性能比较及应用 §3.6 气源装置
返回
§3.1 概述
1.液压泵的工作原理
液压泵是靠密封容腔容积的变化来工作的。图3.1a所示 为液压泵的工作原理图。当凸轮1由原动机带动旋转时,柱塞 2便在凸轮和弹簧4的作用下在泵体3内往复运动。泵体内孔与 柱塞外圆之间有良好的配合精度,使柱塞在泵体孔内作往复 运动时基本没有油液泄漏。柱塞右移时,缸体中密封工作腔a 的容积变大,产生真空,油箱中的油液便在大气压力作用下 通过吸油阀5吸入泵内,实现吸 油;柱塞左移时,缸体中密封工 作腔a的容积变小,油液受挤压, 通过压油阀6输出到系统中去, 实现压油。如果偏心轮不断地旋 转,液压泵就会不断地完成吸油 和压油动作,因此就会连续不断 地向液压系统供油。
25-动力元件PPT模板

① 具有能不断重复变化的封闭容积。液压泵或空气压缩机流量的大小 取决于单位时间内密封容积变化的大小。
② 吸油或吸气时,保证油液或空气的压力高于封闭容积内的即时压力。 为此,通常使油箱或气管与大气相通。
③ 装有配流机构,如图13-7(b)所示的单向阀5和6,以保证液压泵或 空气压缩机能连续工作。
(a)实物图
(a)径向柱塞泵
(b)轴向柱塞泵
1—柱塞;2—定子;3—转子;4—衬套;
1—斜盘;2—柱塞;3—缸体;
5—配油轴;6—柱塞孔
图13-10 柱塞泵 4—配流盘;5—传动轴
1.2 液压泵
3.柱塞泵 (2)柱塞泵的特点和应用
1 柱塞和缸体等部件制造简单、加工精度高、密封
性好。
2 流量调节方便,只需改变柱塞工作行程即可。
图13-11所示为卧式活塞式空气压缩机的结构示意图。当活塞3向右运动时, 气缸2内活塞左腔的压力低于大气压力,吸气阀9被打开,空气进入气缸内,该 过程称为吸气过程。当活塞向左移动时,吸气阀在缸内气体的作用下关闭,缸 内气体被压缩,该过程称为压缩过程。当缸内气压增高到略高于输气管内的气 压后,排气阀1被打开,压缩空气进入输气管道内,该过程称为排气过程。电 动机通过曲轴8带动活塞往复运动,不断产生压缩空气。
转的变量泵
双向变量泵或马达 单元,双向流动, 带外泄油路,双向
旋转
马达 空气压缩机
图形 符号
1.1 普通圆柱蜗杆传动的主要参数及其选择
1.蜗杆的头数、蜗轮的齿数
蜗杆的头数是指蜗杆分度圆柱上螺旋线的条数,用z1表示。蜗杆头数z1越 小,传动比越大,且越容易实现自锁,但传动效率将随之降低,摩擦发热量增 大;蜗杆头数z1越大,传动效率越高,但传动比将变小,且加工困难,故一般 取z1 =1,2,4,6。
② 吸油或吸气时,保证油液或空气的压力高于封闭容积内的即时压力。 为此,通常使油箱或气管与大气相通。
③ 装有配流机构,如图13-7(b)所示的单向阀5和6,以保证液压泵或 空气压缩机能连续工作。
(a)实物图
(a)径向柱塞泵
(b)轴向柱塞泵
1—柱塞;2—定子;3—转子;4—衬套;
1—斜盘;2—柱塞;3—缸体;
5—配油轴;6—柱塞孔
图13-10 柱塞泵 4—配流盘;5—传动轴
1.2 液压泵
3.柱塞泵 (2)柱塞泵的特点和应用
1 柱塞和缸体等部件制造简单、加工精度高、密封
性好。
2 流量调节方便,只需改变柱塞工作行程即可。
图13-11所示为卧式活塞式空气压缩机的结构示意图。当活塞3向右运动时, 气缸2内活塞左腔的压力低于大气压力,吸气阀9被打开,空气进入气缸内,该 过程称为吸气过程。当活塞向左移动时,吸气阀在缸内气体的作用下关闭,缸 内气体被压缩,该过程称为压缩过程。当缸内气压增高到略高于输气管内的气 压后,排气阀1被打开,压缩空气进入输气管道内,该过程称为排气过程。电 动机通过曲轴8带动活塞往复运动,不断产生压缩空气。
转的变量泵
双向变量泵或马达 单元,双向流动, 带外泄油路,双向
旋转
马达 空气压缩机
图形 符号
1.1 普通圆柱蜗杆传动的主要参数及其选择
1.蜗杆的头数、蜗轮的齿数
蜗杆的头数是指蜗杆分度圆柱上螺旋线的条数,用z1表示。蜗杆头数z1越 小,传动比越大,且越容易实现自锁,但传动效率将随之降低,摩擦发热量增 大;蜗杆头数z1越大,传动效率越高,但传动比将变小,且加工困难,故一般 取z1 =1,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