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新课标导学10课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点拨】学会读书,懂得运用自己的经验深入阅读, 融会贯通,就能发现经典作品的独特魅力。而人的 经验不断增长,阅读不断地深入,就能不断地能从 名著中有所发现,这就是所谓的“常读常新”。
阅读下面选段,完成1~4题。
世界文学的辉煌殿堂对每一位有志者都敞开着, 谁也不必对它收藏之丰富望洋兴叹,因为问题 不在于数量。有的人一生中只读过十来本书, 却仍然不失为真正的读书人。还有人见书便生 吞下去,对什么都能说上几句,然而一切努力 全都白费。因为教养得有一个可教养的客体作 前提,那就是个性或人格。
【答案】 读书可能会挤占我们生活中很多宝 贵的时间,但真正的生活离不开读书。
4.作者说:“单靠报纸和偶然得到的流行文 学,是学不会真正意义上的阅读的,而必须读 杰作。”作为中学生,你同意这种观点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错,读得太多可能有害,书籍可能成为生活的 竞争对手。但是尽管如此,我仍然不反对任何人 倾心于书。让我们每个人都从自己能够理解和喜 爱的作品开始阅读吧!但单靠报纸和偶然得到的 流行文学,是学不会真正意义上的阅读的,而必 须读杰作。杰作常常不像时髦读物那么适口,那 么富于刺激性。杰作需要我们认真对待,需要我 们在读的时候花力气、下功夫。
A.日前,港闸公安分局的民警来到南通市看 守所,向羁押在此的53岁的李某宣读了因屡次 盗窃电瓶车被执行劳动______1年的处理决定。
B.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一名教师应该经常 阅读三种书:一种是教学教育理论方面的书, 这是作为一个教育者从事教育的基础;一种是 名人的传记作品,用以提高自身________;还 有一种就是心理学方面的书,尤其是教育心理 学和发展心理学方面的书。
【答案】 ①读书不在于数量,重要的是以个 性或人格为前提。(或敬重知识、注重爱的阅读) ②从自己能够理解和喜爱的作品开始阅读。③ 必须花力气、下功夫阅读。
2.作者认为,获得教养必须以个性或人格作为前提。 “个性或人格”具体指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对阅读(文明)的热爱,对知识的敬重, 自身的道德品质修养。
2.作者论述什么是真正的修养时认为真正的修养 “目的不在于提高这种或那种能力和本领”,你如 何理解?
【点拨】修养无功利目的,读书是终生任务。黑塞 说“真正的修养不追求任何具体的目的”,又说教 养就是对精神和心灵完善的追求,这两句话并不矛 盾。真正的修养不存在功利的企图,正是为了“精 神和心灵的自我完善”,而“具体的目的”指的是 通常所说的提高某种能力和本领。从人的生存来讲, 本领和能力固然重要,但是毕竟是生存的手段,而 修养或教养是生存的境界。
答案: (1)ài (2)báshè (3)jiè (4)bì (5)nì (6)qiānɡ
(7)zhào (8)qiǎn (9)luǒ (10)xié (11)jiā (12)máo (13)jiānɡ (14)chú (15)huī
2.给下列多音字注音并组词。


【答案】 略
练规范、练技能、练速度
没有这个前提,教养在一定意义上便落了空,纵 然能积累某些知识,却不会产生爱和生命。没有 爱的阅读,没有敬重的知识,没有心的教养,是 戕害性灵的最严重的罪过之一。
当今之世,对书籍已经有些轻视了。为数甚多的 年轻人,似乎觉得舍弃愉快的生活而埋头读书, 既可笑又不值得;他们认为人生太短促、太宝贵, 却又挤得出时间一星期去泡六次咖啡馆,在舞池 中消磨许多时光。是啊,“现实世界”的大学、 工场、交易所和游乐地尽管那么生气蓬勃,可整 天呆在这些地方,难道就比我们一天留一两个小 时去读古代哲人和诗人的作品,更能接近真正的 生活吗?
泊秦淮① □杜 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②,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③。
【注】 ①秦淮:秦淮河,发源于江苏省溧水 县东北,向西流经金陵(今南京市)入长江。河道 相传为秦始皇时开凿,以疏淮河,故名秦淮。 ②烟笼寒水月笼沙:为互文见义的句式,即 “烟”“月”都笼罩着“水”和“沙”。③商 女:指卖唱的歌妓。江:指秦淮河。
二战后,黑塞主要从事整理、编纂早年和中年时期 的作品,有少量诗歌、散文、回忆录和文艺评论发 表。1946年,黑塞获得________文学奖。他还曾获 得冯达诺奖、歌德奖等。黑塞于1923年加入了瑞士 籍。
【答案】 彼得·卡门青 堤契诺之歌 回忆之页 诺贝尔
1.黑塞在本文表述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点拨】文章认为读书是获得教养的主要途 径,赞美了读书的作用,劝说人们用心研读 经典作品,在书籍中发现世界,认识社会, 完善自我修养。
【解析】 (1)“呈现”指显出;露出。“展现” 指展示、表现出。
(2)“研读”指钻研阅读。“研究”指探究事物 的真相、性质、规律等;考虑或商讨(意见、问 题)。
(3)“教养”指一般文化和品德的修养;也指教 育培养。“修养”指理论、知识、艺术、思想 等方面的一定水平;也指养成的正确的待人处 世的态度。
4.黑塞认为“我们先得向杰作表明自己的价值, 才会发现杰作的价值”,你如何理解?
【点拨】这句话阐述的是阅读的态度。阅读杰 作,特别是读那些有久远影响、有世界声誉的 杰作,要有崇敬之心,庄重之感,如果没有一 种敬重之心,是难以体会到杰作的伟大的。
5.对经典作品为什么要反复阅读?
思想家和作家的著作,“过一些年都会对读者呈现 出新的、变化了的面貌,都将得到新的理解,在他 心中唤起新的共鸣”,原因是什么呢?你有过这样 的阅读体验吗?请同学结合自己的阅读经历来谈。
【鉴赏提示】 这首诗通过写夜泊秦淮 所见所闻的感受,揭露了晚唐统治阶级 中的上层人物沉溺声色,醉生梦死的腐 朽生活;抨击了他们只知贪图享乐,不 问国家前途的罪行。诗写得凝炼、含蓄。 首联在写景中叙事,渲染出一种凄凉暗 淡的气氛。这种气氛适宜表现商女所唱 的靡靡之音。末联在叙事中有议论,暗 指当时最高统治集团腐化堕落,不顾国 家安危。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1)狭隘.____ (2)跋.涉.____ (3)慰藉.____ (4)麻痹.
____ (5)沉溺.____ (6)戕.害____ (7)召.唤____ (8)消遣.
____ (9)赤裸裸.____ (10)要挟.____ (11)汗流浃.背____ (12)时髦.____ (13)僵.死____ (14)雏.形____ (15) 恢.宏____








【答案】 宽敞/隐蔽 蓬荜生辉/篷车 修葺/攸关 符箓/俸禄 谥号/狭隘 赤裸/脚踝
4.辨析词义,选择最恰当的词语填写在句中横线上。
(1)展现·呈现
走进蔬菜大棚,________在眼前的是一片盈然的绿 意。从菜农忙碌的身影上________出一派丰收的气 象。
(2)研读·研究
A.2008年“两会”期间,代表们认真 ________百姓关注的热点问题,纷纷建言献策, 制定了一系列方针政策来保障百姓权益。
B.认真________2007年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 审议通过的20件法律草案,就会发现,到2008 年初我国将形成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 系。
(3)教养·修养




【答案】 jǐn尽管/jìn尽力 zhōnɡ中间/zhònɡ中肯 bèi人心向背/bēi背债 jiào教养/jiāo教书 zànɡ宝藏 /cánɡ藏书 jí狼藉/jìè枕藉3.为下列形近字组词。来自敞蓬修

3.“不错,读得太多可能有害,书籍可能成 为生活的竞争对手。但是尽管如此,我仍然不 反对任何人倾心于书。”请问怎样理解这两句 话的含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此题答案不唯一。可从以下角度 去思考:读杰作诚然有益,但需花费很多时 间;中学生面临高考和升学的压力,时间十 分紧迫。怎样解决这一矛盾呢?该不该读? 怎样读?同学们尽可以发表自己的看法,说 不定你会从中得到不少启发呢!
3.经典作品的作用为什么不同一般?为什么前辈学 人总是提醒我们读经典作品?
【点拨】读书学习,“读什么?”是个基本问题。 作者认为阅读经典是获得教养的主要的途径。通过 阅读作家和思想家的作品获得鲜活的意识和理解, 逐渐熟悉并掌握大师们的思想成果。
此问可进行延伸:有些文学作品轰动一时,为 什么才过了十来年就没有人再提及?为什么每 个民族都会有自己的文学史?为什么每个民族 尊奉的作家往往也是世界的?如中国的屈原、 司马迁、李白、杜甫、苏轼、曹雪芹和鲁迅, 俄罗斯的普希金、托尔斯泰,法国的司汤达、 英国的莎士比亚、意大利的但丁、西班牙的塞 万提斯等,他们的作品,不但在本国流传,也 产生了世界的影响,滋养了无数的人。
【答案】 (1)展现 呈现 (2)A.研究 B.研 读 (3)A.教养 B.修养
5.文学常识填空。
赫尔曼·黑塞(1877~1962),20世纪德国文学的重要 作家。第一部长篇小说《________》(1904)令他一 举成名。除了小说创作外,黑塞同时也致力于小品 文与诗歌的创作,以抒发观感,有诗文集 《________》,散文集《________》《图像集》等。
1.作者倡导的是怎样的一种读书观?试分条概 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