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九年级化学化学方程式的计算的技巧及练习题及练习题(含答案)及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化学】九年级化学化学方程式的计算的技巧及练习题及练习题(含答案)及解
析
一、中考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1.高铁快速发展方便了人们的出行。
工业上可利用铝和氧化铁在高温下发生置换反应制得铁来焊接钢轨。
若用足量铝与48 kg氧化铁反应,理论上可制得铁的质量是多少?
【答案】33.6kg
【解析】
【分析】
【详解】
解:理论上可制得铁的质量为x。
2323
2Al+Fe O=Al O+2Fe
160112
48kg x
高温
16048kg
=
112x
x=33.6kg
答:用足量铝与48 kg氧化铁反应,理论上可制得铁的质量是33.6kg。
2.海洋是地球上最大的聚宝盆,浩瀚的海洋蕴含着丰富的化学资源,海水中化学资源的利用具有非常广阔的前景,目前世界上60%的镁是从海水中提取的,主要步骤如下图
(1)在第①步中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_____。
(2)步骤②产生的氯化镁的质量与原卤水中氯化镁的质量相比_____(填“增大”、
“减小”或“不变”之一)。
(3)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取一定量的氢氧化镁固体,放入干净的烧杯中,向其中逐滴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稀盐酸,烧杯中固体的质量与加入稀盐酸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当加入10%的稀盐酸73g(即A点)时,请通过计算,求此时所得不饱和溶液的质量_____。
【答案】产生白色沉淀 不变 78.8g
【解析】
【分析】
【详解】
(1)石灰乳中的氢氧化钙和氯化镁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氯化钙,在第①步中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产生白色沉淀;
(2)根据中镁元素守恒,所以步骤②产生的氯化镁的质量与原卤水中氯化镁的质量相比不变;
(3)设反应的氢氧化镁的质量为x
2
22Mg(OH)2HCl =MgCl 2H O 58
73x 73g 10%58
73=x 73g 10%
++⨯⨯
x=5.8g
此时所得不饱和溶液的质量为73g+5.8g=78.8g
答:所得不饱和溶液的质量为78.8g 。
故答案为:
(1)产生白色沉淀。
(2)不变;
(3)78.8g 。
【点睛】
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时,第一要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第二要使用正确的数据,第三计算过程要完整。
3.向 100 克 MgCl 2 和 HCl 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 10%的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情况,如图所示。
(1)当滴加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至 N 点时所得溶液的 pH 值为_______(填编号); A 大于 7 B 等于 7 C 小于 7
(2)通过计算,确定 M 点时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____。
【答案】A 9.2%(详见解析)
【分析】
向 100 克 MgCl 2 和 HCl 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 10%的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钠先与盐酸反应,等盐酸完全反应后再与氯化镁反应。
【详解】
(1)当滴加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至N 点时,氢氧化钠过量,溶液呈碱性,pH.>7,故选A ;
(2)根据图示可知,反应过程中生成了5.8g 的氢氧化镁。
设恰好完全反应时,和氯化镁反应的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为x
()222NaOH +MgCl =2NaCl +Mg OH 8058
x 10%
5.8g
↓
⨯ 80x 10%=
58 5.8g
⨯ x=80g
所以反应的全部的氢氧化钠的质量为(80g+80g )×10%=16g ;
设生成的氯化钠的质量为y ,由于钠元素最终转到氯化钠得关系式为: N 40
58.516g y
aOH NaCl
~ 4016=58.5y
y=23.4g
所得氯化钠溶液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为23.4g 100%9.2%100g+80g+80g-5.8g
⨯≈。
答:当加入10%的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为M 时溶液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为9.2%。
4.利用中和反应可以测定盐酸的浓度。
将40 g 0.8%氢氧化钠溶液逐滴加入到20 g 盐酸中,边滴加边搅拌。
随着氢氧化钠溶液的滴加,溶液pH 变化如图所示。
所用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________?
【答案】0.73%
【分析】
【详解】
由题意可知,当氢氧化钠溶液加入20g时和盐酸恰好完全反应,20g0.8%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含氢氧化钠的质量为:20g×0.8%=0.16g,设20g盐酸中含溶质的质量为x,
2
NaOH+HCl=
4036.5
0.16g x
NaCl+H O
x36.5
=
0.16g40
x=0.146g,所用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0.146g
20g
×100%=0.73%。
5.现用质量分数为29.2%的盐酸溶液配制500g质量分数为7.3%的稀盐酸,用所配稀盐酸测得某NaOH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20%。
(1)需要加入_____g水来配得上述稀盐酸。
(2)测得溶液pH=7时,消耗稀盐酸200g。
求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
_____(写出计算过程,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3)若所测NaOH溶液在空气中放置时间较长,已经变质,那么测定的NaOH质量_____(填“偏大”、“偏小”、“不变”或“无法确定”)。
【答案】375 8.4% 不变
【解析】
【分析】
【详解】
(1)由题意设需要29.2%的盐酸溶液的质量为x,则有:x29.2%=500g7.3%
⨯⨯
解得x=125g,则需要加入水的质量为500g-125g=375g。
(2)由题意当测得溶液pH=7时,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恰好完全反应,消耗稀盐酸200g。
设参加反应的氢氧化钠的质量为y,生成氯化钠的质量为z,则有:
2
NaOH+HCl=NaCl+H O
4036.558.5
y200g7.3%z
⨯
由
40y
=
36.5200g7.3%
⨯
解得y=16g
由58.5z
=
36.5200g7.3%
⨯
解得z=23.4g
则加入的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为16g20%=80g
÷
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氯化钠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
23.4g
100%8.4% 200g+80g
⨯≈
答: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8.4%。
(3)NaOH溶液在空气中放置时间较长,已经变质,氢氧化钠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二氧化碳和水,氢氧化钠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根据氯元素守恒可知测定的NaOH质量不变。
6.硫酸钡是一种不溶于水,也不和酸反应的固体,医疗上常用硫酸钡作透视肠胃的内服造影剂,俗称“钡餐”。
若“钡餐”中含有碳酸钡,就会致人中毒。
为测定某硫酸钡样品中碳酸钡的含量,取 100 g 样品,向其中逐渐加入一定质量分数的稀硝酸至恰好完全反应,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BaCO3+2HNO3=Ba(NO3)2+H2O+CO2↑,测得共用去稀硝酸245.7 g,反应后称得烧杯中物质的总质量为 341.3 g。
请计算:
(1)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为_____g。
(2)所用的稀硝酸的溶质质量分数是多少_________?原样品中硫酸钡的质量分数是多少?(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__________
【答案】4.4 5.1% 80.3%
【解析】
【分析】
【详解】
(1)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为:100g+245.7g-341.3g=4.4g;故填:4.4;
(2)设生成4.4 g二氧化碳需要碳酸钡的质量为x,同时消耗硝酸的质量为y 333222
BaCO2HNO=Ba(NO)H O CO
19712644
x y 4.4g
19712644
==
x y 4.4g
+++↑
x=19.7g y=12.6g
稀硝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2.6g
245.7g
×100%≈5.1%
样品中硫酸钡的质量分数为100g19.7g
100g
-
×100%=80.3%
答:所用稀硝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5.1%,样品中硫酸钡的质量分数为80.3%。
7.某纯碱样品中混有氯化钠,某同学欲测定样品中碳酸钠的纯度,他称取了20g样品,加入100克水,样品完全溶解。
再向其中加入140g足量的氯化钙溶液,充分反应后得到10g 沉淀。
求:
(1)样品中碳酸钠的纯度_____。
(2)反应后所得溶液的溶质质最分数_____。
【答案】53%8.44%
【解析】
【分析】
【详解】
(1)设参加反应的碳酸钠质量为x ,生成氯化钠的质量为y ,
2323Na CO CaCl CaC ++106100117x
10O 2NaCl
g y
↓═
106100=x 10g
x=10.6g 100117=10g y
y=11.7g 所以样品中碳酸钠的纯度为:10.6g ×100%=53%20g
; (2)反应后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11.7g+(20g-10.6g)×100%=8.44%20g+100g+140g-10g 。
8.二氧化碳是一种宝贵的碳氧资源。
一定条件下,将CO 2转变成燃料甲醇(CH 3OH)的原理如下:
22
32CO 3H CH OH H O ++催化剂高温。
请计算: (1)甲醇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____。
(2)生产64吨甲醇可消耗多少吨的CO 2?____
【答案】12.5% 88吨
【解析】
【详解】
(1)甲醇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14121416
⨯+⨯+×100%=12.5%; (2)设消耗的二氧化碳的质量为x 2232CO 3H CH OH H O
44
32
x
64t 4432=x 64t
++加热催化剂 x=88t
答:消耗的二氧化碳的质量为88t 。
故答案为:(1)12.5%;
(2)88吨
9.为测定某纯碱样品(含少量硫酸钠杂质)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某化学兴趣小组进行以下实验。
取一定质量的样品放置于烧杯中,向烧杯中滴加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盐酸,实验测得烧杯中物质的总质量与加入稀盐酸的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
求:
(1)所取样品的质量是_____g 。
(2)所用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_____(写出具体的计算过程)。
【答案】25 14.6%
【解析】
【详解】
(1)根据题意可知,反应前固体物质的质量就是样品的质量,根据图示,所取样品的质量是25g ;
(2)根据图示可知,烧杯中减少的质量为生成的二氧化碳质量,所以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为:25g+100g-116.2g=8.8g ,
设消耗的盐酸中溶质的质量为x
2322Na CO 2HCl +==2NaCl+H O+C +7344O x
8.8g
7344=x 8.8g
x=14.6g 14.6g 100g
×100%=14.6% 答:所用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4.6%。
10.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实验室中用加热4.9g 氯酸钾和1.58g 高锰酸钾混合物的方法进行了制取氧气的研究,得到如图所示的曲线图。
试回答:
(1)b~c 段产生氧气的速度明显比O~b 段加快,其原因是______。
(2)反应结束后所得固体混合物中质量分数最大的物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___(写出计算过程,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
【答案】高锰酸钾分解产生的二氧化锰作为催化剂,加速了氯酸钾的分解 67.73%(详见解析)
【解析】
【详解】
(1)b~c 段产生氧气的速度明显比为O~b 段加快,其原因是高锰酸钾分解产生的二氧化锰作为催化剂,加速了氯酸钾的分解;
(2)c 点时氧气不再增加,生成氧气的质量就是4.9g 氯酸钾和1.58g 高锰酸钾全部分解所产生的氧气质量 。
设:氯酸钾分解得到氯化钾的质量为x 。
2
3
2MnO Δ2KClO 2KC 245
149l + 34.9x O g ↑
245 4.9g =149x
,x=2.98g ;生成氧气的质量=4.9-2.98=1.92g ; 设:高锰酸钾分解得到氧气的质量为y 。
424222KMnO K MnO + MnO + Δ316321.58O
g
y
↑
316 1.58g =32y
,y=0.16g ; 1.58gKMnO 4分解,生成的其他固体的质量肯定小于KCl 的2.98g ,故剩余固体混合物中质量分数最大的只能是KCl ;剩余固体混合物的质量为4.9g+1.58g-1.92g-0.16g=4.4g ; KCl 的质量分数=2.98g 100%67.7%4.4g
⨯≈。
答:固体混合物中KCl 的质量分数最大,其数值为67.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