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阳县朱备镇双季晚稻“3414”肥料效应试验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青阳县朱备镇双季晚稻“3414”肥料效应试验
摘要通过“3414”回归最优设计原理设置的晚稻肥效试验结果,获得肥料效应函数方程,由此数学模型得出青阳县朱备镇理论最佳施肥量为纯氮9.41 kg/667 m2、五氧化二磷1.95 kg/667 m2、氧化钾4.47 kg/667 m2,最佳产量426.34 kg/667 m2;综合分析产量、产投比等因素,在生产实际中推荐用量分别为纯氮10 kg/667 m2、五氧化二磷2.4 kg/667 m2、氧化钾5.5 kg/667 m2。

关键词双季晚稻;“3414”肥效试验;施肥模型;安徽青阳;朱备镇
根据“测土配方施肥项目技术实施规范”和青阳县统一安排,实施了2010年双晚“3414”试验,以了解青阳县土壤需肥规律,为施肥分区和施肥参数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1-4]。

1材料与方法
1.1试验地概况
试验于2010年6—11月,在朱备镇朱笔村水碓组一农户承包的水田进行,试验地海拔33.2 m,地面平坦,通常地下水位为0.7 m;常年降水量1 600 m,≥10 ℃积温2 870 ℃,无霜期240 d;农田基础设施、排灌能力一般,水源条件中等,采用间歇灌溉方式;二熟制,典型种植制度为闲-稻-稻;土壤为水稻土,土属沙泥田,成土母质为近代河流冲积物,侵蚀程度中等,耕层厚度16 cm。

水田面积1 000 m2,长方形、田面平整、肥力均匀、排灌方便。

试验田早稻收获后,15点采集土壤混合样化验:有机质41.60 g/kg,全氮2.46 g/kg,水解氮146.00 mg/kg,有效磷13.20 mg/kg,速效钾74.00 mg/kg,铁16.69 mg/kg,锰9.16 mg/kg,铜2.84 mg/kg,锌2.61 mg/kg,pH值5.40。

1.2供试材料
试验作物为水稻,品种为隆平408。

供试肥料:九华山牌过磷酸钙(含P2O5 14%),安庆尿素(含N 46%);俄罗斯氯化钾(含K2O 60%)。

1.3试验设计
采用肥料效应“3414”田间试验,试验设计吸收了回归最优设计处理少、效率高的优点。

“3414”是指氮、磷、钾3个因素、4个水平、14个处理。

4个水平的含义:0水平指不施肥,2水平指当地最佳施肥量,1水平=2水平×0.5,为较低量施肥水平,3水平=水平×1.5,为过量施肥水平[5-6]。

根据水田南北长方形走向的特点,试验的14个小区按南北向依次排列,每个小区长8.33 m、宽2.40 m,小区面积20 m2,小区间及四周各设40 cm宽土埂,土埂高约20 cm,并用薄膜
覆盖,薄膜两边深压入田内15 cm左右,各小区单排单灌。

整个试验区埂四周另设80 cm保护行兼作试验操作通道。

试验各处理编码及具体肥料用量见表1。

1.4试验实施
6月24日播种,使百克浸种催芽,湿润育秧,7月23日栽插,株行距17 cm×20 cm,栽前一天撒基肥,栽后7 d野老除草剂拌沙撒施除草,同时施追肥,8月10日、9月5日、9月12日分别用药剂防治螟虫和飞虱3次。

7月9日遭遇强降水,但试验田未被淹水,并无异常影响产量因素。

11月5日收割。

收获前每小区取样5穴考种,小区单打单称。

2结果与分析
2.1生育期及生物学性状
由表2可知,随着施氮量增加,生育期延长,N3水平较无氮处理熟期长5 d,较N2处理长2~5 d,较N1处理长4~5 d;缺氮对株高影响较大,N1处理略高于缺氮处理,N2~N3处理差别不明显;施氮量高低对有效穗数影响最大,无氮处理穗实粒数最少,增施磷钾肥可以增加穗实粒数。

2.2产量及经济效益
由表3可知,产量前5位依次为处理6、处理5、处理9、处理10、处理7,产量为426.3~451.6 kg/667 m2。

产投比居前的是处理8、处理9、处理12、处理5、处理4。

2.3三元二次肥料效应方程
肥料效应函数法分析得出肥料效应方程为:y=277.686+16.725 N+30.910 P+9.033 K-0.911 N 2-1.089 P 2-0.148 K 2+0.176 NP+0.587NK-5.682 PK
相关系数为0.964 7,标准误为22.439 3;回归方程检验结果不显著(表4),回归系数检验结果见表5。

得出理论最佳施肥量为纯氮9.41 kg/667 m2、五氧化二磷1.95 kg/667 m2、氧化钾4.47 kg/667 m2,最佳产量426.34 kg/667 m2。

最大施肥量为纯氮10.98 kg/667 m2、五氧化二磷2.47 kg/667 m2、氧化钾4.83 kg/667 m2,最大产量429.49 kg/667 m2。

2.4肥料养分当季利用率
肥料当季利用率分别为:氮肥27.32%、磷肥13.43%、钾肥14.74%;相对产量:纯氮73.2%、五氧化二磷93.5%、氧化钾94.0%。

3结论
肥效试验结果表明最佳施肥量为纯氮9.41 kg/667 m2、五氧化二磷 1.95 kg/667 m2、氧化钾4.47 kg/667 m2,最佳产量426.34 kg/667 m2;最大施肥量纯氮10.98 kg/667 m2、五氧化二磷2.47 kg/667 m2、氧化钾4.83 kg/667 m2,最大产量429.49 kg/667 m2。

综合产量、产投比等因素,在生产中目标产量为450 kg/667 m2,推荐配方为纯氮10 kg/667 m2、五氧化二磷2.4 kg/667 m2、氧化钾5.5 kg/667 m2。

4参考文献
[1] 廖佳丽.测土配方施肥水稻3414肥料效应的研究[J].中国农学通报,2010(13):213-218.
[2] 龙秋生,吴建华,刘宏昌,等.峡江县2006年早稻”3414”肥效试验总结[J].江西农业学报,2007(11):55-58.
[3] 高霞,谢德利,韩金伟,等.千山区高产区水稻“3414”肥效试验初报[J].农业科技与装备,2008(4):18-20.
[4] 张灶秀,李名钦,易克阳,等.水稻测土配方施肥3414试验初报[J].江西农业学报,2008(5):126-127.
[5] 董素钦.应用“3414”设计研究氮磷钾肥料不同配比对水稻产量的效应[J].中国农村小康科技,2006(12):60-62.
[6] 吴祖章,莫江华.水稻“3414”设计肥料效应田间试验结果[J].甘肃农业,2008(6):93-95.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