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料】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8村景 冀教版学习精品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9村景
【教学目标】
1.会读本课“藤、结、衬、傍、赏、煮、酒、烹、盏、读”10个生字,会写“村、结、傍、农、茶、池、灯、读”8个生字。

2.学生反复诵读,展开想象来理解课文,体验情感。

3.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和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

【教学重点】
正确认读本课10个生字,会写田字格里的8个生字。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想象文中所描绘的情景,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和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

【教学素材】
1.有关菊花的简介。

2.有关莲藕的介绍。

3.有关江南的资料。

4.有关教学图片。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正确认读本课“藤、结、衬、傍、赏、煮、酒、烹、盏、读”10个生字,会写田字格里的“村、结、傍、农、茶、池、灯、读”8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喜欢的段落。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巩知识,导新课
1.朗读课文。

说一说本课向我们介绍了怎样一个场景。

生:课文把我们带进了那带着新翻泥土气息的、飘着草木清香的乡村。

生:课文展现了静谧的乡村美景和和睦优美的生活情景。

2.听写生字。

二、读中悟,悟中读
1.师:刚才大家读得可真棒,老师也想读了,看谁听得最认真,并且边听边想“你感觉乡村的景色怎么样?”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你头脑中的画面?引导学生进入意境,赏读全文。

(课件出示12)
2.学生再次自由读文,小组交流自己的感受。

3.小组汇报,全班交流。

师随机指导朗读。

把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读出来。

生:(课件出示13)“蔓生豆,藤结瓜,绿叶衬红花。

”在我脑中是一幅植物旺盛生长的情景。

(板书:豆、瓜绿叶、红花)
生:(课件出示14)“山有色,水无沙,渔村傍农家。

”我体会出那里是山清水秀,自然风光很美。

(板书:山、水渔家、农家)
生:(课件出示15)“赏菊又观竹,煮酒再烹茶。

”我体会到那里是村民的生活安逸、宁静。

(板书:赏——观煮——烹)
生:(课件出示16)“半塘池边采莲女,一盏灯前读书娃。

”我体会到那里人们很勤奋,生活很幸福。

(板书:采莲女——读书娃)
4.学生结合课文内容,朗读并体会情感。

师总结:这篇课文通过对田园风光和自然风光的描绘,向我们展示了一幅和睦优美的江南生活场景,表达了作者对乡村生活的向往和热爱之情。

5.指导背诵。

(1)学生讨论背诵快的好办法,自由背。

(2)教师出示图片,学生结合图片背诵。

三、拓知识,求延伸
1.读了这篇文章,大家一定爱上了这个江南的小乡村。

你去过农村吗?能把你看到的景色讲给大家听吗?(课件出示17)
生:远处,农民伯伯在田间劳动。

我们沿着弯弯曲曲的小路,来到了农民朋友家。

我和农民朋友的几个孩子去玩耍。

我们来到了一个两岸种满竹子的池塘,去看那一群可爱的鸭子,一个农民拿着一些饲料在喂鸭子,他把食物扔到很远处,小鸭子一下子就游到那里,争先恐后地吃起来。

接着,我们去养鸡的地方,一只母鸡带着一群小鸡在草地上捉虫子吃,一只公鸡像一名守护它们的卫士一样在四周大踏步的走来走去,威武极了!
2.其实古人也写了很多描写田园风光的诗词,请同学们查找一些有关诗词,进行欣赏、摘抄、背诵。

(课件出示18)
课外作业新设计
一、按要求填空。

生——()(填近义词)观——()(填近义词)
有——()(填反义词)
二、在括号里填上表示动作的词。

()菊()竹()酒
()茶()莲()书
三、根据课文填空:
蔓()豆,藤()瓜,绿叶()红花。

山()色,水()沙,渔村()农家。

()菊又()竹,()酒再()茶。

半塘池边()莲女,一盏灯前()书娃。

答案:
一、结赏无
二、(赏)菊(观)竹(煮)酒(烹)茶(采)莲(读)书
三、蔓(生)豆,藤(结)瓜,绿叶(衬)红花。

山(有)色,水(无)沙,渔村(傍)农家。

(赏)菊又(观)竹,(煮)酒再(烹)茶。

半塘池边(采)莲女,一盏灯前(读)书娃。

板书设计
豆、瓜
村景美绿叶、红花
渔家、农家
景生活美赏——观
煮——烹
采莲女——读书娃
课后反思:
1.《村景》这篇韵文格调轻快,语气蝉联,语言清新,从田园山水写到乡村人物,选取典型与分类排列相结合,勾画出静谧、和缓、诱人、自然的乡村风光,洋溢着对淳朴的农村生活喜悦、挚爱的感情。

教学这篇
课文,就是要学生读韵文,想情境,仿佛亲身游历,达到浑然忘我的境界,激发学生对淳朴的农村生活、对大自然挚爱的情感。

为了达到这一教学目标,我首先要求学生课前搜集资料,制成资料卡片,课上小组交流课前搜集的有关江南生活的图片、照片或资料。

教师补充一些图片资料,丰富了学生对江南生活的了解,唤起学生热爱乡村生活的情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培养了学生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

在学生反复诵读,有了情感体验以后,我提出一个开放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想象:“边读边想象,你的头脑中好象浮现出一幅怎样的画面,给大家描述描述。

”这一问题的提出,把学生的积极性调动了起来,学生纷纷发言描述自己想象到的画面。

虽然孩子们的语言并不优美,但是在他们的眼里,他们看到的景色比什么都美。

他们把对语言的感悟变成了有形的画面,使文章主题得到升华,也对课文有了进一步感悟。

2.由于二年级孩子小,语言积累还不够丰富,所以描述起来需要老师的指导。

我在学生描述的过程中,不断地帮他们补充,孩子们兴趣盎然,越说越想说,越说越爱说,最后,我把孩子们所描述的用优美连贯的语言组织起来,说给孩子们听,让孩子们再一次感悟语言的魅力,使画面在他们的头脑中再一次活了起来,不但感觉身临其境,而且浮想联翩,激发了学生对淳朴的农村生活、对大自然挚爱的情感。

孩子们的语言能力差,在以后的教学中,要加强训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