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传读后感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李清照传读后感
李清照传读后感1
回首中华千年的古代文学史,仿若一部男性作家专史,女性作家屈指可数,大多只以一篇或几篇作品一露峥嵘,题材也仅限于闺阁之中,难成大家。

而李清照的消失,无疑为女性文学史上失衡的天平增加了一个重量极重的砝码。

沐浴着齐鲁文化的光华,感受着家族书香气息的熏陶,李清照早年生活在风姿绰约的女郎山和包孕灵秀的百脉泉,跟随着父亲与当世第一流的文学大家吟咏诗文,谈古论今,自小就能写出庸常文人难以望其项背的文章,且受到了父辈们的青睐。

京都是很多天子脚下的一方宝地,怀揣着对汴京的无限憧憬,清照与母亲随后奔赴汴京与父亲一同生活。

待清照成年时,她与当时的太同学赵明诚结为连理。

夫妇两人情投意合,志趣相投,情感甚笃,也一同搜求金石字画,撰写古书,琴瑟谐美,其乐融融!如清照初婚后的习作《减字木兰花》中“怕郎猜道,奴面不如花面好。

云鬓斜簪,徒叫郎比并看。

”娇嗔中把初婚女子的心事和盘托出,可见郎君如意,两情相悦,乐在其中矣!而赵因官职在身,不免常要小别美妻,此时从清照的习作中不难看出新婚女子对夫君的深深思恋之情。

如《怨王孙》里“楼上远信谁传?恨绵绵。

”可见清照的望夫心切!
怎奈好景不长,父亲李格非在官场屡遭迫害,不久便撒手人间。

母亲更是于这个多事季节病逝。

明诚感疾,驾鹤西去,相见直要待来生!此时的清照就像被遗弃的孤雁,前路漫漫,等候着她的是颠沛流离与世间险恶。

伤之切,悲之痛,此情无计可消退,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诸如“吹萧人去玉楼空,肠断与谁同倚。

”这类的悼词,任谁目触都不禁催下数行泪。

景同人非,物在人亡,焉得不悲?
因此,古代文学史上,清照绝可占据一个席位。

不徒俯视巾帼,直
欲压倒须眉,或许仍不足以阐述清照在文学史上的功不行没。

李清照传读后感2
李清照,这位历史罕见的才女,她随着时间渐渐变幻的模样,经受了甘之如饴的爱情过后,独自的地老天荒,如画卷一般呈现在我眼前。

想来对这本书并无太多印象,这是由于从前思想太浅,只知词美、人美、意美,不知词或诗的背后,是年少天真活泼的欢快,抑或是后来世事惨淡的悲凉。

这本书里描绘了她的一生,她所保留下来的每一首词作,几乎都在这故事中慢慢道出。

她是一位宋朝词人,生于书香门第,父亲还是苏轼的弟子。

在那样一个女子并不受重视的时代,她还是受到了良好的训练,可以随心所欲地填自己的词,尽管朝廷之事扰人,照旧扰不乱她那颗淡然的心。

她的一生,以北宋灭亡为明显的分界线,词作从今转变了风格,前半生的岁月静好,后半生虽是人走茶凉,但她还保留着自己那股子才情。

战火、朝廷的偏安,世事的`难料,让她看透悲欢离合,然而,岁月虽凄凉,她却从不无望。

她被誉为婉约派的代表人物,但其实,她内心深处的浩然正气也时时刻刻影响着她,不然又怎会有“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这样的千古名句呢?她是个温婉的女子,曾经乘舟采莲,细嗅青梅;后来与赵明诚结为夫妻,煮酒论诗,醉心于金石书画……世事不问,毫不挂心,岁月里是那样的悠闲得意。

诗词中无不透出的是活泼灵动。

到了后来,却让她遇见了生活的真相,患病了国家的风雨飘摇,让她何去何从。

虽然命运多桀,经受了那么多起起落落,李清照的生活才显得更加圆满。

然而,在这历史长河中,她真正没有被忘却的是什么?是才华。

作为一位女词人,在重男轻女的社会,她的才气纵横才让全部人记住了她。

假如她仅仅是一个平凡的女子,或许已被很多教条管住了脚步,再也迈不开来。

她的才华,是她所拥有的傲慢。

“腹有诗书气自华”,这句话是那样贴切,她的学识,她对人生丝毫不屈服的态度,对四周人事的理解,都是她的才华。

她成为了一颗历史中永不磨灭的明珠。

并非岁月深情,而是她的才华惊艳了岁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