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成系统技术规格

合集下载

集成一体式移动智能设备1产品技术参数要求

集成一体式移动智能设备1产品技术参数要求
4
电子签名笔
(或主动电容笔)
1.类型:电磁压感感应笔;
2.维护性:笔尖可更换;
3.连接方式:设备有凹槽或孔洞设计存放签名笔,签名笔通过线缆同设备连接,线缆可伸缩、可更换。
5
接触式IC卡
1.通过PBOC3.0 L1,EMV L1认证
2.读卡有屏幕、语音提示
3.支持T=0/T=1的CPU卡和各种存储加密卡
电源
采用高可靠性电源系统,防止电危险和过热危险。电源适应能力强:在供电交流电压为220V±15%,50Hz的情况下均能正常工作。
16
指示灯
充电指示灯
17
产品收纳包
1.材质:皮质或布艺等耐用材质;
2.容量: PAD以及充电器。
18
PAD支架
使用磁吸或包裹的方式对PAD进行支撑
二、集成式外设底座:
2.1
8. 读/写时间:≤1300ms;
9. 对存储在读卡器中的数据具有掉电保护功能;
10.读写器与卡之间按照ISO/IEC14443标准进行相互认证;
11.非接触式IC读卡器符合ISO/IEC14443标准,可实现IC卡银行支付;
10
磁条卡读写卡模块
1.支持类型:ISO7811,AAMVA,CADMV;支持读取磁条卡和读取存折。
2. 电磁兼容性(EMC):应符合GB9254、GB/T17618、GB/T17626等标准要求;
3. 支持EMV标准要求,应支持建设事业集成电路(IC)卡产品标准要求;
4. 机械环境:应符合GB6587等标准要求;
5. 可靠性:读写寿命大于100万次、MTBF 1万小时;
6. 通讯接口要求:标准RS-232或USB;
3.红外光摄像头像素不低于130万

安防系统技术规格书——安防集成平台技术要求

安防系统技术规格书——安防集成平台技术要求
5.7.交换机28
5.8.前端处理器(FEP)29
5.9.网络安全防火墙29
5.10.光电转换器30
5.11.有毒有害气体探测系统30
5.12.设备配件和机柜31
6.安防集成平台系统软件要求33
6.1.★操作系统平台与集成商资质要求33
6.2.★系统应用软件平台33
7.ISP性能要求37
7.1.系统可用性37
《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 50311-2016
《消防联动控制系统》GB 16806-2006/XG1-2016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2014(2018版)
《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设计规范》GB50343-2012
《安全防范高清视频监控系统技术要求》GA/T 1211-2014
3.3.中心级ISP构成8
3.4.车站级ISP构成9
3.5. NMS构成10
3.6. STP构成10
3.7. TMS构成10
3.8. DMS构成10
3.9.车辆段ISP10
3.10.换乘站10
4.系统功能11
4.1.通用功能11
4.2.入侵报警系统功能24
4.3.视频安防监ຫໍສະໝຸດ 系统功能244.4.出入口控制功能24
《出入口控制系统技术要求》 GA/T 394
《入侵报警系统技术要求》 GA/T 368
《电子巡查系统技术要求》 GA/T 644
《计算机软件需求规格说明规范》GB/T 9385-2008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盘、柜及二次回路接线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171-2012
《计算机软件测试文档编制规范》GB/T 9386-2008
《防盗安全门通用技术条件》GB17565-2007

系统集成方案

系统集成方案
(2)采用身份认证、权限控制等技术,确保系统数据的安全访问;
(3)部署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等安全设备,防范网络攻击,保障系统稳定运行。
5.售后服务与培训
(1)提供7×24小时在线技术支持,确保客户问题得到及时解决;
(2)定期对客户进行系统使用培训,提高客户操作技能;
(3)根据客有系统架构,实现系统间的无缝对接;
3.提高数据安全性,确保客户数据在传输、存储过程中的完整性、可靠性;
4.提升客户管理水平,降低运营成本;
5.提供完善的售后服务,确保系统稳定运行。
三、系统集成方案
1.系统架构设计
(1)采用分层架构,将系统划分为展示层、业务逻辑层、数据访问层,以降低系统间的耦合度;
(2)采用微服务架构,将系统拆分成多个独立部署的服务单元,便于后期维护和扩展;
(3)利用中间件技术,实现系统间的通信与数据交换,确保系统的高效、稳定运行。
2.系统集成技术
(1)采用Web Service、RESTful API等技术,实现系统间接口的调用与对接;
(2)采用消息队列技术,实现系统间异步通信,降低系统间依赖;
(全文结束)
(3)采用数据加密技术,保障数据在传输、存储过程中的安全性。
3.业务流程优化
(1)深入分析客户业务需求,梳理并优化业务流程,简化操作步骤;
(2)整合现有系统资源,实现业务数据的共享与交互,提高业务处理效率;
(3)提供业务监控与统计分析功能,为管理层提供决策支持。
4.系统安全保障
(1)遵循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确保系统安全合规;
(3)根据客户反馈,对系统进行优化调整;
(4)完成项目验收报告,双方签字确认。
五、项目风险与应对措施
1.技术风险:项目涉及多个系统、技术领域,可能存在技术难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行业标准环境信息系统集成技术规范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行业标准环境信息系统集成技术规范
从整体出发,按照“分层设计、模块构建”的思想,规划并设计环境信息系统总体架构。 环境信息系统总体架构如图1所示:

信息服务平台
安运

新建应用
全行
标数

业业业 务务务
已已 有有
保维
准应

应应应 用用用
系系 统统
障护

支撑
体体
支撑
集成

系系
信息共享平台
应用支撑平台

基础设施平台
图 1 环境信息系统总体框架 环境信息系统总体架构给出了环境信息系统的组成及相互之间的关系,可用于环境信息系统建设规 划,也可用于任务的分解。 在环境信息系统总体架构中,业务应用系统的建设遵从环境信息化标准体系,依托环境信息安全保 障体系和环境信息运行管理体系,在基础设施平台之上,利用应用支撑平台来进行新应用系统的构建和 已有系统的集成,借助信息共享平台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通过信息服务平台提供各项信息服务。 在环境信息系统建设中按照环境信息系统总体架构进行系统的规划与建设,有利于规范环境信息系 统的建设,避免和减少新的“信息孤岛”出现,从而减少集成的难度和投入,提升环境信息化整体效益。 4.2 环境信息系统集成技术总体框架 环境信息系统集成技术包括三个层次,如图2所示。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标准内容引用了下列文件中的条款。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有效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15237-1994 术语学基本词汇
GB/T 50312-2000 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验收规范
GB/T 50311-2000 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GB/T 19488.1-2004 电子政务数据元 第1部分:设计和管理规范

室内分布系统集成技术规范书6.3

室内分布系统集成技术规范书6.3
1.5、卖方应派遣熟悉设备、经验丰富的技术专家和技术人员负责设备的工程设计、安装施工,负责系统的调测,并参加验收和开通。买方有权派出自己的技术人员参与、督导此项工作。
1.6、卖方的服务承诺应按不低于本技术规范书中服务要求提出的标准做出响应。
1.7、卖方应说明提供给买方的技术支持、技术服务、人员培训等方面的范围和程度。
分布系统集成
技术规范书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河南有限公司
2008 年06月13日
本规范所含附件清单
目 次
1、综述
1.1、本技术规范书是河南移动通信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买方)向提供河南移动通信有限责任公司分布系统集成的公司(以下简称卖方)提出的技术要求。
1.2、本规范书的编制原则依据字移动通信(GSM)网无线子系统工程规范书》
(14)国家已颁发的相关技术要求和文件
1.3、资质认证
卖方取得的各类资格认证文件(加盖单位公章)并详细说明资质可进行何种设计、施工业务;全套资格证明文件:含卖方的资质证明文件复印件、营业执照复印件、法定代表人证明书或法定代表人委托书、设计、施工人员资格证书。
1.4、本文件仅对分布系统集成提出基本要求,卖方可结合自己集成的特点,提出详细技术建议,并提供详细的技术资料(包括计算方法)和报价,应阐述理由并作详细说明。
(1)工程技术规范书及点对点应答(必须在引用规范书的基础上逐项应答)
(2)工程进度安排
(3)双方责任及分工界面(要求图示并加以说明)
(4)现场要求
(5)测试及验收安排
(6)技术培训
(7)卖方技术服务
(8)勘测、设计、调测及竣工技术文档等。
2.2、对技术规范书的点对点应答要求
对本文件所提出的要求逐条作出明确答复、说明和解释。先对实现或满足程度明确做出“满足”、“不满足”、“部分满足”应答,然后作出具体详细的说明,以便买方比较选择

合肥市轨道交通3号线工程自动售检票系统集成与安装技术规格书

合肥市轨道交通3号线工程自动售检票系统集成与安装技术规格书

合肥市轨道交通3号线工程自动售检票系统集成与安装技术规格书1. 技术规格书的目的和背景:技术规格书的目的是明确自动售检票系统集成与安装的要求,确保3号线工程中的自动售检票系统能够满足预期功能和性能要求。

该规格书是基于轨道交通系统的需求和相关标准制定的。

2. 系统集成要求:技术规格书应包含自动售检票系统的集成要求,包括硬件和软件的集成,与其他系统的接口要求,数据传输和共享要求等。

要求系统能够无缝集成到3号线工程的整体运营系统中。

3. 安装要求:技术规格书应涵盖自动售检票系统的安装要求,包括设备的安装位置、安装方式、安全要求等。

要求系统的安装过程符合相关的安全标准和规范,确保设备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4. 功能和性能要求:技术规格书应明确自动售检票系统的功能和性能要求,包括票务销售、验票、计费、数据统计等方面。

要求系统能够满足高峰期的乘客流量需求,确保售票和检票的准确性和效率。

5. 用户界面和操作要求:技术规格书应规定自动售检票系统的用户界面和操作要求,包括显示屏、按键、语音提示等方面。

要求系统的操作界面简洁明了,易于乘客操作和理解。

6. 可靠性和安全性要求:技术规格书应明确自动售检票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要求,包括设备的故障率、故障恢复能力、数据保护等方面。

要求系统能够保证乘客信息的安全性,防止设备故障对运营造成影响。

7. 测试和验收要求:技术规格书应规定自动售检票系统的测试和验收要求,包括功能测试、性能测试、安全测试等。

要求系统能够通过各项测试,达到预期的运行效果和质量标准。

8. 维护和支持要求:技术规格书应明确自动售检票系统的维护和支持要求,包括设备的保养、维修、升级等方面。

要求系统能够及时响应故障处理和用户需求,保证系统的稳定运行。

总结:合肥市轨道交通3号线工程自动售检票系统集成与安装技术规格书是一份重要的文件,旨在确保自动售检票系统能够顺利集成和安装,并满足预期的功能和性能要求。

规格书应涵盖系统集成、安装、功能和性能要求、用户界面和操作要求、可靠性和安全性要求、测试和验收要求、维护和支持要求等方面的内容,以确保系统的正常运行和乘客的便利性。

系统集成说明书

系统集成说明书

系统集成说明书系统集成说明书是一种文档,描述了如何将各个独立的系统集成到一起,以实现更高效、更便捷的数据交互和处理。

下面是一个系统集成说明书的示例:标题:系统集成说明书一、概述本说明书旨在为读者提供关于如何将现有各个独立系统集成到一起的说明。

通过系统集成,我们可以实现不同系统之间的数据交互和共享,提高工作效率,减少重复劳动。

二、集成目标本次系统集成的目标包括:1.实现不同系统之间的数据共享和交互;2.提高数据处理效率;3.减少重复劳动;4.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三、集成方案本次系统集成采用以下方案:1.确定集成标准:选择通用的集成协议和标准,如SOAP、REST等;2.设计集成架构:根据系统特点和业务需求,设计合理的集成架构;3.开发集成接口:根据设计,开发不同系统之间的接口;4.测试集成效果:对开发完成的接口进行测试,确保数据交互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四、技术实现本次系统集成采用以下技术:1.SOAP协议:使用SOAP协议实现不同系统之间的数据交互;2.Java开发语言:使用Java语言开发集成接口;3.MySQL数据库:使用MySQL数据库存储和查询数据。

五、步骤和时间表1.设计阶段(1-2周):进行需求分析,设计集成架构;2.开发阶段(3-4周):开发集成接口,进行单元测试;3.测试阶段(5-6周):进行集成测试,确保数据交互的准确性和稳定性;4.上线阶段(7-8周):上线新系统,进行用户培训。

六、人员和责任人本次系统集成由以下人员负责:1.项目经理:XXX;2.技术负责人:XXX;3.开发人员:XXX、XXX等。

七、风险评估与对策在系统集成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以下风险:1.技术难度大:加强技术培训和学习;2.沟通不畅: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3.时间紧迫:加强项目管理,优化时间表。

安防系统技术规格书——安防集成平台技术要求

安防系统技术规格书——安防集成平台技术要求

安防集成平台用户需求及技术规格书二O—八年十二月1. 釆用标准及规范 (5)乙系统概述及缩写 (6)2.1.视频女防监控系统V IDEO S URVEILLANCE &C ONTROL S YSTEM (VSCS) (6)22 入侵报警系统I NTRUDER A LARM S YSTEAK I AS) (6)2.3•安全检查及探测系统S ECURITY I NSPECTION AND D ETECTION S YSTEM(SIDS) (6)24 岀入「I 控制系统A CCESS C ONTROL S YSTEM(ACS) (6)2.5.电子巡查系统E LECTRONIC P ATROL S YSTEM(EPS) (6)2.6.安防集成平台I NTEGRATED S ECURITY P LATFORM(ISP) (6)3. 系统构成 (6)3丄系统管理总体架构 (6)32系统平台总体架构 (6)3.3•中心级ISP构成 (8)34车站级ISP构成 (9)3.5...................................................................................................................................................... N MS构成.. (10)36 STP 构成1 (10)3・7・TMS构成 (10)3.8. DMS 构成 (10)39车辆段I&P (10)3」0・换乘站 (10)4 系统功能 (11)4丄通用功能 (11)42入侵报警系统功能 (24)4・3 •视频女防监控系统功能 (24)44出入口控制功能 (24)45安全检查及探测系统技术要求 (24)46电子巡查系统技术要求 (24)4.7.报警管理功能 (24)4・&软件在线编辑、维护.修改、扩展功能 (24)5. ISP硬件要求 (24)5丄硬件选型原则 (24)52系统硬件概述 (25)53服务器 (25)54磁盘阵列 (26)5.5...................................................................................................................................................... 便携式维护工作站 (27)56操作安防工作站 (27)5・7・交换机 (28)58前端处理器(FEP) (29)59网络安全防火墙 (29)5.10.光电转换器 (30)5.11.有毒有害气体探测系统 (30)5.12.设备配件和机柜 (31)丄安防集成平台系统软件要求 (33)6丄★操作系统平台与集成商资质要求 (33)62 ★系统应用软件平台 (33)T_ ISP性能要求 (37)7丄系统可用性 (37)72系统可靠性 (37)7・3・系统扩展性 (37)74设备负荷要求 (38)75系统软硬件余量要求 (38)肛ISP中心接入上层平台 (39)L其它要求 (39)10・工程量涓单 (39)1.采用标准及规范系统设备所涉及的标准、规范等必须完全满足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相关条例及规范,包括(不限于此):•《地铁设计规范》GB 50157-2013•《**市地铁设计规范》DBJ50-244-2016•《城市快速轨道交通工程项目建设标准》建标104-2008•《城市轨道交通技术规范》GB 50490-2009•《入侵报警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50394-2007•《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工程设汁规范》GB50395-2007•《岀入口控制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50396-2007•《防盗安全门通用技术条件》GB17565-2007•《数拯中心设计规范》GB 50174-2017•《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 50314-2015•《建筑机电工程抗丧设计规范》GB 50981-2014•《城市轨道交通公共安全防范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51151-2016•《安全防范工程技术标准》GB50348-2018•《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 50311-2016•《消防联动控制系统》GB 16806-2006/XG1-2016•《建筑设讣防火规范》GB 50016-2014(2018版)•《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设讣规范》GB50343-2012•《安全防范髙淸视频监控系统技术要求》GA/T 1211-2014•《出入口控制系统技术要求》GA/T 394•《入侵报警系统技术要求》GA/T 368•《电子巡查系统技术要求》GA/T 644•《计算机软件需求规格说明规范》GB/T 9385-2008•《电气装巻安装工程盘、柜及二次回路接线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171-2012•《计算机软件测试文档编制规范》GB/T 9386-2008•《计算机软件测试规范》GB/T 15532-2008•国际电工学会标准(IEC)•国际电信联盟(rn;)的有关建议•公安部、信息产业部等部委的有关标准和规定•其他相关的规范和标准上述所列标准、规范均须按最新版本的规定执行。

超声高频外科集成系统

超声高频外科集成系统

超声高频外科集成系统技术参数与规格要求(二)1、适用范围:系统可用于外科医生需要进行电外科切割、凝血或者血管结扎处理的开放手术以及腔镜手术。

2、具备组织感应技术,可以通过感应组织阻抗实时调整能量输出,实时调控。

3、操作平面:由1个触摸式独立显示屏组成,能分别显示多种工作模式。

4、智能系统:使用通用接口并可自动识别仪器。

5、工作模式*5.1超声模式:应用超声外科技术,连接超声刀刀头,刀头振动频率》50KHz;*5.2电外科模式:应用高级智能双极技术,连接高级智能双极刀头;6、外形设计轻便,节省手术室空间;7、器械要求7.1超声模式中刀头可以凝闭5mm血管及淋巴管;7.2超声模式中刀头具备手控功能;7.3超声模式中刀头或刀面可以360度旋转,满足腔镜手术的需要*7.4超声模式中5mm刀头有不同的刀面:锐面、钝面、平面,满足手术中不同组织的凝固与切割的需要;具有适合甲乳手术的刀头;7.5双极模式中刀头可以凝闭7mm血管及淋巴管;7.6双极模式中刀头具有点凝功能;*7.7双极模式中具有可以精细化操作的3mm头端的刀头;7.8双极模式中切割和凝闭可以同时进行,钳口集切割,凝闭,抓持,分离于一体;*7.9双极模式中刀头内组织温度维持在100°C之内;7.10双极模式的腔镜器械中具有弧形刀头;8、可通过快速简便的触屏进行设置并显示清晰的诊断信息;9、显示器为广角高分辨率显示器;10、可通过U盘更新系统软件版本;11、产品具有良好的售后服务体系,具有良好的市场评价, 在国外有极高的市场占有量;*12、配套设备:(*包含以下分项)主机发生器 1台车架 1台脚踏 1个转换接头 1个手柄 1个超声刀头 1个高级双极电刀 1个13、售后服务13.1卖方免费安装、调试,并保证终身维护并提供技术支持。

13.2货物按国家规定的验收规范标准及招标文件的技术规格及要求进行验收。

13.3货物安装调试结束后,卖方应把详细的记录提供给买方,经双方确认无任何问题,则验收合格,买卖双方正式签字后进入质保期。

某系统集成公司工时系统需求规格说明

某系统集成公司工时系统需求规格说明

工时系统需求规格说明目录1.引言 (2)1.1. 编写目的 (2)1.2. 读者对象 (2)1.3. 背景 (2)1.4. 名词术语定义 (2)1.5. 参考资料 (2)2.任务概述 (2)2.1. 目标 (2)2.2. 用户的特点 (3)2.3. 假定和约束 (3)3.需求规定 (3)3.1. 业务流程介绍 (3)3.2. 系统功能 (5)3.2.1. 系统功能框图 (5)3.2.2. 系统功能说明 (6)3.2.2.1. 基础数据设置 (6)3.2.2.2. 项目管理 (10)3.2.2.3. 工时管理 (16)3.2.2.4. 成本管理 (18)3.2.2.5. 查询报表 (22)1.引言1.1. 编写目的为明确软件需求、安排项目规划与进度、组织软件开发与测试,撰写本文档。

1.2. 读者对象项目负责人、业务骨干人员、销售人员、开发人员。

1.3. 背景某公司系统集成公司(简称某公司)使用金蝶软件的财务系统,并且马上将要上线金蝶的HR系统。

某公司的日常开发的项目管理工作,原来使用一个其他软件公司开发的“工时管理系统”,目前,这个系统数据已经饱和,日常使用速度和性能已经不能满足某公司的要求。

因为工时管理中的一些信息,在人力资源中体现,本次上线HR,某公司考虑到工时项目管理的性能、同财务系统和HR的集成性,委托金蝶公司进行客户化开发。

1.4. 名词术语定义1.5. 参考资料2.任务概述2.1. 目标1)系统为B/S结构2)集成到金蝶人力资源系统,用户登陆人力资源系统,即可使用工时系统2.2. 用户的特点2.3. 假定和约束3.需求规定3.1. 业务流程介绍1、业务流程图工时录入:3.2. 系统功能 3.2.1.系统功能框图3.2.2.系统功能说明3.2.2.1. 基础数据设置1)说明系统使用的所有基础数据设置。

系统启用时设置这些基础数据,后面用到这些数据时直接引用即可。

2)基础数据设置列表共用设置:a.客户需要用户维护客户信息,以后用到该客户信息时直接选取即可。

智能化系统集成技术规格书

智能化系统集成技术规格书

智能化系统集成技术规格书智能化集成系统1.总则本工程通过智能化集成管理系统(IBMS)将火灾报警系统、监控系统、门禁系统、入侵报警系统、求助对讲系统、停车出入口管理系统、车位引导系统、视客流统计系统、BA系统、能源管理系统、智能照明系统、电力监控系统、智能抄表系统、信息发布系统以智能网和视频网为网络通讯平台,采用BACnetModbus x API s OPC x ODBC、COM∕DCOM s ACtiVeX等标准的数据交换/通信技术,进行中央集成,生成智能化集成管理数据库,使各个子系统之间的数据进行交互,实现各系统信息的互通、互用,实现联动控制,从而为管理者提供一种高效、集中、优化的管理手段。

2.技术要求2.1. 总体要求智能化集成管理系统由主服务器将各子系统的有关运行数据、报警信息进行汇集,统一管理,并定期输出各类报表;由另一个服务器作为数据库备份服务器;子系统之间的共享数据存储在统一的开放式数据库当中,实现子系统之间的信息共享、报警管理和联动控制功能。

控制中心配置管理工作站,对系统进行管理。

2・2.系统基本要求2.2.1.物理接口与通信协议要求智能化集成管理系统子系统的接入采取下列方式:TCP∕IP,RS485,RS232等。

智能化集成管理系统子系统具有独立的服务器和工作站,通过网关,以OPC方式与各子系统进行集成。

物理接口采用以太网接口,通信协议采用TCP/IP协议。

222.分布式控制中央集成管理应对各子系统采取分散控制、集中管理的模式。

中央集成管理应是一个开放式的信息交互平台,能提供多种信息接入方式,可使不同子系统厂商的产品通过开放的数据接口实现信息的接入及系统间的功能集成。

2.3.系统要求智能化集成平台采用开放式架构和先进的系统集成技术,对所集成的各个子系统进行数据采集、联动处理和综合监视管理,是整个大系统的核心和集成平台。

系统应实现与各子系统集成,完成各系统之间及的信息交换及联动控制。

2024年智能家居系统集成合同技术参数与服务内容

2024年智能家居系统集成合同技术参数与服务内容

专业合同封面COUNTRACT COVER20XXP ERSONAL甲方:XXX乙方:XXX2024年智能家居系统集成合同技术参数与服务内容本合同目录一览1. 定义与术语1.1 合同各方1.2 智能家居系统1.3 技术参数1.4 服务内容2. 系统集成范围2.1 设备供应与安装2.2 系统设计与实施2.3 系统调试与验收3. 技术参数与要求3.1 智能家居控制器3.2 智能照明系统3.3 智能安防系统3.4 智能暖通空调系统3.5 智能家居控制软件4. 服务内容与要求4.1 系统设计服务4.2 设备安装服务4.3 系统调试服务4.4 用户培训服务4.5 售后服务5. 项目进度与时间表5.1 项目启动5.2 系统设计阶段5.3 设备供应与安装阶段5.4 系统调试与验收阶段6. 合同价格与支付方式6.1 合同总价6.2 支付条款6.3 发票开具与报销7. 质量保证与保修7.1 产品质量保证7.2 系统集成质量保证7.3 保修期限与服务8. 违约责任与赔偿8.1 违约行为8.2 违约责任8.3 赔偿方式与金额9. 争议解决9.1 协商解决9.2 调解解决9.3 仲裁解决9.4 法律途径10. 合同的生效、变更与终止10.1 合同生效条件10.2 合同变更10.3 合同终止11. 保密条款11.1 保密信息11.2 保密义务11.3 例外情况12. 法律适用与争议解决12.1 法律适用12.2 争议解决13. 其他条款13.1 合同的完整性与独立性13.2 合同的修改与补充13.3 合同的份数与保管14. 签署页14.1 甲方签署14.2 乙方签署14.3 日期第一部分:合同如下:第一条:定义与术语1.1 合同各方1.2 智能家居系统1.3 技术参数1.4 服务内容第二条:系统集成范围2.1 设备供应与安装2.2 系统设计与实施2.3 系统调试与验收第三条:技术参数与要求3.1 智能家居控制器3.2 智能照明系统3.3 智能安防系统3.4 智能暖通空调系统3.5 智能家居控制软件第四条:服务内容与要求4.1 系统设计服务4.2 设备安装服务4.3 系统调试服务4.4 用户培训服务4.5 售后服务第五条:项目进度与时间表5.1 项目启动5.2 系统设计阶段5.3 设备供应与安装阶段5.4 系统调试与验收阶段第六条:合同价格与支付方式6.1 合同总价6.2 支付条款6.3 发票开具与报销第七条:质量保证与保修7.1 产品质量保证7.2 系统集成质量保证7.3 保修期限与服务第八条:违约责任与赔偿8.1 违约行为8.2 违约责任8.3 赔偿方式与金额第九条:争议解决9.1 协商解决9.2 调解解决9.3 仲裁解决9.4 法律途径第十条:合同的生效、变更与终止10.1 合同生效条件10.2 合同变更10.3 合同终止第十一条:保密条款11.1 保密信息11.2 保密义务11.3 例外情况第十二条:法律适用与争议解决12.1 法律适用12.2 争议解决第十三条:其他条款13.1 合同的完整性与独立性13.2 合同的修改与补充13.3 合同的份数与保管第十四条:签署页14.1 甲方签署14.2 乙方签署14.3 日期第八条:违约责任与赔偿8.1 违约行为8.1.1 甲方未按约定时间支付合同款项8.1.2 甲方提供的技术参数与要求不符合实际需求8.1.3 甲方未按合同约定提供所需资料或信息8.1.4 乙方未按约定时间完成项目进度8.1.5 乙方提供的产品或服务质量不符合技术参数与要求8.2 违约责任8.2.1 甲方违约,应向乙方支付违约金,违约金计算方式为:违约金额的1%至5%8.2.2 乙方违约,应向甲方支付违约金,违约金计算方式为:违约金额的1%至5%8.2.3 违约金不足以弥补对方损失的,违约方还应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8.3 赔偿方式与金额8.3.1 甲方因乙方违约而遭受的损失,包括但不限于:设备损失、维修费用、停工损失等8.3.2 乙方因甲方违约而遭受的损失,包括但不限于:人工成本、材料费用、设备损失等8.3.3 赔偿金额根据实际损失计算,并提供相应的证据第九条:争议解决9.1 协商解决9.1.1 双方应在合同履行过程中,积极沟通,协商解决可能出现的争议9.1.2 双方可通过书面形式提出争议,并共同寻求解决方案9.2 调解解决9.2.1 若协商未果,双方可寻求第三方调解机构进行调解9.2.2 调解结果对双方具有法律约束力,双方应予以遵守9.3 仲裁解决9.3.1 若调解失败,双方同意将争议提交至约定的仲裁委员会进行仲裁9.3.2 仲裁结果对双方具有法律约束力,双方应予以遵守9.4 法律途径9.4.1 若仲裁失败,双方可依法向合同签订地人民法院提起诉讼9.4.2 诉讼结果对双方具有法律约束力,双方应予以遵守第十条:合同的生效、变更与终止10.1 合同生效条件10.1.1 双方签字盖章10.1.2 甲方支付合同约定的预付款10.1.3 双方履行合同所需的其他条件10.2 合同变更10.2.1 合同变更应书面签署,并由双方盖章确认10.2.2 合同变更内容应符合法律法规、政策要求,不损害双方合法权益10.3 合同终止10.3.1 合同终止条件如下:10.3.1.1 双方协商一致解除合同10.3.1.2 合同履行完毕,双方均履行了合同约定的义务10.3.1.3 因不可抗力导致合同无法履行,双方均不承担责任第十一条:保密条款11.1 保密信息11.1.1 合同履行过程中,双方泄露的商务秘密、技术秘密、市场信息等11.1.2 双方在合同谈判过程中泄露的保密信息11.2 保密义务11.2.1 双方应对保密信息予以保密,未经对方同意,不得向第三方泄露11.2.2 双方应在合同终止后继续履行保密义务,直至保密信息成为公开信息11.3 例外情况11.3.1 法律要求透露的保密信息11.3.2 法院、仲裁机构或其他政府部门要求透露的保密信息11.3.3 透露保密信息不影响合同的履行和双方的合法权益第十二条:法律适用与争议解决12.1 法律适用12.1.1 本合同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12.1.2 本合同的解释和适用,应符合国家的法律法规、政策规定12.2 争议解决12.2.1 双方在合同履行过程中发生的争议,应通过协商解决12.2.2 若协商未果,双方可选择调解或仲裁解决,也可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第十三条:其他条款13.1 合同的完整性与独立性13.1.1 本合同构成双方完整的约定,取代了双方之前的所有口头或书面协议13.1.2 本合同的各个条款相互独立,某一条款的无效不影响其他条款的效力13.2 合同第二部分:第三方介入后的修正第十八条:第三方介入18.1 定义18.1.1 第三方是指除甲方和乙方之外,参与本合同项目实施的其他各方,包括但不仅限于中介方、监理方、评估方、维修方等。

民用运输机场信息集成系统技术规范MHT5103-2020

民用运输机场信息集成系统技术规范MHT5103-2020

目次前言 (II)1 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术语和定义 (1)4 缩略语 (3)5 基本规定 (3)6 系统功能 (4)7 系统配置管理 (7)8 数据交换 (8)9 系统安全 (12)10 系统性能 (13)民用运输机场信息集成系统技术规范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民用运输机场(含军民合用机场的民用部分)信息集成系统的组成与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民用运输机场(含军民合用机场的民用部分)信息集成系统的技术设计与建设。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22239 信息安全技术 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主运行系统 primary system当前对外提供服务的业务系统,支持系统范围内的业务运行,满足全天不间断运行。

3.2备份运行系统backup system在主运行系统宕机时,切换替代主运行系统。

3.3测试运行系统test system系统上线运行前完成单系统测试、接口测试和联调测试;上线运行后满足其他测试需求。

3.4灾备运行系统 disaster recovery system机场在异处建设的运行数据备份或运行系统备份。

3.5信息集成系统information integration system为民用运输机场提供信息共享环境,使各信息弱电系统在统一的航班信息控制下自动运作的信息系统。

该系统支持机场各生产运行部门在统一的协调指挥下进行调度管理,并为机场、旅客、航空公司提供航班运行相关的信息服务。

3.6MH/T 5103—2020广播系统public address system本规范所涉及的广播系统特指业务广播,即航站楼内为日常运行业务进行的音频广播,包括航班信息广播、登机广播、催促登机广播、最后登机广播等。

10集成系统技术规格书

10集成系统技术规格书

目录集成系统 (1)1系统概述 (1)2设计范围 (1)2.1设备界面 (1)2.2施工界面 (1)2.3设计界面 (1)3系统框架结构 (2)3.1整体架构 (2)3.2集成拓扑结构 (3)3.3总体架构 (4)3.4设备点表 (5)4系统功能 (6)4.1工程管理功能 (7)4.2实时监控功能 (7)4.3控制功能 (7)4.4联动功能 (8)4.5智能预案管理功能 (8)4.6通用数据挖掘和查询报表功能 (9)5系统整体要求 (9)6系统总体技术指标 (10)7设备清单 (10)集成系统1系统概述在客运专线北京调度所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项目的集成系统中,需要集成的子系统数量众多,其中包括楼宇自控系统、火灾自动报警系统、门禁系统、监控系统、报警系统等。

同时也要为日后业务需要增加新的办公或弱电、机电系统进行集成的需要留有接口,便于日后方便、无缝的进行集成,做到集成系统的设计前瞻性和可扩展性。

这样复杂的系统构成体系才能更加符合客运专线北京调度所业务部门的特点。

集成系统应是客运专线北京调度所智能化管理的核心,也应是整个园区智能化管理的核心。

集成系统应将楼宇内各个智能化子系统有机的联系在一起,集成为一个相互关联、完整和协调的综合管理系统,应使系统信息高度共享和合理分配。

集成系统的目标应是要对辖区内的建筑设备进行全面有效的监控和管理,确保大厦内的设备处于高效、最佳运行状态。

2设计范围2.1设备界面本工程集成系统设备应包括服务器两台(一主一备)、网络交换机一台、串口设备联网服务器(带电源)一台、视频编解码器一台等。

2.2施工界面本工程集成系统的施工涉及如下几个方面;⏹集成系统的服务器、网络交换机、串口设备联网服务器、视频编解码器的安装;⏹系统的联网调试;2.3设计界面客运专线北京调度所项目作为在二十一世纪智能化建筑,必须满足智能建筑设计甲级设计标准和智能建筑验收标准中对于系统集成的相关要求,参照上述两个标准的要求,本次项目的集成系统应满足但不限于以下功能要求:⑥应满足建筑物功能、管理和信息共享的需求;⑥汇集建筑群内外信息;⑥能对建筑物内的重要智能化子系统进行综合管理;⑥具有相应的信息处理能力;⑥备的通信协议和接口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⑥具有可靠性、容错性和可维护性;⑥通过对建筑物设备的自动检测与优化控制,实现信息资源的优化管理和对使用者提供最佳的信息服务,使智能建筑达到投资合理、适应信息社会需要的目标,并具有安全、舒适、高效和环保的特点;⑥集成系统中使用的系统软件、中间件和应用软件应是符合主流发展趋势,满足功能需求、性能良好、具有安全性并经过实践检验的商业化软件。

系统技术规格与要求

系统技术规格与要求

1.系统技术规格及要求1.1.系统建设整体目标1)一卡通系统应具有治理和整合相关资源的双重功能,做到一人一卡一库,一卡通系统需具有与目前闸北公安系统警察信息库接口对接功能;2)本次一卡通项目采纳CPU卡;3)消费和考勤系统不许诺利用ID号或模拟M1方式,必需采纳CPU卡特有的文件格式4)卡片数量为4000张,卡面定制双面彩色印刷;5)本次一卡通建设需包括门禁、考勤、消费、在线巡更、会议签到等模块,并具有模块扩展功能。

1.2.系统建设要求系统应至少包括卡务治理系统;门禁子系统;考勤子系统;消费子系统;在线巡更子系统;访客治理子系统;会议签到子系统;消费自助Web查询功能等功能,以后可依照需要扩充功能。

所有CPU卡一卡通设备设计要求在一网、一库、一卡的治理模式下运行,加密方式采纳网络型加密狗;用户卡片卡面需依照建设单位需求进行印刷,卡内芯片必需记录员工大体信息和钱包信息。

门禁系统依照点位表给出的数量配置门禁操纵器,除弱电机房外,其余所有的门禁点位均需具有进出刷卡功能,依如实际利用情形配置读卡器或出门按钮。

门禁操纵采纳32位单片机,主机支持离线权限下载方式;考勤系统设置的具体位置按实际需求调整。

考勤机具有自动同步时刻功能。

消费系统需同时支持现金钱包和补助钱包两种钱包模式,补助钱包中需包括可累及部份和固定周期清零部份,消费方式中需包括定额消费和任意金额消费两种方式;消费系统中可设置必然的消费透支额度,方便日常利用。

为确保消费系统中资金的平安靠得住,推荐利用卡内数据和数据库数据同步更新的计费模式。

在看管所内安装在线式巡更系统,通过用户卡片进行巡更。

巡更数据自动上传至效劳器保留。

在会议室安装会议签到机。

要求实现能设置与会人员名单,与会人员签到后,软件能自动分析会议出席情形。

要求自助效劳系统为B/S架构,员工可打开IE阅读器,通过内部局域网连接效劳器进行自助效劳。

自助效劳功能包括:挂失,修改密码,查询卡内余额,查询消费数据,查询考勤数据。

超融合一体机技术参数

超融合一体机技术参数
240V HVDC和220V AC,支持冷备份工作模式;
最大数量冗余热插拔风扇模块,实现n+1冗余;
★ 超融合计算
节点要求
单个计算节点配置如下:
处理器:每节点配置2颗IntelXeon E5-2630 V4系列,每颗CPU核心数≥10核,每颗
CPU主频≥2.2GHz,25M智能缓存
内存:每节点配置128GDDR4内存,最大可支持16根DDR4内存插槽,最大可支持
扩展槽:节点支持2个半高PCI-E3.0x8扩展槽;
虚拟化功能
整体采用云计算方案(计算虚拟化、存储虚拟化、网络虚拟化、安全虚拟化) ;
★本次要求配置超融合一体机(共计8颗CPU,最大可支持512GB内存)虚拟化和云
管平台(计算虚拟化、 存储虚拟化、 网络虚拟化、 安全虚拟化) 授权、对医院现有Vmware的云管功能;
512GB内存,支持内存保护、内存镜像、内存热备;
硬盘:每节点配置8块1.2T10k2.5SAS硬盘;最大支持12块2.5寸/3.5寸SATA/SAS热插拔硬盘和2块前置2.5寸SATA/SATA SSD硬盘;
阵列卡:板载直通2G raid卡,支持RAID0/1/5/10;
网卡:板载双端口万兆多模网卡+双口千兆RJ45网卡,含光纤模块和光纤跳线;
超融合一体机技术参数
一、总体需求
1、超融合一体机为国内外知名品牌。
2、为保证项目正常运行,标书未涉及或缺陷而且系统必须的部分, 投标方应在设计中加以补充并说明。 中标后由于中标方设计缺陷或遗 漏不能实现系统的功能, 中标方承担满足系统正常运行所需增加或变 更的费用。
二、项目详细需求 超融合一体机技术参数(4节点,1套)
内存、IOPS,提供功能截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系统架构安防集成管理系统架构应能够满足三级管理的模式。

第一级结构由TCP/IP协议的以太网构成安防系统核心管理层,包括服务器系统、工作站等;第二级结构是由TCP/IP协议或RS485协议构成控制及接口层;第三级结构是由现场设备组成的执行层。

上层管理采用B/S架构,只需在服务器安装数据库, 在客户端上不需要安装任何额外的软件,只需要通过IE登录。

用户界面是基于浏览器的,使用标准HTML格式。

安防集成管理系统的客户端和服务器间的通信应使用128位或以上的数据加密,有效地保证了信息传输的安全。

2. 权限管理系统应能支持中央控制室和多个区域分控制室分布。

在中央控制室统一实现所有人员的出入管理和保安人员的授权管理。

可以实现多级系统管理员设置,以满足实现多区域、多级管理的需要。

下级管理员只能在其授权范围内进行相应操作,而无权查阅或控制未被授权的范围。

中央控制室实现全局事件的监控。

发生报警事件时中央控制室统一调度指挥监控处警。

可根据不同用户的姓名、操作密码进行多级的权限设置。

根据需要灵活划分人员操作级别和控制权限等。

系统登陆应能支持两种模式: 通过系统软件自身验证授权- 单系统模式; 或通过Windows验证授权- 网管模式系统。

系统登录应具有安全管理措施:如操作界面关闭密码保护,敏感信息显示保护,信息删除保护等功能。

3. 操作界面操作界面应具有系统导航功能:进入各子系统操作界面,事件日志查看、报表管理界面,系统信息查询等界面。

操作界面应具有报警/事件信息显示及处理功能:所有进入集成平台的信息以清单方式显示在信息栏内,供操作员处理。

缺省配置下显示以下内容:●信息状态 (新的, 已接受, 或处理中)。

新信息将会以图标闪烁的方式进行提示●触发设备的当前状态和报警状态 (如召集点启动)●触发设备的地址●信息时间(实际日期和时间)●触发设备的位置●信息优先级●接收信息的操作员。

除“已接受”外,对所有状态为该区域显示为空白操作界面应具有电子地图信息显示与远程操作功能:电子地图通过美观、直观的静、动态图像显示各类报警和事件信息及对现场设备进行控制。

当有报警等事件发生时必须自动、快速弹出该层平面图。

应可调入预先设计的地图板,实现对报警和设备的控制,报警之后应具有声光及语音提示,支持AUTOCAD矢量图,电子地图中的图标应根据地图的局部放大或缩小,自动相应改变其大小。

在用户界面, 可对地图进行任意缩放和平移。

操作界面应具有操作员报警功能:支持通过操作员手动触发报警,例如,由于一个炸弹威胁电话。

触发产生的报警和探测器产生的报警一样,所有分配好的文档和地图显示出来。

操作界面应具有信息处理和升级功能:系统分析所有进入的事件和信息,提供宽范围的标准报警/事件状态。

●系统支持如WAV, MP3 或 WMA 格式的报警声音。

●优先权直接控制显示的顺序。

●系统支持操作员在规定时间内没有行动的事件升级情景的定义。

操作界面应具有客户化用户界面, 根据不同操作员的要求设置显示分辨率和显示器的数量。

系统每台工作站支持每台工作站最多可支持4台显示器。

4. 系统配置功能系统探测器类型应包括:标准的图标 (门禁引擎和视频引擎探测器类型拥有一个以上的预定义图标);事件状态 (图标颜色根据事件的当前状态变化)或控制命令。

系统应能建立单独的探测器类型,分配探测器类型到OPC探测器地址,每个探测器类型具有一个快速访问命令。

系统中每个探测器应有两个或更多的不连续状态,如开或关;所有报告的状态和系统信息需要清晰的定义条件。

系统应具有复杂的联动设置:系统具有多重条件(IF),触发多个控制或执行的能力。

5. 系统维护功能系统应具有设备运行状态监视与远程操作功能,包括所连接子系统的控制器状态,探测器状态,电池及其它辅助设备;以及系统内部状态和操作员登录状态等。

系统应具有强大的故障诊断功能,如通过系统配置工具收集配置信息,搜索配置错误;错误信息日志,包括日期/时间,故障类型,故障位置,等等。

6. 系统信息查询与报表功能系统应能提供全面的信息查询功能,如查询操作员的每个管理操作动作、系统状态的显示、系统的控制等记录,或设备运行情况、报警信息、门禁管理信息、声音图像信息记录。

系统应具有报表生成器模快,提供一种直接在客户端快速生成独立的事件报表的方式,如●预定义报表库存储了丰富的标准报表配置(如子系统,设备等)●具有缩放功能的交换式报表转换●直观的设备历史事件报表●系统运行状态报表系统应能输出PDF, XLS, DOC等多种报表文档。

系统应能支持Microsoft Report Builder 2.0, 便于用户生成自定义报表。

7. 数据库管理中央控制室建立统一的安防数据库系统实现统一管理。

通过查询数据库可获得各种管理所需要的数据,实现查询、统计、分析、决策等功能,并及时生成各种报表。

系统具有数据库维护功能,如设置数据库大小,设置历史数据保存时间等;数据库备份/恢复等。

8. 系统冗余系统许可证应具有冗余功能,如●具有相同序列号的两个软件狗同时在线, 其中一个工作, 另一个冗余●当运行的软件狗发生故障停止时, 冗余的软件狗马上切换至运行状态●系统实时显示软件狗的状态系统也应能支持专业的第三方服务器硬件或软件冗余解决方案。

9. 系统接口整个系统需要提供数据库及具有工业标准的集成接口(如OPC),能够集成具有标准的接口(如OPC)的其他系统软件,实现将各个子系统软件集成的目的。

集成平台应能接口来执行第三方系统内部的某些功能,如●远程控制开/关●自动状态通知●报警/事件调用集成平台应为其它系统提供的集成接口,第三方系统通过接口来执行集成平台内部的某些功能,如●远程控制开/关●自动状态通知●报警/事件调用系统具有标准的数据输入/输出接口,便于与其它系统共享数据,●标准CSV文档格式●各种探测器配置信息, 权限, 等等10. 系统集成10.1集成CCTV系统集成系统应能够集成全面的CCTV系统产品, 如数字视频管理系统, 编码器, 录像存储, IP摄像机及模拟视频矩阵。

系统集成IP CCTV系统后,可实现以下功能系统配置●自动搜索连接在网络上的所有IP CCTV 设备●可选择全部或单个增加设备●嵌入IP CCTV 设备的参数设置IE界面实时视频监视●手动选择摄像机, 多画面显示,除了传统的布局,也具有1+5 和 1+7布局,可全屏显示,也可切换画面●报警摄像机图像矩阵显示视频录像与回放●报警触发录像 (如防盗报警, 火灾报警, 门禁报警等)●同时回放不同存储设备中的录像 (如iSCSI, DiBos,等)●客户端本地存储和回放 (却省格式为AVI, 其它格式如 DivX 也可以)●单画面或矩阵式多画面抓图和打印●依据报警信息查找和回放相应的录像●回放录像时可在时间进度条上控制快进与快退, 放大或缩小PTZ摄像机控制●通过窗口嵌入式PTZ模式拖动控制●通过屏幕操作杆控制●通过USB专用键盘控制图像冻结/解冻●通过点击摄像机工具条上的按钮冻结图像●图像冻结后被标注“暂停”与网格●可以抓图及打印图像●再次点击相同按钮时图像解冻对讲功能●支持所有带语音功能的VIP或VJT编码器●缺省状态下, 喇叭和麦克风为“非工作”摄像机收藏列表●将摄像机存储于个人收藏列表, 并自定义摄像机名称, 如“主出入口摄像机”●收藏列表中的摄像点作为可视巡更或在多画面窗口中快速访问显示隐私区域屏蔽●栅栏尺寸可分为8个不同值(2x2, 3x3, …, 9x9)●支持多个视频源:DiBos, Videojet, VIP, JPEG IP cameras系统集成模拟矩阵系统后,可实现以下功能●配置矩阵参数●定义控制参数●设置PTZ预置位●切换显示●PTZ 控制●探测器状态监视10.2集成门禁系统集成系统应能够集成门禁系统产品, 系统集成后可实现以下功能系统配置●配置门禁硬件设备●定义通道模式●定义访问权限●定义时间/日期模式●建立人员和卡片信息●建立/配置操作员和工作站权限系统操作●门禁报警/事件状态显示●远程控制(通过电子地图或设备树)●视频验证●报表生成10.3集成防盗报警系统集成系统应能够集成防盗报警系统产品, 系统集成后可实现以下功能系统配置●配置报警硬件设备●定义控制命令和防区参数●增加探测器至电子地图系统管理●报警显示:报警详细信息显示,电子地图上的探测器状态变化●报警管理:报警信息存储/打印,报警撤消●远程控制:防区布防,防区撤防,模拟报警10.4集成数字广播系统集成系统应能够集成数字广播系统产品, 系统集成后可实现以下功能系统配置●配置硬件设备●定义联动出发●增加探测器至电子地图系统管理●状态监视:设备连接, 断开, 丢失;分区/分区组空闲, 繁忙, 故障, 背景音乐●远程控制:背景音乐控制;开启/停止/中断本地和全局呼叫;与OPC服务器同步11. 系统联动集成系统应具有灵活的联动机制,●可配置和存储多个联动●可根据多种条件设置联动●可灵活选择对象类型●可组合多个探测器●可组合多个区域可通过对多个系统的联动编程序,制作各种日常管理和紧急指挥的行动计划或预案,提高系统整体的自动化率和响应效率。

12. 系统运行环境12.1 服务器操作系统依靠配置和事件加载,集成系统做为一个系统运行在一个或多个服务器上。

这些服务器中的一台做为操作管理的中心服务器。

中心服务器和连接服务器运行在以下的一个操作系统上:●Win Server 2003●Win Server 2008(32 or 64 bit or R2)●Win XP●Win 7(32 or 64 bit)可以使用任何标准的PC硬件, 也支持高端冗余硬件的解决方案。

12.2 客户端操作系统集成系统网络工作站运行在以下操作系统之一上:●Win XP●Win 7系统提供基于web服务器的解决方案。

客户端只需要通过IE 浏览器就可以直接访问中央服务器。

中央服务器,所有连接服务器和工作站,通过标准的IP网络连接起来。

移动工作站也可以通过无线的方式进行连接(如移动PC, 网络终端等)。

集成系统应能访问远程数据库服务器(如通过浏览器登录SQL服务器instances 或手动输入服务器名称和数据库instance)。

服务器和工作站间的通信使用128位数据加密或更好的办法加密。

系统显示所有服务器和工作站的运行状况。

12.3 数据库服务器应能运行在标准的Microsoft SQL数据库,管理系统配置,登录及历史信息记录。

●SQL 2005 Server●SQL 2005 Express●SQL 2008 Server●SQL 2008 Express13. 系统容量及性能并发客户端数量:50/server探测器容量:500,000摄像机容量:1,200/server读卡器容量:1,200/server报警优先级:100每秒报警信息处理量:500条集成子系统数量: 无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