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四川成都中考满分作文《散步》1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6年四川成都中考满分作文
进入中学,我们学习的第一篇课文是莫怀戚先生的《散步》,你是否仔细琢磨过“散步”这个寻常的词语呢?“散步”,可结伴同行,也可独自一人;“散步”,可在自然的田野,也可在精神的天地……生活中,我们需要奔跑,也需要“散步”。
请以“散步”为题,写一篇文章。
(60分)
要求:
①要有真情实感;
②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诗歌除外);
③不少于600字。
④不得抄袭、套作;
⑤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散步
一袭轻衫,手执古卷,随心散步,漫天月光银白流辉,如灼灼璞玉,而繁星宛若那浮冰碎雪。
若对明月感怀,取星光一缕,再赋新词一曲,如此,纵是足不出户,亦可步于先人遗迹。
这样的夜,竟是久念着张若虚。
“江上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如此宁静、真实的夜,仿佛灵魂可以低語,心事可以轻吟。
《春江花月夜》是他在尘寰中的一阕梦,梦里潮海连天,淡弃凡念。
迭浪如笺,月色无眠,万般繁闹都于此零落,只留最后的一丝心灵真实。
读他的诗,字字不染纤尘,清淡如风,隐着绝世的清寂和一丝孤独。
似远还近,似真还虚。
他的笔,月沉为墨天为纸,轻笔一挥,便在人的心里留下一抹不可言说的妙意。
而他留下的不过只言片语,却足以让人驻足回首。
而这种妙意,莫名熟悉,似是我浅步于山林的一翦山水意,如梅般醉人
的酒,亦是林逋的鹤,都是柔软光阴的缄默相守。
山间的空灵,似千里烟波失色于一转山溪,百叠青山淡成一抹雾霞,十里春风不及一树梅花。
最终只要能放置他最纯粹的心灵,那么,盛世华贵,情深缘浅,舍弃又有何妨?
散步于山林间,植梅放鹤,他的诗词也染上了几分空灵清奇,潇洒自然,不曾带着忧和孤。
深夜的露湿了花,而我步于诗词间,身上也不免湿了几分淡雅,染了一份古人的情缘。
曾读《世说新语》,其中,桓伊善笛,王徽之善闻,二人虽不相识,不期而遇之时,桓伊却可奏一笛清潇,王徽之静然细品。
曲终,余音绕梁,二人竟不交一言,自行天涯。
如张嘉佳一言:“故事的开头总是这样,适会其逢,猝不及防。
故事的结尾总是这样,花开两朵,天各一方。
”
古人的情缘很美,有时无需子期伯牙的彼此相知,或许只要你驻足,我留步,虽无言,但彼此都能从流转的眼眸里读出不约而同的意味,相视一笑。
擦肩而过又何妨,缘起缘落,终是红尘中心照不宣的过客,而心思那样澄澈,却泛起久违的涟漪,在彼此的心里永不会遗忘。
合书静默,散步诗书,心中多了几分思绪,却一身轻松。
于诗人,或许隐居是最好的去处。
而于我,诗词便是万花丛中的一抹绿意,朔漠夕阳中的一树菩提,亦是三生有幸,可执笔书写,蓦然顿悟。
世俗思虑宛如指尖尘埃,不过尔尔。
【名师讲堂】
这是一道给出了提示性材料的命题作文题。
提示性材料由莫怀戚先生的《散步)引出“散步”这一主题。
对于(散步》这篇课文,无论是否熟悉,对作文的影响都不大,因为它只是一个引子。
根据材料对“散步”的描述,我们就可以找到作文的写作角度、取材方向。
“生活中,我们需要奔跑,也需要‘散步’”是提示性材料的中心句,是需要我们重点把握的。
很显然,这句话中的“奔跑”“散步”已经不再指通常我们所理解的行为动作,而是具有了象征意义——“奔跑”
象征着一种激烈、紧张的生活方式,“散步”象征着一种放松、闲适的生活方式。
理解了这句话,我们在立意时オ能做到准确、深刻。
此外,提示性材料中对“散步”的人数与场景的描述,也为我们作文提供了有用的信息。
以下立意均可判定为符合题意:
①记自己与他人的一次散步,通过描述所见与所闻,表现积极向上的主题。
②记自己单独的一次散步,通过描述在散步途中看到的景物,托物言志,表现积极向上的主题。
③记自己在精神世界中的散步,表现积极向上的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