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c】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视野中的女性职业问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视野中的女性职业问

上海经济研究?2005年第9张
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
视野中的女性职业问题
李晓固
(江西师范大学330027)
内容摘要:本文从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独特的视角出发,分析影响女性职业发展的
制约因素.作者认为男女智力相差很小,在国家把男女平等作为促进我国社会发展的一项
基本国策和男女受教育年限相差不大的背景下,导致男女职业发展差距的主要原因是女
性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的存量特别是职业阶段的积累少于男性,并基于此提出促进女性
职业发展,推动性别平等的建议和措施.
关键词:人力资本社会资本女性职业问题
中图分类号:F2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1309(2005)09—0068—09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
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十六届四中全会进一步明确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任务,这为中国社会
的进步注入了全新的理念.妇女占人口半数,男女平等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
条件.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十分重视妇女权益的保护,1995年中国颁布了历史上第一个《妇
女发展纲要》,把男女平等作为促进我国社会发展的一项基本国策,并在《北京宣言》中庄严承诺:
“确保在我们所有的政策和方案中体现性别观点”.这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对妇女的尊重以及推进
性别平等的决心和努力.妇女的发展迎来了历史上最好的法制环境和社会环境,妇女们也正在各行
各业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毋庸置疑,妇女的发展仍存在许多问题,尤其是职业问题.当前社会选
拔机制整体上以能力为主,男女特别是城市男性和女性受教育程度区别不大(2003年,全国高等院
校女大学生397万人,占学生总数的43.95①),西方心理学家研究表明男女性智力差异很小,如
此于常理推断,女性职业发展应当与男性差不多,但事实是女性比男性更难于出成就,男性居于社
会上层的更多,女性居于社会底层的更多.是什么原因造成了男女发展的不平衡呢?笔者将从人力
资本和社会资本的视角进行分析和探讨.
当前女性职业发展的现状
1.妇女就业形势严峻,就业人数呈下滑趋势,见图1.@
2.妇女就业岗位主要分布在收入低的岗位,就业结构不合理.
表1是20世纪末我国与美,日女性就业产业结构的比例,不难看出,美,日国家女性就业主要
分布在第三产业,而我国妇女就业还主要集中在第一产业,虽然今天我国妇女就业结构发生了较大
收稿日期:2005一O6—28

68—
2005年第9期?上海经济研究?
(年份)
图11998年至2003年我国城镇女职工数(单位:万人)
的变化,但是妇女多集中在低技能,低收入,低保障,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格局并没有发生根本的变
化.
表1中国内地,美,日女性就业产业结构的比例
产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
美国1.617.381.1
日本12.128.159.8
中国内地78,013.88.2
此外在世界公认的适合妇女工作的女性职业中,我国妇女就业比例结构也不合理,见表2.
表2中国内地,美,日适合女性工作的妇女比例
适合女性工作的办事员及机关商业服务性
妇女比例工作人员工作人员工作人员
美国8O.745.461.9
日本56.537.554.8
中国内地29.8145.775O.93
3.妇女在经济领域和政治领域比例偏低.联合国1995年提出女性应在决策层中占30,我国
妇女目前进入高层领导职位的比例明显低于这一比例,见表 3.由于妇女参与程度低,各级领导班
子决策时常常有意或无意地忽视妇女的特殊利益.相对而言,男女两性在专业技术领域获取成功的
机会较为平等,但是女性更多的是中低层专业技术人员,在代表我国科学研究和工程技术最高学术
荣誉的两院院士中,女性比例尤低,分别为6和5.74.⑧

69一
∞∞∞∞∞∞∞∞∞∞
蚯蛎”躬铊∞∞
上海经济研究?2005年嚣9鞲
表3我国部分国家机关性别结构
全国人大全国政协计生委卫生部全国妇联
男性76.566.071.789.512
-
k-性23.534.0%28.310.5%88%
数据来源:社会性别平等倡导项目组《对高层决策者社会性别意识的调查与分析》新华文摘2005.2
二,阻碍女性职业发展的因素分析
据上海妇女一项调查,在问及影响妇女进步与发展因素时,被调查的妇女认为主要是家务负担
重,自己不努力,历史因素使妇女素质偏低,社会性别歧视造成,妇女智力低于男性,其中被调查妇
女持上述不同观点的比例如下图2所示.@
图2被调查妇女持不同观点的比例
笔者认为上述影响因素是外在的,显性的因素,在今天强调能力,强调贡献的社会,其实造成男
女职业发展不平衡的本质原因是女性人力资源的后天开发不足,在
于女性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存
量与男性存在较大差距,从而使得女性职业能力和职业发展的机会都显着地低于男性.
(一)人力资本对女性职业发展的影响
1人力资本存量与职业的关系
所谓人力资本是指存在于人体之中,后天获得的具有经济价值的知识,技术,能力和健康等质
量因素之和.人力资本主要通过教育,培训,保键,实践以及个人和家庭根据工作机会变化进行迁移
而获得.
(1)人力资本的存量与失业风险率呈负相关.
根据美国经济学家本?普拉斯在《人力资本生产和收入的生命周期》一文中的阐述,一个人在
他年青时,首要的是要专门地进行人力资本的投资和积累(进行正规学校教育).根据他的失业风险
理论,失业是市场经济中的必然现象,只是不同的人具有不同的失业事件发生风险.一般,拥有较高
人力资本存量的人(受过较好教育的人)通常就业于有稳定收人的发展型的单位,并且由于其具备
足够的人力资本存量,易接受和掌握新技术和新知识,易改变自己的不利地位,因此其失业的可能
性较小.反之人力资本存量小的人失业的可能性较大.如图3所示.

70—
2005年第9期?上海经济研究?

受教育程度与失业风险率的关系
~一
\
\
.....T\◆.
小学初中高中大专本科研究生博士
受教育程度
图3受教育程度与失业风险率的关系
在我国现阶段,小学,初中,高中教育为基础教育,由于其人力资本存量少,职业能力很弱,从事
的是低知识,低技能的工作,在劳动力市场的置换率很高,因此失业风险大.而随着受教育程度的提
高,文化素养也随之提高,适应能力增强,同时又具有专业技能,故失业风险降低.当专业水平达到

定程度时,如受过博士教育的研究生,其从事的工作为知识含量高,不易置换的岗位,失业的可能
性就很少,有的甚至为零.同时由于知识的时效性,为了减少失业风险,在职人员还必须通过在职培
训,脱产培训,实践学习等方式继续学习,不断更新和补充知识,积累经验,从而使其人力资本保值
和增值,降低失业风险率.
(2)人力资本投资与收入分配呈正相关.
人力资本作为一种资本,它的投资必然带来收益.当代美国着名的经济学家雅各布?明塞尔
(JacobMincer)建立了人力资本投资的收益率模型,他指出在均衡的条件下,要求具有不同的人力
资本投资量的个人的终生所得均相等,则人力资本投资越大的,其年收入便越高,这种较高回报是
对人力资本投资收益上的补偿.雅各布?明塞尔还建立了人力资本投资回报函数,这一函数明确将
人力资本投资区分为学校教育投资与学校教育以后投资两个部分,并分别用教育年数与工作经验
年数来表示这两种变量,并提出在职培训对终生收入的影响的模型,该模型界定了追赶点,在这个
点之前,受更多的培训的人所挣的钱较未受培训的人少,但到达这个点后,这些受更多培训的人所
挣的钱则明显上升,我们可以绘出收入与教育培训的关系图如图4: 其中w(M)EHj线表示的是没有增加教育培训的预期收入
流,w(T)EHj线表示的是教育或培训
投资情况下的相应收入流.
综上所述,我们可得出如下结论:一般情形下,人力资本存量的多少决定职业能力的强弱,职业
能力的强弱决定其就业机会的多少和职业性质,并影响其工作绩效,进而影响其收入分配和职业发
展机会.
2.我国现阶段女性人力资本积累的特点
(1)就业前受教育水平低于男性.在义务教育阶段男女受教育水平的差距较大主要是在农村.
有统计显示,我国西部偏远农村仍有300万适龄儿童没有入学,其中4/5是女童.第二期中国妇女
社会地位调查数据显示,农村妇女中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仅为41.2,不仅低于农村男性21.9个
百分点,比全国平均值也低9.5个百分点.全国3700万青壮年文盲中妇女占7O,其中农村妇女
占了绝大多数.
一一
71
上海经济研究?2005年第9期
W


图4收入与教育培训年数的关系图

(2)从业后,妇女继续教育的投资明显少于男性.据第二期中国妇女社会地位抽样调查的统计
数据显示,1997年至2000年,全国城乡仅13.5的女性参加了各类培训或进修,40岁以下城镇女
性参加培训的比例为26.1.根据北京女大学生就业供求状况调查,女大学生在校学习成绩与班
级工作能力好于男生,但是在调查中发现除了文秘工作外,用人单位却更愿意招收男大学生,其理
由是根据以往的经验认为男性的工作效率高于女性,”婚姻”,”孩子”这些因素会使多数男生提高工
作效率,而较多的女生恰好相反.在这一阶段的男性,毕业后进取意识增强,往往对工作投入更多,
承担更多的责任,因此从实践中不断获取新的知识和经验.相反,女性在这一阶段,由于心理特点和
观念影响,相当一部分女性的一部分精力或主要精力放在家庭方面,对工作缺乏较强的进取动机,
甚至有些女性在哺乳期和孩子上学前中断工作,专心带孩子,直接影
响了其工作经验年数,加之人
力资本的时效性,故女性此时人力资本存量实际上处于下降态势,这使得女性在劳动力市场的地位
处于不利地位.
(二)社会资本对女性职业发展的影响
1.社会资本对职业发展的影响
最早将”社会资本”这一概念引入社会学研究领域的是法国着名社会学家皮埃尔?布迪厄,他
认为,”社会资本是一种通过体制化关系网络的占有而获取实际的或潜在的资源的集中”.自布迪厄
和科尔曼以来,比较有代表性的社会资本概念,指的是个人通过社会联系摄取稀缺资源并由此获益
的能力.这里指的稀缺资源包括权力,地位,财富,资金,学识,机会,信息等等.当这些资源在特定
的社会环境中变得稀缺时,行为者可以通过两种社会联系获取.第一种社会联系是个人作为社会团
体或组织的成员与这些团体和组织所建立起来的稳定的联系,个人可以通过这种稳定的联系从社
会团体和组织涉取稀缺资源.第二种社会联系是人际社会网络,是由于人们之间的接触,交流,交
往,交换等过程而发生和发展的.社会资本对于职业发展有着显着的影响:
(1)社会资本有助于获得就业机会.目前市场已经成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手段,劳动力市场初
步形成,但是还不够完善,劳动力就业机制尚不健全,大量劳动力的供给需求信息交流缺乏公开性
和有效性,加之没有规范的信用体系为用人单位或劳动者提供信用记录,因此社会资本多者就更容
易获取就业的信息和机会,强关系在求职这一社会资源分配中仍然是主导力量.
(2)社会资本有助于事业的发展.戴尔?卡耐基说:”一个人的成功百分之八十五取决于人际关
系,只有百分之十五取决于个人的知识和技能.”我国现阶段虽提倡以能力为本,但是几千年来关系

72—
2005年嚣9期?上海经济研究?
取向型思维仍根深蒂固,在人力资本存量同等的情况下,也即是假设品德,体力,智力,能力相同情
形下,社会资本多者,更易获得稀缺资源,如重要的机会,工作上的支持等,也就更有利于事业的发
展.然而社会资本作为一种资本,它是需要投入的.这种”投入”可能是
物质形式的,如金钱或物资;
也可能是非物质形式表现出来,如时间,精力,精神和感情等投入,我国是礼仪之邦,推崇礼,义,仁,
智,信,因此后者的投入更有利于社会资本的积累,同时与其它资本不同,社会资本还需要不断投
入,以保持久.
2.女性社会资本积累的特点
作为个人层面的社会资本的积累方式主要两种方式,第一种是参加有关社会团体或组织,与这
些团体和组织建立联系;第二种是人际社会网络关系,它是基于血缘关系,姻缘关系,地缘关系和业
缘关系而产生.
妇女社会资本的积累有如下特点:
(i之教水平少于男性,导致其社会资本一般低于男性.受教程度越高,个人对社会资本的
平均拥有水平也越高.据有关研究表明,在影响个人社会资本投资的众多因子中,多年的学校教育
和个人的社团成员资格的粗略关联度为0.22;在参与解决社会公共问题方面,取得大学学历的人
比只念到高中即辍学的人,其参与率要高30(Glaeser等,2000).受教育程度与”信任力”之间的
关系同样密切,普遍现象是高学历者更容易获得社会公众的信任.之
所以如此,是因为一方面在接
受教育的过程中,学生在集体生活中不仅要学习专业知识,还学习如何与人合作.学校及教师有意
识地培养学生之间的合作能力与冲突解决能力,这对学生提高社会参与能力具有重要作用,另一方
面较高的文化素质可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其自信心和社会责任感,更乐于
参加社会活动,同时也更易为他人所接受.此外学生学历越高.读书越多,接触的人越多,关系网络
越大,社会资本也就越多.
(2)婚姻使得妇女社会资本增多,但是社会资本的风险性加大
结婚的男女由于加入到对方的社会关系中,可以从中获取一定的信息,机会,物质等资源,使自
己拥有的社会资本有所增加.但是当婚姻处于不稳定状态时,这些通过婚姻及其相关的社会网络产
生的社会资本也处于不稳定状态,呈现较大的风险性,当婚姻解体时,这些社会资本则可能丧失殆
尽.另一方面,对于婚姻和孩子,大多数妇女由于天性和传统观念的影响,投入更多,对因就业而产
生的相对较稳定的社会资本从时间到精力,金钱,都减少投入,甚至有些妇女在生育和小孩上学前
中断工作,这不仅使其个人职业能力因不被使用发生退化,造成工作
机会和经济收入的减少甚至丧
失,而且意味着逐渐脱离因工作关系形成的社会网络.造成社会资本存量的流失.
(三)影响妇女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积累的障碍因素分析
1.传统文化的影响削弱了女性的事业进取心.
尽管法律中明确规定男女平等,但有着漫长的封建社会历史的中国,儒家的伦理道德思想已渗
透到社会的每个角落,数千年”男尊女卑”,”男强女弱”,”男主外,女主内”的历史文化已作为一种观
念根深蒂固地存在于大部分人的头脑中,社会对女性的期望更多的是温柔,庄重,善良,自爱,自重,
斯文,遵守传统,相夫教子,这种观念经过长期的历史积淀,被一代一代地演绎,传承下来,形成了较
稳定的被社会认可的意识.这种传统意识深刻地影响了许多女性的就业动机及职业发展期望.调
查表明,男性的幸福观的顺序是事业上成功一有一个温暖的家一有一个知心朋友一为社会做贡献,
而女性的幸福观顺序则是有一个温暖的家一事业上成功一有知心朋友一身体健康.因此女性即使
是高学历的女性也是大多数倾向于寻找事业上比自己更出色的男性为偶,这意味着女性婚后更愿
意为家庭奉献更多的精力来支持男性的发展,而男性则恰好相反,故
大多数用人单位认为婚姻使男
人更有责任感,更有工作效率,而使女性精力分散,工作效率下降. 2.配角意识,生理特点使得女性更多地关注子女的教育和家庭建设的日常事务.人力资本和社

73—
上海经济研究?2005年第9瓢
会资本呈递减趋势.
调查表明,大多数女性的思维方式偏重情感型,其价值取向顺序一般是无私一正直一善良一宽
容一勤劳,加上其思想上的配角意识使得其无怨无悔地对家庭投入很多的精力.根据2000年第二
期中国妇女社会地位抽样调查结果显示:城乡男女性每天用于家务劳动的时间较1990年虽均有不
同程度的降低,但由女性为主承担家务劳动的格局仍未改变.有85以上的家庭做饭,洗碗,洗衣,
打妇卫生等日常家务主要由妻子承担.女性承担了81的洗衣服,749/6的整理房间和照料孩子,
66%的购物,买菜,做饭等家务劳动.女性平均每天用于家务劳动的时间达4.01小时,比男性多2.7
个小时.另一方面由于升学的压力使孩子的教育成为许多家庭的重心,而孩子课余时间的学习管理
则大多数是由母亲来负责.这种贤妻良母角色,占用其许多的时间和精力,使之用于学习及与外界
交流沟通的时间就少,这种主观上的配角意识和客观上的精力限制使之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不仅
不能增值,反而呈递减趋势.
3.性别歧视减少女性就业和职业发展的机会,从而缩小其生活圈.
在《对高层决策者社会性别意识的调查分析》中被调查者(均为在推进我国性别平等,人口和健
康方面具有关键作用的全国人大,全国政协,卫生部,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与全国妇联的部
局级领导)认为影响妇女发展的主要因素是传统观念与性别歧视观点的居各因素的首位.虽然我国

直强调男女平等就业,许多用人单位对已招收的男女大学生也是平等支付工资,但是在录用和晋
升时却有明显的性别歧视现象.据《北京女大学生就业供求状况调查》,在被调查的75家企业中有
42家(56)用人单位明确表示愿意招收男生,只有3家(4)愿招女生,男女都愿招的企业26家
(34.679/6),江苏妇联在2002年的调查中发现,在同等条件下,女性签
约率低于男生8个百分点.用
人单位不愿意招收女生的原因主要有三个:第一,认为男生的工作效率高于女生,特别是结婚后;其
次认为女性的工作效率受到身体和生理条件的约束,如妇女的体质难于适应高强度的连续作战,单
身女子的出差问题等;第三,增加了额外的成本,如生育保险金和带薪产假,哺乳时间成本等.这种
就业机会和晋升机会的减少使得女性社会关系网络缩小,影响其社会资本的积累.
4.对男女平等的认识误区加剧了女性职业发展的难度
对女性职业发展的认识误区也是当前阻碍女性进步与发展的重要因素,而且往往是人们易忽
略的问题.当前对女性职业发展的认识误区主要是一方面忽略男女群体人力资源开发的区别,不论
这工作是适应男性还是更适应女性,强调男女的绝对平等,使女性从事工作不能扬长避短,反而去
长就短,影响其职业发展,另一方面潜意识地认为女性不如男性工作能力强,因而工作表现不能做
到与男性一样客观地评价,比较宽容,助长了部分妇女重显性能力培养甚于内在素质和职业能力的
培养.
三,促进女性职业发展的思考
(一)保证女性平等的教育权,顺利完成就业前的人力资本积累.
从政策,法律角度确保妇女都能受到义务教育,当前特别是农村女孩子的受教育问题,由于受
经济条件,重男轻女和新的”读书无用论”思想影响,许多女孩子缀学,出去打工,造成人力资本积累
不足.目前国家对农村贫困地区的教育非常重视,2005年3月,温家宝总理在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明
确表示,从今年起,免除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农村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家庭学生的书本费,杂费,
并补助寄宿学生生活费,这项政策对农村的贫困学生来说是个福音,实施这项政策时对农村贫困地
区的女孩子应当予以特别的关注.
(二)引导女?陛改变自我屈从于男性的心理,增强其社会参与意识,不断丰富其人力资本和社会
资本.

74—
2005年第9期?上海经济研究?
女性在繁衍后代,培育子女,关爱家人方面承担着更多的责任,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女性应当放
弃其事业和作为个体所需承担的社会责任.女性职业成功很关键的
一点是摆脱”女弱男强天经地
义”的思维定势,要有强烈的进取心.家政服务的社会化,专业化可以使女性从家务劳动中解放出
来,职业妇女应当合理地运筹时间,妥善处理家庭与事业的关系,安排一定的时间实施继续教育和
参加必要的社会活动,加入有关的社会组织,以提高其文化素养,职业能力,扩充人力资本和社会资
本,从而促进其职业的发展.当女性自强不息,不断进取,综合素质不断提高时,其对孩子的教育必
将产生非常积极的影响,也必然更能引起丈夫的尊重与爱慕,这种情感上彼此依赖,事业上共同发
展的夫妻关系,对构建和谐社会起着极大的推动作用.
(三)充分发挥妇联的作用.
妇联是党和政府联系妇女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其基本职能是代表和维护妇女利益,促进男女平
等.促进妇女人才成长是其一项主要任务,因此妇联一方面要加大妇女职业培训力度,培训的内容
要有针对性,实用性和有效性,既要培训其专业技能,创业能力更要培养其自主精神.另一方面要加
强与社会各界的联系,扩大妇联的社会资本,使之为妇女就业,职业发展提供广泛的途径.
(四)科学地指导妇女正确地进行职业生涯的设计与开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