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湘潭市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湖南省湘潭市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单选题 (共30题;共30分)
1. (1分) (2020九上·兴化期末) 下列物质的用途中,利用其物理性质的是()
A . 氧气用于气焊
B . 焦炭用于炼铁
C . 铜用于制作导线
D . 天然气用作燃料
2. (1分) (2018九上·防城港期末) 在空气的成分中,体积分数约占78%的是()
A .
B .
C .
D . 其他气体
3. (1分) (2019九上·永吉期中) 关于钠原子(Na)和钠离子(Na+)的认识错误的是()
A . 它们的质子数相同
B . Na+的最外层是稳定结构
C . Na比Na+少一个电子
D . 它们属于同种元素
4. (1分) (2018九上·辽阳期末) 一氧化碳是碳不完全燃烧的产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一氧化碳有难闻的气味
B . 一氧化碳会和人体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
C . 一氧化碳极易溶于水
D . 一氧化碳是造成温室效应的主要“元凶”
5. (1分)(2020·江西) 下列有关操作错误的是()
A . 读
B . 闻
C . 拿
D . 滴
6. (1分)(2018·长沙模拟) 实验室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稀硫酸并用其除铁锈,下列实验基本操作正确的是()
A . 量取浓硫酸
B . 稀释浓硫酸
C . 装生锈铁钉
D . 倾倒稀硫酸
7. (1分)(2018·铁岭) 下列饮品中属于溶液的是()
A . 酸奶
B . 豆浆
C . 玉米糊
D . 汽水
8. (1分) (2018九上·房山期末) 下列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正确的是()
A . 倾倒液体
B . 加热液体
C . 点燃酒精灯
D . 称量固体
9. (1分) (2018九上·甘井子期中) 空气中的成分相对稳定,但处于不断循环状态。
空气中的下列气体,循环较慢的是()
A . 氮气
B . 氧气
C . 二氧化碳
D . 水蒸气
10. (1分) (2020九上·合肥期中) 下列对实验现象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 .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时,发出白光,生成一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B . 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C . 蜡烛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D . 氢气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
11. (1分) (2019八上·大庆期末) 洗发产品中含有的柠檬酸(C6H8O7)能使头发柔顺有弹性且气味清香.下列关于柠檬酸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柠檬酸属于氧化物
B . 柠檬酸是由6个碳原子、8个氢原子和7个氧原子构成的
C . 柠檬酸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D . 柠檬酸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6:8:7
12. (1分) (2018九上·信阳月考) 意大利罗马大学的科学家获得了极具理论研究意义的N4分子,N4分子结构如图所示。
下列有关N4的说法正确的是()
A . N4是一种单质
B . N4约占空气体积的78%
C . N4属于一种新型的化合物
D . 由于N4与N2的组成元素相同,所以它们的性质相同
13. (1分) (2018九上·双台子月考) 下列物质中氮元素的化合价由低到高的顺序排列一组是()
A . N2O3、NH3、NO、N2
B . NH3 N2 NO N2O3
C . NH3、NO、N2、N2O3
D . NO N2 N2O3 NH3
14. (1分) (2016九上·宛城期中) 饮料中的果味大多来自酯类.丁酸乙酯(C6H12O2)是无色具有菠萝香味的液体,常用作食品、饮料的调香剂.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 . 丁酸乙酯是由20个原子构成的
B . 丁酸乙酯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16g
C . 丁酸乙酯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8:3:8
D . 一个丁酸乙酯分子中,含有一个氧分子
15. (1分) (2016九上·埇桥期末) 根据四位同学的讨论,判断该物质是()
A . CH4
B . CO
C . C2H5OH
D . H2
16. (1分) (2018九上·龙岩月考) 物质的性质决定其用途,下列关于物质的用途错误的是()
A . 铜﹣﹣做导线
B . 金刚石﹣﹣切割玻璃
C . 氧气﹣﹣做燃料
D . 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17. (1分)现有10种物质:①红酒;②食盐(不加碘的);③二氧化碳;④空气;⑤冰水混合物;⑥澄清石灰水;⑦氮气;⑧矿泉水;⑨二氧化锰;⑩一氧化碳。
其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A . ①②③⑤⑦
B . ②③⑦⑨⑩
C . ①④⑥⑧
D . ②③⑤⑦⑨⑩
18. (1分) (2018九上·万州月考) 归纳是化学学习当中最常用的方法,下列归纳中正确的是()
A . 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B . 质子数为8的元素一定都是氧元素
C . 硬水一定是混合物,软水一定是纯净物
D . 最外层电子数小于4个的都是金属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19. (1分)(2019·潮南模拟) 下列知识内容整理得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 . A
B . B
C . C
D . D
20. (1分) (2016九上·东莞期中) 根据下表判断,肉类变质过程中酸碱性的变化趋势是()
A . 酸性变弱
B . 碱性变强
C . 酸性不变
D . 酸性变强
21. (1分)(2019·浦东模拟) 关于氯化铵(化学式为 NH4Cl)的说法正确的是()
A . 属于复合肥
B . 氮、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4
C . 所含铵根是金属元素
D . 1molNH4Cl中约含有6.02×1023个氯原子
22. (1分)(2019·沙坪坝模拟) 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且和描述相符的是()
A . 电解水实验:
B . 有铜生成的置换反应:
C . 燃烧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D . 工业上以赤铁矿为原料炼铁:
23. (1分) (2019九上·德城期中) 元素观、微粒观是化学的重要观念。
下列有关元素和微粒的说法错误的是()
A . 最外层电子数为8的粒子不一定是稀有气体原子
B . 同种元素的原子核内质子数与中子数一定相等
C . 元素的原子序数与该元素原子核电荷数在数值上相同
D . 在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原子的种类不变,元素的种类也不会改变
24. (1分)下列有关饱和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一定温度下,向氯化钠饱和溶液中加入水后会变成不饱和溶液
B . 饱和溶液降温析出晶体后的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C . 任何饱和溶液升温后都会变成不饱和溶液
D . 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比不饱和溶液的大
25. (1分)下列有关分子、原子和离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A . 原子得到电子变成阳离子
B . 原子是最小的粒子,不能再分
C . 原子的质子数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
D . 保持氧气化学性质的粒子是氧分子
26. (1分) (2015九上·常德期中) 小华到水族馆参观时了解到:一些观赏鱼是从其他地方空运来的,而且必须密封.为了解决鱼的吸氧问题,可在水中加入一种叫做过氧化钙(化学式:CaO2)的制氧剂,它与水反应后的生成物可能是()
A . CaO和O2
B . CaCO3和H2
C . Ca(OH)2和O2
D . CaCl2和O2
27. (1分)(2020·秦皇岛模拟) 下列关于二氧化碳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 二氧化碳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
B . 可以用燃着的木条检验二氧化碳
C . 实验室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二氧化碳
D . 实验室制备二氧化碳可选用稀盐酸和大理石
28. (1分)烧柴禾时,通常把木柴架空一些才能燃烧更旺,这是因为()
A . 木柴是易燃物
B . 温度易达到着火点
C . 散热的速率快
D . 使柴禾和空气充分接触
29. (1分)(2019·射阳模拟) 已知铝在空气中会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Al2O3),该氧化膜可与稀盐酸发生反应:Al2O3+6HCl= 2AlCl3+3H2O。
实验小组将未打磨的铝片和稀盐酸放入密闭容器中,用传感器探究反应过程中温度和压强的变化,结果如图。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 反应过程中有热量放出
B . 0~50 s,发生稀盐酸与Al2O3的反应
C . 50 s时,溶液中溶质为AlCl3
D . 100 s~140 s,压强减小是因为温度降低
30. (1分) (2019九下·平舆期中) 氯化钠和碳酸钠晶体的溶解度(0℃-30℃)如下表所示:
温度0℃10℃20℃30℃
NaCl35.7g35.8g36.0g36.3g
Na2CO3•10H2O7g12.5g21.5g38.8g 根据上表分析下列说法:①碳酸钠晶体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②将含水各100g的氯化钠与碳酸钠的饱和溶液,从30℃降至0℃,析出晶体质量相等③氯化钠和碳酸钠晶体的溶解度相等时所对应的温度20℃﹣﹣30℃之
间④从含有少量氯化钠杂质的碳酸钠浓溶液中分离出碳酸钠晶体,应采取降低溶液温度方式,上述说法中,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 . ①②
B . ①②③
C . ①③④
D . ①②④
二、填空题 (共4题;共6分)
31. (1分)(2020·开封模拟) 浓硝酸是一种具有强氧化性的酸,可以和铜在常温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氮、硝酸铜及一种常温下呈液态的物质,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将ag铜和碳的混合物在氧气中充分灼烧、冷却、称量,发现剩余固体的质量仍为ag,该混合物中碳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
32. (1分) (2017九上·普陀期末) 自然界中广泛存在碳元素,请完成下列填空:
自然界中,碳元素存在状态有游离态和________,写出一种碳单质的名称________;
② 采用木炭取暖,不通风往往会形成有毒的一氧化碳,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而一氧化碳的产生,人们往往不能感知,是由于其具有________的物理性质。
葡萄糖(C6H12O6)可为人体提供能量来源,葡萄糖中碳、氢、氧原子的物质的量之比是________;葡萄糖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
33. (3分) (2018九上·孝义期末) 下图为某化学反应的微观过程示意图,请据图分析。
(1)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 。
(2)该化学反应从微观角度分析反应前后 ________ 没有发生变化, ________ 发生了变化。
34. (1分)(2019·河北模拟) 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下图所示。
现将两支分别装有甲、乙两物质饱和溶液的试管(底部均有少量未溶解的固体)浸入盛有水的烧杯中,再向烧杯中加入一定量氢氧化钠。
(1)50℃时,甲物质的溶解度是________。
该温度下,把50g甲放在100g水中,所得溶液的质量为________。
(2)30℃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顺序是________。
(3)烧杯中加入浓硫酸后,甲、乙两试管中固体量的变化是________。
三、实验题 (共3题;共3分)
35. (1分) (2016九下·临泽期中) 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并结合如图所示装置回答有关问题:
(1)指出标号仪器的名称:①________;
(2)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可以用F装置收集氧气的原因是________,集满氧气的集气瓶应________(填“正”或“倒”)放在桌面上.若用G 装置收集氧气,应从________(a或b)通入.
(3) A装置中长颈漏斗必须伸入液面以下的原因是________.
(4)用D装置收集二氧化碳时,检验气体收集满的方法是________.欲制得干燥的二氧化碳,还需将气体通过盛有________(填药品名称)的洗气瓶G.
(5)实验室常用加热氯化铵和熟石灰两种固体混合物的方法制取氨气.已知氨气(NH3)在通常状况下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极易溶于水.实验室制取并收集氨气,所选择的制取装置是________(填标号).
36. (1分) (2018九上·越秀期中) 人教版新课标化学教材九年级上册“分解过氧化氢制氧气的反应中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以及“寻找新的催化剂研究性实验,引起了化学探究小组的兴趣。
(提出问题)氧化铁能否作过氧化氢溶液分解的催化剂?如果能,其催化效果如何?
(实验探究)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
I.分别量取5mL5%过氧化氢溶液放入A、B两支试管中,向A试管
中加入ag氧化铁粉末,并分别在A、B两支试管中插入带火星木条,
观察现象。
A试管中产生气泡,带火星木条复燃,B试
管中无明显现象。
II.待A试管中没有现象发生时,重新加入过氧化氢溶液,并把带
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如此反复多次试验,观察现象。
试管中均产生气泡,带火星木条均复燃
III.将实验II中的剩余物小心过滤,并将所得滤渣进行洗涤、干
燥、称量,所得固体质量仍为ag。
IV.分别量取5mL5%过氧化氢溶液放入C、D两支试管中,向C试管
中加入ag氧化铁粉末,向D试管中加入__________g二氧化锰粉末,
观察现象。
D试管中产生气泡的速率比C试管快(实验结论)
(1) A中产生的气体是________;
(2)实验Ⅱ、Ⅲ证明:氧化铁的________和________在反应前后均没有发生变化,可以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
化剂;
(3)写出氧化铁催化过氧化氢分解的文字或者符号表达式________。
(4)(实验评价)
实验设计IV的目的是________;此步骤中二氧化锰的质量应该是________g
(5)通过实验IV,你可以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
37. (1分) (2018九上·门头沟期末) 甲、乙两位同学分别用右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
(1)甲同学验证燃烧的条件。
取一小块白磷放入广口瓶中,一段时间白磷没有燃烧,然后从分液漏斗中加入适量的________,白磷仍然没有燃烧,再从a管通入________,白磷发生燃烧,该实验证明可燃物燃烧需要与氧气接触、温度达到着火点这两个条件。
(2)乙同学验证二氧化碳与水的反应。
为验证使石蕊变色的物质是碳酸而不是水或二氧化碳,应该采取的实验操作顺序是________(填序号,可重复选用)。
①从b端通氮气②将用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纸花放入广口瓶中
③从a端通二氧化碳④从分液漏斗中滴加适量水
参考答案一、单选题 (共30题;共30分)
答案:1-1、
考点:
解析:
答案:2-1、
考点:
解析:
答案:3-1、
考点:
解析:
答案:4-1、考点:
解析:
答案:5-1、考点:
解析:
答案:6-1、
考点:
解析:
答案:7-1、考点:
解析:
答案:8-1、考点:
解析:
答案:9-1、考点:
解析:
答案:10-1、考点:
解析:
答案:11-1、考点:
解析:
答案:12-1、考点:
解析:
答案:13-1、考点:
解析:
答案:14-1、考点:
解析:
答案:15-1、
考点:
解析:
答案:16-1、考点:
解析:
答案:17-1、考点:
解析:
答案:18-1、考点:
解析:
答案:19-1、考点:
解析:
答案:20-1、考点:
解析:
答案:21-1、考点:
解析:
答案:22-1、考点:
解析:
答案:23-1、考点:
解析:
答案:24-1、考点:
解析:
答案:25-1、考点:
解析:
答案:26-1、考点:
解析:
答案:27-1、考点:
解析:
答案:28-1、考点: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