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料食品包装材料的安全隐患论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塑料食品包装材料的安全隐患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改善和提高,人们越来越重视食品卫生和安全状况。
食品包装除了作为承装食品的容器,还具有保证食品卫生安全和装饰作用。
近年来,食品包装工业发展迅速,作为食品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包装物直接与食品接触,其卫生安全性直接关系到人体健康,原材料的质量安全也得到广泛重视。
本文主要从塑料食品包装在食品安全方面的几点问题进行分析和讨论。
关键词:塑料食品包装安全
The security risks of plastic food package
Abstract:With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living standards have improved and enhanced, there is growing emphasis on food hygiene and safety conditions. As well as food packaging containers for installing the food, but also has to ensure food safety and decorative effect. In recent years,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he food packaging industry as an important component of food safety, packaging, direct contact with food, their health and safety is directly related to human health, safety and quality of raw materials has also been extensive attention. This paper from plastic food packaging in the food security analysis and discussion of several issues.
Key words:Plastic Food Package Safety
前言:
目前,塑料食品袋已成为食品包装材料的主要组成部分,无论是国内国外、大小商(市)场及个人摊位,用作生、熟食品包装容器随处可见。
其卫生状况直接影响食品的感观、理化性质和人体健康。
本文就塑料食品包装材料的安全隐患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
1主要内容
1.1塑料制品定义及常见塑料包装材料
1.1.1塑料制品
塑料制品:是一种以合成树脂为主要原料,添加适量的增塑剂、稳定剂、抗氧化剂等助剂,在一定的塑化条件下加工而成的材料。
1.1.2常见的塑料保鲜膜
常见的塑料保鲜膜有三种[1]:聚乙烯、偏聚二氯乙烯、聚氯乙烯。
三种都是高分子聚合物,聚乙烯柔软但透明度和韧性差,容易破损;偏聚二氯乙烯隔氧效果好,保鲜时间长,但价格较高;聚氯乙烯透明性好、不易破裂、价格低,所以广泛用于食品保鲜膜。
聚氯乙烯加工过程中常加入增塑剂邻苯二甲酸二辛酯或二异辛胺,前者是卫生标准允计使用的助剂,后者却没有经过批准,安全性有待于进一步评估。
聚氯乙烯加热或用于包装含油脂食品时,会释放出有毒成分氯乙烯单体,能引起肝功能异常,其代谢产物氯乙醛为烷化剂,可干扰人体DNA正常复制,具有致突变、致癌作用,1987年已被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列为致癌物,FDA规定食品包装材料中氯乙烯单体含量应低于1.0mg /kg,我国现行卫生标准限限量与之相同。
复合薄膜食品包装材料中不得使用聚氨酯类粘合剂,聚氨酯中含有甲苯二异氰酸酯(TDL),是强烈致癌物,加热后会溶入食品中。
2塑料包装引起的食品安全事件
2.1毒奶瓶事件
不法商贩利用废旧光碟作为制造奶瓶的原料,而这种废旧材料中含有大量酚类物质,酚是公认的有毒化学物质,被人体吸收就会蓄积在各脏器组织内,很难排出体外,当达到一定量时就会破坏肝细胞和肾细胞,造成慢性中毒,对儿童的危害尤为严重。
PC材质奶瓶可能溶解出致癌物质双酚A,这种环境荷尔蒙会模拟诱发女性荷尔蒙,可影响生殖系统,属可能致癌物质,可能导致肥胖、过度活跃症、免疫系统失调、儿童性早熟等影响宝宝的健康。
然而,就在近几年在我国最大的塑料制品生产基地--浙江台州,“光盘变奶瓶”式的把戏仍在继续,不少厂商承认自己在原料里添加回收的塑料,制作饮料瓶,以降低成本。
这意味着劣质的食品容器仍在生产,并流向市场。
2.2毒桶装水事件[2]
一些工厂为了降低成本,使用非食用级PET材料或者使用废旧塑料做的水桶,非食用级PET(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酸醇酯树脂)乙二醇一旦氧化会产生乙二醛,浓度若高于10ml/kg,则会对血液系统,肝肺,神经系统造成损害。
而那些垃圾的废旧原料主要来自服装业用的拉丝料、废旧VCD光盘、进口“洋垃圾”中的废旧料等。
这类桶含有毒害性化学物质,并会从水中释出,对人体造成极大危害。
另一种则是因为桶的二次污染造成的,即对回收的空桶消毒清洗不彻底,或回收和使用一些不合格的破旧水桶,甚至对淘汰的水桶照用不误,这样导致水桶中细菌大量繁殖,污染饮用水。
而一些小型或私人纯水灌装点根本没有任何消毒设备,经简单的过滤机过滤后就成了纯净水,或者直接使用自来水灌装。
饮用这种未经严格消毒处理的水后,非常容易引发各类胃肠道疾病,如大肠杆菌、霍乱弧菌、痢疾伤寒等。
体质弱的人喝了这种水后,会出现肚痛。
腹泻、呕吐、发热等症状。
如果长期饮用甚至会感染肝炎病毒,特别是乙肝。
3塑料包装材料中主要的毒性物质
3.1苯[3]
苯被公认为致癌物质,但苯类是树脂材料的良好溶剂,它具有溶解性强,挥发速度快价格便宜等优点,因此被广泛用于树脂的溶剂。
在包装中主要用于复合包装材料粘和剂和塑料印刷油墨的溶剂。
由于在复合材料和塑料印刷过程中苯类溶剂挥发不完全,包装材料或容器生产设备比较简陋时有可能造成苯类物质在包装材料中残留。
食品包装过程中苯类物质渗透到食品中,会导致食品中含有苯。
3.2双酚A
双酚A是一种普遍应用在塑料食品包装中的化学物质,塑料食品包装中的双酚A在加热后可融入食品中。
3.3甲醛
酚醛树脂和脲醛中甲醛含量较高,塑料食品包装中的游离甲醛可融入食品中。
3.4二已二酸酯[4]
二已二酸酯(DEHA)属于三类致癌物,是一种添加在合成树脂中增加产品柔韧性及弹性的物质,容易析出并随食物进入人体,造成内分泌、荷尔蒙的紊乱,尤其是对人体有致癌作用。
有些稳定剂中含有铅、镉等重金属,在与食品的接触中随食品进入人体。
我国规定食品生产、运输、包装等各环节与食品直接接触的材料不得使用对人体有害的成分,对用于食品的塑料包装材料所用的加工助剂的管理,实行许可证制度,塑料用于食品包装必须符合相应的卫生标准和《食品用塑料制品及原材料卫生管理办法》卫生部颁布的《食品用塑料制品及原材料卫生管理办法》明确规定:“凡加工塑料食具、容器、食品包装材料,不得使用回收塑料。
”4塑料食品包装材料危害分析
我国规定食品生产、运输、包装等各环节与食品直接接触的材料不得使用对人体有害的成分,对用于食品的塑料包装材料所用的加工助剂的管理,实行许可证制度,塑料用于食品包装必须符合相应的卫生标准和《食品用塑料制品及原材料卫生管理办法》[5] 。
然而,目前许多塑料产品加上助剂都是非食品级别的,“有毒保鲜膜”事件的主角聚氯乙烯(PVC)薄膜,因涉嫌致癌和环境保护需要,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和日韩等国已禁止生产和使用于食品包装中,但在中国却广泛使用。
究其原因,除了环保意识差之外,重要还是由于经济水平低、基础化工技术落后。
5塑料食品袋在加工生产中的问题
①原料在高温加热熔融制膜工序中,一些小厂经常添加废旧塑料以降低成本,为不被识别而添加颜料,造成有害物质的残留。
用于塑料袋的颜色渗透性和挥发性较强,遇油、遇热时容易渗出。
如有机染料中含有芳烃,对人体健康会有较大影响。
②添加剂在生产过程中,加入的增塑剂、稳定剂、阻燃剂、颜料等辅助材料中含有毒物质,如最常用的增塑剂二已二酸酯(DEHA)属于三类致癌物[6]。
这是一种添加在合成树脂材料中可增加产品柔韧性及弹性的物质,容易析出并随食物进入人体,造成内分泌、荷尔蒙的紊乱[7],尤其是对人体有致癌作用。
有些稳定剂中含有铅、镉等重金属,在与食品的接触中随食品进入人体。
③油墨在塑料包装印刷过程中,为了稀释油墨而过量添加含苯类和多种重金属溶剂[8],在使用中污染食物。
④封口时的污染塑料食品袋在封口的过程中需要熔融加热,如材料中含有毒有害物质,在熔融过程中释放出来而污染食品。
⑤卫生状况我国大部分生产包装制品的企业为通用型,产品既可用于食品,也可用于化工等其他行业。
因此,不仅生产环境、工艺及卫生条件很差,而且从业人员往往没有按规定进行预防性健康体检,传染病患者可能在其中。
另外,个人卫生也存在诸多问题。
6 加强塑料食品包装管理措施
6.1加强食品包装材料卫生标准的制修订与国际先进水平接轨
随着小国加入WTO,全球贸易一体化的进一步发展形成,我国制订的许多标准已不再适应市场的需求,特别是涉及健康安全、环保类的标准,时常成为当代国际贸易保护中新的技术壁垒,极大地限制了我国农产品出口。
塑料类食品包装与健康安全.环保有直接犬系,同样也关系到我国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环境保护。
欧美发达国家是食品包装材料卫生标准和食品包装材料卫生安全标准法规的先行者,经过近百年的努力,已建立完整的管理体系和法律体系。
而我国颁布这些标准还不到二十年,许多新产品没有国家标准,而且检验项目和检验方法的研究都远不如发达国家,这些落后之处又进一步限制了我国食品的出口。
6.2建立完善的食品安全评估体系全面提升食品安全性
食品安全准入制度实施以来,食品总体质量有所提高,但有关食品包装材料的安全性依然没有深入涉及,仅笼统地提及食品包装材料应符合有关国家标准,没有从实质上对其安全性进行评估。
风险评估是保证食品安全的新的模式,是国际食品贸易保护的新措施,《实施卫生与动植物检疫措施协定》[9](SPS协定)明确表明各国家可采取强制性卫生标准,通过风险评估的方式保护人民健康,免受进口食品带来的危害,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CAC)的标准就是实施措施的基础。
风险评估用现有的科学资料,对食品中潜在的微生物、物理或化学因素对人体健康危害进行危害识别、危害特征描述、暴露评估,风险评估。
我国对食品包装材料的潜在危害还远没有认识到,例如用报纸包装食
物,用镀锌铁皮包装饮料,用质量低劣的陶瓷、搪瓷盛装食物,而现在危害电大的足滥加添加剂于食品包装塑料袋中,主要有增塑剂、溶剂、染料、防老化氧化剂,这些物质大多是含苯、氯、氮、硫的有机化合物,除了不易降解对环境存在危害之外,对人体健康也存在巨大威胁。
目前对这些危害的评估几乎为零,这需要引起政府相关部门的重视开及时做好相关研究工作。
6.3加强食品包装材料及原材料的监督管理工作[10]
有关政府部门应科学立法、执法公正,为防止劣质非法生产的塑料类食品包装流入社会,监督管理工作必须重心前移、堵住源头,加强食品包装材料及原材料的监督管理,如采用生产许可证方式限制质量控制不达标的企业生产此类关系人体健康的重要产品,保证食品质量安全;与国际相关机构加强沟通,引入国际先进工艺提升个行业的产品质量;逐步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加强产品质量的监管力度。
7塑料食品包装材料发展前景
7.1玉米淀粉树脂替代塑料包装材料前景看好。
绿色环保当前,世界上许多国家都许进行以“生物分解树脂”取代现有包装塑料的研究[11]。
近期日本和台湾地区研究成功的“玉米淀粉树脂”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这种脂是以玉米为原料,经过塑化而成。
用它制成的包装材料可以通过燃烧、生化分解和昆虫吃食等方式处理掉,从而免除“白色污染”的危害。
据有关信息,目前他们那里每吨玉米树脂生产的塑料袋数量已和用塑料粒生产的数量相差无几。
据塑料行业人士统计,全球每年约生产塑料制品1亿吨,其中一次性包装材料3000万吨,解决这些材料造成的污染要花费很大的社会成本。
如若玉米树脂成功取代其中的一部分包装用塑料,会计每年将可有价值100亿美元的市场。
7.2水溶性塑料包装薄膜
水溶性塑料包装薄膜作为一种新颖的绿色包装材料,在欧美、日本等国被广泛用于各种产品的包装,它的主要特点是:①降解彻底,降解的最终产物是CO2和H2O,可彻底解决包装废弃物的处理问题;②使用安全方便,避免使用者直接接触被包装物,可用于对人体有害物品的包装;③力学性能好,且可热封,热封强度较高;④具有防伪功能,可作为优质产品防伪的最佳武器,延长优质产品的寿命周期。
水溶性薄膜由于具有环保特性,因此已受到世界发达国家广泛重视。
例如日本、美国、法国等已大批量生产销售此类产品,像美国的W.T.P公司和法国的GREENSOL公司以及日本的合成化学公司等,其用户也是一些著名的大公司,例如Bayet(拜耳)、Henkel(汉高)、Shell(壳牌)等[12]。
在国内,水溶性薄膜市场正在兴起。
据有关资料统计,我国每年需要包装薄膜占塑料制品的20%,约达30.9万吨,即便按占有市场5%计,则每年需求量也达1.5万吨。
目前市场售价:美国产品为13~17万元/吨,日本产品为20~25万元/吨,国内产品销售价仅为美国的40%,平均售价为6万元/吨,因而在价格上具有很强的竞争力。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人们越来越注意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尤其是我国即将加入WTO,与世界发达国家接轨,对包装的环保要求日益提高,因而水溶性包装薄膜在我国的应用前景一定十分广阔。
7.3 BOPP膜[13]
据著名AMI咨询公司的专题研究报告“全球BOPP膜市场最新趋势”,2001年世界BOPP膜市场首次超过了300万吨,近25年BOPP膜从开始的取代玻璃纸,发展到现在已迅速成为十分重要的软包装材料,正替代玻璃纸用于快餐、点心、烟草包装,并不断进入新的应用领域,如面条、烘烤食品、花束包装和标签。
在20世纪90年代的大部分时间里,工业BOPP膜用量的平均年增长率达10%,其生产能力也不断增长,致使某地区生产能力过剩。
尽管工业需求强劲,但生产厂利润下滑,因为生产厂都努力保持市场份额并试图进入新的应用领域。
这种情况在PET(聚酯)膜能力过剩的亚洲和拉丁美洲表现尤为突出,PET膜保持低价与BOPP膜争夺市场[14]。
BOPP膜生产能力提高最大的地方在亚洲(特别是中国),该地区迅速增加了一批小装置,应用领域为家用电器、电容器膜、带基、标签和包装。
中国潜在市场十分大,因此厂家主要供应本地或周边市场,随着生产厂家增多,它们也在寻找出口机会。
目前,中国BOPP膜出口量很小,实际每年还有相当数量的BOPP膜进口。
预计未来中国仍将是BOPP膜最活跃的市场,产量和消费都将居世界市场之首。
2010年前需求的年平均增长为9%以上。
8结论
综上所述,我国塑料食品包装材料经过20 多年的发展,已初步形成门类齐全, 具有相当技术水平和一定规模的行业, 在包装市场中占有重要地位, 对国民经济的建设起了不可缺少的作用。
但目前塑料食品包装方面仍然存在诸多问题,特别是关系到被包装食品的安全问题,因此我国质量监督部门要加强监管力度,严厉打击非法生产加工不合格包装材料的不法商贩,完善食品包装材料卫生与安全方面标准的修订与国际先进水平接轨。
同时开发与利用新型安全环保型塑料包装以从根本上降低被包装食品的安全隐患,进一步完善和优化我国食品包装市场,以促进我国食品行业的迅速发展。
参考文献
[1] 国泰,民安.为了食品包装的安全[J].包装世界,2005,6:44~46
[2] 邵栋梁.塑料食品包装材料的卫生安全性分析[J].包装与食品机械,2010,1:51~54
[3] 章信,塑料食品包装材料及容器[J].上海包装,2008,8:1~4
[4] 李汉帆,朱建如.食品容器及包装材料的安全性[J].中国公共卫生管理,2006,22(2):128.
[5] 瘐莉萍.食品包装用塑料制品安全问题探讨[J].质量春秋2006,3:40~42
[6] 张震.市场难寻“安全”包装袋[J].中国消费者200511:44~46
[7]邵卫兵,朱文芳,张莉.浅谈塑料食品包装材料的卫生管理问题[J].医学信息,2009,8:43.
[8] 郑顺利,于立军,姜子波.比较欧盟和美国的塑料食品包装材料管理体系与溶剂残留的限
量规定[J]塑料,2008,4:108~109
[9] 王旭强,杨兰花.浅析塑料食品包装发展形势[J].包装世界,2008,4:18~19
[10]江谷.塑料包装材料与食品安全[J].上海包装,2008,1:41~42
[11] 孟祥钊.塑料食品包装设计分析与评价[J].今日印刷,2008,1:39~41
[12] 刘利宏.塑料食品包装卫生安全性浅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7,1:1
[13] 刘倩.对塑料食品包装材料安全性的探讨[J].中国质量技术监督,2007,9:41
[14] 李勇,朱兴成. 塑料食品包装卫生安全性浅析[J].中国食品工业,2006,6:3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