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11:第3课 百合花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目标4 环境描写的作用) 找出小说中的环境描写,并简要分析这些环境 描写在小说中起什么作用。
答:小说中的环境描写,也起着烘托主题的作用。比如“早上下过一阵小 雨……空气里也带有一股新鲜温润的香味”。这一景物描写有色有味,展现在我们 面前的是一派生机勃勃的和平景象。在一次残酷的战斗之前,我所看到的却是这样 的景象,这就巧妙地烘托了人物的心情:“我”一个革命战士,不仅临危不惧,而 且洋溢着乐观主义精神。
讷.讷( nè ) 执拗.( niù ) 讪.讪( shàn ) 嬷.嬷( mó ) 抿.嘴( mǐn )
)
忸.怩.( niǔ )( ní ) 挽髻.( jì ) 瞅.着( chǒu ) 绷.脸( běnɡ )
虔.诚( qián )
2.给下列加点的多音字注音 细嚼. jiáo
嚼倒嚼. jiào 咀嚼. jué
三、相关知识 茹志鹃的创作风格
1.她的创作以短篇小说见长。笔调清新俊逸,情节单纯明快,细节丰富传 神,善于从较小的角度去反映时代本质。
2.长写抒情心理小说。表现战争题材,以空灵精致的笔触展示军民间的深情 和厚意;反映社会主义建设生活,那柔美纤细的笔触常游弋在劳动女性的心灵世 界,显示人物内心的热切和性格的贤淑。
1943 年随兄参加新四军,先在苏中公学读书,以后一直在部队文工团工作,任过演 员、组长、分队长、创作组组长等职。1947 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5 年从南京军区 转业到上海,在《文艺月报》做编辑。她是著名导演王啸平的夫人,王安忆的母亲。
主要作品
《百合花》(1958年)、《高高的白杨树》(1959年)、《静静的产院》 (1962年)等。新时期以来发表的主要作品有《剪辑错了的故事》 (1979年)、《草原上的小路》(1979年)、《儿女情》(1980年)、《家 务事》(1980年)、《一支古老的歌》(1980年)等
一、美文赏读 风云初记(节选) 孙犁
还 有 “ 天 黑 了 , 天 边 涌 现 一 轮 满 月 …… 那 一 轮 皎 洁 的 月 亮 , 我 也 憎 恶 起 来 了”。这一景物描写对推动故事情节,烘托人物心情,起着重要作用。由于整个战 场被皎洁的月光朗照着,所以战斗才会那样激烈,那样残酷,付出的代价才会那样 大,通讯员就是在白夜的攻击中壮烈牺牲的。
二、背景回放 缅怀追念时得来的产物
茹志鹃写这篇小说时,正是反右斗争后不久,她的家庭成员是这场扩大化运动 的受害者。冷峻的现实生活使她“不无悲凉地思念起战时的生活,那时的同志关 系”。她说:“战争使人不能有长谈的机会,但战争却能使人深交,有时仅几十分 钟,甚至只来得及瞥一眼,便一闪而过,然而人与人之间,就在这一刹那里,便能 胆肝相照,生死与共。”所以,《百合花》是她“在匝匝忧虑之中,缅怀追念时得 来的产物”。《百合花》受到了茅盾的高度评价,他说“这是我最近读过的几十篇 小说中最使我满意也最使我感动的一篇”。
③__写__通__讯__员__为__保__护__担__架__员__壮__烈__牺______ _牲__。__新__媳__妇__怀__着__崇__敬__、__歉__疚__的__心__情___ _给__他__擦__拭__身__子__、__缝__衣__服______________ ④__写__新__媳__妇__执__意__将__自__己__的__新__被__子_____ _盖__在__通__讯__员__身___上_入殓
答:栩栩如生地描绘人物,并从“我”的感情变化中逐步完成人物性格的塑 造。如写“我”对故乡竹海的联想,一方面点明了小通讯员性格形成的原因,即富 有诗情画意的环境,才孕育了小通讯员这样心灵美好、品质纯朴高尚的英雄;另一 方面,也抒发了“我”对故乡无比热爱之情,推动了我的感情发展,即由先前的生 气,到发生兴趣和“亲热”起来。
2.这篇小说的中心是什么?请简要概括。 答:本文撷取了革命战争时期人民斗争生活中的一朵小小的浪花,刻画了有着 百合花一样纯洁高尚美好心灵的小通讯员和新媳妇的形象,表现了纯洁深厚的军民 之情和战友之情,传达了高尚的人情美和人性美。
1.(目标1 概括人物形象) 找出细节描写写一段话,写一个人或描述一个场景。(200字左右) 答案 (示例)终于排到我了,只见老奶奶在摊前忙活着,我有些惊奇,这么多 生意,竟然只有她一个人在忙。我惊讶于她那双灵活的手,那双手在雪白的面团上 跳跃着,将一团团洁白的小精灵揉成规矩的球状,轻轻一拍,就成了圆圆的饼子。 老奶奶拿一个小刷子,抹上金灿灿的油花,再放进油锅里,便听到了美妙的嗞嗞 声……我看得入了迷,不觉她已经把一个饼递到了我面前,“给你!”听到老奶奶 的声音,我的目光才从她的手上移到她的脸上。她布满皱纹的脸上,眼睛如星星般 闪烁着快乐的光芒。
第一部分(第1至23自 然段)
第二部分(第24至46自 然段)
层次大意
情节开端, 带路
情节发展, 借被
第三部分(第47至61自 情节高潮,
然段)
牺牲
第四部分(第62至63自 情节结局,
然段)
献被
具体内容
①主__要__写__通__讯__员__送__“__我__”__去__前__沿__包__扎__所
②写_通__讯__员__和__“__我__”__一__起__向__新__媳__妇__借__被_ 子
局促不安:__拘__谨__不__自__然__。_______
3.她刚才那种忸.怩.羞涩已经完全消失,只是庄严而虔.诚.地给他拭着身子。( √ ) 忸怩:形__容__不__好__意__思__或__不__大__方__的__样__子_ 。
虔诚:恭__敬__而__有__诚__意__。__________
4.但他执.拗.地低着头,像钉在地上似的,不肯挪步。( √ ) 执拗:_固__执__任__性__,__不__听__从__别__人__的__意__见__。
子,概括小通讯员的人物形象。
文本内容 “带路”情节中总和“我”保持着一定的 距离,“张皇”“数摸”等细节;走走停 停;给“我”两个馍馍;不好意思挨着我
坐 借被子而又想送回去
枪筒子里插着树枝
为掩护群众和伤员而牺牲
形象特征
①_腼__腆__、__朴__实__、__纯__洁__、__细__心_
②__勇__于__改__正__错__误____ ③热__爱__生__活__
1.两边地里的秋庄稼,给雨水冲洗得青翠水绿,珠.烁.晶.莹.。( √ ) 珠烁晶莹:_像__珍__珠__那__样__闪__亮__,__像__水__晶__那__样__明__净__。_
2.他见我挨他坐下,立即张皇起来,好像身边埋下了一颗定时炸弹,局.促.不.安., 掉过脸去不好,不掉过去又不行,想站起来又不好意思。( √ )
新媳妇的性格变化,我们也是逐步认识的。开始作者让我们着眼的是新媳妇的 娴静、美丽、忸怩、羞涩,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我们越来越深刻地了解了她的内 心,感受到她对解放军的热爱。作者就是这样一步一步深入地揭示了人物的内心世 界,随着情节的发展,通讯员和新媳妇的形象越来越鲜明,越来越有光彩。
3.(目标3 分析形象作用) 作者除了刻画了“小通讯员”和“新媳妇”的形 象,“我”在小说中也用了不少笔墨来刻画,那么“我”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5.(目标5 赏析标题的内涵) “百合花”这三个字眼在小说中仅出现两次, 而且都是作为新媳妇被子上的图案而被提及,作者为什么以“百合花”为题目?
答: “百合花”不仅是小说主人公新媳妇的嫁妆(新被子)上的图案,也是新媳 妇纯真、高洁的美好品格的象征,更是革命战争时期人民的斗争生活中的“一朵浪 花”,它情态淡雅、气味芬芳。百合花图案的被子是联系人物之间的关系的一条重 要线索。作者以此为题,不但会让读者联想到新媳妇那美丽纯洁的心灵,也能让人 体味到小说含蓄的主题及“清新俊逸”的语言风格。
④____舍__己__救__人__、__对__革__命__无__比__忠__诚__的__ __高__尚__品__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目标2 分析人物形象) 简要分析新媳妇的形象,并说明这一形象是怎样 塑造的。
答:新媳妇浑身上下洋溢着喜气。她尽咬着嘴唇笑,好像忍了一肚子笑料没笑 完——漂亮、羞涩。对那作为新娘子唯一嫁妆的新被子,开头出于舍不得而不愿借给 伤员盖,后来却主动用它来给烈士收殓遗体。——善良纯朴,对“同志弟”有着朴素 天然的骨肉情深,一旦理解了战争的意义,理解了小通讯员生命的价值,她便毫不 犹豫地将自己唯一的最心爱的嫁妆敬献出来。在包扎所护理伤员时,开始又羞又 怕,放不开手,后来却庄严、虔诚地给重伤员解衣拭身子,通讯员牺牲后,她以极 为深切的哀悼之情,流着泪为他缝补肩上的破洞,并把自己的新被子铺在棺材里—— 识大体、关心革命、热爱解放军。
第3课
百合花
茹志鹃
预习积累与建构
一、作者简介 笔调清新俊逸的小说家——茹志鹃
茹志鹃(1925—1998),浙江杭州人,曾用笔名阿如、 初旭。祖籍浙江杭州。1925年9月生于上海。家庭贫困,幼 年丧母失父,靠祖母做手工换钱过活。11岁以后才断断续 续在一些教会学校、补习学校念书,初中毕业于浙江武康 县武康中学。
提升借鉴与运用
细节描写 一、教材技法 文中多处使用了细节描写来展开情节和塑造人物形象。如“通讯员衣服上撕破 的大洞”这一细节描写,前后用了四次。第一次是抱被子时因慌张而挂破上衣。第 二次是通讯员要给“我”开饭时“我”看到的。第三次“我”看见他安详地合着 眼,军装的肩头上漏着那个大洞,一块布还挂在那里。最后一次是新媳妇缝那个破 洞。通过这前后呼应的细节描写,一方面表现通讯员不顾个人安危,把生的希望留 给别人的高贵品质;另一方面表现新媳妇对通讯员的关心、痛惜。
落.泪 luò 落落.下 là
落.枕 lào
翘翘翘..首尾巴 qiáqoiào
扎包扎.扎花.
zā zhā
挣扎. zhá
二、写对字形 混luàn 乱 搜ɡuā 刮
pā 趴 下



执niù 拗 山ào 坳
三、用对词语
判断下列词语使用得正误并解释。
6.(目标6 评价特点) 茅盾评论《百合花》这篇小说的特点是“简单的故 事”“精致的情节”,请简要说明故事的“简单”、情节的“精致”分别体现在什 么地方。
答:故事的简单,一是体现在只写了向敌人进攻的我军前沿包扎所里的一个小 插曲,主要人物只有两个;二是体现在用数千字的短篇反映了“解放军的崇高品 质”和“人民爱护解放军的真诚”的深刻主题。情节的精致,一是体现在善于用前 后呼应的手法安排细节描写;二是将展开故事和人物塑造结合得很好,并且注意运 用故事的细节塑造人物。
二、名师点拨 细节描写,就是对人物的肖像、语言、行动、服饰、表情、心理和事物的细枝 末节等进行具体、细致地描绘,以达到塑造人物形象、刻画人物性格、推动情节发 展和深化作品主题等目的。 细节描写要做到三步骤: 1.细致观察事物。要使得描写生动形象,在观察事物过程中,我们要调动自 己的各种感官,对事物进行非常细致地观察。 2.选用细节典型。细节描写要能抓住典型的细节,这样才能更具有广泛性, 有利于突出文章的中心,从而给人留下更为深刻的印象。典型的细节能起到以一代 十、以小见大的作用。 3.精心锤炼语言。在细节描写中,我们要选择恰当的词语,以期以少胜多, 乃至一字传神。
5.我只好硬了头皮,讪.讪.地向她开口借被子了。( √ ) 讪讪:_形__容__不__好__意__思__,__难__为__情__的__样__子__。_
互动理解与分析
1.理清文章脉络,把握课文故事情节,并依据提示填写下列框图中缺少的内 容。
提示 全文以时间为顺序,以“我”的所见所闻为线索展开情节。
段落层次
3.进入新时期以后,茹志鹃的视野变得更宽而深邃,作品“从微笑到沉 思”,温存中透出辛辣,热情里蕴含冷峻,创作风格有所发展。
一、读准字音
1.给下列加点的单音字注音
撂.下( liào ) 憨.憨( hān ) 尴.尬.( ɡān )( ɡà ) 掂.量( diān ) 嘟.哝.( dū )( nonɡ ) 磕.磕绊.绊( kē )( bàn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