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湖北省当阳市第三中学高三生物第一次联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年湖北省当阳市第三中学高三生物第一次联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下列关于人体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
A. 人的正常体细胞的分裂次数是有限的
B. 自由基攻击蛋白质可以引起细胞衰老
C. 细胞中衰老的线粒体可被溶酶体分解清除
D. 癌细胞是动物体内具有自养能力并快速增殖的细胞
2.为获得纯合高蔓抗病番茄植株,采用了下图所示的方法,图中的高蔓对矮蔓为显性,抗病对感病为显性,且两对相对性状独立遗传。

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①④过程表示单倍体育种,需要用到花药离体培养技术
B. ①②③所示的过程是杂交育种,F2中高蔓抗病植株中纯合子的比例是9/16
C. ⑤的作用原理是秋水仙素抑制纺锤体的形成导致着丝点不能分裂,染色体数目加倍
D. ①④⑤过程育种的原理与无籽西瓜育种原理相同
3.如图表示植物叶肉细胞内光合作用、呼吸作用中氧的转移过程。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过程①②都有ATP生成
B.过程②⑤所需[H]全部来源于①
C.过程①②都需在生物膜上进行
D.过程②可以为③提供物质
4.关于生物组织中相关物质鉴定实验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用大豆磨成豆浆,加双缩脲试剂,溶液会变成紫色
B. 西瓜汁含有丰富的葡萄糖,是鉴定还原糖的理想材料
C. 在蔗糖溶液中加入斐林试剂,水浴加热后,溶液会变成砖红色
D. 用苏丹Ⅲ染花生子叶时,显微镜下发现红色颗粒充满整个细胞
5.下列有关神经调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若在神经纤维上兴奋的传导方向是由左向右,则局部电流方向是:膜内由左向右,膜外由右向左
B.某人因为交通事故脊髓从胸部折断了,一般情况下:膝跳反射存在,针刺足部无感觉
C.人受到惊吓时,肾上腺素分泌增多,在此反射弧中,肾上腺是效应器
D.在只有传入神经元(A)和传出神经元(B)组成的反射弧中,则当A接受刺激后,兴奋的传递方向是:A 的轴突→B的树突或胞体
6.用燕麦胚芽鞘做向光性实验发现植物生长素产生的部位、感受光刺激的部位、向光弯曲的部位分别是()
A.胚芽鞘尖端、尖端下面一段、向光弯一侧
B.胚芽鞘、胚芽鞘的尖端、尖端下面的一段
C.胚芽鞘尖端、胚芽鞘尖端、尖端下面的一段
D.胚芽鞘尖端、胚牙鞘、尖端下面的一段
7.小麦抗病(T)对易感病(t)、高秆(D)对矮秆(d)为显性,两对基因独立遗传。

现有甲(高秆抗病)与乙(高秆易感病)两株小麦杂交,子代有4种表型。

如果让甲测交、乙自交,则它们后代的表型之比应分别为()
A.9Ⅲ3Ⅲ3Ⅲ1及1Ⅲ1Ⅲ1Ⅲ1
B.3Ⅲ3Ⅲ1Ⅲ1及1Ⅲ1
C.1Ⅲ1Ⅲ1Ⅲ1及3Ⅲ1
D.9Ⅲ3Ⅲ3Ⅲ1及1Ⅲ1
8.下列有关“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说法正确的是()
A.调查土壤小动物类群丰富度可利用它们具有趋光、趋湿、避高温的习性
B.调查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应取表层土进行采集、调查
C.土壤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采集方法有记名计算法和目测估计法
D.采集到的土壤小动物可放入体积分数为70%的酒精溶液中保存
9.动物细胞内不具有的结构是()
A.细胞核
B.叶绿体
C.细胞膜
D.线粒体
10.用来鉴定生物组织中的蛋白质的试剂及其颜色反应是
A. 苏丹Ⅲ、红色
B. 斐林试剂、砖红色
C. 双缩脲试剂、紫色
D. 苏丹Ⅲ染液、橘黄色
11.细胞学说建立的过程是一个在科学探究中开拓、继承、修正和发展的过程,充满了耐人寻味的曲折。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德国科学家魏尔肖对细胞学说的补充是“所有的细胞都来源于先前存在的细胞”
B. 细胞学说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动物和植物都是由细胞发育而来的
C. 细胞学说认为细胞分为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
D. 细胞学说阐明了细胞的统一性和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
12.如下图所示,a、b、c为对胚芽鞘做不同处理的实验,d为一植株被纸盒罩住,纸盒的一侧开口,有单侧光照。

下列对实验结果的描述,正确的是()
A.a、b向光弯曲生长,c背光弯曲生长
B.a直立生长,b、c向光弯曲生长
C.图d中如果固定植株,旋转纸盒,一段时间后,植株向左弯曲生长
D.图d中如果将纸盒和植株一起旋转,则植株向纸盒开口方向弯曲生长
13.下列关于真核细胞呼吸,正确的说法是
A.无氧呼吸是不需氧的呼吸,因而其底物分解不属于氧化反应
B.水果贮藏在完全无氧的环境中,可将损失减小到最低程度
C.无氧呼吸的酶存在于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
D.有氧呼吸酶存在于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内膜、线粒体基质
14.2013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JamesRothman等三位科学家,以表彰他们在细胞的“囊泡转运”研究方面做出的重大贡献。

细胞内囊泡的膜与细胞膜的成分相似,它们的主要成分是()
A. 脂肪和蛋白质
B. 脂肪和糖类
C. 蛋白质和磷脂
D. 纤维素和果胶
15.新型冠状病毒(nCoV)是一种RNA病毒,感染者多出现发热、乏力和干咳等症状。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新型冠状病毒原核生物
B.勤洗手,戴口罩可有效预防该病毒
C.新型冠状病毒的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
D.nCoV含有的核苷酸种类数是4
二、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每小题有一个或多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有选错的得0分。

16.如图表示能量在第一、第二营养级流动的部分过程(图中生产者净初级生产量为生产者用于自身生长、发
育和繁殖的能量)。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甲属于第一营养级的同化量
B.丙属于第二营养级同化量的一部分
C.戊是第二营养级呼吸散失的能量
D.丁的一部分能量可以流向分解者
17.如图为某二倍体动物体内一个正在进行减数分裂的细胞,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若该细胞为次级精母细胞,分裂结束后将产生两种不同的精细胞
B.若该细胞取自某动物的卵巢,则其名称为第二极体
C.该细胞产生了变异,其变异来源于基因重组
D.该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此时正发生姐妹染色单体分离
18.某学校生物兴趣小组,利用课外时间进行了“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的探究活动,下列是兴趣小组的同学在研究过程中的一些操作,其中不合理的是()
A.对于无法知道名称的小动物,直接忽略,不记录下它们的特征
B.在统计丰富度时,采用了取样器取样法和目测估计法
C.为调查不同时间土壤小动物的丰富度,分别在白天和晚上取同一地块的土样进行调查
D.一些有较强活动能力的土壤小动物,采用标志重捕法调查土壤小动物的物种丰富度
19.下列关于种群及种群特征的叙述错误的是()
A. 种群内的个体可能有多种不同生物
B. 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是种群密度
C. 年龄组成可预测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
D. 性别比例直接影响种群密度的大小
20.HIV病毒能识别T细胞表面的CD4分子,从而实现入侵T细胞。

如果给AIDS患者大量注射用CD4分子修饰过的红细胞,红细胞也会被HIV识别、入侵(如图)。

因HIV在红细胞内无法增殖,红细胞成为HIV的“陷阱细胞”,这为治疗AIDS提供了新的思路。

据材料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CD4分子是一种受体分子,其成分最可能是糖蛋白
B.人成熟的红细胞没有逆转录酶,导致HIV无法增殖
C. HIV侵染胎儿的T细胞会引发先天性免疫缺陷病
D.红细胞中的HIV随红细胞凋亡后,可与体液中的抗体结合
三、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55分。

21.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病虫害检测、预报和防治工作显得尤其重要。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为了预测农田害虫的数量变化趋势,应调查农田害虫的___________,向农田中施用性引诱剂能破坏害虫的_____________,从而降低害虫的出生率。

)
(2)害虫和农作物可能存在的种间关系有____________,根据害虫对农作物的危者部分,害虫可分为地上部分害虫和地下部分害虫,这体现了群落的___________结构,决定动物分层的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

22.下图甲是反射弧的结构模式图,乙是甲图中某一结构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

请据图回答:
(1)图中的a、f分别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f、e、c、b和a等结构共同组成______________。

(2)对信息进行分析和综合并产生新的兴奋的是______,图乙是图甲中[ ]____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

图乙中B、C、D、E所示结构分别表示:B_________________C___________D_______________E____________(3)当神经纤维的某处受到刺激产生兴奋时,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传导的特点是_______,兴奋部位与邻近未兴奋部位形成了______________,使兴奋依次向前传导。

(4)给图甲中的b以一次适宜强度的电刺激,此时b处细胞膜内外两侧电位表现出_________,e处是否发生电位变化?______(是或否)。

23.如图甲为叶绿体的结构与功能示意图;图乙表示甘蓝型油菜叶肉细胞内部生理过程模式图,A、B、C为相应生理过程场所,①﹣⑥均气体物质;图丙表示在一定条件下测得的某植物光照强度与光合速率的关系。

请分析回答:
(1)图甲中I是________,可利用________(填方法)将其上的色素分离出来。

(2)图甲中进行光合作用过程中ADP的移动方向是从________到________(填场所名称)。

(3)将图乙中C置于蒸馏水中,会吸水破裂。

你认为C的内膜、外膜破裂情况是________(填“内膜先破裂”、“外膜先破裂”或“同时破裂”)。

(4)图乙中当光合作用强度大于呼吸作用强度时,图中消失的箭头是________(填数字序号)。

(5)图丙中的a点表示________,c点时,叶肉细胞中产生ATP的场所有________。

(6)图丙中在光照强度大于________klx时,植物才会表现出生长现象.若图丙曲线表示该植物在25Ⅲ时光照强度与光合速率的关系,并且已知道该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最适温度分别为25Ⅲ和30Ⅲ,那么在原有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将温度提高到30Ⅲ,理论上分析c点将________(左移、右移、不变)。

(7)在相同温度下,将图片中植物的叶片置于8klx光照下9小时,然后移到黑暗处15小时,则该植物24小时内每100cm2叶片的光合作用所积累的葡萄糖的量为________毫克(保留小数点后一位数字)。

24.科学家研究发现,细胞膜的跨膜蛋白中,有一种与水的跨膜运输有关的水通道蛋白。

回答下列问题:(1)细胞膜上跨膜蛋白的合成类似于分泌蛋白,核糖体上合成的肽链,需要在_________中加工和修饰后,再运输到细胞膜上。

(2)从细胞膜的结构分析,由于_________的原因,水分子自由扩散通过细胞膜时会受到一定的阻碍。

现在研究确认,细胞膜上的水通道蛋白能帮助水分子从低渗溶液向高渗溶液方向跨膜运输,这种水分子跨膜运输的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

(3)哺乳动物红细胞在低渗溶液中能迅速吸水胀破,有人推测这可能与水通道蛋白有关。

请设计实验,验证这个推测是正确的。

(要求:写出实验思路、预期实验结果)__________。

25.能量流动是生态系统的功能之一。

如图1是某生态系统能量流动过程图解,图2是被地震破坏的某自然保护区在人为干预下恢复的过程中的能量流动图解(能量单位为:103kJ/m2·a)。

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__________,图中__________为分解者,理由是_________。

(2)图1中不应存在的箭头是__________。

(3)图2中A代表__________,为保证各营养级都有较高的输出量,随营养级的升高,输入的有机物应增
多,原因是__________。

(4)计算可知,图2中肉食动物需补偿输入的能量值为__________,在人为干预下能量从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的传递效率为__________。

(5)由于某种因素,图2中生产者短时间内大量减少,一段时间后又恢复到原来水平,说明生态系统具有________能力,其基础为________。

参考答案
1.D
2.D
3.B
4.A
5.C
6.C
7.C
8.D
9.B
10.C
11.C
12.D
13.D
14.C
15.A
16.ACD
17.AD
18.ABD
19.AD
20.BC
21. (1).年龄结构(2).性别比例(3).捕食和寄生(4).垂直(5).栖息空间和食物
22. (1).效应器(2).感受器(3).反射弧(4).神经中枢(5). d突触(6).突触后膜(7).突触小泡(8).突触前膜(9).突触间隙(10).双向传导(11).局部电流(12).内正外负(13).否
23. (1).类囊体薄膜(或基粒)(2).层析法(3).叶绿体基质(4).类囊体薄膜(或基粒)(5).外膜先破裂(6).③④ (7).细胞呼吸强度(或细胞呼吸速率)(8).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叶绿体(9).2 (10).右移(11).12.3
24. (1).内质网和高尔基体(2).磷脂双分子层内部具有疏水性(3).协助扩散(4).将甲组红细胞膜中的蛋白质破坏,乙组红细胞不作处理,然后将两组细胞同时置于蒸馏水中,测定两组细胞吸水胀破所需的时间。

乙组吸水胀破所需时间短,说明推测正确
25. (1).① (2).E (3).从生产者到各级消费者都有能量流入(4).⑦ (5).呼吸作用释放的能量(6).能量在流动过程中逐级递减(7).5×103kJ/m2·a (8).15.6% (9).自我调节(10).负反馈调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