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绿地系统在实际中应用评价

合集下载

城市绿地规划中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

城市绿地规划中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

城市绿地规划中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绿地的规划和建设变得越来越重要。

城市绿地不仅可以提供人们休闲娱乐的场所,还能够提供一系列的生态系统服务,如净化空气、调节气候、保护水源等。

因此,评估城市绿地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对于科学合理地规划城市绿地具有重要意义。

生态系统服务是指自然生态系统向人类提供的各种直接或间接的利益。

在城市绿地规划中,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是通过定量分析绿地所提供的生态系统服务的经济价值,以便更好地理解和评估城市绿地的重要性,并为决策者提供科学依据。

首先,城市绿地通过净化空气提供了重要的生态系统服务。

植被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并吸附空气中的颗粒物和有害气体,如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

这些作用不仅能够改善城市空气质量,减少空气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影响,还能够降低空调和过滤系统的能耗,从而减少能源消耗和碳排放。

根据相关研究,每年每公顷的城市绿地能够减少大约5000千克的二氧化碳排放,价值约为1000美元。

其次,城市绿地还能够调节城市气候。

城市绿地的植被能够吸收太阳辐射,并通过蒸腾作用释放水蒸气,从而降低城市的气温。

此外,绿地还能够减少风速,阻挡风沙,减少风的侵蚀和破坏。

这些作用不仅能够改善城市的微气候环境,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还能够降低城市的空调需求,减少能源消耗和碳排放。

据估计,每年每公顷的城市绿地能够减少大约5000千瓦时的能源消耗,价值约为500美元。

此外,城市绿地还能够保护水源。

植被通过根系吸收和蓄存降水,减少了径流的量和速度,从而减少了洪水的发生和水土流失的风险。

此外,植被还能够过滤和净化水质,提高水源的质量。

根据研究,每年每公顷的城市绿地能够减少大约5000立方米的径流,价值约为3000美元。

除了以上几个方面,城市绿地还能够提供其他生态系统服务,如生物多样性维护、土壤保持、噪音减少等。

这些生态系统服务的价值虽然难以直接衡量,但对于城市绿地规划和管理来说,同样具有重要意义。

城市公园绿地的生态功能评价

城市公园绿地的生态功能评价

城市公园绿地的生态功能评价
引言
城市公园绿地作为城市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为居民提供休闲娱乐的场所,还担负着重要的生态功能。

在城市化进程中,保护和增加城市公园绿地的生态功能成为重要的任务之一。

本文将从不同层面评价城市公园绿地的生态功能,以便指导城市规划和建设。

1. 水资源保护功能
城市公园绿地通过自然滞水和植被的拦截,能够有效控制城市径流,减少洪水
的发生。

同时,公园绿地的土壤层可以起到过滤水质的作用,保护地下水和水体的质量。

绿地与街道之间的水环境交错也能提高城市的景观质量,并吸引了许多鸟类、昆虫等动物前来繁衍生息,形成了良好的生态系统。

2. 大气调节功能
城市公园绿地的植被能够吸收大气中的有害气体,并释放出氧气,提高城市空
气质量。

绿地的植被覆盖还能降低城市表面温度,减缓热岛效应的影响。

在城市公园绿地中,多样的植物种类和树冠覆盖率的增加有助于降低空气中的尘埃含量,提高空气湿度,减少人们的疲劳感和呼吸道疾病的发病率。

3. 生物多样性保护功能
城市公园绿地作为城市中的绿色生境,提供了众多物种的栖息地。

绿地的多样
化植被和水域环境为动植物提供了丰富的食物和栖息条件,促进了物种的繁衍和迁移。

公园绿地也是城市野生植物的避难所,可以保护稀有濒危物种的生存环境。

4. 社会文化教育功能
城市公园绿地作为城市化进程中的。

张掖市城市绿地园林植物调查及应用现状分析

张掖市城市绿地园林植物调查及应用现状分析

数的 8.50%;落叶树种 99 种(隶属于 19 科 50 属),占 该市园林植物总种数的 64.70%;宿根花卉、草坪及地 被植物 41 种(隶属于 18 科 32 属),占该市园林植物总
种数的 26.80%。
表3
张掖市园林植物组成结构
生活型
落叶与否
种类数
种类所占比 例%
比例 常绿︰落叶
常绿
10
甘泉公园、润泉湖公园、民乐西区公园、民乐城西主题公园、民乐生态公园、肃南人民公园、肃南夹心滩公园 居延湖景区、西街盘旋路、东街盘旋路
广场用地
民乐中心广场、肃南转经轮广场、肃南迎宾广场、肃南神鹿广场、人民公园广场、大佛寺广场
居住用地附属绿地
滨河小镇小区、黑河水电家属院、肃南民族嘉园、馨宇丽都小区、金安苑小区、玉墅珑湾小区、崇圣嘉园
科学依据。
地、广场用地、附属绿地、区域绿地 5 大类型,2018 年
1 研究区概况
6~10 月,针对张掖市城市绿地系统的实际情况,选择
张掖市地处甘肃省西部,河西走廊中段,位于东经 最能代表张掖市园林水平的 4 种类型绿地 (包括公园
表 1 张掖市城市绿地调查地点
类型
绿地
调查地点
公园绿地
综合公园 游园
41 种,占全市园林植物物种数的 26.8%;藤本植物有 4
种,占全市园林植物物种数的 2.61%。可以看出,应用 于张掖城市绿化的乔、灌、草类植物都比较丰富,乔木 植物种最丰富,灌木和草本植物种次之,藤本最少。
3.3 张掖市园林植物组成结构
从表 3 调查结果显示,张掖市园林植物中有常绿
树种 13 种(隶属于的 4 科 8 属),占该市园林植物总种
绿地、广场用地、附属绿地和区域绿地)61 个典型园林 绿化样地进行了实地调查(详见表 1)。 2.2 调查方法及内容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与生态效益评估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与生态效益评估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与生态效益评估随着城市化的加速发展,城市的面积不断扩大,城市建设对自然环境的破坏也越来越严重。

因此,城市绿地系统的规划和生态效益评估成为了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

本文将从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和生态效益评估两个方面来探讨这个话题。

一、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指的是对城市绿地的种类、布局、面积以及绿地的用途等方面进行规划和设计,以达到改善城市环境和保持生态平衡的目的。

首先,绿地种类的选择是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重点。

城市绿地的种类包括公园、广场、街头绿化等。

不同的绿地种类在城市中各有各的作用。

公园可以为市民提供休闲娱乐的场所,广场可以成为市民集会和交流的场所,而街头绿化可以改善城市的空气质量和美化城市景观。

因此,在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中,应根据城市的自然环境、城市人口和城市功能等因素,制定相应的绿地种类。

其次,绿地布局也是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关键。

城市绿地的布局应考虑到公共交通的便利性、市民居住的区域、城市公用设施的分布等因素。

例如,在商业区和住宅区之间,可以设置一条绿地带,既可以起到景观优化的作用,又可以解决市民居住与商业区之间的距离问题,提高通勤效率。

因此,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中,要根据市民的实际需求,合理规划绿地布局。

最后,绿地的面积也是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重要方面。

城市绿地的面积应该根据城市的人口密度和城市功能需求来规划。

目前,国家对城市绿地面积的要求是绿地率不低于35%。

但是在实际规划中,应根据城市的具体情况灵活调整。

例如在一些人口密集的城市,绿地面积可以相应增加,以便更好地改善城市环境。

二、生态效益评估生态效益评估是指对城市绿地系统建设或改建后,对生态环境、社会经济和人文效益等方面的评估。

生态效益评估是判断城市绿地系统建设是否合理和成效的重要手段。

首先,生态效益评估应该从生态环境方面入手。

城市绿地系统建设对生态环境的改善是其最重要的效益。

城市绿地可以提供多样的生态系统服务,包括净化空气、净化水体、防止土地侵蚀、减轻气候变化等。

绿地系统在城市规划发展的作用分析

绿地系统在城市规划发展的作用分析

绿地系统在城市规划发展的作用分析1引言城市园林作为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维持着整个城市的生态平衡;另一方面,作为城市独一的且具有活力的基础设施,一直起着美化城市景观、改善城市环境质量的积极作用;另外,作为城市发展规划的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一直被重要生态措施来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

当前,我国的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导致了城乡差距越来越小、城乡一体化进程加快、使得大量的农民涌入城市追求城市便利舒适的生活。

不可避免地,城市化的进程步伐的加大也引起了更种潜在的问题。

最典型的是使得城市摊大饼式的发展,边界的扩大使得城市外围的绿地不断减少,无形中加大了对该区域原有良好的生态环境与自然条件的威胁。

另外,由于该区域绿地起着支撑中心城区人居生态环境,引导城市形态的扩展的重要作用,故需采取有效措施来统筹和管控该区域绿地。

2城市规划区绿地2.1 广义绿地在《辞海》中,绿地是指与环境融合一起创造自然条件,来满足乔木、灌木、和草本植物的种植条件而形成的一定范围的绿化地面或区域。

其中公园、街道绿地、林荫道等绿地是供公共使用的;附设于工厂、医院、学校、幼儿园等内部的专用绿地和住宅绿地是供集体使用的。

另一种:无论是自然植被或者人工植被,涵盖了农林牧生产用地及园林用地,只要是生长着植物的土地,均可称为绿地。

作为城市规划的专门术语,绿地是指城市建设用地的一个大类,其中包括公共绿地、生产和防护绿地两个中类。

所以廣义绿地可以泛指各种拥有绿色植被的土地,或者特指城市建设用地中某一大类用地类型。

2.2 城市规划区绿地城市规划区绿地是指:以自然植被和人工植被为主要形态存在于城市规划区范围内,用于改善城乡生态、保护环境、为居民提供游憩场地、起到美化城乡作用的各种类型和规模的绿化用地组成的整体。

城市规划区绿地系统规划包含了两方面内容:一是城市建设用地范围内的绿地的规划和管控,二是城市建设用地以外,城市规划区范围以内的绿地统筹和管控。

3绿地系统在城市规划中作用3.1 绿地系统可以创造城市的人居环境园林绿地是人们进行户外活动的最佳去处。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生态效益评估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生态效益评估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生态效益评估引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导致了城市面积的扩大和人口的增加,对城市生态环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作为一种重要的城市生态建设手段,旨在提高城市生态环境质量,保护生态资源,改善人居环境。

本文将从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概念入手,探讨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生态效益评估方法和实践案例,以期为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实施提供参考。

一、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概述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是指针对城市生态环境问题,通过科学的规划手段,合理布局城市内外的绿地系统,以实现城市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改善。

城市绿地系统包括城市公园、绿化带、湿地公园等,它们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形成一个有机整体,对城市生态系统的稳定运行起到重要的作用。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核心目标是提高城市生态环境质量,为居民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

通过增加绿地覆盖率,改善空气质量,调节气温,减少噪音污染等,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可以有效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二、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生态效益评估方法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生态效益评估是评价规划实施效果的重要手段,它可以为规划者提供科学依据,指导规划的实施和调整。

下面介绍几种常用的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生态效益评估方法。

1.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法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法是一种常用的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生态效益评估方法。

它通过对城市绿地系统所提供的生态系统服务进行评估,如空气净化、水源涵养、土壤保持等,将这些服务转化为经济价值,从而评估城市绿地系统的生态效益。

2. 生物多样性评估法生物多样性评估法是评估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生态效益的重要方法之一。

它通过调查和监测城市绿地系统中的物种多样性和生境质量,评估城市绿地系统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改善效果。

通过评估城市绿地系统对物种多样性的影响,可以判断规划的成效,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3. 环境质量评估法环境质量评估法是评估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生态效益的重要方法之一。

它通过对城市绿地系统中的环境指标进行监测和评估,如空气质量、水质状况等,来评估城市绿地系统对环境质量的改善效果。

绿地在城市系统中的功能、问题及对策

绿地在城市系统中的功能、问题及对策

1 1・ 2

当代生态农业
2 1年第3 期 00 、4
整个性格 的形成和发展 ,环境综合作 用于人的感 官 ,通过潜移默化 的感染 ,在人 的性 格上打下烙
日益 下 降 长 春市 解放 以来绿 地 面 积总 的看 来是 逐年
印。在现代城市 中 ,人工构成 的环境增 多 ,自然 增加 的趋 势 ,由1 4 年的9 9 顷增 加到 目前 的 99 7公 16 倍 环境 ,特别是绿色植被愈来愈少 ,单 调 、枯 燥的 8 0 公 顷 ,增长 了8 多 ,然而公 共绿地 面积却
0 人们的工作效率 ,这样 的情况 下在现代城市发展 外 ,从公共绿地 占绿地 总面积的 比重来看 ,5 年 代平均 占5 %,6 年代 下降到2 %,而到8 年代 4 0 2 0 过程 中是不乏其例的 。 25 %了。 因此 ,随着城市现代化建设 ,对 城市绿 地应 公共绿地 占城市绿地总面积只有 1 .
财富 ,为更多 的人 提供 了就 业机会 ,使人 们享受 到更 多 的物质 、文化 、娱乐 生活 。然 而城 市的发
1 城 市 绿 地 的功 能
展也 给人们带来一 系列令人烦 恼的问题 ,如环境
的污染 ,人 口的密集 ,人与 自然 的距离延长 了等
11 城 市绿地是 改变城市生态环境 的重 等 ,使得本来 就 已狭小 的生存空 间变得越来越来 .
每 天排放 各种工业 及生 活污水达7 .万 吨 ;向大 趣 ,使人类在 紧张的J 之余享受 自然 的乐趣 , 87 丁作 气 中每天排 放烟尘 、粉 尘9 6 ,二 氧化硫 及有 和谐地生活于 自然 之 中。 5吨
害气体 2 9 。这 些 污染物质 不仅 破坏 了生态 环 8吨
优美 的 自然环 境 对 于 人们 的心 理 构成 和性 境 ,也危及到人们 的身体健康 ,给城市 人 民的生 格形成 有着不可忽视 的作用 环境能够影 响到人 产 、生 活带 来严 重危 害 。如何 清 楚 这些 污 染 物 的心理状态 、性格气质 、行为态度 ,甚至影响到

城市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评价

城市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评价

城市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评价城市生态系统是由城市的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所构成的复杂系统。

它不仅提供了人类生活所需要的物质资源和生态服务,还承载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生态环境的维持。

城市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评价是对城市生态系统在提供生态服务方面的贡献和价值进行全面评估的过程。

本文将从城市绿地系统、水资源管理、空气质量控制和环境调节等方面探讨城市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评价。

城市绿地系统作为城市生态系统的核心,承担着绿化美化城市环境、调节气候、净化空气和水源保护等重要功能。

评价城市绿地系统的服务功能可以从植被覆盖率、绿地面积、植物多样性和生态连通性等方面进行。

植被覆盖率的增加可以降低城市热岛效应,提高城市环境质量,增加城市居民的舒适感;绿地面积的增加可以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植物多样性的增加可以提高城市生物多样性,促进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生态连通性的增强可以促进城市之间的生态系统服务相互交流,提高城市的整体生态服务水平。

水资源管理是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评价城市生态系统在水资源管理方面的服务功能可以从城市雨水利用、水源涵养和水污染控制等方面进行。

城市雨水利用可以减少城市径流和洪灾风险,提高城市水资源的利用效率;水源涵养可以保护城市周边的水源地,提供优质的水源资源;水污染控制可以减少水体污染,提供干净的水环境。

评价城市生态系统在水资源管理方面的服务功能,有助于优化城市的水资源配置,提高城市的水资源利用效率。

空气质量控制是城市生态系统的另一个重要功能。

城市生态系统的评价可以从植被净化空气、减少污染物排放和缓解大气环境压力等方面进行。

植被的光合作用可以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降低空气中有害物质的浓度;减少污染物排放可以降低大气污染物的浓度,减少空气污染的危害;缓解大气环境压力可以降低城市空气污染和气候变化的风险,提升城市居民的健康和舒适度。

评价城市生态系统的空气质量控制功能,有助于制定有效的环境保护政策和措施,提高城市的空气质量。

以实践为特色的生态服务功能与评估指标体系的研究——以天津市城乡绿地系统为例

以实践为特色的生态服务功能与评估指标体系的研究——以天津市城乡绿地系统为例

2 0 年 首 次 确 立 了 构建 生 态 城 市 的 目标 .城 市 总体 规 划 明确 07 了以 “ 区 ” 主 体 . 海河 生态 廊 道 和 滨 海 生 态廊 道 为 骨 架 . 三 为 以
以风景名胜 区、 自然 保 护 区 为 重 点 , 主 要 河 流 、 路 沿 线 绿 以 道 色 通道 为脉 络 , 形成 城 乡一 体 的 生 态体 系 。相 关 部 门和 规 划 设 计 单 位 在 市 域 生 态体 系 框 架 的 基 础 上 先 后 编 制 了 ( 津 生 态 天
— —
以 天 津 市城 乡 绿 地 系 统 为 例
路立 。 留洋。 藏 于顺 东 , 刘健
f 津 市 城 市 规 划 设计 研 究 院 天 津 3 0 0 ) 天 0 2 1
摘 要 : 文是 天 津 市 城 市 规 划 设 计研 究  ̄2 0 年 度 院 级优 秀研 究课 题 的部 分 成 果 。借 鉴 国 内外 城 市绿 地 系 统 规 划 实 施 与 评 价 的 理 念 和 成 功 案 本 09
K y rs eaut nidx eoytm rie;ab ns k; re n gme tTaj e wod :v l i e ;c sse s vcs cro n sgen ao n e i maa e n; i i n
天 津 市 在 获 得 “ 家 环 境 保 护 模 范 城 市 ” 号 的基 础 上 , 国 称
A src: hs ae epra civme to rsac rjcs f i j b nPann n einIstt i 0 9 11 vlainidxss b t tT ipp rsh at l he e ns feerhpoeto Ta i Ura l iga dD s tuen2 0 . 1 e a t e t a it ia n n g ni e u o n ye m

城市绿地在城市发展中的作用

城市绿地在城市发展中的作用

城市绿地在城市发展中的作用陶洁 1071607113摘要:城市绿地的发展与城市的发展相辅相成,或相互抑制、或相互促进不可分割。

城市绿地是城市的绿色基础设施和城市重要的生命保障系统,通常具有生态、社会、经济效益,这三个效益已经成为评价城市生态可持续与人们生活质量的重要标准。

而本文就从城市绿地的生态、经济和社会三大效益的角度较为系统地总结城市绿地在城市发展中的作用。

并提出提高综合效益的措施,从而更好地发挥城市绿地在城市发展中的作用。

关键词:城市绿地城市发展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工业化和城市人口骤增带来了城市的迅速发展,由此产生的城市问题也不断增多。

作为城市总体规划的重要部分,城市绿地系统在构建城市和谐各方面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它直接影响着城市的形态、功能、空间发展等多个层面。

城市绿地对城市发展的作用并非单一的,它具有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本文通过分析城市绿地对城市发展的作用,以期对城市绿地的规划和城市的发展有所启示。

1 城市绿地的基本概念和内涵城市绿地系统是指城市中多种绿地类型与规模的绿化用地的整体。

它主要包括植被、水体、土壤等多种要素。

城市绿地系统作为城市景观的一部分, 是以绿色植被为主要存在形态的开放空间并具有相对同质性,因此城市绿地系统可认为是城市生态系统的一种景观元素。

而将城市绿地系统作为一个有机整体来看时, 城市绿地中的不同绿地类型可认为是绿地系统的不同景观元素。

目前城市绿地系统可分为以下几个子系统:(1) 城市公园绿地; (2) 城市街头、庭院绿地和湖塘绿地; (3) 城市廊道绿地; (4) 城市生产绿地; (5) 城市风景绿地及环城绿化带。

2 城市绿地的生态效益城市是人口高密区,它对绿地的需求,不仅给市民提供游憩空间、休闲场所、美化环境、创造景观等,更重要的是对改善城市环境、维持生态平衡的作用。

从城市生态学角度看,城市绿地不仅能够净化空气———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吸收二氧化硫、氯气、氟化氢、氨以及汞铅蒸气等多种对人体有害气体; 吸滞烟尘、粉尘;能够分泌杀菌素,杀灭和减少空气中的细菌、病毒等多种致病微生物,而且还能净化和吸收水体和土壤中的污染物。

城市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

城市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

城市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城市发展中,绿地作为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扮演着提供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关键角色。

城市绿地不仅提供了美丽的景观,还具备调节气候、净化空气、保持水源、改善人居环境等多种重要功能。

为了科学评估城市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质量和水平,进一步优化城市规划和管理,本文将对城市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进行探讨。

一、评估指标体系的建立城市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需要建立科学且可操作的评估指标体系。

评估指标体系应具备科学性、全面性、可操作性和可持续性。

其中,科学性要求指标具备可量化、可测量和可比较的特点,全面性要求指标能够涵盖城市绿地生态系统的多个方面,可操作性要求指标数据易于获取和处理,可持续性要求指标在长期使用过程中保持有效。

1. 调节、净化功能评估指标调节功能主要指城市绿地对气候、降雨、温度等方面的调节作用,净化功能则指城市绿地对空气、水质等的净化作用。

评估指标可以包括气温调节、降雨滞蓄、自然防洪、空气质量改善、水质净化等方面的指标。

2. 生物多样性评估指标生物多样性是城市绿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特征,也是保持生态平衡的基础。

评估指标可以包括物种丰富度、物种均匀度、生态系统稳定性等方面的指标。

3. 社会与文化功能评估指标城市绿地不仅对环境起到重要作用,还能提供人们休闲娱乐、文化交流等方面的服务。

评估指标可以包括人均绿地面积、绿地可达性、文化活动频率等方面的指标。

二、评估方法的选择在城市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中,根据评估指标的多样性和具体情况,可以选择不同的评估方法和技术手段。

1. 实地调研和样本调查通过实地调研和样本调查,收集城市绿地的相关数据,包括植被物种组成、环境参数、人口密度等信息,为评估指标的计算和分析提供基础数据。

2. 遥感技术和GIS分析利用遥感技术和GIS分析,借助航空影像、卫星遥感图像等数据,可对城市绿地的分布、覆盖率、空间布局等进行获取,为评估指标的分析提供信息支持。

城市绿地生境质量评估与改善研究

城市绿地生境质量评估与改善研究

城市绿地生境质量评估与改善研究随着城市化的不断进行,城市绿地的重要性得到了广泛的认识。

作为城市中的自然氧吧,城市绿地不仅提供了人们休闲娱乐的场所,还具有调节城市气候、净化空气、保护环境等多重功能。

然而,由于城市的不断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绿地面临着日益严峻的挑战。

因此,评估和改善城市绿地的生境质量成为当今研究的热点。

城市绿地的生境质量评估是对绿地生态系统的一个评价过程,主要考虑的因素包括植被覆盖率、周围环境质量、土壤质量、景观结构和功能等。

植被覆盖率是城市绿地生境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它对维持绿地生态功能和提供舒适宜人的生活环境起着重要作用。

通过遥感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可以对城市绿地的植被覆盖率进行定量测量和分析,为城市规划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除了植被覆盖率,周围环境质量也是评估城市绿地生境质量的重要因素。

城市绿地所处的环境条件对其生态功能具有重要影响。

例如,城市绿地的周围道路交通状况、周边建筑物密度、空气质量等都会对绿地生境产生一定影响。

因此,在评估城市绿地生境质量时,需要综合考虑绿地周边环境的综合状况。

土壤质量是城市绿地生境质量评估的又一重要指标。

城市绿地的土壤质量直接关系到植物的生长和发育,对于维持绿地的生态功能具有重要意义。

城市绿地在建设中经常会受到土壤污染的困扰,如重金属、有机污染物等。

因此,对城市绿地的土壤质量进行评估和监测,以及及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对于提高城市绿地生境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景观结构和功能是城市绿地生境质量评估的重要考虑因素。

绿地景观结构包括绿地类型、大小、形状、分布等要素,而绿地功能主要指绿地的景观、生态以及社会功能。

城市绿地的景观结构和功能直接影响到城市人居环境的质量,因此对绿地的景观结构和功能进行评估和改善,对于提升城市绿地的生境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评估城市绿地生境质量是为了提高城市绿地的质量,为人们提供舒适宜人的生活环境。

改善城市绿地的生境质量需要加强城市规划与管理,合理布局绿地,并结合生态设计,实现城市绿地的多样性、连续性和相容性。

城市绿地生态服务功能价值评估——以北京林业大学为例

城市绿地生态服务功能价值评估——以北京林业大学为例

城市绿地生态服务功能价值评估——以北京林业大学为例徐华清;杨水平;陈玉碧;程冠全【摘要】城市绿地是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巨大的生态价值.以北京林业大学校园绿地为研究对象,选取涵养水源、保育土壤(固土、减淤、保肥)、固碳释氧(固碳、释氧)、净化大气环境(吸收SO2、滞尘)、生物多样性保护、温度调节等指标,应用影子工程法、机会成本法、等效替代法、碳税法、生产成本法、恢复费用法估算其生态服务功能价值.研究结果表明:北京林业大学校园绿地生态服务功能价值总量为755.830 78×104元/a;按价值排序依次为:温度调节>固碳释氧(固碳>释氧)>水源涵养>生物多样性保护>净化大气环境(滞尘>吸收SO2)>保育土壤(减少泥沙淤积>减少土壤侵蚀>保持土壤肥力).绿地生态服务功能价值货币化使城市绿地的生态经济价值更加明确,体现途径更加直观,有助于提高绿化规划建设的合理性,增强居民保护绿地的意识.【期刊名称】《宁夏农林科技》【年(卷),期】2014(055)002【总页数】4页(P48-51)【关键词】生态服务功能;城市绿地;评估【作者】徐华清;杨水平;陈玉碧;程冠全【作者单位】西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重庆400716;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城市与区域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5;西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重庆400716;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城市与区域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5;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城市与区域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731城市是一类以人类活动为中心的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1-2],具有社会、经济和自然的三维属性。

但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与城市化速度的不断加快,城市社会-经济属性的地位愈发突出,而自然属性则逐步退化,水土流失、噪声污染、大气污染等生态环境问题也随之显现,这些问题不但成为制约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的瓶颈,还严重影响了城市居民的生活、工作质量。

城市绿地系统的生态效益评价研究

城市绿地系统的生态效益评价研究

城市绿地系统的生态效益评价研究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加速,城市建设不断拓展,城市绿地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城市绿地可以提供许多生态功能,如调节气候、净化空气、缓解城市水logging等,可以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提高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

因此,城市绿地系统的生态效益评价研究显得十分重要。

一、城市绿地系统的生态效益城市绿地系统主要包括公园、绿地、树木、水景、草坪等。

它们不仅美化城市环境,还具有许多生态功能。

1. 调节气候城市绿地可以改善城市热岛现象,即城市内部温度高于周围地区。

绿地可以吸收太阳能,降低地表温度,形成较为稳定的温度环境。

2. 净化空气城市绿地通过吸收二氧化碳、氮氧化物、颗粒物等有害气体和颗粒物,有利于提高城市空气质量,同时也能够释放氧气,增加空气活性。

3. 缓解水logging城市绿地可以起到储水调节的作用,减缓城市雨水的排放速度,缓解由于大量降雨而导致的道路积水、污水溢出等问题。

4. 生态保护城市绿地可以提供栖息和繁殖的场所,保护城市内的生态系统,促进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发展。

二、城市绿地系统的生态效益评价方法为了对城市绿地系统的生态效益进行评价,需要选择适当的评价指标和方法。

1. 评价指标评价指标需要包括城市绿地系统的生态功能和社会经济效益。

其中生态功能包括地表温度、气候调节、空气净化、缓解水logging、生态保护等;社会经济效益包括旅游、健康、居民满意度等。

2. 评价方法目前常用的城市绿地系统生态效益评价方法包括生态植物指数法、环境利用效率法、回归分析法、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法等。

其中,生态植物指数法是通过测量植物的盖度、覆盖度、多样性等指标,来评价城市绿地系统的生态效益。

环境利用效率法是通过测量城市绿地的面积、植被覆盖率、水logging缓解效果等指标,来评价城市绿地系统对环境的利用效率。

回归分析法是通过收集城市绿地系统相关数据,进行数据回归分析,得出城市绿地系统的生态效益。

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法是通过建立神经网络模型,对城市绿地系统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得出城市绿地系统的生态效益。

城市绿地系统对城市生态环境的影响研究

城市绿地系统对城市生态环境的影响研究

城市绿地系统对城市生态环境的影响研究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对城市的生态环境带来了严重的破坏和威胁。

然而,城市绿地系统作为一种软性环境工程手段,被广泛应用于改善城市生态环境质量。

本文将探讨城市绿地系统对城市生态环境的影响,并对其作用进行分析。

一、城市绿地系统的概念及组成城市绿地系统是指城市中由绿地构成的生态环境系统。

它包括公园、绿地广场、社区花园、街头绿化、河流湖泊等不同类型的绿地。

这些绿地可以提供人们休闲娱乐的场所,同时也为城市的生态环境提供了绿色的基础。

二、城市绿地系统对城市生态环境的影响1. 改善空气质量城市绿地系统通过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有效降低城市空气中的有害气体浓度,改善空气质量。

同时,绿地还能过滤空气中的颗粒物和有害物质,减少空气污染的程度。

这对于保护人们的健康,减少呼吸道疾病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2. 调节气候城市绿地系统通过蒸发、蓄水、降温等作用,能够降低城市地表温度,减轻热岛效应,改善城市的气候环境。

特别是在夏季高温天气中,绿地能够给人们带来凉爽的感觉,提供舒适的休闲空间。

3. 保护水资源城市绿地系统可以增加城市的绿色水源和自然水源,减少城市雨水径流,改善城市的水环境质量。

研究表明,城市绿地的存在能够有效减少暴雨期间的洪水威胁,并降低城市排水系统的压力。

4. 促进生物多样性城市绿地系统为各种植物和动物提供了栖息地,并促进了城市生物多样性的发展。

这对于维护城市生态平衡、恢复生态系统功能具有重要意义。

同时,绿地还能吸引各种昆虫和鸟类,为城市增添了生态的乐趣和活力。

三、城市绿地系统建设与管理1. 合理规划在城市绿地系统建设中,需要进行合理的规划,充分考虑绿地的布局、面积和类型等因素。

合理规划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城市绿地的作用,提高城市生态环境质量。

2. 多层次保护城市绿地系统的建设和管理需要进行多层次的保护。

这包括对植物的保护、对野生动物的保护、对水资源的保护等。

同时,还需要严格控制绿地的施工和管理过程中的环境污染。

城市园林绿地系统及其在城市景观中的作用与功能

城市园林绿地系统及其在城市景观中的作用与功能

城市园林绿地系统及其在城市景观中的作用与功能摘要: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速度越来越快,在提高人们生活质量的同时,生态环境也做出了相应的牺牲。

尤其近年来,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人口基数大量增加,使得原本就受到污染的城市地区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

为缓解生态压力,促进城市地区可持续发展,政府部门大力推行绿色发展战略。

各地区也在落实和实践过程中将重点研究方向放在城市景观建设方面,并积极探索多样化城市园林绿地系统。

因此,本文针对城市园林绿地系统的具体分类进行分析,并深入研究其在城市景观中的作用和功能,希望能够为相关人士提供参考借鉴,为促进城市生态环境良性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关键词:城市;园林绿地系统;城市景观;作用;功能引言:随着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持续深入,城市地区园林景观工程建设规模也逐渐扩大,其建设水平不仅关系到城市居民的日常生活,还能够直接影响城市发展状况。

尤其近年来,节能环保理念深入人心,人们的环保意识逐渐增强,对园林景观建设提出更高要求,不仅需要其具备生态功能和环保功能,还需要体现自然美感和地域特色[1]。

因此,在园林景观建设过程中,越来越多的地区将开发重点放在城市园林绿地系统中,不仅有效提高了城市生态环境,还能够充分满足城市居民发展需求。

一、城市园林绿地系统具体分类结合现代化城市园林绿地系统开发实际情况来看,大致可以将其类型分为以下几种:第一种为公共绿地。

主要指光照条件好、适合城市居民休憩和活动的绿地。

例如:居住区公园或组团绿地。

第二种为居住绿地。

主要是指在居民区用地上通过绿化手段建造公共花园或活动场地,营造安静、健康的生活环境。

第三种为专用绿地。

主要是指城市行政、文化、教育等机构或者工厂建设所需的绿化用地。

第四种为公园绿地。

主要是指面向城市居民开放的绿化用地,具有生态性、美观性以及防震减灾等功能。

第五种为交通绿地。

主要指城市内道路建设所用绿地,具有分布广、范围大等特点[2]。

第六种为生产防护绿地。

使用遥感技术进行城市绿地监测的案例分析与效果评价

使用遥感技术进行城市绿地监测的案例分析与效果评价

使用遥感技术进行城市绿地监测的案例分析与效果评价城市绿地监测是一项重要的环境保护工作,它不仅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城市绿地的分布情况和变化趋势,还可以为城市规划和土地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遥感技术在城市绿地监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以某城市为例,通过对实际案例的分析和效果评价,探讨遥感技术在城市绿地监测中的应用。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遥感技术的基本原理。

遥感技术是通过感知地球表面的电磁波辐射,获取地物信息的一种方法。

利用各种遥感传感器,光学传感器和雷达传感器等,可以获取地面影像和其他数据,进而进行绿地监测工作。

在某城市的绿地监测中,我们首先需要获取高分辨率的卫星影像。

通过对卫星影像进行预处理,包括辐射校正、大气校正和几何校正等步骤,可以得到高质量的影像数据。

然后,我们利用遥感图像分类技术对影像进行解译,将影像中的绿地和非绿地区域进行分割和提取。

在本案例中,我们选取了两个时间点的卫星影像,分别是2010年和2020年的影像。

通过对这两个时间点的影像进行解译和比对,我们可以得出城市绿地的变化情况。

具体而言,我们可以获得绿地的面积、分布和变化趋势等信息。

根据我们的数据分析,从2010年到2020年,某城市的绿地面积有所减少。

这主要是由于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人口增长导致了土地资源的消耗和绿地的减少。

然而,我们也发现,在一些城市更新和绿化项目的推动下,部分绿地面积有所增加。

除了绿地面积的变化,我们还可以通过遥感技术评估绿地的质量和生态效益。

通过影像解译,我们可以分析绿地的植被覆盖度、生长状况和空间分布等指标。

同时,我们还可以结合其他地理信息数据,如土地利用图、地形高程数据等,进行多维度的分析和评价。

基于以上的分析和评价,我们可以对城市绿地监测的效果进行评估。

通过与其他数据和实地调查结果的比对,可以验证遥感技术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同时,我们还可以与之前的监测结果进行对比,以评估城市绿地的变化和发展。

总的来说,遥感技术在城市绿地监测中具有较高的效果和可行性。

城市绿化的生态效益评价

城市绿化的生态效益评价

城市绿化的生态效益评价
城市绿化,作为城市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不仅给城市带来美观和舒适,更有
着丰富的生态效益。

评价城市绿化的生态效益,既能及时掌握城市生态系统的状况,也能为城市绿化建设提供科学依据。

首先,城市绿化能提高城市环境质量,改善城市空气质量、净化水源和改善气候。

植物能吸收大量二氧化碳、氮气和硫化物等有害气体,减少空气污染物的含量,同时释放氧气,提高空气品质。

城市绿地还能过滤和吸收雨水,减少雨水径流和灾害发生频率。

绿色植物能增加地面水分蒸发量,减少热岛效应,稳定城市气温。

此外,城市绿化还能有效防止沙尘暴和风沙灾害的发生,保护城市生态系统的稳定。

其次,城市绿化还能促进生物多样性的维护。

绿地是生态系统的一部分,作为
植物栖息地的城市绿地能有效保存和维护野生动植物多样性。

城市绿地有助于提供食物、水源和栖息地,繁殖野生动态和天然栖息地,保障城市中的自然功能和生态系统的完整性。

城市涉及到的人们,动植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平衡能促进城市生态系统的平衡、稳定性。

最后,城市绿地还具有美观、文化、娱乐、休闲等多种社会功能。

城市绿地能
够为城市居民提供优美的文化氛围、各种娱乐活动场地,提高人们的生活幸福感和社会满意度。

总之,城市绿化不仅能够为城市带来美观、文化、娱乐等多种社会功能,更加
有着许多重要的生态效益。

评价城市绿化的生态效益,可以从环境质量、生物多样性和社会功能三个方面进行。

通过得出生态效益评价结果,有助于预测出城市绿化施工、维护和管理的效果,合理规划和推进城市绿化的建设和管理,促进城市生态系统的平衡、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城市绿地系统对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的影响评估

城市绿地系统对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的影响评估

城市绿地系统对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的影响评估引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对人类社会带来了很多便利,然而,也给生态环境带来了一系列的挑战。

城市绿地系统是解决这些挑战的一种重要方式。

城市绿地系统指的是城市中的公园、花园、林地、湖泊及其周边的自然和半自然区域,包括城市街道两侧的绿化带、建筑物顶部的绿化、河岸带绿化等。

它们不仅提供了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休闲娱乐和健身活动场所,还有助于改善生态环境质量。

本文将探讨城市绿地系统对生态环境质量的影响评估,并分析其在水资源、空气质量和生物多样性等方面的作用。

城市绿地系统对水资源的影响1. 洪水防治城市绿地系统在降低城市洪水风险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首先,绿地系统具有良好的水源涵养能力,可以吸收和储存大量雨水,减少了径流的冲击。

其次,绿地系统中的树木和植被有助于增强土壤的保持能力,减少土壤侵蚀和水土流失,从而减少了洪水的发生频率和程度。

2. 水质改善城市绿地系统对水质的改善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绿地系统中的湖泊、河流和湿地等水体可以吸收和净化污染物,使得城市排水系统中的污染物得到净化。

此外,绿地系统中的植物和土壤具有良好的过滤和吸附能力,可以减少水中的悬浮物和有机污染物的含量。

城市绿地系统对空气质量的影响1. 减少空气污染城市绿地系统可以减少空气中的颗粒物和有害气体的浓度,提高空气质量。

绿地系统中的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并释放氧气,从而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降低温室效应。

植物还能吸收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甲醛等有害物质,净化空气。

2. 调节城市气候城市绿地系统还可以调节城市的气候,减轻炎热夏季的高温天气。

绿地系统中的植物可以吸收太阳辐射,并释放水分,形成蒸散作用,从而降低城市的气温。

同时,绿地系统还能减少城市内的风速,形成气流的缓冲带,降低风速对建筑物的冲击和损坏。

城市绿地系统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城市绿地系统对维护生物多样性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城市化过程中,大量的土地被城市建设所占用,许多植物和动物失去了生存的栖息环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城市绿地系统在实际中的应用与评价摘要:
本文分析了城市绿地系统的生态调节、社会、经济各项功能,并指出这些功能由哪些因素决定,及这些因素的变化对市民生活的影响。

以武汉江滩为例,具体分析绿地系统在实际应用中的各种功能的作用与影响。

通过分析,提出相应的建议与发展原则,探讨符合市民生活需求的城市绿地。

提出在城市绿地系统构筑中应当重视绿地的科学设计,提高城市绿地系统的综合性和可持续性。

关键词:城市绿地系统、绿地功能、武汉江滩、市民生活
1.前言:
随着经济增长与接触自然意识的增强。

城市绿地建设从工业化时期的“填空”位置上升为城市规划的重要引导性因素以及城市综合竞争力的重要考核因素。

从对城市的别名中我们可以看到.在工业化推进时期。

城市多冠以“煤城”、“石油城”的美名,但近年来城市追逐的趋势纷纷转向“国家园林城市”、“生态园林城市”,这表明人们对城市绿地建设的认识在逐步改变。

城市绿地作为有生命的城市元素,它的功能价值不是单一的,而是综合的,具有多层次、多功能和多效益等特点。

2.绿地系统的功能:
城市园林绿化的材料是有生命的绿色植物,所以它具有自然属性;它又能满足人们的文化艺术享受,因此具有文化属性;它也具有社会再生产推动自然再生产、取得产出效益的经济属性。

因此,
城市园林绿化具有相应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这三大综合效益。

2.1 生态调节功能
城市园林绿化中一定量的绿色植物,既能维持和改善城市区域范围内的大气碳循环和氧平衡,又能调节城市的温度、湿度,净化空气、水体和土壤,还能促进城市通风、减少风害、降低噪音、缓解“热岛效应”等等。

2.2 社会功能
城市绿地系统在美化环境、促进健康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城市园林绿化可以创造城市景观,为城市居民提供休闲、娱乐场所,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绿化植物以其花叶的不同形态、色彩和风格丰富城市建筑群体轮廓,美化市容,衬托建筑,增加艺术效果,达到城市环境的统一性和多样性。

2.3 经济效益
城市园林绿地属第三产业,有直接经济效益和间接经济效益。

直接经济效益是指园林绿化门票产品、服务的直接经济收入,间接经济效益是指园林绿化所形成的良性生态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

间接的经济效益往往比直接经济效益深远和重大得多。

3.城市绿地系统的功能在实际中的应用
城市园林绿地系统建立在整个城市,是一个绿色的生态系统,其功能效益是发挥良性生态环境,向全市人民提供工作、生活、学习环境需要的使用价值。

因此,我们需要了解其在实际中的应用,
才能更好的起到它应有的作用。

以下就武汉江滩的绿地系统进行分析。

武汉又称为有“江城”,长江是武汉这座城市灵魂的载体,是城市对外的最佳窗口,长江亦是武汉这座城市的绿道走廊,所以江滩
的建设至关重要。

3.1生态调节功能
不同的植物具有调节城市的温度、湿度,净化空气、水体和土壤,还能促进城市通风、减少风害、降低噪音等不同的作用。

滨江绿化防护带,可以起到防洪、减少噪音等功能。

除滨江绿化防护带以外,其他绿地植物多为人工种植,配合广场等种植,生态调节功能相对较弱。

3.2 社会功能
3.2.1创造城市景观
在城市中,大量的硬质楼房形成了轮廓挺直的建筑群体,而园林绿化则为柔和的软质景观。

若两者配合得当,便能丰富城市建筑群体的轮廓线,成为美丽的城市景观。

3.2.2 城市文化教育园地
城市园林绿地是一个城市的宣传窗口,是向人们进行文化宣传、科普教育的主要场所,经常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使人们在游憩中受到教育,增长知识,提高文化素养。

园林绿地中的文化教育内容十分广泛,其形式多种多样,历史文化事件、人文古迹等方面的展示使人们在游览中得到熏陶和教育;植物园、动物园、水族馆等,
可使游人增长自然科学知识,了解和热爱大自然;对科技成果的展示,可激发人们热爱科学和勇于创新的民族精神。

3.2.3 城市居民理想的娱乐休闲场所
城市园林绿地,特别是公园、小游园及其他附属绿地,为人们提供了闲暇时间的休闲、保健场所。

观赏、游戏、散步、健身都是不同年龄段所喜爱的。

人们可自由选择自己喜爱的活动内容,使紧张工作后的人们在此得到放松,这种新的生活方式被越来越多的人们所接受。

3.3 经济效益
武汉江滩如果打造成功,可以把武汉的文化、精神表达出来、宣扬出去,犹如上海外滩一样闻名。

并且江滩要比外滩大的多。

那么江滩所带来的经济效益将不可预估,不仅会带来良性生态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还会带来更多的投资商、旅游者等等。

对于武汉市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4.武汉江滩绿地系统规划中的问题及建议
4.1 问题
1,江滩绿地规划系统性不够强,尤其是汉口江滩、武昌江滩、汉阳江滩和汉江江滩各自发展,互相之间没有联系、不成系统。

2,绿化质量不高。

草地及一些灌木生长状态很差。

3,历史文化的利用和挖掘不足,虽然有码头文化做的还不错,但是这根本表达不出武汉的文化精神。

4,城市绿地系统的立体空间层次简单,绿地树种比较单调,层次不够丰富。

5,一些设计不够人性胡,不合理,细节的设计仍需加强。

4.2 建议
本规划可通过纵向的绿色廊道将内部的各个广场、景点、文化场景有机的联系起来,充分发挥滨江区山水一体的自然特色以及武汉的文化特色,充分保护和利用滨江区的自然山体、河流水系及自然景观,一方面为街景起到了装饰美化作用,另一方面为市民提供了游憩活动空间。

同时由于城市带状公园绿地比较宽,相互连接成网络状格局,可以为其边缘物种和内部的物种提供迁移通道和栖息地,使中心城区的各级公园自然形成了生物栖息地。

同时也将新鲜空气源源不断的送入城区,起到城市绿色廊道的作用,培育和发展了较好的滨江生态系统。

建立和形成了完整的、功能齐全的城市绿地系统和构筑城乡一体化格局的绿化大环境。

4.3 遵循的原则
1 系统性原则
系统性原则是指在城市带状公园绿地规划设计中以系统论为原理,把每一城市带状公园绿地的节点看成组成系统的各个要素,各节点的相互联系形成自成一个完整的城市带状公园绿地。

同时每一块城市带状公园绿地作为整个城市绿地大系统的组成要素,发挥自身的功能,和其它形式的城市绿地相互关联,相互作用,构成统一
的城市绿地系统。

2 自然优先原则
中国传统园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为一种载体,它鲜明地折射出中国人自然观、人生观和世界观的演变,蕴含了儒、释、道等哲学或宗教思想及山水诗、画等传统艺术的影响;它凝聚了中国知识分子和能工巧匠的勤劳与智慧。

突出地抒发了中华民族对于自然和美好生活环境的向往与热爱。

城市带状公园绿地作为中国园林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规划设计中体现自然优先的原则,才能使中国传统园林中的自然观点得以光大发扬,才能使城市带状公园绿地立于自然,长于自然,具有永恒的自然魅力和不可替代的唯一性。

3 以人为本原则
以人为本,就是把人作为历史创造的主体和实践发展的目的。

这既是一种价值观念和思维模式,也是一种方法论。

中国古代以人为本的思想也源远流长。

“以人为本”作为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也是城市带状公园绿地规划的基本原则,以人本在城市带状公园绿地规划中就是要注重设施设计的人性化和注重给予人精神上人性化关怀。

5.结语
城市是居民的生活空间,这个空间无疑应该包括能够满足居民需求的公园绿地。

市民的需求不是凝固的,而是在社会经济发展进程中不断变化与演进的。

因此在建设武汉江滩是,必须以动态的、
发展的眼光关注市民生活需求的变化。

市民生话的需求是公园绿地发展最持续的源泉、最坚强的动力,也是公园绿地发展向正确方向前进的保障。

为创造优美自然、清洁卫生、安全舒适、科学文明的现代城市的最佳环境系统,必须充分认识城市园林绿地在城市建设与发展中重要位置和作用,对城市绿地进行合理布局、科学规划与建设,才能保证城市园林绿地生态调节功能的充分发挥,促进城市未来可持续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