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济宁市曲阜市八年级物理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含解析)新人教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6-2017学年山东省济宁市曲阜市八年级(下)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一。

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在某一时刻风筝处于静止状态,如果它受到的所有外力突然全部消失,它将() A.上升B.下落
C.保持静止D.可以向各个方向运动
2.某同学竖直向上抛出一个篮球,假设篮球在空中运动的过程中受到的空气阻力大小不变.同学们认真观察了抛出的篮球的运动情况,并讨论了篮球从抛出到落地的过程中的受力情况,下列几种说法正确的是()
A.上升过程中,篮球所受的合力最大
B.上升和下降过程篮球受到的合力一样大
C.下降过程中,篮球所受的合力最大
D.在最高点时篮球受到的合力最大
3.一个物体放在水平桌面上,下列两个力中是一对平衡力的是()
A.物体受到的重力和物体对水平桌面上的压力
B.物体受到的重力和水平桌面对物体的支持力
C.物体受到的支持力和物体对水平桌面的压力
D.桌子受到的重力和物体对水平桌面的压力
4.2015年5月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冠军杯赛幕战在长沙开赛,如图是长沙某校代表队主罚任意球的场景,只见足球在空中划出一道美丽的弧线向球门快速飞去,关于足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足球在飞行过程中动能不变
B.足球在飞行过程中没有受到力的作用
C.足球离开脚后继续飞行,是因为足球具有惯性
D.足球运动时具有惯性,停下来就没有惯性了
5.在汽车刹车时,坐在车里的乘客会向前倾倒.这种现象可以用以下四句话来解释()
①乘客猝不及防,向前倾倒.
②汽车很快停止运动,乘客下半身也很快随车停止运动.
③乘客上半身由于具有惯性,仍然向前运动,
④坐在车里的乘客随汽车向前运动,司机发现情况立即刹车.
A.④①②③B.④②③①C.④③②①D.④②①③
6.如图1表示体重大致相同的滑雪者和步行者在雪地里行走的情景,为了探究他们对雪地压力的作用效果,现利用海绵、小桌、砝码进行模拟研究,应选择图2中的哪几种情形()
A.甲与乙B.乙与丙C.甲与丙D.以上都不对
7.如图所示的四幅图中属于增大压强的是()
A.
推土机履带B.
篆刻刀C.
多轮平板货车D.
火车轨道枕木
8.如图所示,帕斯卡曾经用一个装满水的密闭木桶,在桶盖上插了一根细长的管子,向细管子里灌水,结果只加了几杯水,就把木桶压裂了,这个实验说明了( )
A.液体压强与液体密度有关B.液体压强与液体深度有关
C.液体压强与管子粗细有关D.液体压强与液体质量有关
9.如图例能说明大气压强存在的是()
A.
书包带较宽B.
热气球升空C.
水坝下部较宽D.
纸片托水
10.下列物品利用连通器原理工作的是()
A.试管B.茶壶C.茶杯D.注射器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1.小强在立定跳远起跳时,用力向后蹬地,就能获得向前的力,这是因为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的.离开地面后,由于,他在空中还能继续向前运动.
12.起重机的钢绳吊着5×103N的重物,先以0.5m/s的速度匀速上升,后静止在空中,再以1m/s的速度匀速下降,在这三个运动状态下,钢绳对重物的拉力分别为F1、F2、F3,则F1 F2F3(填“>”、“<”或“=”)
13.利用一支尖头铅笔(如图所示),现场体验“压强与受力面积的关系”.
(1)“控制变量"广泛用于物理实验中,请简述此项实验控制变量的具体做法:.
(2)实验得到的结论:.
14.如图所示,手指施加8N的力把图钉压入木板.若图钉帽的受力面积是1.0×10﹣4m2,则手指对图钉帽的压强为Pa.图钉尖制作得很尖锐,是为了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减小受力面积来达到的目的.
15.教室的门关不紧,常被风吹开,小希在门与门框之间塞入硬纸片再关上,门就不易被风吹开,她这样做的道理是.为改善火车站地下通道的通风情况,小希设计了油气管道,并将管道上方遮雨盖的形状设计成图中的形状,利用地面风实现自动抽气,其设计原理是.
三.作图题和实验探究题(15题3分;16—19题,每空1分,共19分)
16.如图所示,物体A静止在斜面上,请作出物体A所受重力和斜面受到的压力的示意图.
17.下图为某同学“探究牛顿第一定律"的实验装置.实验中该同学先后三次将同一木块放在同一斜面上的同一高度,然后分别用不同的力推了一下木块,使其沿斜面向下运动,逐渐减小水平面的粗糙程度,观察木块运动的距离,从而得出力和运动的关系.
(1)该同学在实验操作中有一处明显的错误是(不要求解释错误的原因):.
(2)更正错误后进行实验,从实验中观察到,随着摩擦力的逐渐减小,木块在水平面上运动的距离逐渐,运动的时间越来越,但由于实验中摩擦力,所以不可能观察到木块在水平面上做匀速运动的情形.
(3)在上述实验观察分析的基础上,可以推测:如果摩擦力减小为零,水平面足够长,那木块在水平面上的速度既不减小,也不增加,运动方向也不发生变化,木块将.
18.在“探究二力平衡条件”的活动中,主要是通过探究力对物体的作用效果来实现探究目的.如图甲是小明同学探究二力平衡条件时的实验情景.
(1)小明将系于小卡片(重力可忽略不计)两对角的线分别跨过左右支架上的滑轮,在线的两端挂上钩码,使作用在小卡片上的两个拉力,方向,并通过调整来改变拉力的大小.
(2)小明还进行如图乙所示的探究活动.这样的操作是为了探究物体在平衡状态下所受的两个力
A.大小是否相等 B.方向是否相反 C.是否作用在同一直线上
(3)为了验证只有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才能平衡,在图甲所示情况下,小华下一步的操作是:
(4)在探究同一问题时,小明将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设计了如图丙所示的实验,同学们认为用甲装置做实验优于用丙装置做实验.其主要原因是
A.减少摩擦力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B.小书片是比较容易获取的才料
C.容易让小卡片在水平方向上保持平衡 D.小卡片容易扭转.
19.在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小明和小华利用所提供的器材(小桌、海棉、砝码、木板)设计了图(a)、(b)两个实验,通过观察图(a)、(b)后得出“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的结论.此后小华把小桌挪放到一块木板上,发现小桌对木板的压力效果不够明显,如图(c)所示.通过对图(a)、(c)的比较又得出“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不明显”的结论.
请你根据已学过的压强知识分析:
(1)小明和小华是根据来比较压力的作用效果的.
(2)造成前后两个结论不一致的原因是.
(3)设图(b)中小桌对海棉的压强是P b,图(c)中小桌对木板的压强是P c,则P b P c (小于/等于/大于).
(4)比较图(b)和图(c)可知,根据压力的作用效果比较压强的大小需要满足的条件是:.
20.小李同学利用如图装置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
(1)小李检查压强计的气密性时,用手指不论轻压还是重压橡皮膜,发现U形管两边液柱的高度差变化(选填“大"或“小"),表明其气密性差.小李调节好压强计后,U形管两边液面相平.
(2)小李把金属盒分别浸入到甲、乙图中的两种液体(水和酒精)中,发现图甲中U形管两边液柱的高度差较小,他判断图甲中的液体是酒精,其结论不可靠,原因是没有控制金属盒在液体中的;他改变图乙中金属盒的深度,其探究情况如图丙所示.
(3)小李应该比较图,得出金属盒离液面的距离越深,U形管两边液柱的高度差就越越大,表示液体的压强就越.
(4)小李发现在同种液体中,金属盒所处深度相同时,只改变金属盒的方向,U形管两边液柱的高度差不变,表明.
四。

计算题(共8分)
21.液体内部存在压强,如图,烧杯内盛有密度为ρ的液体,我们可以设想液面下h深处有一底面积为S的水平圆面,它所受到的压力是其上方圆柱形的小液柱所产生的.
(1)请推证:液体内部深度为h处的压强p=ρgh;
(2)已知圆柱形下表面所在深度为30cm,所受压强为3。

6×103Pa,则液体的密度是多少?
2016-2017学年山东省济宁市曲阜市书院街道办事处圣林中学八年级(下)第一次月考物理
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在某一时刻风筝处于静止状态,如果它受到的所有外力突然全部消失,它将()A.上升B.下落
C.保持静止D.可以向各个方向运动
【考点】牛顿第一定律.
【分析】根据牛顿第一定律可知,当物体不受任何外力的时候,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在力消失的一瞬间,原来运动的物体将做匀速直线运动,原来静止的物体将永远静止下去.
【解答】解:在某一时刻风筝处于静止状态,如果它受到的所有外力突然全部消失,则根据牛顿第一定律可知,风筝的运动状态将不做任何改变,即仍保持静止状态.
故选C.
2.某同学竖直向上抛出一个篮球,假设篮球在空中运动的过程中受到的空气阻力大小不变.同学们认真观察了抛出的篮球的运动情况,并讨论了篮球从抛出到落地的过程中的受力情况,下列几种说法正确的是()
A.上升过程中,篮球所受的合力最大
B.上升和下降过程篮球受到的合力一样大
C.下降过程中,篮球所受的合力最大
D.在最高点时篮球受到的合力最大
【考点】力的合成与应用.
【分析】篮球所受重力跟空气阻力属于同一直线上二力的合成,当篮球上升时,空气阻力竖直向下,重力和阻力属于同方向二力的合成,其合力的大小等于两个力的大小之和;当篮球下落过程中,空气阻力竖直向上,重力和空气阻力属于反方向二力的合成,其合力的大小等于两个力的大小之差.
【解答】解:篮球重力为G,空气阻力为f,
篮球上升过程中空气阻力向下,F向上=G+f,
篮球到达最高点时,速度为0,空气阻力为0,只受重力G,
篮球下降过程中空气阻力向上,F向下=G﹣f,
综上所述可知,选项B、C、D都不正确.
故选A.
3.一个物体放在水平桌面上,下列两个力中是一对平衡力的是( )
A.物体受到的重力和物体对水平桌面上的压力
B.物体受到的重力和水平桌面对物体的支持力
C.物体受到的支持力和物体对水平桌面的压力
D.桌子受到的重力和物体对水平桌面的压力
【考点】平衡力的辨别.
【分析】(1)物体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时,受到的力是平衡力;
(2)二力平衡条件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根据二力平衡力的条件进行判断.
【解答】解:A、物体受到的重力和物体对水平桌面的压力,二者的方向是相同的,作用在两个不同的物体上,不符合二力平衡的条件;
B、物体受到的重力和水平桌面对物体的支持力,都是作用在同一物体上,并且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符合二力平衡的条件;
C、物体受到的支持力和物体对水平桌面的压力,尽管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但是它们是作用在两个不同的物体上的,不符合二力平衡的条件;
D、桌子受到的重力和物体对水平桌面的压力,二者方向相同,尽管作用在相同的物体上,不符合二力平衡的条件.
故选B.
4.2015年5月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冠军杯赛幕战在长沙开赛,如图是长沙某校代表队主罚任意球的场景,只见足球在空中划出一道美丽的弧线向球门快速飞去,关于足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足球在飞行过程中动能不变
B.足球在飞行过程中没有受到力的作用
C.足球离开脚后继续飞行,是因为足球具有惯性
D.足球运动时具有惯性,停下来就没有惯性了
【考点】动能和势能的大小变化;惯性;力与运动的关系.
【分析】(1)物体的动能和物体的质量、运动速度有关;
(2)地面附近的物体都会受到重力的作用;
(3)(4)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称为惯性,一切物体都有惯性;
【解答】解:A、足球在飞行过程中,质量不变,速度变小,故动能变小,故A错误;
B、地面附近的一切物体都受重力的作用,所以足球在飞行过程中受到重力的作用,故B错误;
C、原来球是运动的,当球离开脚后由于惯性,会继续飞行,故C正确;
D、一切物体都有惯性,故足球运动时具有惯性,停下来也有惯性,故D错误;
故选C.
5.在汽车刹车时,坐在车里的乘客会向前倾倒.这种现象可以用以下四句话来解释()
①乘客猝不及防,向前倾倒.
②汽车很快停止运动,乘客下半身也很快随车停止运动.
③乘客上半身由于具有惯性,仍然向前运动,
④坐在车里的乘客随汽车向前运动,司机发现情况立即刹车.
A.④①②③B.④②③①C.④③②①D.④②①③
【考点】惯性.
【分析】惯性是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解释惯性现象时,注意运动状态的变化先后顺序.
【解答】解:结合惯性知识,正确的解释顺序为:
④坐在车里的乘客随汽车向前运动,司机发现情况立即刹车.
②汽车很快停止运动,乘客下半身也很快随车停止运动.
③乘客上半身由于具有惯性,仍然向前运动.
①乘客猝不及防,向前倾倒.
故正确的顺序为:④②③①.
故选B
6.如图1表示体重大致相同的滑雪者和步行者在雪地里行走的情景,为了探究他们对雪地压力的作用效果,现利用海绵、小桌、砝码进行模拟研究,应选择图2中的哪几种情形()
A.甲与乙B.乙与丙C.甲与丙D.以上都不对
【考点】压强.
【分析】根据控制变量法的要求,根据实验控制的变量与实验现象分析图示现象,然后答题.
【解答】解:表示体重大致相同的滑雪者和步行者,对雪地的压力大致相同,滑雪板比人的鞋子的受力面积大的多,故在雪地里行走时,人对雪地的压强大,所以下陷的程度深,这说明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有关,
研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是否有关,应控制压力相同而受力面积不同,由图示可知,甲与乙受力面积相同,压力不同,不符合题意;
甲与丙,受力面积不同,压力也不同,没有控制变量,故不符合题意;
故乙、丙两个实验,压力相同而受力面积不同,可以研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是否有关.
故选B.
7.如图所示的四幅图中属于增大压强的是()
A.
推土机履带B.
篆刻刀C.
多轮平板货车D.
火车轨道枕木
【考点】增大压强的方法及其应用.
【分析】压强大小的影响因素:压力大小和受力面积的大小;
增大压强的方法:在压力一定时,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在受力面积一定时,增大压力来增大压强;
减小压强的方法:在压力一定时,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在受力面积一定时,减小压力来减小压强.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解:A、推土机安装履带,是在压力一定时,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对地面的压强,不符合题意;
B、篆刻刀很锋利,是在压力一定的情况下,通过减小受力面积,增大压强,符合题意;
C、多轮平板货车,是在压力一定时,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对路面的压强,不符合题意;
D、火车轨道的枕木,是在压力一定时,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对路基的压强,不符合题意.
故选B.
8.如图所示,帕斯卡曾经用一个装满水的密闭木桶,在桶盖上插了一根细长的管子,向细管子里灌水,结果只加了几杯水,就把木桶压裂了,这个实验说明了( )
A.液体压强与液体密度有关B.液体压强与液体深度有关
C.液体压强与管子粗细有关D.液体压强与液体质量有关
【考点】液体的压强的特点.
【分析】掌握影响液体压强的因素:液体的密度和液体的深度.根据实验情景结合影响压强的因素进行分析.
【解答】解:液体压强与液体的密度和深度有关,由帕斯卡做的实验知,由于虽然管很细,但由于高度很大,水的深度大,而使水产生了很大的压强,所以该实验说明液体压强与液体深度有关,与液体密度、管子粗细、液体质量等无关.
故选B.
9.如图例能说明大气压强存在的是()
A.
书包带较宽B.
热气球升空C.
水坝下部较宽D.
纸片托水
【考点】大气压强的存在.
【分析】生活中很多现象的工作原理都利用了大气压强,抽气机、吸管、茶壶、针管、塑料吸盘等都可能利用到大气压;
逐个分析选择项中提到的物理情景,结合对应的物理知识从而确定答案.
【解答】解:A、书包带较宽是在压力一定时,增大受力面积,减小压强,与大气压无关,故A 错误;
B、热气球升空是利用了其浮力大于重力,与大气压无关,故B错误;
C、水坝下部较宽,是因为液体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下部较宽可承受更大的水的压强,与大气压无关,故C错误;
D、纸片托水,是因为杯内水的压强小于外界大气压,在大气压的作用下,使纸片和水不会掉落,故D正确.
故选D.
10.下列物品利用连通器原理工作的是()
A.试管B.茶壶C.茶杯D.注射器
【考点】连通器原理.
【分析】根据连通器定义:上端开口下端连通的多个容器.连通器里只有一种液体,在液体不流动的情况下,连通器各容器中液面的高度总是相平的.
【解答】解:
A、试管只有一部分,不是连通器.不符合题意;
B、茶壶的壶身与壶嘴底部连通,上端都开口,属于连通器.符合题意;
C、茶杯只有一部分,不是连通器.不符合题意;
D、注射器只有一部分,不是连通器.不符合题意.
故选B.
二。

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1.小强在立定跳远起跳时,用力向后蹬地,就能获得向前的力,这是因为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离开地面后,由于惯性,他在空中还能继续向前运动.
【考点】力作用的相互性;惯性.
【分析】(1)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2)物体能够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做惯性,任何物体都具有惯性.
【解答】解:(1)立定跳远时,脚用力向后蹬地,对地施加向后的力,由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因此地同时对人施加向前的力,人才会向前跳起.
(2)人离开地面后,由于惯性,在空中仍然保持向前的运动状态.
故答案为:相互;惯性.
12.起重机的钢绳吊着5×103N的重物,先以0。

5m/s的速度匀速上升,后静止在空中,再以1m/s的速度匀速下降,在这三个运动状态下,钢绳对重物的拉力分别为F1、F2、F3,则F1= F2= F3(填“>”、“<”或“=”)
【考点】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
【分析】平衡状态指的是静止状态和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平衡状态时受到的力就是平衡力;平衡力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解答】
解:当物体匀速上升、静止或匀速下降时,受到的拉力与重力都是平衡力,大小都等于重力,所以F1=F2=F3.
故答案为:=;=.
13.利用一支尖头铅笔(如图所示),现场体验“压强与受力面积的关系”.
(1)“控制变量”广泛用于物理实验中,请简述此项实验控制变量的具体做法: 把铅笔放在两个手指之间,用力挤压.
(2)实验得到的结论:压力相同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强越大.
【考点】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跟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
【分析】(1)压力的作用效果的影响因素:压力大小和受力面积大小.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大;受力面积一定时,压力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大.
(2)研究压力作用效果的影响因素采用控制变量法和转换法.
【解答】解:(1)压力的作用效果的影响因素是压力大小和受力面积大小,在实验中要用到控制变量法,把铅笔放在两个手指之间,用力挤压,此时铅笔处于静止状态,所以两侧手指所受的压力也是相同的.
(2)把铅笔的尾部和尖部顶在两个手指中间,尖部手指的凹陷程度大,尾部手指的凹陷程度小,说明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强越大.
故答案为:
(1)把铅笔放在两个手指之间,用力挤压;
(2)压力相同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强越大.
14.如图所示,手指施加8N的力把图钉压入木板.若图钉帽的受力面积是1.0×10﹣4m2,则手指对图钉帽的压强为8×104
Pa.图钉尖制作得很尖锐,是为了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减小受力面积来达到增大压强的目的.
【考点】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减小压强的方法及其应用.
【分析】(1)知道手对顶帽施加的压力和钉帽的受力面积,根据p=求出手指对图钉帽的压强;
(2)增大压强的方法:在压力一定时,可以通过减小受力面积的方法来增大压强;在受力面积一定时,可以通过增大压力来增大压强;还可以同时改变压力和受力面积的大小来增大压强.【解答】解:(1)手指对图钉帽的压强:
p===8×104Pa;
(2)图钉尖制作得很尖锐,是在压力一定时,减小受力面积来达到增大压强的目的.
故答案为:8×104;增大压强.
15.教室的门关不紧,常被风吹开,小希在门与门框之间塞入硬纸片再关上,门就不易被风吹开,她这样做的道理是增大摩擦.为改善火车站地下通道的通风情况,小希设计了油气管道,并将管道上方遮雨盖的形状设计成图中的形状,利用地面风实现自动抽气,其设计原理是在流体中,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小.
【考点】增大或减小摩擦的方法;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分析】
(1)摩擦力大小的影响因素: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在门与门框之间塞入硬纸片后,门不易吹开,根据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分析;
(2)在流体中,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小,流速越小的位置压强越大.
【解答】解:
(1)塞入硬纸片后,使门与门框之间的压力增大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增大,因此是通过增大压力和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
(2)遮雨盖的形状靠近管道口的一面向外凸起,使空气流过时速度变快,压强变小,而管道内的空气流速慢、压强大,可以实现自动抽气.
故答案为:增大摩擦;在流体中,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小.
三.作图题和实验探究题(15题3分;16-19题,每空1分,共19分)
16.如图所示,物体A静止在斜面上,请作出物体A所受重力和斜面受到的压力的示意图.
【考点】重力示意图;压力及重力与压力的区别.
【分析】(1)重力是物体受到的力,因此根据规则物体的重心在物体的几何中心,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过物体的重心表示出重力的方向即可;
(2)压力是接触面受到的力,因此压力的作用点在接触面上,即物体与接触面的中点;然后根据压力的方向垂直于受力面,并过压力作用点表示出压力的方向即可.
【解答】解:过物体重心画带箭头的线段,方向竖直向下,符号为G;
在斜面上选取物体与接触面的中点为压力的作用点,过压力作用点画垂直于斜面、带箭头的线段,符号为F;如图所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