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舞蹈美学视角下民族民间舞蹈教育的重要性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DANCE FASHION
教育这个议题的探讨,前人已持续了几千年,对于其理念的阐释,可谓百家争鸣。

荀子所著之《大略》有言曰:“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国将衰,必贱师而轻傅。

”中国古代对教育的重视,由此可见一斑。

今时今日,教育又有了新的阐释。

它是对历代先贤所留下的知识财富的传承,是我们探索世界的必由之路,是实现人生理想的基础,也是获得真正独立的前提。

从宏观上看,教育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是一个国家和民族最重要的事业。

无论哪一种阐释,究其根本,一切教育的目的都是使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成为一个人格健全、心智完整的人。

国家因此推进素质教育、创新教育、终身教育、艺术教育等多种教育方式的实施,这彰显着我们国家的进步。

其中,舞蹈教育作为素质教育和艺术教育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补全了中国传统教育中美育的缺失,在当今社会已是遍地开花,这一现象让人们看到了舞蹈教育的重要性以及存在的必要性。

中华民族由56个民族组成,每个民族都有其不同的文化与特征,同样也有不同的舞蹈。

现在的舞蹈教育都会涉及民族民间舞蹈教学,其中包含着丰富的内容、多样的种类、独特的文化、鲜明的民族特征,显而易见,民族民间舞蹈教学使得美育的获得效果更为突出。

通过舞蹈美育,让舞蹈教育在大众中普及,使舞蹈成为中华民族血液里的一部分,是发展高雅舞蹈艺术的重要条件和社会基础。

在舞蹈教育发展蓬勃之时,我们更应明白舞蹈为何如此重要,找准舞蹈存在的意义,认清舞蹈教育的本体价值,消除部分人对舞蹈的误解,推动舞蹈教育的进步。

舞蹈美学和舞蹈教育,彼此独立也相互融合,要进行教育必须先深刻学习舞蹈到底是什么、它的存在有何重要性、是如何发挥作用的,施教者只有将舞蹈美学与舞蹈教育融会贯通,才能充分发掘舞蹈教育的本体价值。

1.唤醒心灵的教育初衷
舞蹈是历史悠久、资格古老的艺术之一,是人类文化史上最早产生的艺术形式之一,正因它的存在与人类生活距离太近、过于普遍而导致人们对它忽视,而当代专业表演性舞蹈艺术又因太强调技能性而远离普通大众。

我们应看到舞蹈产生的最根本原因,是因为它与人的生命紧密相关,与人的身体紧密相关,人体动作正是生命的本质所在。

舞蹈自人类出现以来就已经产生,在原始社会还不曾有等级、制度等划分之时便已经存在,它一开始就受着生命意识的驱使,或者说,舞蹈本就是一种生命的运动,一种生命的需要与本能。

唯有在肢体舞动时,人才能找到那种“觉得自己是活着”的感觉。

正如诗人闻一多于《说舞》一文中所言:“一方面,在高度的律动中,舞者自身得到一种真实感(一种觉得自己是活着的感觉),那是一种满足。

另一方面,观者从感染作用,也得到同样的生命的真实感,那也是一种满足,舞的实用意义便在这里。


随着历史的浮沉,在中国这片广袤的土地上,人类分成了不同的族群,这紧密相连的56个民族,在中华大地上繁衍生息、不断交融,形成如今相互依存、相互亲近的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

尤其是民族民间舞蹈,它产生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产生于土地上,可以说是更“接地气”的舞蹈,在这样的手舞足蹈之间可以看到人民的热情,闪烁着生命活力的光彩,这是许多舞蹈工作者深入田野、深扎于生活之中,历经辛苦编写成教材之后呈现在课堂上、舞台上的舞蹈。

许多前辈编写的舞蹈理论课程,为厘清舞蹈的发展脉络、传播有价值的舞蹈文化作出了贡献。

在这原始的民族特征中可以窥见古人的智慧与生命的存在,舞蹈可以说是人类精神文明的集中体现。

那么,舞蹈教育的重中之重究竟是什么?
关键在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舞蹈教育的意义是使人成为理性而全面发展的人,而不是成为单纯跳舞的人。

而一个全面
【摘要】舞蹈自人类产生之时就已经存在,在众多学者对舞蹈的深入研究之下才有了今天的舞蹈理论,也让更多人了解舞蹈的优势所在,让舞蹈进入大众的目光之中。

民族民间舞蹈文化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民族宝藏,通过进行民族民间舞蹈教育,不断传播各地区的舞蹈文化,可以增强民族自信心,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等,真正在舞蹈教育过程中塑造人、影响人。

文章主要根据吕艺生的《舞蹈美学》,通过分析舞蹈教育的必要性,指出在舞蹈教育过程中施教者应注重对受教育者身体、心理的双重培养,提高舞蹈教育的普及性,使更多人感受民族民间舞蹈的魅力,唤醒舞蹈灵魂,感受跃动的生命活力。

浅析舞蹈美学视角下民族民间舞蹈教育的重要性【关键词】舞蹈美学;舞蹈教育;民族民间舞蹈;身心一元论
姻麻文杰
96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
DANCE FASHION2023
DANCE FASHION
2023发展、人格完善的人,最重要的特征便是具有创造性。

所谓创造性,从结构主义来看,是一个人有意识地对元素性碎片进行重新排列组合。

这恰恰也是舞蹈美学研究的重点之一。

人们常说舞蹈美,民族民间舞蹈更美,但大家对美的定义各不相同,我们如何认为舞蹈是美的呢?
从为什么跳舞、跳舞是受什么支配开始思考,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舞蹈不只是看动作是否好看、服装是否好看,舞蹈的美在于人体本身,是人在自身的意志作用下产生的运动,是人体主观意识的肢体表现,也就是说,发自内心的舞蹈才是舞蹈的闪光之处。

民族民间舞蹈的魅力就在于它能够最直接地表现人们的心情,情之所至即兴发挥,美就在于这“情”与“兴”上,它包含了人类最极致的情绪,在无所规范下随意而舞,这样的舞蹈也具有最强烈的感染力。

而这种即兴发挥,便是一个创造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将学生作为教育主体,施教者作为引导者,引导动作的发生。

在舞蹈过程中,可以对过往之学打碎重组,融入自身情绪,从而产生新的元素性动作。

这类似于写文章,所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舞蹈背后的逻辑也是如此,它同样也可以使学生发现身体的不同动作,打破惯性思维,培养创造性思维,以创造性来弥补自身的不足之处,因此,要完善自我,“让人成为人”。

在舞蹈教育过程之中,不管是理论教学或是实践教学,我们都要格外注意,舞蹈是用快乐、热情、积极来感染人的,而不是一提到舞蹈人们想到的都是痛苦、困难、折磨,它最初的起点应该是来自于热爱与投入。

教育,尤其是民族民间舞蹈教育,这样一门表达人们激烈情感、生命活力的艺术,它的初衷应当是唤醒人们欢跃的、舞动的心灵,在教育过程中,教学双方都应带着浓烈的情感置身其中,感受其中的美妙、感受生命的跃动,以舞蹈唤醒人至美至善的心灵。

2.身心合一的教育过程
教育是由教育者将知识、思维、理念等传授给受教育者,并且受教育者能够接受进而应用的一个过程。

有什么样的教育观,就会产生什么样的教学法,就会出现什么样的施教者。

舞蹈教育在进行教育过程中更加强调身心一元论,即何为身、何为心,为何要两者合一。

这一观点是由吕艺生在其《舞蹈美学》著作中反复提到的,从中可窥见身心一元论的重要性。

要厘清身心一元论,首先要从身心二元论谈起。

集大成的古典美学家黑格尔便是身心二元论的拥护者,他在《美学》一书中提到舞蹈是“不完备的艺术”,因为他认为舞蹈是肉体的,是缺失理念和理性的。

随着我们对舞蹈的认知越发清晰,我们便越来越感受到,舞蹈是一门融合了感性与理性的艺术,与人的身心关联紧密。

它将人体本身作为审美的客体,通过在身体
中注入情感意识,将其转变成舞蹈动作,从而为观者带来审美经验。

毋庸置疑,舞蹈实质上就是舞者本人的高级意识活动。

所以在教育过程中,我们应避免让舞蹈沦为只有单一的“美”的艺术。

舞蹈是人意识的肢体表现,具有鲜活性和生命性,因为舞蹈永远是现在时,只有动作发生时才存在,动作停止了舞蹈就不存在了。

在进行舞蹈的过程中,情感和思想是通过身体动作进行表现的,正如现在我们说的“体会”“体悟”“体验”等词语,都是通过身体参与到其中才能有结论,因而“身”是极为重要的。

与“身”分不开的就是“悟”,也就是人的思考,有了行动也有了思考,就构成了感性与理性的结合。

抽象的理性可以获得具体的人的血肉,也可以使感性物质欲望灌注于其崇高的理性精神中,使二者达到整体的和谐。

舞蹈的产生是人的理性与感性的结合。

这一点在民族民间舞蹈教育关于舞蹈风格的掌握方面有鲜明体现,舞蹈不是单纯动作的架子,更要深思动作为何发生,形态为何如此。

民族民间舞蹈的产生与当地的文化、生活环境、信仰等有着密切联系,在教育过程中不应只关注舞蹈作品和舞蹈现象,还要关注到舞蹈背后的社会文化和社会制度等,了解这些才能真正跳出舞蹈感觉,感受到舞蹈魅力。

我们只有了解舞蹈产生背景,才能够更好地保护它、学习它、传承它、发扬它。

除此之外,对艺术进行理性的分析与感性的欣赏,也是我们在民族民间舞蹈教育中追求的身心一元,通过舞蹈艺术传达出的审美、思想、意境、情感等,提高舞蹈艺术的欣赏水平,培养人的高尚情操,使人得到内心深处积极向上的力量。

因此,在民族民间舞蹈教育过程中,我们不仅要有感受舞蹈的身体,更要有一颗感受舞蹈美丽的心。

在民族民间舞蹈教育过程中,最重要的是身体与精神的结合,身心一元不仅对舞蹈艺术来说至关重要,对于学习迁移也同样重要。

在舞蹈教育过程中身心一元的投入,可以使受教育者在其他方面的能力也得到显著提高,这就是学习迁移在民族民间舞蹈中的意义。

例如在情绪层面的迁移,民族民间舞蹈情绪十分饱满,感染力十足,那么就可以通过学习民族民间舞蹈来提高自信心,增强个人表现能力,从而使人变得更加从容自信。

除此之外,舞蹈教育可以极大限度地开发受教育者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通过训练艺术思维,可以培养其联想和思维发散的能力。

通过民族民间舞蹈教育培养出来的创造性思维,同样可以促进学生的迁移思维,学生在学习民族民间舞蹈过程中学习的所有知识,都可以通过迁移思维这一中介与其他知识产生联系。

不仅可以与理论知识相结合,我们从舞蹈中还能够获得的良好的能力、性格、表达方式、情商等。

早在原始社会,人们就已经用舞蹈来进行训练,那时的舞蹈极具生命的张力,但更多的在于以舞规范人,这在现代社会的舞蹈教育过程中同样
97
Copyright ©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浅析DANCE FASHION
可以看到。

通常,经过舞蹈教育的学生会更有毅力,更善于举一反三,同时具有极强的纪律性与自律性,也更懂得互相学习、互相配合,善于发现别人的优点,懂得取长补短,在经过长时间的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目标的舞蹈训练后,学生的各方面都会得到提高,这样的教育成果不只体现在专业技能方面,也可以将其应用在生活的方方面面之中。

3.“还舞于人”的教育目的
正因为舞蹈能够“让人成为人”,而不是单一地发展某个方面,它才显得十分重要。

日本舞蹈家邦正美在其专著《教育舞蹈原论》中说“教育舞蹈的理念在于‘借舞蹈而教育’或是‘透过舞蹈的教育’”,舞蹈教育存在的目的在于培养堂堂正正的人格,或者说培养崇高而尊贵的人。

这正是现代社会我们要大力推广舞蹈、进行普及型舞蹈教育的原因,我们希望通过这样一种途径,对受教育者的三观形成、性格形成、能力培养等各个方面有积极的影响。

另外是专业型舞蹈教育,它的专业性更要求动作的发生要与情感紧密联系,是通过意识带动肢体才能形成的舞蹈感觉,这与单纯训练技术技巧呈现出的内容是不一样的,这也是拉开舞者之间差距的一个重要因素。

这些要求就是认为舞蹈教育的目的要包括“真善美”三个方面,这不仅体现在教育方面,也体现在编导和表演者对于作品的表达之中。

一部艺术作品不仅是灵感的产物,它的创造过程也是思维活动,也就是上面所述舞蹈教育能够极大地锻炼一个人的创造思维。

在进行舞蹈学习的过程中,身体动作的发生没有限制,身体最容易受情感带动,所以需要以思想理性加以制约。

这样的艺术思维与科学思维同等重要,虽然舞蹈教育并不等同于道德教育,但二者密不可分,在培养教育者“真善美”特别是“美”这一方面,舞蹈是一个非常好的教育手段,要让受教育者认识美、理解美、感受美,进而创造美,通过接触美来影响人的一生。

教育是一个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过程,为了让舞蹈教育形成一个良性循环,必须推动人的全面发展,这与过去“跳舞的人都是头脑简单、四肢发达”的错误观念完全相反,正是舞蹈教育才使人变得完整。

我们通过修炼身体进而修炼心灵,舞蹈是人体的跃动,身体通过舞蹈会产生内啡肽和多巴胺,也就是让人能够从中获得愉悦感、成就感和满足感。

这些是促使人拥有一个健康心理的积极推动因素,健康的心理是一个人最强大的支撑。

舞蹈艺术之所以能够流传至今,拥有不竭的鲜活力和生命力,正是因为人类的身心与舞蹈艺术紧密相关,人们从舞蹈中发现灵魂、寻找自我、感受生命。

格罗塞说:“一切高级文化,是以各个社会成分的一致和有序合作为基础的,而原始人类却以跳舞训练这种合作。

”也就是说,在原始社会,正式的教育还未形成,通过语言文字表达的法律与道德、国家行政体制都未形成,那时候人类是靠什么实现合作呢?答案是跳舞。

换言之,原始社会的人类是用跳舞实现社会化的,这不仅阐明了舞蹈的最高意义,而且明确地告诉我们原来人类最早的教育形态已在这里形成。

舞蹈教育既进行训练也进行教育,同时还进行传播,中华民族优秀的舞蹈文化需要不断传播才能被更多人熟知、保护、弘扬,也正是因为有了正确的教育才能有后续的发展,不管是在艺术方面还是其他方面,舞蹈教育带给人的影响都是巨大的。

如此,我们才真正理解了为何“舞蹈教育是一切教育之母”,不仅是它发生的时间早,更重要的是它自身存在的原本性对人的影响。

在舞蹈中可以找到太多的点来论述其存在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从上文简述的舞蹈对人产生的积极影响等方面,我们也可以看出舞蹈不但是身心一元的艺术,也对身心的提高有极大帮助。

英国哲学家赫夫洛克·埃利斯在其著作《生命的舞蹈》中说:“如果我们漠视舞蹈艺术,我们不仅对肉体生命的最高表现未能理解,而且对精神生命的最高象征也一样无知。

”我想这句话完全能够表述出舞蹈并不是没有思想和理性的发生,它的存在包含了我们能够想到的一切方面,所以国家不仅重视舞蹈教育,更将民族民间舞蹈教育置于重要的位置,希望中国人民都能关注民族民间舞蹈这一丰厚的文化宝藏,希望人们意识到舞蹈不是将普通民众排除在外的艺术,希望更多人能从中发现捕捉精神世界的欢愉,因为舞蹈艺术的存在就是人的身体与灵魂的统一,舞蹈能创造美,更能创造奇迹。

【参考文献】
[1]吕艺生.舞蹈美学[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11.
[2]吕艺生.素质教育舞蹈教学法核心理念[J].当代舞蹈艺术研究,2016,1(01):72-79.
[3]平心.舞蹈美育与素质教育——
—兼谈舞蹈教育的本体价值[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 1999(04):80-89.
(作者单位:新疆艺术学院)
98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
DANCE FASHION202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