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体悬浮式烧伤治疗床对大面积烧伤救治临床观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流体悬浮式烧伤治疗床对大面积烧伤救治临床观察
李二平
【摘要】目的探究在大面积烧伤患者救治过程中应用流体悬浮式烧伤治疗床治疗的优势.方法以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2月内收治的46例大面积烧伤患者为研究对象,基于治疗的奇、偶顺序将之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患者采取"流体悬浮式烧伤治疗床治疗",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治疗".从患者的不良问题发生情况比较两种治疗方案的优劣.结果实验组患者的不良问题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不良问题发生率,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大面积烧伤患者救治过程中应用流体悬浮式烧伤治疗床治疗能够有效提高治疗效果,降低患者的不良问题发生率.
【期刊名称】《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年(卷),期】2018(010)023
【总页数】2页(P76-77)
【关键词】流体悬浮式烧伤治疗床;大面积烧伤患者;不良问题发生;创面结痂时间;抗生素使用时间;住院时间
【作者】李二平
【作者单位】吉林油田总医院烧伤整形科,吉林松原 138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644
在所有烧伤患者中,大面积烧伤患者的病情最为严重,不仅死亡风险、感染风险较大,且如果在治疗过程中压迫了患者的创面,极可能加重创伤,促使患者病情进展[1-4]。
流体悬浮式烧伤治疗床的诞生为优化大面积烧伤患者护治提供了新的思路,有益于控制患者的感染问题,降低患者的死亡率,在大面积烧伤患者治疗过程中有应用优势[5-7]。
为探究在大面积烧伤患者救治过程中应用流体悬浮式烧伤治疗床
治疗的优势,本实验以我院收治的46例大面积烧伤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实验,现将实验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2月内收治的46例大面积烧伤(烧伤面积≥ 50%)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在受伤后2 h内顺利接受治疗,基于治疗的奇、偶顺序将之分为实验组(奇数组,23例)和对照组(偶数组,23例)。
实验组内男性14例,女性9例,患者年龄17.0~62.5岁,平均(35.4±5.3)岁;对
照组内男性12例,女性11例,患者年龄18.5~59.0岁,平均(34.0±4.8)岁。
实验纳入的46例患者均由家属签订实验同意书,无其他重大疾病、传染类疾病或其他实验参与情况,且在一般资料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备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治疗,主要包括如下几点内容:(1)基于患者病情给予及时的抗休克治疗。
(2)对患者行常规创面处理,如,Ⅱ度创面处理包扎躯干和四肢创面,半暴露治疗头面颈部,暴露治疗会阴、部分臀部;Ⅲ度创面处理采取完全暴露治疗。
(3)及时给予烧伤抗感染治疗并及时补液。
(4)于治疗一周左右患者
病情初步稳定时行皮移植修复治疗,基于患者的实际情况采取切痂和自体皮移植。
实验组患者采取“流体悬浮式烧伤治疗床治疗”,即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流体悬浮式烧伤治疗床治疗。
1.3 观察指标
统计患者的不良情况(严重感染、死亡等),计算不良问题发生率。
1.4 统计学方法
利用SPSS20.0统计软件处理实验数据,计数资料比较使用χ2检验, 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实验组内1例患者死亡,1例患者严重感染,共2例患者出现不良问题,占该组总人数的8.70%;对照组内2例患者死亡,6例患者严重感染,共8例患者出现不良问题,占该组总人数的34.78%。
实验组患者的不良问题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不良问题发生率,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0,P=0.03<0.05。
3 讨论
在传统的大面积烧伤患者治疗过程中,为了治疗患者烧伤创面,救治过程中需要使用翻身床,在翻身的过程中患者的创面伤口必然会受到压迫。
与此同时,烧伤创面在愈合过程中会出现液体渗出问题,加之患者创面包扎,进而可能会在创面处营造出潮湿环境。
潮湿环境利于细菌繁殖,患者的感染风险随之加大[8-10]。
正因为存在上述情况,传统的大面积烧伤患者治疗效果比较局限。
流体悬浮式烧伤治疗床治疗模式下,患者的创面可充分暴露或部分暴露,包扎对创面的压迫问题得以解决。
与此同时,流体悬浮式烧伤治疗床具备干热作用且含有碱性颗粒,能够在吸附患者创面分泌物的同时发挥干燥创面、抑菌、杀菌的作用[11-12]。
干燥的创口环境有益于患者烧伤位置快速结痂,不仅有利于促进患者恢复,还能够有效的降低患者的感染风险,本实验亦证明,接受流体悬浮式烧伤治疗床治疗的实验组患者的不良问
题发生率(8.70%)明显低于接受常规治疗的对照组患者的不良问题发生率(34.7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在大面积烧伤患者救治过程中应用流体悬浮式烧伤治疗床治疗能够有效的提高治疗效果,降低患者的不良问题发生率。
参考文献
【相关文献】
[1]肖望,苏丽云,陈梅,等.流体悬浮床治疗在大面积烧伤救治中的应用[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5,36(8):1248.
[2]陈冰冰,阮明珍.巧用矿泉水瓶减轻流体悬浮床浮力[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4,49(26):3301.
[3]李靖.流体悬浮床在大面积烧伤患者治疗中的应用及护理体会[J].中国保健营养,2015,25(8):167-168.
[4]黄书润,王浩,刘江涛,等.悬浮床在治疗成批烧伤复合伤中的应用[J].中华损伤与修复杂志(电子版),2013,8(3):36-38.
[5]柯婷婷.大面积烧伤患者Meek植皮术后睡悬浮床的护理体会[J].养生保健指南,2016(52):142.
[6]李海芬,常乐,殷雨婷.1例严重烧伤后患者应用流体悬浮床的特殊观察和体会[J].当代护士,2017(3):161-162.
[7]金小敏,涂升文.大面积烧伤患者应用悬浮床的护理体会[J].中国保健营养旬刊,2013,23(7):471-472.
[8]潘凌燕.应用悬浮床治疗大面积烧伤患者的护理体会[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3,7(22):161-162.
[9]张亮,郭金龙,高涛,等.Meek植皮术联合悬浮床治疗大面积烧伤的临床研究[J].青岛医药卫生,2015,47(3):161-163.
[10]应喜凌.大面积烧伤患者应用悬浮床的护理措施及效果[J].医疗装备,2018(2):188-189.
[11]黄润文,黄敏,李玲.PDCA循环在大面积烧伤患者悬浮床使用中的应用[J].泸州医学院学报,2016,39(4):335-337.
[12]郑华蓉,闫玉娇,卢凤琼.大面积烧伤患者实施综合康复护理对提高其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J].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7,9(21):263-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