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劳动教育路径的探索与实践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职院校劳动教育路径的探索与实践
摘要:劳动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德智体美劳”的一大重点,其意义不容忽视,其作用也不可或缺。

基于此,本文就结合高职院校的教育
现状和问题,来具体谈谈高职院校中劳动教育的培养的探索实践策略。

关键词:高职院校;劳动教育;实践路径;素质教育;人才培养
引言:
目前,在读的高职学生大多处于十几岁,独生子女占了一大部分,而这些独
生子女,其最大的问题就是娇惯、不爱劳动,并且问题比较严峻。

作为一名合格
的高职院校教师,必须要树立科学的人才培养理念,多与用人单位交流沟通,了
解最新的用人需求和人才发展趋势,明确学校人才培养目标。

从企业用人需求来看,其用人考核标准对于初入职场的毕业生来说,专业技能和能力尚在其次,不
畏困难的劳动态度、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和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则是更多的企
业所考虑的优良品质之一。

因此,高职院校还必须要从劳动教育的角度入手,贯
彻落实劳动教育,培养高职学生的劳动精神和劳动意识。

一、高职院校劳动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劳动教育课程缺位
目前,很多高职院校在劳动教育方面更多是体现在实训、实习层面上,但是,并没有专门设置劳动教育课程。

对于劳动教育课程缺位的现象,这也是劳动教育
被忽视的一大原因。

也正因为课程缺位,导致劳动教育被忽视,在师生眼里的重
视程度不够高,导致劳动教育变成口头文件和口号,处在一个尴尬境地。

(二)育人价值被忽视
劳动其本身也有着独特的育人价值,但是,该价值一直以来被国人所忽视,
或者说,被国人在内心深处有所抵触。

对于艰苦奋斗的劳动人民,经过不断地积
累,才逐渐摆脱辛苦的境地。

在此背景之下,现在青少年被更多的脱离劳动思想
所影响,导致“劳动”被弱化,被从人们的内心底所摒弃。

所以,在素质教育理
念要求下,虽然教育改革蓬勃发展,但是,劳动教育的地位仍旧比较尴尬,缺乏
课程设置,缺乏专业教育培养,缺乏重视,导致劳动教育的价值被严重忽视。

(三)师资力量有待提升
当前,就高职院校的教师队伍配置来看,专业课程教师等比较受到重视,而
对于劳动教育来说,则是基本没有专任教师。

劳动教育更多需要通过实训、实践
等环节来实施开展,而专业课教师则更多偏向于理论教育,劳动教育的力度和效
率显然不够。

二、高职院校劳动教育实践路径的政策建议
(一)设置劳动教育课程体系,优化人才培养方案
在高职院校教学体系中,要想更好的落实劳动教育,就必须要明确劳动教育
目标,将其在人才培养方案中明确下来,将课时、教材、教学内容明确,才能形
成以劳动教育为抓手的劳动教育课程体系和高素质人才培养模式。

开展劳动教育,学校可以通过设立统一的劳动必修课程,结合“五一”劳动节,设计劳动周,强化劳动意识。

可结合职教周活动,开展系列主题活动,增加
动手能力。

学校也可在课程设计的时候,在他课程教学内容或者实践中,融入劳
动教育的内容和要求,渗透劳动教育理念和技能技巧。

例如,针对学生的劳动培
养要求,学校可以设计劳动基础课,组织学生开展基础劳动锻炼课,合理制定劳
动教育的课程大纲,并设计“劳动+专业”的课程活动,利用项目式或实训式教学,组织学生开展“劳动+专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和能力。

(二)建立劳动教育师资队伍,提高劳动教育专业化水平
对于劳动教育,学校必须要重视师资力量培养以及教师队伍组建,开设相关
劳动教育专业,将劳动教育正式列入教育体系之内,提高师生的重视程度。

其次,还可以建立一些专兼职相结合的教师队伍,使其成为劳动教育的中坚力量。

除此之外,学校在组建专门的教师队伍的前提下,还需要建立并健全劳动教育教师的教育工作考评体系,完善考核标准,强化教师的劳动意识和劳动教育观念,切实地提高劳动教育实效。

(三)充分利用资源优势,为劳动教育提供发展平台
在劳动教育开展过程中,高职院校具有直接面向企业进行人才培养的特性,更决定了高职院校必须要高度重视劳动教育。

并且,由于高职院校直接与用人单位对接,为学校的劳动教育带来了巨大的优势。

高职院校可以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产学研合作、顶岗实习等模式下,落实人才培养目标,渗透劳动教育,切实为劳动教育开展和发展提供广阔的平台。

(四)开展劳动教育主题活动,建设劳动教育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对于生活在院校内的每一位学生都会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因此,可以在学校内,大力营造出一种爱劳动、崇尚劳动、尊重劳动的氛围,组织师生展开相关社团活动建设,或者可以在学校内或者组织社团等团体之间开展一些劳动比赛,如劳动技能竞赛、劳动成果展示交流会等多样化的活动,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逐渐领悟到劳动的意义,感受到劳动的乐趣,逐渐将劳动意识内化于心,在深刻的实践中逐步培养劳动意识和劳动精神,提高劳动认识。

尤其是学校将劳动教育以一种轻松活泼的方式展开,或组织宣传教育,在校内宣传劳动模范标杆,或者在校园内组织文化活动、鼓励学生开展社会实践和志愿活动等,都是非常好的劳动教育形式,对于学生的劳动素质培养有着非常佳的影响效果。

三、结束语
没有劳动教育,那么,人才培养必然是不全面、不完整的,人才的培养教育必然是不饱满的。

劳动教育的缺乏,会严重限制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的育人实效发挥,不利于“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现。

参考文献:
[1]闻学军, and 丁剑. "新时代高职院校劳动教育实现途径探讨." 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2019):5.
[2]王汉江, and 姜伯成. "新时期职业院校加强劳动教育的价值意蕴与实践路径." 2020-13(2021):26-3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