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一肾功能不全患者的给药方案调整ppt课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Ritschel一点法的应用条件是,患者表观分布容积V和消 除速率常数k,只有一个参数发生变化,而另一个参数不 变或变化很小时。
26
血清肌酐浓度Cs求算CLcr的公式为: (Cs单位:mg/dl)
1)男性患者: Ccrl1742 0年 Cs 龄 体(重 Kg)
Cl C 2)女性患者:
140 年 龄 体(K 重 ) g0.85 cr 7 2
重复一点法是首先给予第一个试验剂量,在消除相的 某一时间点tx1取一个血样测定血药浓度Cx1, 然后再给予第二个试验剂量(给药剂量与第一个试验 剂量相等),相隔同样时间tx2再取一个血样测定血药 浓度Cx2,两次取血时间间隔为τ(即tx2-tx1=τ)
32
(2)重复一点法
根据实测Cx1 Cx2值,计算K(r)
38
表13-3 药物在肝病患者的半衰期改变
肝脏疾病 肝硬化
急性病毒性肝炎 慢性活动性肝炎
清除率减少 半衰期延长
清除率不变 清除率升高 半衰期不变 半衰期缩短
氨苄西林、异戊巴 奥沙西泮、氯霉 比妥、安替比林、 素、甲苯磺丁脲 地西泮、异烟肼、 哌替啶、利多卡因、 苯巴比妥、保泰松
药物的总清除率(CL)等于肾清除率(CLr)与 非肾清除率(CLnr)之和
C lCr lCnlr
7
第二节 患者的给药方案调整
在假设非肾清除与肾功能无关的前提下,由于肾清 除率CLr与肌酐清除率CLcr成正比,则肾功能减退患 者的药物总清除率CL(r)和消除速率常数k(r)为:
C(r)lAC crC l nlr
k f Cl G r(r) 1 (1
k
e
) cr(r) 13-37
Clcr
调整剂量为:
X0(r)
k(r) k
X0
22
• 例11 给体重60kg的患者服用某药,每次
给药1g,测定消除半衰期为6h,80%的 药物以原形从肾排出,一段时间后,发 现肌酐清除率下降为40ml/min,应如何 调整剂量?(正常人的Clcr=120ml/min)
Cx2 Cx1
ln 0.6
k(r)
0.90.60.0289 (h-1) 24
Cm ssi试 n eC kxxt
ek 1ek
C m ssin试 e 0 0 .02 .6 89 101 e e 0 .0 0 2 .8 09 2 89 2 4240.8(μ g/L )
35
因此,未达到有效浓度,需调整剂量。
k aClk (r)
cr nr
A和a为药物的特性常数,CLnr和 knr分别为
非肾清除率和非肾消除速率常数。
8
第二节 患者的给药方案调整
• 临床治疗时,一般通过调整肾功能减退患者的给药方 案以期达到正常的平均稳态血药浓度,即
Css
FX0
kV
F(r)X0(r)
k V (r) (r) (r)
假设肾功能减退时F 和V 不变
(一)肾功能不全患者的给 药方案调整
Main Contents
• 第一节 给药方案设计 • 三、特殊生理和病理状况下的
给药方案调整
2
(一)肾功能不全患者的给药方案调整
• 1.根据清除率和消除速率常数调整给药方案 • 通常药物的肾清除率Clr与肌酐清除率Clcr成正比,
当药物主要由肾排泄消除时,可根据CLcr估算药 物的消除速率常数k,进而计算调整后的给药剂量 或给药间隔时间。
17
第二节 患者的给药方案调整
• (一)肾功能不全患者的给药方案调整 • 3.Giusti-Hayton法
k Cl r ( r )
cr ( r )
kr
Cl r
13-32
Cl
k k Cl r(r)
r
cr(r) cr
13-33
18
• (一)肾功能不全患者的给药方案调整 • 3.Giusti-Hayton法
k k Cl k r(r)
r
cr(r)
nr
k k Cclr k
Giusti-Hayton 因子
k f Cl r(r) 1 (1 cr(r))G
k
Cl e cr
21
• (一)肾功能不全患者的给药方案调整 • 3.Giusti-Hayton法
通过肾功能减退患者的肾排泄分数fe与肌酐清除率 CLcr(r)计算得到 Giusti-Hayton因子,
s
k(r)的求算公式为:
k Cl f k( [ cr(r) 1) 1]
(r)
S
e
Clr
13-45
男性患者的S为0,女性患者的S为12;
F为原形药物肾排泄的分数;
Clcr为正常人的肌酐清除率,等于120ml/min;
27
Clcr(r)为由 Cs求得的患者肌酐清除率。
(1)Ritschel一点法
多剂量口服给药的稳态最小血药浓度
25
(1)Ritschel一点法
对患者给予一个试验剂量,然后在药物消除相的某一时间 点tx抽取一个血样,分别测定血药浓度Cx和血清肌酐浓度 Cs。 先用血清肌酐浓度计算患者的肌酐清除率Clcr,进一步计 算患者的消除速率常数k(r) , 再根据Cx和k(r)推算出患者给予该试验剂量后的稳态最 小血药浓度, 最后根据治疗所需的稳态最小血药浓度计算调整后的剂量。
k C Cl l f Cm ssi试 n eC kxxt 1 e ekk
k( [ cr(r) 1) 1]
(r)
S
e
r
上式为一点法稳态最小血药浓度公式,给药剂量调整:
X0,调
ss
C min希 , 望 Css
min试 ,
X0,试
13-46
30
31
(2)重复一点法
• 患者的表观分布容积或消除速率常数同时发生变化或 无法准确测定的情况,可用重复一点法。
• 4.Ritschel一点法与重复一点法
对于许多药物,由于缺少参数,常常无法计算血药浓度, 需要多次抽取患者的血样进行测定以求得药物动力学参 数,同时不同个体的药物动力学参数存在差异。在临床 实际中,希望能通过监测尽量少的血样求取患者的药物 动力学参数,并依此设计合理的个体化给药方案。基于 此目的,1977年Ritschel提出了一点法,并于1978年对 此进行改进获得重复一点法。
(r)kk (r)25 63 .3 /1 /1 00 00612.1(h)
答:给药间隔应调整为12小时一次,即由每日4次改为2次。
16
第二节 患者的给药方案调整
• (一)肾功能不全患者的给药方案调整 • 3.Giusti-Hayton法
该法用于原形药物肾排泄分数fe已知时调整肾功能减退 患者的给药方案。 Giusti-Hayton法假定:肾功能减退患者的肾消除速率常 数kr(r)可由肾功能减退患者的肌酐清除率CLcr(r)与 正常人的肌酐清除率CLcr的比值。
X0,调
ss
C min希, 望 Css
min试,
X0,试
X0,调10..280.40.6 (mg)
答:该试验剂量未达到有效浓度,需调整剂量至0.6mg
36
第二节 患者的给药方案调整
• (二)肝功能改变患者的给药方案调整 • 1.肝功能改变对药物药动学的影响
肝脏是药物生物转化的主要部位,肝脏疾病使生物转化 能力下降,代谢产物生成障碍,使药物的消除半衰期延 长,导致药物蓄积。 脂肪肝、酒精中毒性肝炎、慢性活动性肝炎、肝硬 化等肝脏疾病时P450酶的量和活性降低。 而葡萄糖醛酸结合酶与硫酸结合酶的活性受肝病的 影响较小。
若不改变给药剂量(即X0=X 0(r) ), 则肾功能减退患者的给药间隔时间为:
(r)
k k(r )
13-28
Cl
(r)
Cl(r)
13-29
11
第二节 患者的给药方案调整
• (一)肾功能不全患者的给药方案调整 • 2.Wagner法
该法应用Wagner建立的肌酐清除率与肾功能减退患者 的药物消除速率常数间的线性关系式,直接从患者的肌 酐清除率计算药物消除速率常数(见表13-2)。 该法使用方便、准确。
两边同时除以正常人的消除速率常数k,得
Cl
k k Cl k r(r)
r
cr(r) nr cr
k k Cl k r(r)
r
cr(r)
nr
k k Cclr k
令原形药物肾排泄分数fe 源自kr k则非肾消除的分数
1
fe
k nr k 20
• (一)肾功能不全患者的给药方案调整 • 3.Giusti-Hayton法
37
第二节 患者的给药方案调整
• (二)肝功能改变患者的给药方案调整 • 1.肝功能改变对药物药动学的影响
主要通过肝脏生物转化消除的药物以及血中游离药物的 浓度受肝病影响显著的药物应用于肝病患者时必须调整 给药方案。 肝脏可经过多种途径清除药物,不同类型的肝病对药物 代谢的影响存在明显差异,因此目前仍无法准确估计肝 病患者的药物肝清除率,使患者的剂量调整非常困难。
C
ss m in
为:
Cm ssin Vk(akF a-k 0 X)(1e -e -k-k
e-ka -1-e-ka)
e 由于ka >>k,在τ时吸收基本结束,故
ka →0,则
Cm ssinVk(akFa -Xk0)(1e-e-k-k )
28
(1)Ritschel一点法
单剂量口服给药的血药浓度-时间的关系式为:
C kaFX 0 (ek tekat) V(ka k)
e T充分大时,
ka
Cx
kaFX0 ektx V(ka k)
→0,则
kaFX0 Cx
V(ka k) ektx
29
(1)Ritschel一点法
kaFX0 Cx V(ka k) ektx
Cm ssinVk(akFa -Xk0)(1e-e-k-k )
(即F=F(r)、V=V(r)),则
X 0 X 0(r)
k
k( r ) ( r )
9
第二节 患者的给药方案调整
若不改变给药间隔时间(即τ=τ(r) ), 则肾功能减退患者的给药剂量为:
X0(r)
k(r) k
X0
13-26
Cl (r)
X X 0(r) Cl
0
13-27
10
第二节 患者的给药方案调整
12
第二节 患者的给药方案调整
• (一)肾功能不全患者的给药方案调整 • 2.Wagner法
Wagner法的基本公式为:
k Cl ab r
cr 13-30
k(r)为患者的消除速率常数, a为药物的非肾消除速率常数,b为比例常数, Clcr为患者的肌酐清除率。
13
第二节 患者的给药方案调整
• (一)肾功能不全患者的给药方案调整
由于患者药物的总消除速率常数k(r)等于肾消除速率常 数kr(r)与非肾消除速率常数knr 之和,即
k(r)kr(r) knr
Cl
k k Cl r(r)
r
cr(r) cr
假定肾功能减退时非肾消除速率常数不变,则
Cl
k k Cl k r(r)
r
cr(r) nr
13-34
cr
19
• (一)肾功能不全患者的给药方案调整 • 3.Giusti-Hayton法
血药浓度为0.6μg/L;间隔24h时给予第二个试验剂量, 10h后测得血药浓度为0.9μg/L。该药物的有效浓度为 1.2μg/L, • ①请问该试验剂量能否达到有效浓度; • ②若需调整剂量,应如何调整?
34
解: 已知Cx1=0.6μg/L,Cx2=0.9μg/L,τ=24h
ln Cx1
k(r)
k Cl 10a 0b
r
cr
13-31
15
例10 肌注氨苄西林的剂量为0.5g,每日4次,当患者
肌酐清除率为40ml/min时,给药间隔时间应调整为多少?
解:查表13-2得氨苄西林的a’=8.3, b’ = 0.45
t1/2=1.3h,100k=53h-1
kr10a 0bCcrl
100k(r)=8.3+0.45×40=26.3 (h-1)
• 2.Wagner法
为方便计算,令a’=100×a, b’ = 100 ×b, 13-30式改写为
k Cl ab
13-30
r
cr
k Cl 10a 0b
13-31
r
cr
14
第二节 患者的给药方案调整
• (一)肾功能不全患者的给药方案调整
• 2.Wagner法
a’, b’ 及100×k等值可以查表得知,如P303 表13-2;然 后按照式13-31可计算调整后的给药方案。
Cx2Cx1Cx1ek(r)
ln Cx1
k(r)
Cx2 Cx1
根据K(r)值,计算
C ss m in试
和X0,调
13-47
Cm ssi试 n eC kxxt 1eekk
X0,调
ss
C min希, 望 Css
min试,
X0,试
33
(2)重复一点法
• 例12 给予患者某药物0.4mg的试验剂量,10h后测得
23
解:
k f G r(r) 1 Cl (1 ) cr(r) 1-0.8(1- 40)0.46
k
Cl e cr
120
X0(r)
k(r) k
X0
= 0.467×1=0.467 (g)
答:肌酐清除率下降为40ml/min时,应将剂量调 整为0.467g
24
第二节 患者的给药方案调整
• (一)肾功能不全患者的给药方案调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