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教育趣味性的探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音乐教育趣味性的探析
摘要: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尤其重要,要开启学生对音乐
的认知性,调动学生主动学习音乐的积极性,通过情境幻想,使孩子们从中感受
情趣和美感,在情景交融的状态下提高孩子们上音乐课的兴趣。

当学生需要的时候,教师充分的给予才能使教学任务得以有效完成。

关键词: 小学音乐儿童兴趣
小学音乐教育教学内容主要针对的学生是儿童,教育者要用儿童的心情去体
察儿童的音乐。

众所周知,小学音乐教学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要
求学生参与教学的全过程,在上音乐课的过程中自娱自乐、自我发展。

我们更要
重视儿童音乐的趣味性。

我个人初浅分析,小学音乐的趣味性包含着儿童音乐的
能动性、认知性、幻想性、童乐性。

一、小学音乐的能动性
在以往的小学音乐教学中,老师往往不能给他们充分自由的活动空间,忽视
了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

如在学律动时,老师一遍又一遍教舞蹈动作,学生重
复地学,学生的兴趣在枯燥的练习中随着一遍一遍的否定声递减。

其实,在音乐
教学中,可让他们在自编、自创中探索,产生动力和自信,产生学习的兴趣。


尝试让学生以跺脚方式模仿大鼓节奏、以拍手方式模仿小铃节奏等寓教于乐的方
式进行教学活动,这些教学活动的技能要求并不高,目的是让学生轻松自然地表
现中体验成功,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

二、小学生对音乐的认知性
音乐认知能力是与其他认识能力平行发展的,孩子在出生前对音乐就具有敏
感性。

音乐认知的研究表明,人们在婴儿期就能够发觉短暂的旋律在节奏与音高
上的变化。

儿童在演唱、演奏、欣赏音乐活动中能够辨认音乐的再现、对比、变
化是音乐认知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

小学生感知、认知和把握事物的方式、方法
及能力在儿童学习音乐教学活动中均有反映。

在小学生学习音乐的过程中,突出
表现有两个方面: 一是小学音乐中所表现出的经过艺术化处理的知识性内容; 二是
音乐作品对小学生的教育和启迪。

在这里本人主要讨论第一方面。

案例: 新生入学,为了让孩子们体验体验音乐课带来的快乐、幸福,并能以音乐的方式与教师、同学交往,充分展示自己对美好事物的情感,我们学唱了《上学歌》,并用“手
拉手”的身体语言更好地表现了音乐的情绪。

又如歌曲《你早》、《我们一起来唱歌》在“听、唱、动”的活动中让孩子们感受到上学的快乐,让学生体会积极乐观、健康向上的生活态度。

又如通过聆听《我爱北京天安门》、《五星红旗迎风飘扬》,通过演唱歌颂祖国、国旗的歌曲,让学生体会到祖国的美丽神圣, 培养孩
子们的爱国主义情怀。

通过上音乐课,让学生们懂得了很多道理,使他们更加热
爱生活,引导孩子们体会音乐的美。

三、小学生对音乐的幻想性
音乐是通过自由创造活动而产生的,因此,音乐作品具有幻想的个性。

音乐
在自然界中没有范本,我们叙述它时往往就用枯燥的术语或诗意的虚构,用比喻
性的语言对音乐作品中的一切富有幻想力的描写作出解释性的说明。

音乐家要表
现出悲喜的心情、温柔的爱情、强烈的愤怒等情感时,他就会通过音符、节奏自
由配合起来来表现其心中的幻想。

因此,音乐教师要对音乐作品尽可能透彻理解,然后才能教授学生、启发学生去把握作品的音乐语言,并通过发挥幻想力,反复
体会音乐作品所蕴涵之美。

幻想是小学生追求未来事物所进行的想象,是小学生
心理活动中最活跃的因素。

因此在小学时期就要开始进行合理而有效的音乐教育,挖掘人在听觉上对各种音响变化的反应及想象的潜力,打下用听觉进行艺术创造
的基础。

案例: 律动《鸭子拌嘴》表现的是小鸭可爱的动作,多媒体播放早晨的
画面, 配上背景音乐,孩子们听到歌词就能幻想出自己就是那只可爱的小鸭,并
能和教师一起模仿出小鸭子摇摇摆摆走路的姿态。

过程中孩子们在互相学习边唱
边跳,“小鸭你要跳下水游泳了,尾巴摇动起来了”。

在整个教学中通过情境幻想,使孩子们从中感受情趣和美感,让小学生参与到教学中来,在情景交融的状态下
提高了孩子们上音乐课的兴趣,体会到了上音乐课的乐趣。

四、小学音乐课堂趣味性教学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童乐性是指儿童在音乐艺术与生
活游戏过程中相似的情感体验,也即自娱自乐。

案例: 学唱歌曲《小兔乖乖》就
需要教师把短短的几行字转化成一定的情景和角色,用声音编织故事,再加上动
作的模仿,让孩子在游戏中不知不觉掌握音乐知识。

又如学唱歌曲《火车开啦》,教案设计了一个剧情线索: 一个观光团坐在火车上在导游的引领下游览风景,在
旅途中唱着《火车开啦》。

学习过程即是快乐的游戏过程,教师和孩子们在教室
中布置出车站、火车、树等场景,孩子们扮演多种角色,有的扮演“司机”,有的
扮演“导游”,有的扮演“乘客”,体验多种角色,让孩子们一起在游戏中完成音乐
的学习。

如在上音乐课的过程中,过多强调技巧练习,只会使孩子们感到乏味、
枯燥,使之失去了学习音乐的兴趣。

应从孩子们的兴趣出发,调动孩子们的参与
激情,运用图文声像相结合以激发学生的情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教学取得
良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薛金关于提高小学音乐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2]李智论多媒体手段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应用[D].河北大学,2009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