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信息工程教学大纲

合集下载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教学大纲-物理与电子技术学院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教学大纲-物理与电子技术学院

目录高等数学教学大纲 (1)线性代数教学大纲 (12)计算机导论教学大纲 (16)C语言程序设计教学大纲 (22)普通物理教学大纲 (29)画法几何与工程制图教学大纲 (44)工程数学教学大纲 (51)电路分析教学大纲 (59)电路的计算机辅助设计教学大纲 (64)低频电子线路教学大纲 (69)数字与逻辑电路教学大纲 (76)微机原理I教学大纲 (83)Matlab教学大纲 (89)信号与线性系统教学大纲 (95)微机原理II教学大纲 (101)高频电子线路教学大纲 (106)电磁场理论教学大纲 (114)单片计算机原理与应用教学大纲 (119)电子测量技术教学大纲 (128)专业英语教学大纲 (134)传感器原理及应用教学大纲 (139)电视机原理教学大纲 (146)通信原理教学大纲 (152)Visual Basic编程技术教学大纲 (159)数字信号处理教学大纲 (166)可编程控制器应用教学大纲 (171)微波技术基础教学大纲 (176)网络技术教学大纲 (181)数据采集与处理教学大纲 (188)普通物理实验教学大纲 (196)电路实验教学大纲 (198)电子技术实验教学大纲 (200)高频电子线路实验教学大纲 (202)C语言课程设计教学大纲 (204)低频电子线路课程设计教学大纲 (207)数字与逻辑电路课程设计教学大纲 (209)高等数学教学大纲第一部分:使用说明一、课程编号:10212001二、课程性质与特点:高等数学是高等学校理工类专业教学的基础。

它是理工类学科必不可少的基础课程。

它不仅是具有严谨逻辑推理、论证的自身完美的理论体系,同时又是其它学科(特别是理工科)重要的基础工具。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理工类学科必需的如下内容:矢量代数和空间解析几何;微积分学;矢量分析与场论;幂级数与傅立叶级数;微分方程等。

三、在专业教学计划中的地位和作用:高等数学是电子信息工程专业重要的基础课。

电子信息工程教学大纲

电子信息工程教学大纲

电子信息工程教学大纲##师X 学院 编二00五年八月物理与电子信息科学系教 务 处目录《高等数学1,2》教学大纲1《高等数学3》教学大纲3 《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教学大纲7《数理方法与特殊函数》教学大纲9 《大学物理1》教学大纲11《大学物理2》教学大纲14《电路分析》教学大纲18《C++程序设计》教学大纲21《电子工艺实践》教学大纲26《数字电子技术》教学大纲29《模拟电子技术》教学大纲34 《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教学大纲38 《电路原理图与电路板设计》教学大纲42 《 EDA技术根底》教学大纲45《电子测量技术》教学大纲47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教学大纲51 《信号与系统》教学大纲56《电磁场与电磁波》教学大纲59《通信原理》教学大纲63《高频电路》教学大纲66《单片机原理》教学大纲69 《DSP数字信号处理》教学大纲72《信息理论与编码》教学大纲75 《MATLAB在通信中的应用》教学大纲78 《数据与计算机通信》教学大纲82《感测技术》教学大纲85《测试电路与系统》教学大纲89《现代电视系统原理》教学大纲91《电力电子变换技术》教学大纲96《电子系统课程设计》教学大纲100《自动控制原理》教学大纲101《虚拟仪器技术根底》教学大纲105《PLC技术》教学大纲107《计算机控制技术》教学大纲110《中学物理实验与教学技能训练》教学大纲113 《理论力学》教学大纲120《量子力学》教学大纲125《热力学•统计物理学》教学大纲129《高等数学1,2》教学大纲课程名称:高等数学1,2课程编号〔编码〕:WD-ZJ适用专业:电子信息工程学时数:146 学分数:9编写执笔人:龙述君审定人:X建平编写日期:2005年8月一、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高等数学旨在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抽象思维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各专业课的理论根底。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微积分的根本思想和根本方法,并能应用其方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枣庄学院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本科)教学大纲

枣庄学院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本科)教学大纲

枣庄学院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本科)教学大纲物理与电子工程系二○○九年八月目录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本科课程教学大纲 (1)《高等数学(1)》教学大纲 (1)《高等数学(2)》教学大纲 (5)《复变函数》教学大纲 (9)《线性代数》教学大纲 (16)《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教学大纲 (21)《工程制图》教学大纲 (25)《大学物理1》教学大纲 (28)《大学物理2》教学大纲 (36)《物理实验1》教学大纲 (42)《物理实验2》教学大纲 (47)《电路分析》教学大纲 (52)《模拟电子技术》教学大纲 (56)《数字电子技术》教学大纲 (62)《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教学大纲 (69)《信号与系统》教学大纲 (76)《数字信号处理》教学大纲 (83)《通信原理》教学大纲 (89)《计算机网络》教学大纲 (96)《电磁场理论》课程教学大纲 (101)《高频电子线路》教学大纲 (109)《信息论与编码技术》教学大纲 (114)《EDA技术》教学大纲 (118)《C程序设计教程》教学大纲 (126)《专业英语》教学大纲 (132)《电工电子技术实验(1)》教学大纲 (135)《电工电子技术实验(2)》教学大纲 (138)《微机原理实验》教学大纲 (144)《高频电子线路实验》教学大纲 (146)《单片机原理及应用》教学大纲 (150)《自动控制原理》教学大纲 (156)《DSP技术》教学大纲 (162)《MATLAB语言》教学大纲 (167)《传感器及其应用》教学大纲 (176)《文献检索》教学大纲 (184)《电视原理》教学大纲 (188)《Auto CAD》教学大纲 (191)《单片机原理实验》大纲 (205)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本科实习实训教学大纲 (207)《专业见习》教学大纲 (207)《专业实习》教学大纲 (211)《毕业设计(论文)》教学大纲 (214)《毕业教育》教学大纲 (218)枣庄学院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本科课程教学大纲《高等数学(1)》教学大纲课程名称:《高等数学(1)》英文名称:Advanced Mathematics(1)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程课程编号:0510022所属系部:物理与电子工程系周学时:6学时总学时:84学时学分:5学分教学对象(本课程适合的专业和年级):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本科)一年级学生预备知识:高中数学课程在教学计划中的地位作用:本课程是专业基础课程,以一元函数微积分学为基本内容,是学生学习高等数学2、概率统计、复变函数及后继专业课程的必备数学基础。

电子行业电子信息工程教学大纲

电子行业电子信息工程教学大纲

电子行业电子信息工程教学大纲1. 课程简介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在电子行业从事电子信息工程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实践技能。

课程内容包括电子信息工程的基础知识、电路设计与分析、数字电子技术、电子元器件与设备、信号与系统等方面的内容。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掌握电子信息工程的基本理论和技术,为将来在电子行业就业或深造打下坚实的基础。

2. 课程目标•理解电子信息工程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掌握电子电路设计与分析的方法和技巧;•熟悉数字电子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应用;•了解电子元器件与设备的选型和使用;•熟练运用信号与系统理论解决电子信息工程相关问题。

3. 课程安排3.1 基础知识•电子信息工程概述•电磁学基础•数字电路基础3.2 电路设计与分析•电路基本定律•电路分析方法•放大电路设计•滤波器设计•电源设计与稳压技术3.3 数字电子技术•数制转换•逻辑门电路•组合逻辑电路设计•时序逻辑电路设计•存储器设计3.4 电子元器件与设备•半导体元器件•电阻、电容与电感•放大器件与功率器件•传感器与执行器•可编程逻辑器件3.5 信号与系统•信号与信号处理•系统与系统分析•时域分析与频域分析•滤波器设计与应用•随机信号与傅里叶变换4. 评估方法•平时成绩:包括作业、实验报告等。

•期中考试:对课程的基本知识进行考查。

•期末考试:对整个课程的综合掌握进行考查。

5. 参考资料•《电子信息工程导论》- 李华•《电路理论基础》- 李明•《数字电子技术》- 张强•《电子元器件与设备》- 王宇•《信号与系统》- 赵艳以上内容仅作为教学大纲参考,具体课程内容和安排以实际教学为准。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课程教学大纲 .doc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课程教学大纲 .doc

感谢你的观看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课程教学大纲机电工程学院2017年11月15日感谢你的观看前言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课程教学大纲的修订,是在学校教务处和机电工程学院的统一安排部署下,按照学校教务处颁发的“关于全面修订课程教学大纲(标准)的通知”精神,依照2017级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培养方案编写的。

在课程专业教学大纲的修订过程中,相关教师以专业培养方案所确立的“培养掌握现代电子应用技术和信息工程技术,基础扎实、综合素质高、专业技能突出的应用型人才”等培养目标为基础,尽量体现了专业特色,满足应用型大学转型建设的要求。

专业课程教学大纲的修订,相关教师紧跟课程知识的最新发展,注重学生专业知识、综合能力和人文素质的培养,明确了课程在专业人才培养中的地位和教学目标,进一步优化了教学内容设计,体现了课程的科学性、创新性和实践性,突出了课程的应用型转型建设和“理实一体化”课程建设的需要。

通过课程主讲教师严谨执笔撰写,相关课程教师认真审核,教学部主任积极督导、汇总、排版,专业带头人总体把关,本专业尽力按时、保质完成了编写任务,在此对所有相关的教师所付出辛勤努力,表示衷心感谢!在编写过程中,尽管相关教师做出了最大努力,但肯定还有许多不足之处,望校内外领导、专家、同行多提宝贵意见,以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在此先表示感谢!电子信息工程本科专业理论课程教学大纲目录专业基础课程AL040450-工程制图基础---------------------------------------------------------------------1 AL042500-电路原理---------------------------------------------------------------------------7 AL041420-模拟电子技术--------------------------------------------------------------------21 AL041570-数字电子技术--------------------------------------------------------------------28 AL040150-电磁场理论-----------------------------------------------------------------------36 AL043000-信号与系统-----------------------------------------------------------------------41 AL041260-信息理论与编码-----------------------------------------------------------------47 AL043070-自动控制原理--------------------------------------------------------------------52专业核心课程AL040360-电子线路CAD---------------------------------------------------------------------58 AL042670-高频电子线路--------------------------------------------------------------------71 AL040120-单片机原理及应用--------------------------------------------------------------77 AL042880-数字信号处理--------------------------------------------------------------------84 AL042400-传感器原理及应用--------------------------------------------------------------90限定选修课AL042760-计算机网络与通信--------------------------------------------------------------95 AL042910-通信系统原理------------------------------------------------------------------101 AL042700-光纤通信------------------------------------------------------------------------108 AL040010-DSP原理及应用-----------------------------------------------------------------114 AL042630-电子设计自动化(EDA)--------------------------------------------------------119 AL040020-PLC原理及应用-----------------------------------------------------------------125 AL042340-C51单片机应用设计-----------------------------------------------------------131 AL043050-印刷电路板设计实务---------------------------------------------------------137 AL042610-电子技术创新设计------------------------------------------------------------143任意选修课AL041340-专业英语------------------------------------------------------------------------150 AL042980-系统仿真------------------------------------------------------------------------158 AL042460-电力电子学---------------------------------------------------------------------164 AL042730-计算机控制技术---------------------------------------------------------------171 AL042930-微机原理及应用---------------------------------------------------------------177 AL042820-嵌入式系统及应用------------------------------------------------------------184 AL042380-SOPC可编程片上系统设计---------------------------------------------------189AL042590-电子测量------------------------------------------------------------------------194 AL041090-随机信号处理------------------------------------------------------------------199 AL041540-数据库原理及应用------------------------------------------------------------204 AL042960-无线通信及遥控技术---------------------------------------------------------210 AL040370-多媒体技术及应用------------------------------------------------------------215 AL041300-移动通讯------------------------------------------------------------------------221 AL040140-电磁测量------------------------------------------------------------------------227 AL041070-数字滤波------------------------------------------------------------------------232 AL041170-无线局域网技术---------------------------------------------------------------237 AL041530-宽带技术------------------------------------------------------------------------242 AL041630-企业管理概论------------------------------------------------------------------247 AL041600-文献检索------------------------------------------------------------------------255《工程制图基础》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码:AL040450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程适用专业:自动化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学时学分:40学时2.5学分所需先修课:信息技术基础编写单位:机电工程学院编写人:侯桂凤审定人:陈芳专业带头人:包长春编写时间:2017年一、课程说明1.课程简介本课程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和自动化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毕业设计》课程教学大纲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毕业设计》课程教学大纲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毕业设计》教学大纲课程代码:ABJD0641课程中文名称:毕业设计课程英文名称:GraduationDesign课程学分数:15学分课程学时数:15周授课对象: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本课程的前导课程:毕业实习一、毕业设计简介(目的与任务)毕业设计是学生完成了全部课程和其它实践性教学环节的学习后,所进行的最后一个非常重要的综合性实践教学环节,是学生在踏上工作岗位之前对所学的各门课程知识和各种能力综合运用的一次全面回顾、检查和最后一次综合性考核,是学习深化、拓宽及综合教学的重要过程,是学生学习、研究与实践成果的全面总结。

通过毕业设计的综合训练,让学生初步掌握技术设计和科学研究的一般程序和方法,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思维能力。

学生在毕业设计过程中,应完成设计课题的调查研究,查阅文献资料进行设计计算、数据处理以及编辑技术文件;完成工程技术人员的基本训练,为走向工作岗位做好充分的准备。

同时在设计中不但要有技术观点,而且还要经济观点;通过毕业设计可以培养大学生探求科学真理、强化社会意识、进行科学研究、提高综合能力等方面的素质,是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重要体现,是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重要实践环节。

一般而言,毕业设计不仅是培养、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环节,还是学生职业角色转换的最初、也是最重要的尝试。

毕业设计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专业基本理论,基本知识进行独立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使学生获得科学研究的基础训练,为他们将来从事本专业的工作和进一步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毕业设计的任务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针对教学科研工程实践等提出,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毕业设计的撰写给学生一次综合训练,锻炼学生调查研究、查阅文献资料、理论分析、撰写提纲的能力;总结提高和撰写设计报告的能力。

《电子信息工程 毕业实习》教学大纲

《电子信息工程 毕业实习》教学大纲

《电子信息工程毕业实习》教学大纲课程名称:毕业实习课程类别:毕业实习适用专业:电子信息工程学分:6学分一、毕业实习目的毕业实习是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的一个重要实践性环节,是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增强感性认识的必要途径,是培养学生生产实践、独立工作、团结协作、交流沟通、创新探究等能力的一项重要措施,是培养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的重要手段。

通过毕业实习,培养学生热爱劳动、认真严谨、追求卓越的工作作风,实现学生到职业人的角色转变。

因此,毕业实习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个从学校到工作单位的过渡阶段,学生必须重视并认真对待该过程的每个环节,仔细处理所遇到的每一个问题,以便顺利完成毕业实习教学任务。

课程教学目标1:了解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相关的职业和行业的生产、设计和研发的法规。

通过从事电子信息类专业相关工作,锻炼工程实践能力,树立正确的职业道德。

课程教学目标2:深刻感悟实习过程中团队合作意识的重要性,借助包容的心态,训练交流沟通能力。

理解实习中具有较强责任心和追求卓越的重要性。

课程教学目标3:通过实习可以了解电子信息类行业发展动态,为了适应行业的前沿发展,能够发觉自我知识和能力的缺陷,在以后的学习和工作中,不断完善自我的知识和技能系统,让学生感受到实习在教学中的重要地位。

课程教学目标与毕业要求对应的矩阵关系二、毕业实习要求1、参加毕业实习岗前培训,明确毕业实习的重要性以及毕业实习中的注意事项;2、遵守实习单位的有关规章制度,工作认真负责,要体现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人的素养;3、用心听讲、勤学多问、认真思考,努力把所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习领导的管理经验,请教实习师父的工作中的困惑;4、及时自省,积极感悟自身在工作岗位上或者行业前沿的发展上所欠缺的知识和能力,及时进行弥补完善;5、加快从学生到职业人的角色转变,能够较快的适应工作环境,善于用职业人的角度分析遇到的困惑;6、完成要求的作业和实习报告。

三、毕业实习内容1、在实习中加深对专业知识的认识,了解本专业领域的前沿信息;2、掌握生成流程的各个过程及其先后顺序的原因;3、掌握制作工艺,且深刻理解工艺一致性的重要性;4、了解实习单位的产业链概况,关注行业发展趋势;5、合理获取实习相关的各种资料和数据,且进行整理分析;6、了解行业就业趋势。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实践教学大纲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实践教学大纲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实践教学大纲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实践教学大纲执笔人:侯海霞审定人:李吉忠马少军一、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实践教学是为提高和加深学生对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的学习和理解,培养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

其中高级语言课程设计、电子电路课程设计为基础实践;专业实践有通信与信息系统仿真课程设计、微机原理与接口课程设计、传感器课程设计、通信系统仿真;计算机网络与通信课程设计,结合课程中的大量实验,如单片机、EDA、数字信号处理等;为学生综合实践(毕业设计)打下良好的基础。

通过各实践环节培养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开发创新能力。

二、全学程各实践教学环节设置三、各实践环节教学大纲(一)专业与公益劳动1、目的要求主要培养学生吃苦耐劳、自强、自立的精神,增强学生的劳动观念,帮助学生树立专业思想,锻炼适应社会、胜任工作的能力,促使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

2、主要内容劳动分公益劳动、专业劳动两种。

公益劳动主要是参加学校和学院组织的劳动活动,专业劳动主要是参加学院组织的与专业有关的劳动活动。

3、完成形式及时间学生在1-4学期内,必须按照课程表安排,按照学校和学院的要求参加劳动,具体要求见《莱阳农学院学生专业与公益劳动管理细则》。

(二)入学教育、军训1.目的要求主要帮助学生了解学校、学院、专业、规章制度、管理模式;了解所学专业的培养方案、学习要求;帮助学生树立专业思想、确定奋斗目标、坚定理想信念、增强组织纪律性;引导学生诚实守信、团结进取、遵纪守法、求实创新、身心健康等。

2.主要内容由学工部(处)根据每年的工作要求进行组织,主要有入学教育系列讲座、军事训练、内务整理等。

3.完成形式及时间时间一般为1.5周。

学生要写出不少于1000字的心得。

(三)社会实践1.目的要求培养和训练学生认识、观察社会的能力,让学生接触社会、适应社会、探讨社会,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2.主要内容各学院要利用假期时间,根据教务处、团委要求,结合两课和专业知识,选择社会或学生本人关注的问题,进行社会调查实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函授(业余)本科教学大纲目录概率论教学大纲 (1)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教学大纲 (5)信号与线性系统教学大纲 (8)C语言程序设计教学大纲 (13)计算机组成原理教学大纲 (19)单片机原理及应用教学大纲 (23)自动控制原理教学大纲 (30)计算机通信网络教学大纲 (34)模拟电子技术教学大纲 (41)数字电子技术教学大纲 (47)传感器原理与应用教学大纲 (50)高频电路教学大纲 (54)专业英语教学大纲 (60)可编程逻辑器件教学大纲 (66)变流技术技术教学大纲 (69)电子测量技术教学大纲 (72)概率论教学大纲一、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二、教学目的本课程是继高等数学后的数学类课。

其目的是通过学习本门课程掌握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思想,能够运用这些思想、方法处理解决有关随机现象的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开课对象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函授本科四、学时分配总学时:132学时其中面授:33学时自学:99学时五、教学内容与基本要求、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第1章概率论的基本概念(面授2学时、自学6学时)教学内容:§1-1 随机试验§1-2 样本空间、随机事件§1-3 频率与概率§1-4 等可能概型(古典概型)§1-5 条件概率§1-6 独立性教学重点和难点:理解随机事件及其概率的有关概念,掌握事件的运算及其表示事件的方法,熟悉事件间的关系,熟记概率的基本性质,会计算常用的古典概率,掌握概率的加法公式、乘法公式、全概率公式,会准确运用这些公式计算相应的事件的概率或条件概率。

第2章随机变量及其分布(面授6学时、自学8学时)教学内容:§2-1 随机变量§2-2 离散型随机变量的概率分布§2-3 随机变量的分布函数§2-4 连续型随机变量的概率密度§2-5 随机变量的函数的分布教学重点和难点:了解随机变量的引入过程,掌握离散型随机变量、连续型随机变量的概率分布和分布函数的求法,学会求解随机变量的函数的分布。

第3章多维随机变量及其分布(面授4学时、自学6学时)教学内容:§3-1 二维随机变量§3-2 边缘分布§3-3 条件分布§3-4 相互独立的随机变量§3-5 两个随机变量的函数分布教学重点和难点:了解多维随机变量的引入过程,重点掌握二维离散型随机变量、二维连续型随机变量的概率分布和分布函数的求法,以及边缘分布、条件分布的具体求解过程,学会求解随机变量的函数的分布。

第4章随机变量的数字特征(面授5学时、自学6学时)教学内容:§4-1 数学期望§4-2 方差§4-3 几种重要随机变量的数学期望及方差§4-4 协方差及相关系数§4-5 矩、协方差矩阵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掌握数学期望、方差、协方差和相关系数的含义、性质及求解方法,了解矩、协方差矩阵的含义、性质及求解公式。

第5章大数定律及中心极限定理(面授4学时、自学6学时)教学内容:§5-1 大数定律§5-2 中心极限定理教学重点和难点:了解极限定理的研究内容,重点掌握契比雪夫大数定律、贝努里大数定律、辛钦大数定律,独立同分布的中心极限定理、李雅普诺夫中心极限定理、德莫佛—拉普拉斯中心极限定理。

学会利用契比雪夫不等式证明一些简单的随机变量序列服从大数定律,会利用中心极限定理估计和近似计算一些简单事件的概率。

第6章样本及抽样分布(面授2学时、自学8学时)教学内容:§6-1 随机抽样§6-2 抽样分布教学重点和难点:了解数理统计的基本思想,理解总体、个体、简单随机样本、统计量等的基本概念,重点掌握正态总体下几个常用的统计量:样本平均值、样本方差、样本标准差、样本k阶原点矩、样本k阶中心矩。

第7章参数估计(面授6学时、自学6学时)教学内容:§7-1 点估计§7-2 估计量的评选标准§7-3 区间估计§7-4 正态总体均值与方差的区间估计§7-5 (0)分布参数的区间估计§7-6 单侧置信区间教学重点和难点:了解统计推断的两类基本问题估计问题、假设检验问题,重点掌握矩估计、极大似然估计,估计量的评价标准,以及正态总体下参数的区间估计。

第8章假设检验(面授4学时、自学6学时)教学内容:§8-1 假设检验§8-2 正态总体均值的假设检验§8-3 正态总体方差的假设检验§8-4 样本容量的选取§8-5 分布拟合检验§8-6 秩合检验教学重点和难点:理解假设检验的定义、基本思想,掌握假设检验的步骤,知道假设检验可能产生的两类错误,掌握单个和两个正态总体均值与方差的假设检验。

注:第九、十、十一、十二章为自学内容:第9章方差分析及回归分析(自学12学时)教学内容:§9-1 单因素试验的方差分析§9-2 双因素试验的方差分析§9-3 一元线性回归§9-4 多元线性回归第10章随机过程的基本知识(自学12学时)教学内容:§10-1 随机过程的概念和记号§10-2 随机过程的统计描述§10-3 泊松过程及维纳过程第11章马尔可夫链(自学12学时)教学内容:§11-1 马尔可夫过程及其概率分布§11-2 多步转移概率的确定§11-3 遍历性第12章平稳随机过程(自学11学时)教学内容:§12-1 平稳随机过程的概念§12-2 各态历经性§12-3 相互函数的性质§12-4 平稳随机过程的功率谱密度六、教材及参考书目(一)教材《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第二版,盛骤等,高等教育出版社(二)参考书目[1]《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印凡成、夏乐天主编,河海大学校出版社,2000[2]《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浙江大学编,1989.8(第二版)[3]《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陈希孺编著,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1992.5[4]《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教程》,魏宗舒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83.10[5] 沈恒范主编,《概率论与数理统计》,高等教育出版社[6] 同济大学数学系主编,《概率论与数理统计》,高等教育出版社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教学大纲一、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二、教学目的本课程讲述复变函数的基本理论和两种常用的积分变换及其应用。

内容包括复数与复变函数,解析函数及其充要条件,复变函数的积分与计算,柯西-古萨基本定理及复合闭路原理,柯西积分公式及解析函数的高阶导数公式,复数项级数和复函数项级数(泰勒级数和罗伦级数),留数及其在定积分计算上的应用,共形映射,傅立叶变换及其性质,拉普拉斯变换及性质与应用。

本课程是继高等数学之后的数学类课。

其目的是用积分变换等手段简化复杂问题的处理方法。

坚持的原则是以应用为目的,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开课对象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函授本科四、学时分配总学时:120学时其中面授:30学时自学:90学时五、教学内容与基本要求、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第1章复数和复变函数(面授2学时、自学10学时)教学内容:§1-1 复数及其代数运算§1-2 复数的几何表示法§1-3 复数的乘幂与方根§1-4 区域§1-5 复变函数§1-6 复变函数的极限与连续性教学重点和难点:复数的代数运算及其多种表示方法;复平面上的区域以及复变函数的极限与连续等概念。

第2章解析函数(面授4学时、自学12学时)教学内容:§2-1 解析函数的概念§2-2 解析函数的充要条件§2-3 初等函数教学重点和难点:复变函数导数的概念和求导法则;解析函数的概念及判断函数可导和解析的判别方法。

第3章复变函数的积分(面授4学时、自学12学时)教学内容:§3-1 复变函数的积分概念§3-2 哥西——古萨基本定理§3-3 基本定理的推广——复合闭路定理§3-4 原函数与不定积分§3-5 哥西积分公式§3-6 解析函数的高阶导数§3-7 解析函数与调和函数的关系教学重点和难点:复积分的计算;已知解析函数的实部或虚部,求解析函数。

第4章级数(面授4学时、自学10学时)教学内容:§4-1 复数项级数§4-2 幂级数§4-3 Taylor级数§4-4 Lanrent奇数教学重点和难点:复数项和复变函数项级数的基本概念与性质;Taylor级数与Lanrent奇数并如何展开Taylor级数与Lanrent奇数。

第5章留数(面授4学时、自学12学时)教学内容:§5-1 孤立奇点§5-2 留数§5-3 留数在积分计算上的应用教学重点和难点:解析函数的孤立奇点的分类;留数定理与留数在积分计算上的应用。

第6章共性映射(面授4学时、自学12学时)教学内容:§6-1 共性映射的概念§6-2 分式线性映射§6-3 唯一决定分式线性映射的条件§6-4 几个初等函数所构成的映射教学重点和难点:共性映射的概念与性质;分式线性函数和几个初等函数所构成的共性映射的性质。

第7章付里叶变换(面授4学时、自学10学时)教学内容:§7-1 付氏积分§7-2 付氏变换§7-3 付氏变换的性质§7-4 卷积与相关函数重点内容:付里叶变换的定义和性质;卷积与相关函数的概念;计算付里叶变换与卷积。

第8章拉普拉斯变换(面授4学时、自学12学时)教学内容:§8-1 拉氏变换的概念§8-2 拉氏变换的性质§8-3 拉氏逆变换§8-4 卷积§8-5 拉氏变换的应用教学重点和难点:拉氏变换、拉氏逆变换的概念与性质;计算拉氏变换、拉氏逆变换。

拉氏变换的应用。

六、教材及参考书目(一)教材《复变函数》(第四版),西安交通大学数学教研室.,高等教育出版社(二)参考书目[1]《积分变换》(第三版),南京工学院数学教研室,高等教育出版社[2]《工程数学,复变函数》,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第4版[3]《积分变换》,高等教育出版社,1989,第3版[4]《积分变换》,成都科技大学出版社,1995,第1版信号与线性系统教学大纲一、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二、教学目的继工科院校无线电工程系之后,现在多数工科和少数非工科院校先后相继建立了与无线电工程系基本等同的电子信息工程系,旨在适应社会和科技发展的需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