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片树叶教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片树叶的色彩
上海市进才实验中学王宗良
一、教学分析
对于初一的学生,美术课上已经学过了色彩的基本知识,现在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去认识色彩所蕴含的情感因素,并让学生认识到艺术作品需要有情感的投入。

本节课通过学生分别画三片不同颜色的叶子,再经过研究讨论,得出美术创作以及美术欣赏的根本原则是:美术作品不仅要有扎实的表现技法,也要有强烈的人文精神做为支撑,是作品有很强的个性倾向,这样的作品才有创造力。

所以有情感的艺术作品才是好作品。

让学生从小建立起正确的审美观。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通过用色彩画三片树叶,了解色彩的一般知识,学会表现客观色彩和具有心理倾向的色彩。

认识到带有情感表现的作品才是好作品。

过程与方法:
通过教师的引导让学生在不同的状态下,用色彩画同样形状的叶子,体验不同色彩效果,师生共同讨论探究美术创作需要感情的投入。

结合分析艺术家的作品与现实图片的关系,更加明确艺术创作需要情感的投入。

情感态度价值观:
色彩作品不仅仅是彩色画,而是在尊重自然的基础上注入创作者的情感。

色彩作品如果简单地拿来以往的经验、不加思考地表现,作品是没有价值的。

三、教学重点
通过三张色彩作业,让学生探究出色彩作品具有人的情感的重要性。

四、教学难点
学生对色彩作品价值的理解
五、教学过程
《三片树叶的色彩》的教学反思
进才实验中学王宗良
在美术教学中探究式教学经常使用,效果不错。

但没有系统归纳和总结。

通过《三片树叶的色彩》这节课,我进行了反思,有了一点体会。

一、通过广泛的探究行为和方式,发现学科本位知识与技能。

第一张是我们听他人包括老师、家长、前辈们讲述的叶子颜色,我们没有经过认真的观察和体会,拿来就用,所以同学们普遍画成同样的颜色。

第二张作品是同学们经过认真地观察,捕捉各种颜色,画出来的是自己真实的体会,非常客观,同时大家也会发现大自然很美。

第三张作品是通过我们同学主动发掘自己的内心呢体验,结合了我们过去观察叶子的经验,个性化地表现出有人为倾向的色彩作品,这正是艺术家共同拥有的创造方式。

通过三种作品的实践,我们不难看出最后一张是最好的。

它传递着作者的创作心情。

自然与人文结合起来色彩更加气韵生动。

第二张是我们主动观察自然的结果,同样很美,所以我们古人有“师法自然”之说,只有搜尽奇峰打草稿,才能对作品有很好的表现。

第一张由于概念化的作品充斥着视觉环境,学生不假思索拿来就用,容易千人一面,失去艺术教育和艺术表现的意义。

二、调动学生全面得感受和体验,汇集探究的经验与结论。

本课注重情感体验。

为了拉近教师和学生的感情,我上课的引子是,“同学们刚刚搬到新校区,坐进了宽敞明亮的教室,不过老师来过你们的老校区,那里有一座著名的建筑是什么呀?”同学们异口同声地说:“是天主教堂。

”老师和同学们拉近了感情。

减少了同学们对我的陌生感。

为了很好地表现有情感的叶子。

我让学生闭上眼睛,回忆发生过的故事,再用叶子的颜色来表示,这就是情感酝酿与表达的过程。

在作业展示阶段,我让所有学生把作业贴在黑板上,发现有一位同学没有贴上来,他很着急。

我就帮助他完成并把作业贴上来。

实现了人人平等的教学思想。

在赏析名家作品时,同样是以情感为主线,探究艺术家是如何通过情感的升华来表现作品。

三、补捉教学中的生成性问题,服务于探究结果。

学生在表示色彩时说“色彩的味道如何如何。

”我在后面的教学中马上引用了学生的“色彩味道”。

有一位同学把第一片叶子涂成了棕色。

我就请他来回答“大家涂的色彩有那些呀”?他不仅说出了普遍是绿色。

同时把自己的棕色也说了出来。

我的目的是让学生知道色彩表现的丰富性,他为我们回答了出来。

当我发现学生看到老师站在黑板前,有些不好意思上台来贴自己的作品,我就利用已经上来的同学,请他们组织同学们摆放作品,张贴作品,学生自我操作实现了探究的自主性和主动性。

四、以小见大、深入浅出,实现探究过程的愉悦性。

我在选择教学内容时不断思考,最终定下了通过三片同样大小的树叶色彩作品,来探究出情感在艺术作品中的作用。

如果操作太难学生就无暇思考与分析。

难以完成探究的结果。

教师同时在帮助学生探究的时候,要考虑到探究的过程由易到难,提供的探究资料也要有代表性和说服力。

学生才能在老师的帮助和铺垫下顺利完成探究任务。

探究有可能是枯燥的,但对于美术教学,始终要保持教学的愉悦氛围,让学生在幸福的状态完成教学任务。

不足的地方是,与名家作品交流部分,没有很好地选择色彩作品,脱离了色彩教学的主线。

教研员瞿老师说:“如果把这个部分选好作品,并深入挖掘,这节课就更合理了。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