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信息化建设应注意的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企业信息化建设应注意的问题
一、企业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应注重考虑的几个问题
1、确实摆正企业和信息化建设集成商之间的关系。
企业信息化建设过程中,摆正企业与信息化建设集成商之间的关系非常的关键,企业的信息化建设不可能由信息化建设集成商独立完成,企业信息化的"主角"是企业本身,而信息化建设集成商仅仅是"配角"的身份,信息化建设集成商应该放在咨询、顾问和具体实施的地位。
摆正了关系,才能更好的进行合作,将双方的优势集中,实现"专业人做专业事"。
2、确实摆正技术先进和技术实用之间的关系。
技术的领先性和技术的实用性一直困扰着企业信息化建设时的选型,单纯追求技术的先进性和实用性都是不可取的,企业应该结合企业自身的实际,在追求先进性的同时强调实用性,并且一定要站在整个企业信息集成的角度来选择软件,并且要切实注重于系统的集成和开放。
3、确实摆正技术、软件、实施、培训和服务的关系。
企业信息化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企业要树立技术先导、软件跟上,实施培训和服务并重的整体规划,同时
企业要树立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的服务是要企业进行投
入的,更据成功实施的案例来看,企业在注重选型的同时,更加注重的是最终的实施效果。
4、确实领会"整体规划、分步实施、效益驱动"的具体意义。
整体规划是系统的"整体",是信息化建设系统的"整体规划",是实现整个系统的"技术途径",总体规划一般不承担具体的项目设计,是整个系统集成中不可缺少的技术纲领。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要从简单技术入手,迅速向广度和深度发展。
在应用的基础上启发更广泛、更深入的需求,同时通过效益驱动可以树立企业信息化建设的信心,减少企业一次性投入过多,负担过重而带来的不必要的风险,分步实施同时可以紧跟信息技术发展的前沿。
5、明确面向目标的方法。
即是不要偏离系统建设的最终目标,实现企业的整体的信息系统的集成。
6、确实领会信息化建设是"一把手工程"。
即是信息化建设不仅仅是企业的最高领导亲自参与主持,还应该包括整个决策层的参与决策,是一个企业的高层领导组成的领导班子集体,是广义上的"一把手"。
7、确实领会信息系统的"三分技术、七分管理、十二分数据"的具体含义。
二、企业信息化建设存在的误区
企业信息化建设是一个全新的事物,对此人们有不同的认识误区,当然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也就会出现质疑,使得企业不能真正的实现企业信息化,总结企业信息化误区主要有以下六个方面。
● 最早的企业信息化在一些人看来是购置几台计算机硬件、运用一些基本的应用软件就实现了信息化,这种认识随着近两年来网络的进一步发展,已不是很多,但仍然存在着。
● 以为信息化就是普及电脑,用电脑打字,玩游戏,聊天,看新闻。
这种想法主要存在于对信息化不是很了解的人,认为信息化就是这样。
● 网络联通后就等于实现了信息化。
这种想法主要存在于对信息化认识不是很深刻的企业,事实上,信息化是
个系统工程,利用信息化就是要实现在管理、生产等方面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便利,来提高工作效率。
而部分单位企业却把信息化简单理解为“上网”,或者偶尔浏览一下网页也就完成了信息化的进程,这种本末倒置的做法不能使企业真正利用信息化实现生产管理的飞跃。
● 以为信息化建设项目能立竿见影带来效益。
一些企业希望通过上几个信息化项目的建设来实现企业信息化,这种想法是对的,但仅凭几个项目远远不够,信息化建设需要从总体上规划,从基础做起,并将建设落到实处,从企业发展的实际需要出发,脚踏实地,不能把信息化变成了“空中楼阁”。
● 信息化能解决一切问题。
信息化并不是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而部分企业却把这一切实际希望寄托在信息化建设这一条道上,信息化仅仅是一种提升企业竞争力和发展的途径,激烈的市场竞争靠的还是企业的综合实力。
企业通过信息化来提升竞争力已经被认为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目的的必备条件之一,但企业把“信息化”当作企业经营发展的捷径,能够迅速全面的改变企业现状的思想是不切实际的。
● 为信息化而信息化。
目前存在一种现象,就是企业仅仅增加信息化建设的相关设备,企业就向外宣传企业已经实现了信息化,而不能够真正的提高生产经营效率,这种自欺欺人的做法最终只能对自己不利。
总之,企业信息化是一个过程,它不是简单的上几个项目,购置几台机器就能实现的,它需要一个很长的过程。
在建设过程中要避免存在以上的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