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股权分置对上市公司的影响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股权分置对上市公司的影响
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也是影响上市公司价值的重要因素
从流通权来看,我国上市公司的股权被人为划分为国家股、法人股和流通股。

其中,持股的法人绝大部分是国有经济主体。

在这种情况下,国家股和法人股共同构成了国有股主体。

国家股是国家直接持股,法人股是国家间接待股。

据统计,流通的国家股与法人股大约占了总股权的60%~70&。

其中,国家股和法人股是不能在二级市场流动的,所以也叫非流通股,持有非流通股的股东为非流通股股东。

投资者通过二级市场进行买卖的只有流通股,这部分占总股权30%~40%。

流通股和非流通股在本质上都是对上市公司剩余求偿权的凭证,无论从享受股息、分红、还是投票权的角度,流通股和非流通股都是相容的。

因此,这种人为划分出流通股和非流通股的股权结构被称为股权分置。

股权分置的产生有其特殊的历史背景,该制度在当时的条件下促进了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

但是,伴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不断发展,股权分置的危害逐渐体现出来,从结构和功能上看,股权分置使中国资本市场长期以来处在不正常状态。

股权分置既是上市公司“融资饥渴症”产生的制度基础,又是资金使用效率低下、业绩不断下滑、关联交易盛行、内幕交易频频的重要原因。

笔者认为,股权分置对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有三大严重的危害,这些危害使中国资本市场丧失发展的动力。

1.股权分置把上市公司变成股东之间的利益冲突体,而不是利益共同体。

股权分置从制度上造就流通股股东和非流通股股东之间的利益冲突,使上市公司分裂于动力不同、目标不同的两条船。

本来,上市公司对股东来说是一条船,载着流通股股东的这条船与载着非流通股股东的那条船,不但动力来源不同、利益趋向不同,而且方向也不同,有时甚至完全相反。

非流通股股东把利益的获取主要放在流通股股东身上,而不是放在提高利益水平,提升公司竞争力上。

2.股权分置损害资本市场的定价功能
股权分置时代的资本市场,由于不具备资产定价的功能,必然成为一个单纯炒作和投机的市场,即使是购并行为也打上了明显的投机性烙印。

资本市场缺乏资产定价的功能,收购兼并行为缺乏公平的财务标准。

在这一时期,购并也算活跃,但这些购并大都是投机性的。

购并重组本来是为了整合公司资源、提升公司综合竞争力,然而在股权分置条件下,购并重组则成为掏空上市公司资源的重要手段。

究其根源仍在于股权分置。

3.股权分置使中国资本市场不可能形成有助于企业长期发展的科学考核标准和有效激励机制
股权分置时代,用什么标准去考核上市公司管理层,始终是一个没有解决的问题。

难以用资产市值的高低作为考核的主要标准,只能用公
司的当期利润来考核,有些公司甚至用资产净值是否作为考核目标。

然而,对上市公司而言,即使用当期利润作主要考核指标也有缺陷:一是当期利润的形成是否是以损害未来发展为代价;
二是从财务角度看,当期利润指标有弹性,甚至是可以做出来。

所以,以此指标作为激励或考核管理层的标准是不利于企业长期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