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作业(1)答案
社会学作业1

错误
A
我国的改
革是在社
会主义制
度前提下
的具体制
第九章 判断题 度改革 正确
错误
A
社会需要
一种机制
这就是社
第十章 判断题 会控制 正确
错误
A
社会控制
有正式控
制和非正
第十章 判断题 式
正确
错误
A
内部控制
对人的行
为的直接
控制力量
第十章 判断题 来自外界 正确
错误
B
秩序是社
会存在和
发展的基
第十章 判断题 本条件 正确
质、结构
和家庭成
员间权力
义务关系
第九章 判断题 为社区 正确
错误
B
有效的社
会制度必
须是规则
第九章 判断题 系统
正确
错误
A
宗教是一
种综合性
的社会制
第九章 判断题 度
正确
错误
A
社会制度
是一个系
统,它是
由不同要
素组成的
第九章 判断题 综合体 正确
错误
B
制度的有
形代表就
是它的组
第九章 判断题 织系统 正确
错误
A
关于发达
国家未来
的发展的
研究归属
于一门新
兴的学科
第十四章 判断题 未来学 正确
错误
A
对信息社
会这一概
念的来源
说的最明
确的首推
美国未来
第十四章 判断题 学家贝尔 正确
错误
B
社会学的
任务是认
识和解释
第十四章 判断题 现实社会 正确
2022秋期版国开电大专科社会学概论形考任务一(作业练习1)试题及答案

[2022秋期版]国开电大专科《社会学概论》形考任务一(作业练习1)被依义答案一、草项送/败题律按照家庭中权力分配的不同,家庭可以分为()。
[答案]父权家庭、母权家庭和平权家庭保持活力是组织处在()的关键任务。
[答案]成燕阶段被公认为是社会学的主要思想奠基人和科学社会学的创始人。
[答案]马克斯•韦伯集合行为最显著的特征是()。
[答案]无组织性阶层固化形成的原因不包括()。
[答案]社会流动比较通畅具有极鲜明的政治色彩。
[答案]亚洲型城市茅盾小说《子夜》中,吴老太爷从农村到上海见到一种新的文化模式时,心中惊恐不已,一个劲儿地念《太上感应篇》,不久便一命呜呼了,这也是一种()。
[答案]文化震惊帕森斯的理论因为特别强调任何行动系统都必须满足四项基本的功能要求,所以,其理论常常被简化为AGlL分析框架。
这四项基本的功能包括()。
[答案]适应、达鹄、整合、维摸是指个体在社会中通过自己的活和努力而获得的角色,比如有的人通过努力创办自己的公司成为一名商人等。
[答案]自致角色随着人们对自然与社会客观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入和掌握,人们有目的、有意识地参与和控制社会变迁的方向、速度和结果,使之按照人们预想的进程运行的社会变迁属于()。
[答案]计划性社会变迁文化在发生变迁时,各部分变迁的速度是不一致的,有的部分变化快,有的部分变化慢,结果就会造成各部分之间不平衡、差距、错位,并由此造成社会问题。
这属于()现象。
[答案]文化壁距在中国,()阶层之间的边界开始形成。
[答案]20世纪90年代中国城乡二元结构的核心是()。
[答案]二元户籍制度中国属于典型的()国家。
[答案]后发外生型主张在与他人处于互动关系的个体的日常情境中研究人类群体生活,特别重视与强调事物的意义、符号在社会行为中的作用。
[答案]符号互动理论资本主义之所以具有巨大的全球性影响,正是由于它是一种经济秩序,而不是一种政治秩序”,持这一观点的理论是()。
[答案]沃勒斯坦的世界体系理论自我身份与角色的区分和探索,是()社会化的主要任务。
国开(河北)2024年《社会学概论》形考作业1答案

国开(河北)2024年《社会学概论》形考作业1答案1.在交换论者看来,社会交换跟市场经济条件下商品的买卖和置换一样,只要有利可图,哪怕两个完全陌生的人之间也可以发生交换。
判断题 (2 分)A.正确B.错误2.工业社会理论认为,工业社会的轴心原则是风险的生产和分配,风险生产和分配的逻辑统治着财富生产和分配的逻辑。
判断题 (2 分)A.正确B.错误3.从组织的政治学角度来看,组织并非和谐的整体,相反,组织的内部充满了利益冲突,处理这些不协调的关系是社会组织存续无法回避的问题。
判断题 (2 分)A.正确B.错误4.越是成熟的社会制度,越不能容忍社会的变迁,尽管社会变迁是必然的。
判断题 (2 分)A.正确B.错误5.过度社会化可能会带来群体成员的高度一致性,这不利于群体的发展。
判断题 (2 分)A.正确B.错误6.二元经济是国家经济不发达的表现。
判断题 (2 分)A.正确B.错误7.宗教活动不是社会学的研究领域。
判断题 (2 分)A.正确B.错误8.霍曼斯的交换理论具有行为主义的特点。
()判断题 (2 分)A.正确B.错误9.劳动就业就是将劳动能力同生产资料相结合创造社会财富的活动。
判断题 (2 分)A.正确B.错误10.现代化不仅会带来便利、提升生活质量、也会带来风险挑战,可以说现代化是一个功过并存的过程。
判断题 (2 分)A.正确B.错误11.一个人在单位是领导,下班回家时是丈夫、父亲,周末跟摄影爱好者一起外出采风时是兴趣团体成员,这种一人承担多种社会角色的现象称作()。
单选题 (3 分)A.角色混淆B.复式角色C.角色冲突D.角色失败12.我国改革推进中的国企改制,引入社会资本,自负盈亏,属于社会变迁中的哪种类型?单选题 (3 分)A.渐进变迁B.剧烈变迁C.整体变迁D.局部变迁13.城市和农村这两类人们生存的空间在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一寸关系叫做城乡关系,从历史发展角度看,城乡关系经历了()——()——()的发展过程。
最新乡村社会学作业1答案

第五,祖孙关系;
第六,其他家庭关系。
特点:
第一,家庭目标一致,内聚力强。在家庭中,个人目标与群体目标表现为很自然的一致。群体目标在众多场合下,能够变成个人的自觉行动。
第二,家庭满足其成员的需要是多方面的,比任何一种群体都多。它具有经济功能、生物功能、抚育和赡养功能、休息和娱乐功能。
第三,家庭是以婚姻关系和血缘关系为基础,以爱为前提的。家庭的各种社会关系非常亲密,人们朝夕相处,彼此了解,极易产生感情,是维系家庭的一个必要条件。
越轨行为又叫离轨行为或偏差行为,是社会行为的一种类型,是社会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问题。越轨行为是指违反或偏离社会规范的所有行为。越轨行为仅仅是指违法或违纪但尚未构成犯罪的行为。
4.社会保险
社会保险是指国家通过立法建立的对劳动者或其他公民在生、老、病、死、伤残、失业以及发生其他生活困难时给予一定物质帮助的制度。
5.社会现代化
社会现代化是指人们利用近、现代科学技术全面改造自己生存的物质条件和精神条件的过程。
四、简答题:
1.农村社会流动的原因?
答题要点:
(1)生产力的发展、农业产业结构优化、乡镇企业发展,这是乡村社会流动的根本动因。
休息和娱乐的功能。家庭是个人休息的场所,家庭娱乐对于儿童的社会化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当然,乡村家庭所具有的这些功能并不是固定不变的。随着社会的发展,一方面,家庭的部分功能会外移,另一方面,新的家庭功能也会产生。
(三)乡村家庭的发展趋势
第一,乡村家庭规模趋于小型化和外延化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农业生产力的发展,乡村家庭结构已发生很大的变化,一是核心家庭已占绝大多数,二是乡村家庭规模越来越小。从总的趋势来看家庭的规模是在变小。
(四)乡村家庭和城市家庭功能的异同
电大《社会学概论》网上过程性评测_1-5次作业1-10章_答案全

社会学概论网上作业一答案判断题:4道,每道5分,总分201.声音是人们相互传递信息、感情的象征符号之一。
(错)2.社会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社会科学,是从孔德开始的。
(对)3. “社会”一词源于中国。
(对)4.社会学家、未来学家托夫勒把目前新技术、新材料的开发应用称为“第三次浪潮”。
(对)5. 社会保障源于欧洲中世纪的慈善事业。
(对)6.作为实证科学的社会学是从实际调查研究中产生并发展起来的。
(对)7. 马克思是从微观上阐述了需要层次论;马斯洛则是从宏观上阐述了需要层次论。
(错)单选题1.“社会”一词源于(中国)2. 结构功能主义的主要人物是(帕森斯)3.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需要重新走进课堂,拿起书本,这种现象是(继续社会化)4. 管理学家从人性的角度对以往管理模式进行分析,提出了“X理论”和“Y理论”(麦格雷戈)5. 需要层次论是谁初次提出的(马斯洛)6. 与正式组织相比,初级社会群体的主要特征是(人际关系密切)7. 提出社会分层三个标准的是哪一个社会学家(韦伯)8. “不同的社会成员或社会团体为了各自获得同一目标而进行的相互作用方式”指(竞争)多选题1.初级社会群体一般包括(家庭、邻里、儿童游戏群体)三种形式2.根据人口与地域两个特征可以把社区划分为(巨型社区、中型社区、微型社区)3.以组织的功能为标准可以把社会组织划分为(经济组织、政治组织、文化教育组织、军事组织)4.社会舆论的基本特点有(现实性强、集体的产物、大众传播)5.历史唯物主义是社会学研究的(哲学基础、科学世界观、方法论)6.社会保障的特点有(经济保障、社会性、合法性、人道主义)7.社会文化的传播有两种不同的渠道(正式的、非正式的)8.社会制度的基本特征(普遍性、变异性、相对稳定性、阶级性)网上作业二答案:判断题1.马克思主义从宏观上指出了人类的社会需要是人类历史发展过程的根本动力。
(对)2.在中国第一个讲解社会学的梁启超,在1891年。
(豪华版)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本科《社会学概论》形考任务1作业及答案

(豪华版)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本科《社会学概论》形考任务1作业及答案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本科《社会学概论》形考任务1作业及答案形考任务1主题讨论:留守儿童问题的社会学分析在我国快速的社会转型和城市化进程中,人口流动日益频繁,越来越多的青壮年农民进城务工,在广大农村也随之产生了一个特殊的未成年人群体——留守儿童。
根据《中国2022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样本数据来推算,全国有留守儿童6102.55万。
留守儿童中普遍存在着学业失教、情感失落等一系列问题,引起了社会各界对这个群体的关注,妥善解决留守儿童问题已经刻不容缓。
请点击观看凤凰大视野童年——中国农村留守儿童实录和视频贵州山区留守儿童真实生活,然后,从社会学的角度对留守儿童问题进行分析讨论。
社会学视野下的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探析一、留守儿童问题产生的背景及其心理发展现状留守儿童是指农村地区因父母或单方长期在外打工而被交由父母单方或祖辈、他人来抚养、教育和管理的儿童。
根据权威调查,中国农村目前“留守儿童”数量超过了5800万人。
57.2%的留守儿童是父母一方外出,42.8%的留守儿童是父母同时外出。
留守儿童中的79.7%由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抚养,13%的孩子被托付给亲戚、朋友,7.3%为不确定或无人监护。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随着城市化进度的进一步加快,在相当长的时期内,“留守儿童”的队伍不仅不会缩小,而且必将进一步扩大。
这支规模庞大的“留守儿童”队伍中的很多孩子,因为家庭生活和教育的缺陷,健康和安全难以得到保证,无法享受到同龄孩子的花季、雨季,有的留守儿童从小就染上了诸多不良的社会风气,有的则因心理长期压抑而导致了行为的偏差或性格的扭曲,部分则成为让人难以置信的一系列恶劣事件的主谋者或被害人。
二、社会化程度影响留守儿童心理发展(一)留守儿童社会化的概念个体社会化是个体在社会环境影响下,认识和掌握社会事物、社会标准的过程,通过与社会的互动,学习知识、价值、技能、动机和适合他们在群体或社会中的地位和角色的过程,个体能够根据社会规范来控制和调整自己的行为,适应社会生活,得以独立地参加社会活动。
社会学概论作业一至作业四标准答案

社会学概论单选题:(共10道试题,每题2分)1.“老年保险”属于哪种需要()A.归属与爱的需要B.生理的需要C.安全的需要D.自尊的需要2.第二次断乳是指青少年()A.心理上的矛盾B.心理上脱离各方面的监护C.心理上的紧张D.心理上与父母对立3.以下哪一种活动不是集体行为()A.同事一起春游B.赶时髦C.抢购D.球迷闹事4.人的一生都在不断学习、不断更新知识技能的社会化,称作()A.继续社会化B.再社会化C.特殊社会化D.反社会化5.由父母和未婚子女组成的家庭是()A.主干家庭B.联合家庭C.核心家庭D.其他家庭6.符号相互作用论的开创者是()A.库利B.林顿C.托马斯D.米德7.文化是指()A.人类创造的物质财富B.人类学到的科学知识C.人类遵循的行为规范D.人类创造的所有财富8.马斯洛认为在不同时期内各种需要对行为的支配力量是不一样的,支配力量最大的那种需要叫()A.生理需要B.安全需要C.优势需要D.归属与爱的需要9.中国社会学的起始人是()A.严复B.康有为C.梁启超D.陈千秋10.人们通常把围绕着某一社会地位而形成的一组角色叫做()A.角色丛B.复式角色C.先赋角色D.实际角色单选题:(共10道试题,每题2分)1.可以称为社会群体的是()A.交通事故围观的人群B.火车上的乘客C.青少年D.学校2.提出人文区位学的分析框架是()。
A.芝加哥学派B.社会进化论学派C.华盛顿学派D.哈佛大学学派3.兄弟姐妹分别结婚后仍在一起生活组成的家庭是()A.主干家庭B.联合家庭C.核心家庭D.其他家庭4.社会组织与外部环境的关系是()A.奉献关系B.索取关系C.对立关系D.交换关系5.以下制度中不属于派生的社会制度有()A.经济制度B.宗教制度C.教育制度D.政治制度6.从人性角度对以往管理模式进行分析,提出了X理论和Y理论的是()A.泰罗B.麦格雷戈C.梅奥D.法约尔7.首先提出初级社会群体一词是美国社会学家是()A.库利B.韦伯C.米德D.托马斯8.提出社会分层三个标准的社会学家是( )A.迪尔凯姆B.帕森斯C.韦伯D.库利9.人口向城市聚集,城市数量不断增加,城市规模不断扩大的过程称为()A.郊区化B.过度城市化C.城市化D.逆城市化10.有人借改革之机,假公济私,有所谓“你有政策,我有对策”。
《社会学概论》作业1答案

一、填空题1.孙中山写下了“天下为公”、“世界大同”的座右铭,康有为在青年时代就撰写了具有历史意义的《大同书》。
2.19世纪30年代末,法国实证主义哲学家孔德在其名著《___实证哲学教程_》中首次提出“社会学”这个名词以及建立这门新学科的思想体系。
3.在中国第一个讲解社会学的是康有为,在1891 年。
4.社会学把社会作为一个系统整体__来看待。
5.经济发展的最终目标,是为了满足人民的各种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___。
6.马克思主义认为,___需要__ 是人的本性。
7.马克思主义认为:“任何人如果不同时为了自己的某种需要和为了这种需要的器官而做事,他就什么也不能做。
”8.社会需要是人们的___社会关系___ 基础。
9.西方流行的需要学说流传较广、影响较大的是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的_需要层次论 ______ 。
10.人类生存的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11.人类的成长是一个不断提升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___自我意识___的获得是一个关键环节。
12.社会交往是人们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活动。
13.___社会关系__ 是人们在社会交往中形成的、较为普遍的联系或行为模式。
14.___ 语言___是人们相互传递信息、感情的象征性符号之15.巴甫洛夫的信号刺激分为第一信号系统、第二信号系统。
二、单项选择题1.“社会”一词源于(A)。
A.中国B.美国C.英国D.德国2.文化是指(D)。
A.人类创造的物质财富B.人类学到的科学知识C.人类遵循的行为规范D.人类创造的所有财富3.工作安定”属于(B)需要。
A.生理的B.安全的C.归属的D.自尊的4.镜中自我”是(B)提出来的。
A.米德B.库利C.布卢默D.托马斯5.一位教师与学生、校长、图书馆员、校医院人员等人建立不同的角色关系,叫做(B)。
A.复式角色B.角色丛C.实际角色D.自致角色三、名词解释1、社会学:是从变动着的社会系统整体出发,通过人们的社会关系和社会行为来研究社会的结构、功能、发生、发展规律的一门综合性的社会科学。
最新奥鹏东北大学21春学期《社会学》在线平时作业1-参考答案

【选项】:
A消极行为
B积极行为
C既有消极又有积极
D价值中立
【答案】:C
6.英国人类学家马林诺夫斯基在实践中首先提出的一种社会学研究资料的收集方法是( )
【选项】:
A问卷调查
B实地研究
C深度访谈
D社会观察
【答案】:B
7.生产关系是人与人之间的( )
【选项】:
A政治关系
B经济关系
E帕森斯
【答案】:A|B|C|D
25.帕森斯认为群体具有的功能有( )
【选项】:
A适应环境
B实现目标
C统一内部
D维持价值
E更新价值
【答案】:A|B|C|D
26.属于初级群体类型的单位有( )
【选项】:
A家庭
B邻里
C工厂
D韦伯
E伙伴群体E.陪审团群体
【答案】:A|B|D
27.下列哪些属于文化传播的媒介?( )
【选项】:
A旅游者
B火车
C电话
D报刊
E电影
【答案】:A|B|C|D|E
28.宏观社会控制包挂哪些方面的控制( )
【选项】:
A政治
B经济
C文化
D意识形态
E心理
【答案】:A|B|C|D
29.人们择偶的自然条件有( )
【选项】:
A经济
B文化
C相貌
D身体
E年龄
【答案】:C|D|E
30.文化的结构包括( )
【选项】:
A价值标准
B规范体系
C经济基础
D上层建筑
【答案】:A
18.生态系统的主要功能有三个方面,即( )
【选项】:
社会学概论第一次作业及答案

1.“社会批判”是( )的研究主题。
(1.00分)A. 实证主义的社会学B. 人本主义社会学C. 理论社会学D. 反思性社会学2.作为“社会学之父”的( )毕生关心的主要问题是秩序问题与进步问题。
(1.00分)A. 孟德斯鸠B. 涂尔干C. 孔德D. D.马克斯韦伯3.韦伯所关心的核心问题是(1.00分)A. 理性化问题B. 民主与自由的问题C. 秩序问题与进步问题D.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问题4.帕森斯1937年出版的( )是美国社会学中芝加哥学派衰落、结构功能主义崛起的标志。
(1.00分)A. 《社会分工论》B. 《社会行动的结构》C. 《社会系统》D. 《社会行动的一般理论》5.音乐、绘画、小说、电影属于( )(1.00分)A. 低俗文化B. 精致文化C. 大众文化D. 精英文化6.( )提出的“社会学的想象力”这个概念,力图弥合社会行动的社会心理基础与宏观结构制约之间的鸿沟。
(1.00分)A. 霍克海姆B. 孔德C. 马克斯韦伯D. 米尔斯7.强调( )在形成社会、政治结构中的优先作用,是马克思社会学思想的突出特点。
(1.00分)A. 政治因素B. 文化因素C. 地理环境D. 经济因素8.由一组意义相连、功能协调并共同发挥作用的文化元素组成的更大的功能单位叫(1.00分)A. 文化模式B. 文化特质C. 文化丛D. 文化圈9.黑社会组织的生活方式、帮派规则属于( )(1.00分)A. 反文化B. 亚文化C. 主文化D. 精致文化10.帕森斯的理论因为特别强调任何行动系统都必须满足四项基本的功能要求,所以,其理论常常被简化为AGIL分析框架。
这四项基本的功能包括( )(1.00分)A. 适应、达鹄、整合、分裂B. 对立、统一、结构、冲突C. 适应、达鹄、整合、维摸D. 量变、质变、调和、激化11.( )作为世界上第一个社会学教授,明确将社会学的研究对象界定为独立的客观存在物——社会事实,为社会学成为一门真正独立的学科奠定了最坚实的基础。
社会学概论平时作业1-4答案(完整版)

社会学概论第1次平时作业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孙中山写下了“天下为公”、“世界大同”的座右铭,康有为在青年时代就撰写了具有历史意义的《大同书》。
2.19世纪30年代末,法国实证主义哲学家孔德在其名著《___实证哲学教程_》中首次提出“社会学”这个名词以及建立这门新学科的思想体系。
3.在中国第一个讲解社会学的是康有为,在1891年。
4.社会学把社会作为一个系统整体__来看待。
5.经济发展的最终目标,是为了满足人民的各种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___。
6.马克思主义认为,___需要____是人的本性。
7.马克思主义认为:“任何人如果不同时为了自己的某种需要和为了这种需要的器官而做事,他就什么也不能做。
”8.社会需要是人们的___社会关系____基础。
9.西方流行的需要学说流传较广、影响较大的是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的_需要层次论_______。
10.人类生存的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11.人类的成长是一个不断提升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___自我意识___的获得是一个关键环节。
12.社会交往是人们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活动。
13.___社会关系____是人们在社会交往中形成的、较为普遍的联系或行为模式。
14.____语言___是人们相互传递信息、感情的象征性符号之一。
15.巴甫洛夫的信号刺激分为第一信号系统、第二信号系统。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1.“社会”一词源于( A )。
A.中国 B.美国 C.英国D.德国2.文化是指( D )。
A.人类创造的物质财富 B.人类学到的科学知识C.人类遵循的行为规范D.人类创造的所有财富3.“工作安定”属于( B )需要。
A.生理的 B.安全的C.归属的 D.自尊的4.“镜中自我”是( B )提出来的。
A.米德 B.库利 C.布卢默 D.托马斯5.一位教师与学生、校长、图书馆员、校医院人员等人建立不同的角色关系,叫做( B )。
A.复式角色 B.角色丛C.实际角色 D.自致角色三、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30分)1.社会学:社会学是从变动着的社会系统整体出发,通过人们的社会关系和社会行为来研究社会的结构、功能、发生、发展规律的一门综合性的社会科学。
(0377)《社会学》网上作业题及答案

[0377]《社会学》第一次作业[判断题]人类社会与地理环境的关系没有经历完全依赖自然地理环境等四个阶段。
参考答案:错误[判断题]要建立和维系良好的人际关系,不需要诚实并讲信用等。
参考答案:错误[判断题]文化的主要层次包括文化特质、文化丛和文化系统等。
参考答案:错误[判断题]影响人际关系的因素不包括情感需要、人格等,但要包括群体要素。
参考答案:错误[单选题]社会化()。
A:既是一个教的过程,又是一个学的过程。
B:社会化是一个人与之间不进行社会交往的过程。
参考答案:A[单选题]文化的基本特性有()。
A:象征性、复合性、单一性和共享性等。
B:象征性、复合性、多样性和共享性以及累积性等。
参考答案:B[单选题]社会互动的主要方式有()。
A:示意、模仿、合作、竞争和冲突等。
B:示意、模仿、关系、竞争和冲突等。
参考答案:A[判断题]社会运行是社会的运动、变迁、发展,及其功能发挥的过程。
参考答案:正确[判断题]个人是具有自然属性、社会属性及独特个性的最基本的社会活动单位和多种社会关系的联结点。
参考答案:正确[判断题]社会结构是不同构成要素构成整体社会的方式,以及由这些要素相互联系起来所组成的社会的网络系统。
参考答案:正确[判断题]社会行为是人在社会里一切经过思想而又有目标,并要受社会及文化因素影响的外显的言行举止。
参考答案:正确[判断题]社会身份是社会认可的人在社会关系中所处并具有称谓的位置。
参考答案:正确第二次作业[单选题]社区的基本构成要素主要为()。
A:人口、地域、管理系统和社区文化。
B:人口、地域、组织系统和社区文化。
参考答案:A[判断题]社会体制的构成要素有概念要素、规范要素和群体要素等。
参考答案:正确[判断题]社会组织的正式构成要素为正式的目标、正式的规章和非正式组织等。
参考答案:错误[判断题]农村社区的主要特点为人口密度大、经济活动集中;生活方式简单、同质性强等。
参考答案:错误[判断题]城市社区的特点为人口密度较小、经济活动相对单一;职业、行业多种,社区结构复杂等。
社会学作业1

社会学作业1一、名词解释1、社会有机体论答:社会同生物一样也是一个有机体,但社会不是简单的有机体而是“超有机体”,因为:(一)、生物有机体各个组成部分紧密结合,社会则是一个松散的整体,各个分子或多或少是自由和分散的;(二)、生物体的功能分化使感觉和思维的能力仅仅集中在有机体的一个部分,而在社会中,意识遍布有机体的各个部分,全部个体都能感到快乐和痛苦;(三)、在生物有机体中,分子是为了整体而生存,而在社会中则相反,“社会的存在是为社会成员造福,成员的存在不是为了社会造福。
”2、社会进化论答:宇宙的各个部分,不管是有机的或无机的,社会的或非社会的,都受进化定律的支配,这是一条公理。
斯宾塞将社会分为军事社会和工业社会。
他认为社会进化是存在矛盾的,但基本上是平稳的和进步的。
社会进化是一个自动的过程,人们不能有意识地加以延缓或加速。
3、结构功能理论答:帕森斯从宏观角度把人类社会作为一个整体的现实来看待。
社会整体的各个组成部分分为文化、社会、人格和行动有机体四大系统(A适应环境、G实现目标、I社会整合、L维持价值框架),它们相互依存,围绕着人的社会行动和组织而构成一个整体。
这些系统的相互关系与作用使社会整体能够维持一种均衡状态,任何一部分功能的失调,都将波及其他部分以至整体。
但无论是关系的失调,还是功能的变化,社会都将在稳定的情况下有序地演进,而不是革命性变迁。
帕森斯建立的社会行动结构体系,适应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和平国际环境,在美国社会学理论中主导了数十年。
4、交换理论答:交换理论是美国社会学家霍曼斯和布劳创立的。
其基本观点是认为人类的相互交往和社会联合是一种相互的交换过程。
他们把经济学的商品交换原则推广到社会行为,认为一切社会行为都是利益交换。
既是利益交换就要计算报酬和代价。
报酬是得到的东西,代价是交换中失去的东西或受到的惩罚。
而衡量报酬和代价大小的标准是价值。
价值是对需求的主观判断,对某种东西需求大,它的价值就高,需求小则价值低。
四川大学《社会学(1)》在线作业1

E:发展农业
答案:A,C,D
社会学家彼德.布劳依据受益者类型将组织划分为:
A:互利组织
B:赢利组织
C:政治组织
D:公益组织
E:服务性组织
答案:A,B,D,E
社会保障的主要形式有:
A:社会保险
B:社会援助
C:社会救助
D:社会发展
E:社会福利
答案:A,C,E
社会控制的手段主要有:
《社会学(1)》在线作业1
最早提出“社会角色”概念的社会学家是:
A:韦伯
B:林顿
C:库利
D:霍曼斯
答案:B
通过个人的活动与努力而获得的社会角色是:
A:先赋角色
B:自致角色
C:开放性角色
D:封闭性角色
答案:B
突发性的社会变迁是指下列哪种:
A:社会进化
B:社会改良
C:社会革命
D:社会发展
答案:C
“失范”理论最初是由哪位社会学家尔
答案:B
提出冲突是社会进行自我调整所必要的“安全阀”的社会学家是:
A:帕克
B:帕森斯
C:默顿
D:科塞
答案:D
父母与多对已婚子女组成的家庭是:
A:核心家庭
B:主干家庭
C:单身家庭
D:大家庭
答案:D
20世纪六七十年代,在西方社会中青年人兴起的“嬉皮士”运动,属于:
A:政权、法律
B:纪律
C:道德、信仰
D:习俗
E:社会舆论
答案:A,B,C,D,E
根据人们获得角色的方式不同,可以将社会角色划分为:
A:先赋角色
B:功利性角色
C:开放性角色
D:自致角色
大工14秋《社会学原理与方法》在线作业1答案

社会学原理与方法大工14秋《社会学原理与方法》在线作业1一,单选题1. 关于文化的功能描述不正确的有()。
A. 文化是社会或民族分野的标志B. 文化使社会有了系统的行为规范C. 文化使社会团结有了重要的基础D. 文化塑造了自然的人?正确答案:D2. 人一出生就具有的角色叫做()。
A. 自致角色B. 先赋角色C. 规定性角色D. 自觉角色?正确答案:B3. 社会角色的扮演过程不包括()。
A. 角色期望B. 角色中断C. 角色领悟D. 角色实践?正确答案:B4. 以下各项中,不属于公社社会特点的是()。
A. 劳动分工程度与角色的专门化程度不高B. 家庭是社会中最重要的社会设置C. 绝大多数的社会关系都是人格化的和持久的D. 社会行为由法律而非习俗来管束?正确答案:D5. 社会学是从社会整体出发,综合研究()及其变化发展规律的一门社会科学。
A. 社会行为B. 社会问题C. 社会制度D. 社会关系?正确答案:D6. 符号互动论的开创者是()。
A. 库利B. 林顿C. 托马斯D. 米德?正确答案:D7. 社会保障的实质是通过()再分配来缓解各种社会问题。
A. 社会保险基金B. 国民收入C. 社会自筹资金D. 福利基金?正确答案:B8. 奥古斯特.孔德是()实证主义哲学家和社会学家。
A. 德国B. 英国C. 日本D. 法国?正确答案:D9. 对社会角色的定义的规定和理解错误的是()。
A. 角色是社会地位的内在表现B. 角色是人们的一整套权利、义务的规范和行为模式C. 角色是人们对于处在特定地位上的人们行为的期待D. 角色是社会群体或社会组织的基础?正确答案:A10. 那些为了解和掌握发生了什么事、什么情况而进行的探索性研究就是社会学的()。
A. 描述性功能B. 解释性功能C. 预测性功能D. 规范性功能?正确答案:A二,多选题1. 社会学学科特点有()。
A. 社会学缺乏科学性B. 社会学是具有科学性的学科C. 社会学把社会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D. 社会学是一门综合性的科学E. 社会学把社会肢解成若干个部分分别看待?正确答案:BCD2. 文化的特性包括()。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社会学作业(1)
一、名词解释
1、社会有机体论:斯宾塞认为,社会同生物一样也是一个有机体,各个部分相互联系,整个社会有其结构和功能。
只是社会有机体的联系更自由和松散、而且社会整体是为了社会成员而存在的。
2、社会进化论:社会进化论认为社会就像宇宙的其它部分一样,不断从低级向高级进化,即从军事社会向工业社会进化,只是这种进化并不是直线的,而是在集聚与分化的过程中不断向前发展。
3、结构功能理论:结构功能理论认为社会有其要达到的目标和实现的功能,为此就必须具备响应的结构,而特定的结构又决定了社会可能发挥的功能,社会就是在结构与功能的不断变革中前进的。
结构功能理论的主要代表有孔德、帕森斯等。
4、交换理论:交换理论认为人类的相互交往和社会联合就是一种相互的交换过程。
它把经济学的商品交换原则推广到社会行为,认为一社会行为都是利益交换。
6、社会结构:社会结构是指社会诸要素之间在相互作用过程中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关系,包括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的结合形式、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相互交换活动的关系、劳动产品的分配关系以及由他直接决定的消费关系。
7、基本社会化:所谓基本社会化就是“生物人”通过社会文化教化,获得人的社会性,获得社会生活资格的过程,是人的早期的社会化过程,也称为一级社会化。
二、简答
1、社会学创立的历史条件是什么?
答:社会学创立的历史条件有三个方面:
(1)社会变革的需要
(2)自然科学发展的推动
(3)社会经验研究的积累
2、简述社会学创立和形成时期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思想。
答:社会学创立和形成时期的代表人物主要孔德、斯宾塞、马克思、涂尔干和韦伯,他们的主要思想分别是:
(1)孔德:1、科学的分类:科学是最高层次的学科,是科学之“王后”,所有其它科学都为它的建立做了准备。
2、社会学研究的对象:类比于生物学的解剖学和生理学,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分为社会静力学和社会动力学,社会静力学考察社会系统各个不同部分的反应规律,研究社会机体之间的平衡与和谐;社会动力学研究人类理性和人类社会发展的过程;人类理性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神学阶段、哲学阶段、实证阶段;与此对应的社会发展经历了军事阶段、过渡阶段和工业阶段。
社会静力学是研究秩序问题、社会动力学是研究进步问题。
3、研究方法:孔德认为必须用自然科学的方法来研究人类社会,观察法、实验法、比较法和历史法。
4、孔德观点的缺陷:唯心主义、形而上学反辩证法。
(2)斯宾塞:社会有机体论:斯宾塞认为,社会同生物一样是一个有机体,但是社会有机体与生物有机体存在三个方面的区别:1、社会有机体没有生物有机体联系紧密;2、社会有机体的每个部
分都能感到快乐和痛苦、3、生物有机体中的分子为了整体,社
会有机体中整体为了社会成员的幸福。
社会进化论:斯宾塞认
为,宇宙的各个部分,不管是有机的或无机的,社会的或非社
会的,都受进化规律的支配。
社会的进化就是积聚和分化的过
程。
(3)马克思:与孔德等人不同,强调阶级斗争和革命;历史唯物主义、辩证法和政治经济学;马克思在从事理论工作的同时,积
极从事改造社会的革命斗争。
(4)涂尔干: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涂尔干认为,社会学研究的特殊对象是“社会事实”,社会事实是存在于人们自身之外的行为方
式、思想方式和感觉方式,同时通过一种强制力施于每个人。
个人与社会:与斯宾塞的意见相反,涂尔干认为个人应该服从
社会,社会必须制约个人的需求,否则整个社会就会出现“失范”
现象。
功能分析:涂尔干在历史分析模式之外,明确提出了功
能分析的方法,认为要理解社会运作,必须揭示特定社会现象
给整个社会或局部社会运动带来了什么结果或功能。
涂尔干继
承了孔德的实证主义,但是把它推向了更加科学的高度。
马克斯·韦伯:理解社会学:社会学就是以解释的方式来理解社会行动,通过社会行动的过程及其结果,对社会行动给出了因果解释;个
人及其行动是基本单位。
社会行动的类型:以合理性为核心概念,将社会行动分为:目的合理的行动、价值合理的行动、情感或情绪的行动、传统的行动。
理性类型:研究方法上提出关键性的概念工具——理想类型,它是理智上的构造,具有高度的概括性、抽象性、与事实不同,但是它又是考察经验事实的工具。
科层制:官僚组织和权力的类型。
韦伯受到马克思的影响,但是恰恰相反,意识的第一位性。
3、社会学有哪些功能?
答:社会学的功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研究功能,该功能又包括描述性功能、解释性功能、预测性功能和规范性功能
(2)教育功能
(3)社会管理功能
(4)社会批评功能
4、怎样从微观层面认识人与社会的基本关系?
答: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从微观层面看,主要是通过四种机制将两者联系起来的,它们分别是:
(1)角色人格体系
(2)价值规范体系
(3)权力制度体系
(4)行为交换体系
5、简述可持续性发展的内在矛盾?
答:可持续性发展的内在矛盾是由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矛盾的不可
调和性决定的,具体而言,包括以下内容:
(1)、从人与自然的矛盾来看,人类的祖先类人猿原来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与其它生物一样处于又斗争又互助的自然系统之中。
但是人类的产生,形成了人类与自然的对象性关系,人对自然的认识、利用和改造,严格受到自然规律的制约,会受到自然的惩罚和报复,反过来损害人类自身。
这就导致了可持续性发展的第一个内在矛盾。
(2)、从人与人的关系及其矛盾来看,人类改造自然的活动,不可能以个人为单位孤独的进行,人们必须在活动中形成一定的生产关系,才能取得成功。
但是人在各种关系的行程中会形成尖锐复杂的矛盾,影响他们对自然的改造,从而导致了可持续性发展的第二个矛盾。
6、简述社会化的各种条件。
答:社会化需要具备两大类条件,一是生物条件,二是环境条件,具体而言:
(1)生物条件是指人要具备由上代为下代提供的有利于人类从事社会活动的遗传因素。
(2)社会环境条件是帮助和促进人实现社会话的机构和群体,主要有家庭、学校、伙伴群体、工作单位、社区和大众传媒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