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CA相关小血管炎优秀课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ANCA与PR3、MPO等抗原物质相互作用,致中性粒细胞 脱颗粒,释放RP3、MPO、HLE,活化氧基和一氧化氮 (NO)及其衍生物等,导致内皮细胞损伤,引起血管炎。
内容
血管炎的定义和分类 ANCA的检测和意义 AAV的概述
WG CSS MPA
AAV的治疗
AAV的概述
➢少见病 ➢主要是老年人发病 ➢呼吸道和肾脏最常受累 ➢可致死亡或者器官的慢性功能不全 ➢40%的患者在发病6个月以后才诊断,10% 的患者诊断延误一年以上
临床表现复杂,变化多样,大多数属疑难杂症。
血管炎的分类模拟图
血管炎的分类树状图
1994 Chapel Hill 会议关于系统性血管炎的命名及定义
三.小血管的血管炎
1. 韦格纳肉芽肿* 累及呼吸道的肉芽肿性炎症,涉及到小到中血管
的坏死性血管炎(如毛细血管、微小静脉、微小动脉、动脉),坏死 性肾小球肾炎多见。
有中性粒细胞浸润 ➢ 肉芽肿,最常侵犯的部位是副鼻窦、鼻咽
腔、气管粘膜、肺间质和肾小球 ➢ 肺泡毛细血管炎 ➢ 肾脏病变:局灶性坏死和不伴免疫球蛋白
和以及补体沉积的新月体形成
WG临床表现
症状 耳、鼻、喉 肺脏 肾脏 关节 发热 咳嗽 眼睛 皮肤 体重下降 心包炎 周围神经 中枢神经系统
起病时 75% 50 20 30 25 20 15 15 10 0 0 0
可出隔日或数日一次 肺出血或其他明显活动指标如高滴度ANCA难以控制,同
时为迅速控制毛细血管炎,在血浆置换间歇还应该进行 MP的冲击治疗
SUCCESS
THANK YOU
2023/12/2诊断早期治疗 诱导缓解
静脉用丙种球蛋白 (IVIG):
400mg/kg/d x 5 d,可视情况重复 IVIG中含有抗MPO和PR3- ANCA的独特型抗体,
玻璃样透亮度减低 合并肺部感染时病死率高:机会感染,不易
控制
肺部受累
肺部血管炎
肺泡内出血
WG肾脏损害
20%发病时肾损害,总计80%受累 蛋白尿、红细胞、白细胞和管型尿 进展可迅速,高血压、肾病综合征, 主要死亡原因之一
WG神经系统
很少以神经系统为首发 总计1/3患者出现神经系统受累 多发性单神经炎,表现为末梢神经病变 10%脑血管炎导致CNS受累 个案报道垂体受累增多,出现垂体功能减退
AAV的靶器官
➢肾 (最常见) 75%~90% ➢肺 50% ➢皮肤 33% ➢CNS 25%
WG流行病学
➢ 该病男性>女性,中年人多发,85%的患者大于 15岁,40 ~ 50岁是本病的发病高峰,患者的平 均年龄是41岁。
➢ WG 97%的患者是高加索人,3%为其他种族。 ➢ WG在我国的发病情况目前尚无统计资料
*:和ANCA密切相关
疾病分布
➢ 欧洲年发病率:WG 5-10/100万,MPA 68/100万,CSS 1-3/100万
➢ 我国发病呈逐渐增加趋势,和对疾病认识的提 高有关,MPA> WG> CSS
内容
血管炎的定义和分类 ANCA的检测和意义 AAV的概述
WG MPA CSS
几种特殊类型的AAV AAV的治疗
WG的病因
具体病因不明,可能无独立的致病因素 遗传易感性
家族聚集
HLA-DPB1 环境因素
感染因素 病毒:EBV、细小病毒B19 (parvoviral B19) 、 CMV等 细菌 :金葡菌
吸入或接触有害的化学物质:硅吸入
WG发病机制图解
WG病理
坏死性肉芽肿和血管炎 ➢ 病变部位血管管壁或血管周围、血管外区
WG基本特性
韦格纳肉芽肿是一种坏死性肉芽肿性血管炎,病 变累及小动脉、静脉及毛细血管,偶尔累及大动 脉
典型的韦格纳肉芽肿三联征是指累及上呼吸道、 肺及肾的病变,无肾脏受累者被称为局限性韦格 纳肉芽肿
病理以血管壁的炎症为特征,通常以鼻黏膜和肺 组织的局灶性肉芽肿性炎症为开始,继而进展为 血管的弥漫性坏死性肉芽肿性炎症。
生物制剂
目前资料:CD20单抗优于TNF拮抗
WG预后
未经治疗:平均生存期5mo,90%<2年 1992年:Hoffman 8年死亡率13% 1996年,Matteson 5/10年 28/36% 因素:难以控制的感染、不可逆的肾损害
C-ANCA
P-ANCA
荧光素标记的抗免疫球蛋白
载片
血清抗体 细胞核
细胞浆
间接免疫荧光检测的原理
ANCA检测注意事项
仅用IIF法检测ANCA而无抗原检测,降低了 ANCA对疾病诊断的特异性
用IIF法检测ANCA时,未能严格排除ANA的干 扰,出现假阳性结果
需IIF(筛选)和ELISA(确定)联合检测
WG治疗
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控制复发
严重时同诱导缓解 小剂量GC+DMARDs
GC,回到上一次的有效剂量
清除鼻咽部金葡菌感染 警惕机会感染:6% WG在接受免疫移植治
疗中出现PCP
WG治疗
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治疗新方法
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APBSCT)
清髓/非清髓 干细胞采集 预处理 干细胞回输 免疫重建
WG诊断
1990年美国风湿病学会 (ACR)韦格纳肉芽肿分类标准
1.鼻或口腔炎症 2.胸片异常
痛性或无痛性口腔溃疡,脓性或血性鼻腔分泌物 胸片示结节、固定浸润病灶或空洞
3.尿沉渣异常
镜下血尿(RBC>5/高倍视野)或出现红细胞管型
4.病理为肉芽肿性炎 动脉壁或动脉周围,或血管(动脉或微动脉)外 区有中性粒细胞浸润
2. Churg-Strauss综合征*(变应性肉芽肿性血管炎)累及呼吸道的高 嗜酸细胞肉芽肿性炎症,涉及到小到中等大小血管的坏死性血管炎, 并伴有哮喘和高嗜酸细胞血症。
3. 显微镜下多血管炎* 累及小血管(毛细血管、微小静脉、或微小
动脉)的坏死性血管炎,很少或无免疫物沉积,也可能涉及小及中等 动脉。坏死性肾小球肾炎很多见,肺的毛细血管炎也常发生。
与ANCA相关的疾病
系统性血管炎:WG、MPA、CSS 结缔组织病:SLE、RA、SSc 、SS 自身免疫性肝病:AIH,PBC,PSC 肾炎:新月体肾炎、原发性局灶型坏死性
肾小球肾炎 炎性肠病: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 感染、阿米巴肝脓肿
C-ANCA/PR3-ANCA在系统性血管炎中的分布
WG眼部受累
15%首发,总计50%以上 可以累及眼的任何区域 眼球突出、眼肌受累、结膜炎、虹膜炎等 眼球突出提示受损预后不佳,其中50%患
者可以出现失明
WG眼部病变
WG上呼吸道病变
WG上呼吸道病变:声门下狭窄
下呼吸道症状
基本特征之一 50%起病时出现,总计85%病程中出现 气短、咳嗽、咯血、胸膜炎, 肺内阴影,可伴有空洞:变化快、迁徙性 弥漫型肺泡内出血(DAH) :少见、弥漫毛
内容
血管炎的定义和分类 ANCA的检测和意义 AAV的概述
WG MPA CSS
几种特殊类型的AAV AAV的治疗
血管炎是发生在血管壁的炎症,炎症细 胞可以是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或者肉芽肿形成
系统性血管炎
临床表现因受累血管的类型、大小、部位及病理特点不同而 表现各异:
常累及全身多个系统,引起多系统多脏器功能障碍, 常累及的部位为皮肤、肾脏、肺、神经系统等, 但也可局限于某一脏器。
溶菌酶(LYS)
杀菌/通透性增高蛋白(BPI)
人白细胞弹性蛋白酶(HLE) 组织蛋白酶G(CG)
溶菌酶(LYS)
天青杀素(AZU)
防御素(DEF)
b-葡萄糖醛酸酶(bglucuronidase)
人溶酶体相关膜蛋白2(H-LAMP2)
胞浆
a-烯醇酶 催化酶Catalase 肌动蛋白(actin)
应用乙醇固定的白细胞制备的抗原底物片, IIF主要表现两种阳性荧光模型:
ANCA与原发性小血管炎
对AAV诊断的特异(72.5%)和敏感(98.4%) PR3-ANCA/MPO- ANCA滴度多与病情正相关 ANCA阴性的AAV,依靠临床、其它实验室检
查和组织病理学检查 肾、肺、上呼吸道和支气管活检对诊断很有帮

ANCA对AAV的病理作用
1. 细胞因子,如IL-8、IL-1和TNF等刺激中性粒细胞,细胞浆内 PR3、MPO转移到细胞表面,并与ANCA相结合,使细胞表 面表达粘附分子;
检出抗基底膜(GBM)抗体是诊断本病的重要依据
WG治疗
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诱导缓解
GC+CTX:91%显著改善,约12mo
MP 7-15mg/kg/d,ivdrip x 3天,降至1mg/kg/d 用4-6周;
CTX 口服 2mg/kg/d,静脉0.6-1.0g/mo(住院 期间可0.2g 隔日静推,或0.4g ivdrip Biw)。
总计 95% 85 75 70 50 50 50 45 35 10 15 10
一般情况
➢在就医前数周/数月有明显不适感 ➢发热、乏力、厌食、体重下降 ➢鼻窦炎、鼻衄和声嘶 ➢肌痛、关节痛 ➢气短、咯血 ➢腹痛、腹泻 ➢神经病变 ➢肾衰
WG皮肤表现
下肢高出皮面的紫癜 多形红斑 斑疹、瘀点(斑) 丘疹、皮下结节 坏死性溃疡形成 浅表皮肤糜烂
P-ANCA/MPO-ANCA在系统性血管炎中的分布
不典型ANCA在相关疾病中的分布
a-ANCA抗原包括:BPI、LYS等
和ANCA阳性血管炎相关的药物
• 丙硫氧嘧啶(PTU)
• 肼苯哒嗪 • 别嘌醇 • 头孢噻肟
• INF-a • 美满霉素
Ø青霉胺 Ø苯妥英 Ø甲巯咪唑 Ø类视黄醇 Ø噻嗪 Ø可卡因
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
Antineutrophil cytoplasmic antibody ANCA
1982年,Davies,节段性坏死性肾小球肾炎 1985年,van der Wouder,韦格纳肉芽肿 1988年,Falk,系统性血管炎和坏死性新月体
肾小球肾炎 1989年,Targen,炎性肠病 2007年,13th International ANCA Workshop
ANCA的抗体谱
靶细胞:中性粒细胞 单核细胞 靶抗原:胞质中的颗粒蛋白酶
中性粒细胞胞浆的嗜天青颗粒(azurophil granules)
单核细胞胞浆中的溶菌酶(lysozyme)
ANCA靶抗原在中性粒细胞胞浆中的分布
嗜天青颗粒
特异性颗粒
蛋白酶3(PR3)
乳铁蛋白(LF)
髓过氧化物酶(MPO)
符合2条或2条以上时可诊断为WG,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8.2%和92.0% C-ANCA不在诊断标准
WG鉴别诊断
MPA CSS 复发性多软骨炎
软骨受累,鞍鼻、气管狭窄 耳廓塌陷,ANCA阴性 淋巴瘤样肉芽肿 多形细胞浸润性血管炎和血管中心坏死性肉芽
肿病 上呼吸道少受累
MPA鉴别诊断
肺出血-肾炎综合征 (Goodpasture syndrome)
包括反复弥漫性肺出血、肾小球肾炎以及循环抗肾 小球基底膜抗体 (anti-GBM) 三联征
临床表现为反复弥漫性肺出血、贫血以及肾出血 (血尿)。
肺及肾活检经免疫荧光镜检查可见抗基底膜抗体的 IgG及C3沿肺泡壁以及肾小球的毛细血管壁呈连续 均匀线状沉积。
CTX对于ANCA的肾脏病变,间断静脉0.75g/m2/mo和口
服用药2mg/kg/d相比,病人的存活率、缓解率、缓解时 间、复发率和肾功能无显著差异,但相同时间内静脉用 药仅为口服用药的1/3,而且静脉用药的WBC下降和严重 的感染机会减少。
为减少CTX的副作用,缓解后可以切换AZA、MTX和 MMF。AZA 2mg/kg/d;MTX 7.5-15mg /W;MMF 1.01.5g/d,起效时间慢,6个月后降至0.5-1.0g/d再用一年。
注意血常规,CTX后1-2周WBC下降高峰: <1.5x109/L,集落刺激因子
WG治疗
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诱导缓解
血浆(新鲜冰冻血浆,FFP)置换:
严重肺出血;急性肾衰起病时依赖透析者;合并GBM抗 体阳性 。
注意防止感染和出血等不良反应。 每次置换2-4升,每天一次,连续3-7次为一个疗程,以后
封闭和抑制ANCA与相应抗原结合;此外,IVIG 具有抑制ANCA诱导PMN活动和释放细胞因子 的能力;具有非特异抑制Mf和Tcell释放CK的机 制,如TNFa和IL-1
WG治疗
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维持缓解
GC+DMARDs:CTX AZA?MTX?MMF?
维持期GC 10mg/d,6-12mo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