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态构成教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形态构成教案(建筑设计基础2)
建筑与艺术设计学院
刘声远
形态构成课程教学摘要
目的:培养学生对形态的审美能力和建筑造型的创造能力,培养具备建筑师的基本素质。

重点:对形态构成的感悟、理解和分析,通过形态构成具体的操作过程,认识造型的基本规律,达到在一定条件下能够进行“造型”的目的。

难点:深刻理解关于形态构成的“抽象”和“创造性”的思维方法。

内容:理论内容:(2周)
1、理解形态构成的涵义和设计思维方法。

2、研究形的基本要素:点、线、面、体、空间及其相互转化。

3、掌握形与形的基本关系:分离、接触、叠加(覆盖、透叠、差叠)、减缺、重
合。

4、掌握形态构成的基本方法:单元、切割、变形。

5、领悟形式美的规律:统一、调和、均衡、律动。

设计训练:(14周)
1、线的构成
2、面的构成
3、线面构成
4、线体构成
5、面体构成
6、线面体构成
7、经典建筑分析
8、外部空间设计
第二章形的基本要素和特征第一节概念要素
第二节视觉要素
课时2学时教学方法讲授、实例启发进程第2次课
教学目的1.理解:形的概念要素
2.掌握:基本形的相互关系和构成设计方法。

重点基本形的相互关系和构成设计方法。

难点运用创造性的设计思维方法进行形态构成设计,并从中感悟、理解、分析和比较,以致达到认识造型规律和提高造型能力的目的。

复习提问1.基本形和单体空间形态的相互关系有哪些?
2.形态构成设计有哪些操作方法并画图说明。

实施步骤:
一、组织教学、课前提问(5ˊ)
二、教学引导(5ˊ)
三、进入本次课讲授内容(包括课堂练习)(85ˊ)
四、小结巩固(重申教学目的、重点、难点)(5ˊ)
讲授内容:
第一节概念要素
自然界中的形千变万化,形的构成方式也多种多样,但并非所有的形态都能引起我们的审美兴趣,这就要求我们对万物复杂的形式进行简化、抽象、分解、归纳和总结。

一是研究形态构成的自身规律,二是找出符合审美要求的形态构成的原则,即通过研究形态构成的造型问题从而发现和利用并[培养我们的造型能力,在前人总结的一些审美原则的经验中认识、掌握和创造。

任何复杂的形都可以分为简单的基本形,而基本形都是由形的基本要素构成的。

形的基本要素是构造形的“原始材料“,由基本要素→基本形→新形,为研究方便将基本要素分为概念要素和视觉要素。

一、点(5ˊ)
1.点的概念:最基本的构成单位,没有量度,它在空间中只表明一个位置。

2.点的特征:点是力的中心,具有构成重点地作用,并以场的形势控制其周围的空间。

空间中的两点可以确定一条轴线垂直于引道。

3.点的作用:强调和确定轴线。

教学提示:
【举例引入新课】
人的审美水平是随着自身修养的提高而变化,一个职业画家总是比一般人更能敏锐发现形势的美,因此要提高个人审美品位和修养需要长期的体验和积累,更需付出辛苦的劳动。

(比如树的树叶、树干)要素和结构的关系即基本形和造型方法的关系。

【具体事例说明】
建筑中的点:广场、小品、城市中的节点;
建筑街面上的点:窗洞、阳台、雨蓬、入口等;
端点:类似书法的起笔和落笔,形成关注点和趣味中心;
塔式建筑、钟楼、尖顶、柱头、山墙。

二、线(10ˊ)
1.线的概念:点的运动轨道,是细长的型,有方向性和联系性,精致而轻盈。

2.线的特征:方向感、平衡感、重力感、稳定感、运动和张力感。

(线在造型中
作用:实线-量感、虚线-空间感)
3.线的作用:
(1)空间限定、创建空间形态。

(2)建立秩序、分割比例、改变尺度、装饰构件。

三、面(20ˊ)
1.面的概念:二维的。

线移动的轨迹或围合体的界面,有直面、曲面两种,是
构成空间的基本要素。

2.面的特征:
(1)给以延伸感、力度感,曲面给人的动感。

面可以限定空间,在围合中有封
闭和开放的感觉。

(2)实面:二维和三维中实在的面;虚面:平面构成的“底”经过图底反专可
视为虚面,立体构成中的虚面则可通过对体块的处理的道:线化的面:当面的长
宽比较大时,面就转化成线体化的面:由各种面围合或排列就能形成体的感觉。

3.面的空间限定
(1)垂直限定
【具体事例说明】
建筑造型中的应用
碑塔、广场的排柱、
结构过梁、窗台、屋
檐、结构框架。

【具体事例说明】
(2)水平限定
(3)综合限定
4.面的组合方式
四、体(10ˊ)
1.体的概念:由面的位移或旋转而成,建筑造型本质上是体的造型,是三维的,
具有充实的体量感和重量感。

可分为块体、面体和线体。

常用体:方体、棱柱体、
锥体、圆柱体、球体。

2.体的特征:
(1)建筑形态的基本形式是规则的几何体,几何体准确规范,符合基本的数字
规律。

(2)集合体简洁、纯粹、雄壮的美感具有肯定的力量。

(3)体量感是体表达的根本特征。

体量是实力和存在的标志。

(4)形体表面的质地,色彩对体量的表达也有一定的影响,不同的质地和色彩
会引起不同的量感联想。

如:雄伟、庄严、轻松、亲切。

【引用书中事件描
述】
【引导学生阅读】
【具体事例说明】
在建筑造型设计中,
经常利用体量感表
示雄伟、庄严、稳定
的气氛。

建筑也常用
体量感表示对人力、
自然力的歌颂,对丰
功伟绩的纪念,以唤
起人们的重视、敬仰
之情。

但是,建筑物的体量
表现并不始终是有
利的。

人的需求是多
层次的,不仅追求伟
大与崇高,也追求平
凡、轻松、亲切。

不适当地表现体量
(5)由于体的长、宽、高的比例不同给我们带来的不同感受。

产生各种形态的
体:
实体:完全充实的体,或至少表面的感观如此;
点化的体:当体的长、宽、高比例大致相当时,并且与周围的环境相比较小时,
体就被视为点;
线化的体:当体的长细比较大时可视为线体;大量的线体集中时也能变成题,
比如建筑中束柱的处理就是如此;
面化的体:当体的形状较扁时,就可以视为面
五、空间(30ˊ)
1.空间的概念:指虚无之处。

2.空间的特征:
(1)内部空间。

(面的围合)
(2)外部空间。

(线、面、体的空间限定)
3.单体空间关系
(1)包容(母子)
(2)穿插式空间
(3)邻接式
会造成笨重、压迫等
不舒服的感觉。

在具
体的造型设计中有
时必须设法减轻体
形固有的沉闷、增加
活跃欢快的气氛。

(如在形体表面开
洞削减体量,增加活
泼感。

建筑的形体是
中空的,表面的孔洞
可以将内部空间显
示出来,加大窗洞,
暴露内部空间是减
轻体量的有效方法。

另外,形体表面的图
案、花饰会吸引观者
的注意,削弱观者对
体量感的体验)
【具体事例说明】
4.群体空间关系
(1)并列——各单元功能相同或不同,但无主次关系。

方法是利用骨骼与基本型的关系,形式有线式、辐射、网格和组团形成重复构成
或渐变构成。

基本形态单元可以聚集、切割、旋转、移位等操作
(2)序列——各单元功能的先后次序关系明确,形成序列空间。

(3)主从——各单元功能的重要性不同,形成(集中)主从关系。

第一节视觉要素(10ˊ)
使抽象的概念要素成为可见之物,必须赋予视觉要素,即形状、色彩、肌理、
大小、位置、方向。

1、形状:方、圆、三角等。

2、色彩:红、黄、蓝、绿等。

3、肌理:粗糙、光滑等。

4、位置:上、下、左、右。

5、方向:东、南、西、北、中。

6、材质:金、木、石、土等
7、材性:刚性、柔性、塑性、粘性等
尺度为主的空间是
主空间。

位置居中的、多次限
定得到的。

实施步骤:
一、组织教学、课前提问(5ˊ)
二、教学引导(5ˊ)
三、进入本次课讲授内容(85ˊ)
四、小结巩固(重申教学目的、重点、难点)(5ˊ)
讲授内容:
第一节形态构成的基本方法
将基本元素(概念要素和视觉要素)进行有目的的组合。

一、单元法(15ˊ)
以相同和类似的形为基本单元。

1.骨骼法:形的基本单元按骨骼所限定的方式组织起来,形成新形。

(1)网格式-平面、空间
(2)线式-直线、曲线
2.聚集法;无明显的结构方式。

基本单元之间通过聚集形成新形,既加法操作,基本形在空间汇集、群化造成力
感和动向。

(1)自由式
(2)规则式
二、切割法(20ˊ)
积聚是把基本形态作空间运动,按骨骼系统集积起来成为整体。

而切割是把
一个整体形态分割成一些基本形进行再构成,是一种减法的操作过程。

切割后可
减缺、穿孔、消减、移位、错落等操作。

因为原来是一个整体,经过切割移位操
作的形态,如果变化后尚能秀出原形,那么各局部之间的形态张力会造成一种复
归的力量,使整体的形态具有统一的效果。

1.分割
教学提示:
【举例引入新课】
【举例引证】
【具体事例说明】
【引导学生观察】
【具体事例说明】
2.削减
3.移位
三、变形法(5ˊ)
对基本形态线、面、提进行弯曲、扭弯、折叠、挤压、生长、膨胀等变形操作,使形态发生变化,产生紧张感。

(1)手动
(2)机械
四、空间法(5ˊ)
利用空间的作用来组织形体,在平面构成中形成图与底的关系。

即空间限定法。

(1)垂直限定(设立、垂直)
(2)水平限定(凸、凹、肌理、覆盖、架起)
(3)综合限定(垂直限定+水平限定)
第二节形态构成的形式法则
一、统一性法则(8ˊ)
以相同和类似的形为基本单元。

中国科技大学生命科学楼运用“加法”和“减法”将秩序和转换的思路贯穿在空间、形体的设计中。

(图片演示)
【具体事例说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