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河南省信阳市淮滨中学高一地理测试题含解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年河南省信阳市淮滨中学高一地理测试题含解析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2分)
1. 纬度相同的各地
A.地方时相同 B.正午太阳高度不同
C.地球自转线速度不同 D.昼夜长短相同
参考答案:
D
2. 2011年9月29日,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天宫一号发射升空,开启了我国太空探索空间站时代。

21时25分,天宫一号进入近地点约200公里,远地点346.9公里,轨道倾角为42.75度,周期5382秒的运行轨道。

21时39分,载人航天工程总指挥、总装备部部长常万全宣布: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发射圆满成功。

据此回答下列1-3题:
1.右图中构成的天体系统是
A.比地月系高一级别的天体系统
B.比地月系低一级别的天体系统
C.跟地月系是同一级别的天体系统
D.在河外星系中2.下列关于天宫一号围绕地球公转速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A.近地点慢B远地点慢
C近地点和远地点一样快D无法确定
3.下列关于天宫一号发射时及其未来几天内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方向说法正确的是
A.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向北运动
B.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向南运动
C.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向南运动
D.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向北运动
参考答案:
1.C
2.B
3.C
3. 君乐宝乳业集团在河北、河南、江苏、吉林等地建有16个生产工厂,业务范围包括婴幼儿奶粉、低温酸奶、常温液态奶、牧业四大板块。

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33. 君乐宝在石家庄、保定、邢台等地自建9个大型现代化牧场。

从这些牧场的分布看,影响其分布的最主要因素是( )
A. 消费市场
B. 加工技术
C. 交通
D. 饲料
34. 君乐宝在内蒙古开辟了新的奶源牧场,此举措得以成功的重要条件是( )
①新牧场周边的市场广大
②河北到内蒙古的交通条件改善
③内蒙古牧业的集约化程度提高
④杀菌和冷链储运技术提高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35. 与新牧场相比,原有牧场( )
①周边环境污染小
②地价上涨的幅度大
③秸秆和精饲料来源充足
④圈舍饲养的比重低
A. ②③
B. ①②
C. ②④
D. ③④
参考答案:
33. A 34. D 35. A
33.石家庄、保定、邢台属于城市聚落,对乳制品的消费量大,故A正确。

B、C非主要因素。

三地位于华北平原地区,饲料不丰富,D不符合事实。

34.君乐宝乳品的保质期短,内蒙古新辟的奶源牧场距离石家庄等城市较远。

要达到保鲜的目的,需要便利的交通和良好的杀菌和冷链储运技术。

故D正确。

35.原有牧场所在省区主要为我国的农耕区,人口更加密集,工农业更为发达,城市化速度更快。

因此草场及周边环境污染较大,地价上涨的幅度更大,为我国主要种植业区,秸秆和精饲料来源更充足,圈舍饲养的比重高。

故A正确。

4. 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大会投票决定,不再将传统九大行星之一的冥王星视为行星,而将其列入“矮行星”。

结合太阳系模式图回答11~12题。

11、①、②、③、④名称对应正确的一组是()
A.火星、水星、海王星、冥王星
B.水星、海王星、火星、冥王星
C.火星、海王星、水星、冥王星
D.水星、火星、海王星、冥王星
12、冥王星被排除在大行星之外,降为矮行星的原因之一是()
A.距离太阳系中心太远 B.冥王星的质量远比其他行星小
C.冥王星表面的温度很低 D.冥王星的轨道近似正圆
参考答案:D A
5. 与10年前相比,我国人口中0~14岁人口比重下降了4.8%,65岁以上人口比重上升了1.39%,而总人口增加了近1.3亿。

因此,新世纪人口工作的主要任务是
A. 控制人口盲目流动
B. 继续稳定低生育水平
C. 遏制人口老龄化加速势头
D. 适度提高少年儿童人口比重
参考答案:
B
我国实施了严格的计划生育政策后,新生人口比重减少,老龄人口比重增加,但由于人口基数大,新增人口仍然很多。

所以我国要继续稳定低生育水平。

选择B项。

6. 下列各组工业部门,应尽量靠近市场的一组是()
A. 家具制造石油加工啤酒制造
B. 甜菜制糖水产品加工精密仪器制造
C. 食品加工电解铝工业电子工业
D. 啤酒制造水果罐头厂时装业
参考答案:
A
【详解】家具制造、石油加工、啤酒制造都属于市场指向型,A对;甜菜制糖、水产品加工等属于原料指向型,B错;电解铝工业属于动力指向型,C错;水果罐头厂属于原料指向型。

据此分析选A。

7. 读太阳辐射中各种波长的光所占的比例图
太阳辐射分为三部分,其中A、B、C分别代表
A.红外光、紫外光、可见光
B.紫外光、可见光、红外光
C.红外光、可见光、紫外光
D.可见光、紫外光、红外光
参考答案:
B
8. 太阳能量来源于
A.内部的核裂变 B.内部的核聚变 C.光球层 D.色球层
参考答案:
B
9. 右图是我国某地一年中不同季节的正午太阳光线,当阳光如图中③所示射入窗户时
()
A.我国恰好是一年中气温最高的月份
B.北京正值昼长夜短
C.北极圈出现极昼
D.北半球纬度越高,白昼越短
参考答案:
D
10. 下图是我国华北某城市各功能区设置示意图,从环保角度考虑,其中合理的是( )
参考答案:
D
11. 读地质剖面图,完成下面小题。

36. 最有可能有泉水出露的位置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37. 图中形成年代最晚的是:()
A. 岩层
B. 向斜
C. 背斜
D. 断层
参考答案:
36. C 37. D
36. 断层处最有可能有泉水出露,图中③为断层,选C。

37. 图中原有地层应早就形成,然后受到水平挤压力形成褶皱,最后形成断层将各岩层断裂错开,选D。

12. 在事先规划好的工业用地上,先建成基础设施,再吸引投资者建厂,主要是为了
A.减少各种污染
B.先占领一定的地域空间
C.加强生产过程的衔接
D.吸引共同利用这些基础设施的工厂前来建厂,降低工厂的成本
参考答案:
D
13. 读右图,完成7~9题。

7.若此图为热力环流侧视图,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引起热力环流的原因是地面冷热不均
B.温度:A>B>C>D
C.热力环流是大气运动最复杂的形式
D.气压:D>A>B>C
8.若此图是城市热岛环流侧视图,那么,在②处进行绿化对城市空气起到的作用是A.增温和增湿 B.净化和增温
C.净化和增湿 D.减湿和减温
9.若此图表示的是山谷风示意图,则上升气流③可能存在于
①白天的谷地②白天的山坡③夜晚的谷地④夜晚的山坡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参考答案:
7-9 ACB
14. 2018年3月,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几乎同时推出了以落户优惠为主导的人才政策,其意图显然在于吸引各类优秀人才,目前在这些城市之间正进行着一场空前的“抢人大战”。

下图为“抢人大战”引发的人口迁移示意图(箭头表示人口迁移方向)。

读下图回答以下题。

12. 导致图中人口迁移的推力是
A. 生活成本低
B. 超高的房价
C. 广阔的发展空间
D. 发展空间小
13. “抢人大战”引发的人口迁移,对迁入地造成的影响是
A. 缓解人地矛盾
B. 促进经济发展
C. 保护生态环境
D. 合理利用剩余劳动力
参考答案:12. D 13. B
【12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人口迁移的因素。

中小城市中生活成本低、物质回实惠、安稳的生活属于人口迁入城市的阻力,生活空间小属于推力, A错误,D 正确;一线城市广阔的发展空间属于拉力,而超高的房价属于阻力,CD错误。

故答案选D 项。

【13题详解】
“抢人大战”引发大人口迁移,大多数属于技术人才的迁移,人才的迁入会促进迁入地的科技实力增强,经济发展速度加快,B 正确。

故答案选B 项。

点睛:人口迁移的影响:
①对迁出地:
有利的:加强了和外界社会的经济、科技、思想、和文化联系,减轻了人口压力,缓解当地人地矛盾,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提高经济收入保护生态环境等产生积极地影响。

不利的:造成了人才外流。

②对迁入地:
有利的:弥补了劳动力不足,提供了廉价的劳动力,节约了教育和培训费,利于自然资源的开发,带动经济的发展。

不利的:引发种族冲突,影响社会治安,给自然和生态环境、人口与城市带来巨大的压力(如西部大开发对西部经济、生态、环境的影响)。

15. 农业“接二连三”是指将一产种植、二产加工、三产销售和旅游观光合为一体的新型农业发展模式。

完成下面小题。

7. 浙江农村大力推进“接二连三”,对当地的积极影响是
A. 增加农产品数量
B. 增加农村劳动力
C. 推动逆城市化
D. 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8. 杭州西湖龙井茶园推进“接二连三”的优势社会经济条件有
A. 雨热同期
B. 交通便利
C. 能源充足
D. 地价低廉
参考答案:
7. D 8. B
7. 本题主要考查影响农业发展的主要区位因素,结合地区的地理条件分析不同地区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

浙江农村大力推进“接二连三”,促进产业融合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前延后仲,让农民不仅分享种养业(第一产业)本身的经济效益,而且分享加工(第二产业)、流通、休闲旅游(第三产业)带来的效益。

属于延长产业链,增加农民收入,增加农民就业,主要是发展农村经济。

能够改
善农产品质量,而不是增加农产品数量和增加农村劳动力,推动城市化进程,不是对当地的积极影
响,提高第三产业比重不是主要的目的,所以ABC长期,故选D。

8. 要注意,是优势社会经济条件,雨热同期和能源充足是自然条件,与之无关,AC错误。

该地交通便利,有利于杭州西湖龙井茶园推进接“二连三”,B正确。

而地价低廉对其影响不大,D错误,故选B。

16. “神舟十号”飞船2013年6月11日17时38分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在轨飞行15天,并首次开展中国航天员太空授课活动。

据此完成14~16题。

14.根据天体系统的组成和层次,与“神舟十号”类似的是
①小天体②卫星③星际物质④哈雷彗星
⑤火星⑥土卫六号⑦ “风云二号”气象卫星
A.①②③
B.②⑥⑦
C.①③⑤
D.③④⑦
15.在长征火箭托举“神十”飞船升空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澳大利亚日期为6月10日
B.印度观众观看电视直播,当地时间为18时40分
C.发射地酒泉当日日出时间在当地地方时6点以后
D.济南第二天的正午太阳高度将会更大
16.“神舟十号”飞船升空与着陆期间,济南正午太阳高度与昼长状况基本符合下图中的
A.①
B.②
C.③
D.④
参考答案:
B D C
17. 形成下列城市的原因中,与矿产资源开发并吸引人口大量迁入有关的是 ( ) A.我国的南京、上海 B.我国的大庆、攀枝花
C.美国的纽约、芝加哥 D.英国的伦敦和法国的巴黎
参考答案:
B
18. 6月22日,淮安与南京相比
A.淮安的白昼时间更长
B.同是10米高的旗杆,正午时南京的影子要长一些
C.淮安的正午太阳高度角更大
D.淮安和南京的地方时相同
参考答案:
A
19. 人口迁移与其主要影响因素组合正确的是
A. 中国农村人口迁往城市——社会文化因素
B. 图瓦卢举国搬迁新西兰——生态因素
C. 美国人口由东北部向南部迁移——政治因素
D. 伊拉克难民逃离家园——经济因素
参考答案:
B
20. 地质学家常利用地震波来寻找海底油气矿藏,下列四幅地震波示意图中表示海底储有石油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参考答案:
A
21. 下图是“侵入我国的寒潮路径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41. 下列地区受寒潮影响最大的是
A. 华北平原
B. 四川盆地
C. 台湾岛、海南岛
D. 云贵高原
42. 青藏高原几乎不受寒潮影响的原因是
A. 地势高
B. 纬度低
C. 距海近
D. 人类活动少参考答案:
41. A 42. A
【41题详解】
下列地区受寒潮影响最大的是华北平原,距冬季风源地较近,A对。

四川盆地地形闭塞,受四周山脉阻挡,受冬季风影响小,B错。

台湾岛、海南岛纬度低,距冬季风源地远,C错。

云贵高原纬度较低,北部山脉阻挡了冷空气的影响,D错。

【42题详解】
青藏高原几乎不受寒潮影响的原因是地势高,冬季风厚度薄,影响不到,A对。

纬度低、距海近、人类活动少不是该地受寒影响小原因,B、C、D错。

22. 据报道,科学家预计2023年太阳活动将达到史无前例的高峰期。

我们可以预见到那时将发生大量的太阳活动。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 如果2022~2023年是太阳活动强烈的时段,那么上一个活动强烈时段约是()
A. 2033~2034年
B. 2011~2012年
C. 2006~2007年
D. 2087~2088年
10. 本次太阳活动所产生的带电粒子流到达地球后,对地球可能造成的影响有()
A. 地球各地出现极光现象
B. 地球上各地地震频繁
C. 无线电长波辐射受中断或衰减
D. 地球磁针不能正确指示方向
参考答案:
9. B 10. D
【9题详解】
本题考查太阳活动。

太阳活动的周期约11年,故如果2022~2023年是太阳活动强烈的时段,那么上一个活动强烈时段约是2011~2012年。

【10题详解】
太阳活动所产生的带电粒子流到达地球后,会干扰地球的磁场,使得地球磁针不能正确指示方向。

23. 北京时间2007年10月18日18时44分,中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地将“通信卫星二号”送入太空。

这标志着中国航天技术在小卫星研制领域又取得新的进展。

此次发射主要是演示验证卫星平台新技术,并对国土资源、地理环境进行试验性测量和监测。

完成9—10题
9.我国卫星发射时,美国佛罗里达州宇航中心(28oN,81oW)的监测屏幕上显示的当地时间为
()
A.18日5小时20分 B.19日8小时8分
C.17日5小时20分 D.17日8小时8分
10.此时,全球新、旧一天的时间长短关系
是()
A.T新 > T旧 B.T新< T旧 C.T新= T旧 D.无法判定
参考答案:
A A
24. 读下图
A.16.7% B.14.3% C.0.9% D.1.2%
1991至1998年,该城市人口迅速增长的主要原因是:
A.人口出生率高 B.人口死亡率低
C.大量人口迁入 D.原有人口基数小
参考答案:
C
25. 关于晨昏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A.晨线上各点正日落 B.昏线上各点正日出
C.晨昏线上各点的地方时相同 D.晨昏线是黑夜与白天的界线
参考答案:
D
26. 欧阳修在《醉翁亭记》所说的“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其四时之景不同,是因为( )
A. 地球的自转
B. 地球的公转及黄赤交角的存在
C. 昼夜交替
D. 地球公转速度的变化
参考答案:
B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欧阳修的这段话描述的是四季的变化,由地理知识可知引起四季变化的是地球公转和黄赤交角的存在所导致的,可知ACD错误,故B正确。

二、填空题(共10分)
27. 读下图回答问题。

(1)将图乙中数字序号表示的天体名称填在下列横线上。

①________②________③________
(2)《淮南子,精神训》:“日中有踆乌”(跋乌,古代传说中太阳里的三足乌)。

日中出现的跋乌指的是_______(黑子/耀斑),该标志主要发生在图甲中的_______层(填字母)。

(3)图丙中,昼半球与夜半球的界线是________(晨线/昏线);从图乙中提供的信息看,各大行星绕日公转方向具有________性的特点。

(4)地球的热量主要来自________,而影响地表获得热量多少的主要因素____________.
(5)地球是太阳系中唯一一颗有生命存在的星球。

试根据图乙中的信息,列举地球存在生命的条件。

参考答案:
(1)木星水星金星
(2)黑子 B
(3)昏线同向
(4)太阳辐射纬度
(5)安全的宇宙环境稳定的太阳光照距日远近适中(或适中的日地距离)
解析:(1)太阳系八大行星距太阳从近到远的顺序依次是水、金、地、火、木、土、天王星、海王星。

据图可知,①为木星②为水星③为金星。

(2)太阳大气分层从里向外依次是光球层、色球层、日冕层。

其中黑子发生在光球层,耀斑和日珥发生在色球层,太阳风发生在日冕层。

(3)顺地球自转方向从夜进入昼为晨,从昼进入夜为昏。

据图可知,图中界线为昏线。

各大行星绕日公转方向具有同向性特点,即都绕日自西向东公转。

(4)地球的热量主要来自太阳,而影响地表获得热量多少的主要因素是纬度因素。

(5)地球存在生命的条件包括外部环境和自身条件。

外部条件是指安全的运行轨道和稳定的光照;自身条件是具有适宜的温度、大气和液态水的存在。

28. 读地球光照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该日正值北半球_____(填节气)。

(2)图中所示太阳直射点的经纬度坐标是:_____,太阳直射点即将向_____移动。

(3)该日C地正午太阳高度角是_____。

(4)从 B 地向赤道水平运动的物体受地球自转影响会向_____(东或西)偏移。

(5)图中 A 点正值_____(填“日出”或“日落”),此时,A 点地方时为_____时,该日 A 地昼夜长短状况是_____。

(6)此时北京时间为_____时,国际标准时间是_____时。

参考答案:
(1)夏至日
(2)(23°26′N,0°);南
(3)66°34′
(4)西(5)日出;2:00;昼长夜短
(6)20:00;12:00
解析:
(1)图中北极圈及以北地区出现了极昼现象,正值北半球夏至。

(2)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直射的经度是地方时12时所在的经线。

故图中所示太阳直射点的经纬度坐标是:(23°26′N,0°)。

夏至日是太阳直射的最北纬线,夏至日后太阳直射点将向南移动。

(3)依据正午太阳高度计算公式,该日C地(赤道)正午太阳高度角是66°34′。

(4)B地位于北半球,水平运动的物体将向右偏。

从 B 地向赤道水平运动的物体受地球自转影响会向西偏移。

(5)图中 A 点处于晨线上,此时正值日出时刻,此时,A 点地方时为2时。

太阳直射北半球,则北半球昼长夜短,该日 A 地昼夜长短状况是昼长夜短。

(6)由于0°经线上是12时,北京时间是120°E地方时,两地时差8小时。

则此时北京时间为20时,国际标准时间即0°经线的地方时,是12时。

29. 如下图所示为水循环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乙、丙三大水循环均有的环节是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

(2)人类可以通过影响水循环中的_______________环节,缓解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的矛盾,例如
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增加丁环节水量的主要措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蒸发、降水(2)地表径流、修建水库或跨流域调水(3)植树造林
解析:(1)据图可知,根据水循环发生的领域可知,甲为陆地内循环,乙为海陆间水循环,丙为海上内循环。

均有的环节是蒸发和降水。

(2)人类可以通过影响水循环中的地表径流环节,缓解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的矛盾,例如修建水库或跨流域调水等。

(3)据图可知,丁环节为下渗,植被有涵养水源的功能,因此增加下渗量的主要措施可以植树造林。

30. 图10为岩石圈物质循环图,图11为某地地质剖面图,读图回答问题。

(33分)
图10 图11
(1)图10中字母所表示的地质作用分别是:
A ,
B ,
C ,
D 。

(2)图11中甲地的地质构造分别是_________,判断理
由:。

(3)图11中丙处地貌的名称是_________,形成该地貌的主要地质作用是_________。

(4)图11中丁地的地质构造是_________,分析丁地地形的形成原因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重熔再生外力作用变质作用上升冷却凝固(上升冷凝)
(2)向斜,岩层向上弯曲
(3)冲积扇流水沉积或堆积
(4)背斜背斜顶部受张力作用,裂隙比较发育,容易被侵蚀成谷地。

三、综合题(共38分)
31. 读“环境问题结构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①②③分别代表的环境问题。

(2)据图提出治理全球性环境问题的主要措施。

参考答案:
(1)①臭氧空洞②酸雨③全球变暖。

(2)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转变发展模式,发展循环经济、生态农业;合理开发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加强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

(1)根据箭头方向,①是受氟氯烃气体影响形成,代表的环境问题是臭氧空洞。

②是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影响形成,代表环境问题是酸雨。

③由二氧化碳影响形成,代表的环境问题是全球变暖。

(2)根据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治理措施。

问题产生的根据是人口快速增长,资源消耗增加。

所以治理措施是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减轻人口增长对资源环境的压力。

转变发展模式,发展循环经济、生态农业,减少废弃物的排放。

合理开发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加强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

32. 读“影响农业生产的主要因素图”,回答问题。

(1)图中字母表示的内容是:
A , C , E。

(2)如果对A、B因素利用不当,容易产生哪些生态环境问
题。

(3)分析回答形成下列各地农业类型最主要的影响因素:
①横断山区的“立体农业”:;
②东北平原农作物大都是一年一熟,华北平原农作物大都是二年三
熟:;
③我国南方红壤地区种植茶树:。

参考答案:
(1)地形政策市场
(2)水土流失、土地沙化、土壤肥力下降
(3)地形气候土壤
33. 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人类对地球内部的研究主要是依
靠。

(2)写出下列数字和字母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
①;②;
③;④;
(3)依据图中字母和番号描述岩石圈的位置。

岩石圈位
于。

参考答案:
(1)地震波的传播
(2)① 莫霍界面②古登堡界面③ 纵波④横波
(3)B层顶部与分界线①以下的上地幔
(1)人类对地球内部结构的研究主要根据地震波在地下传播速度的变化来判断,地球物理学家通过对地震波传播速度的研究,将地球内部大致分为三个主要圈层:地壳、地幔、地核。

(2)通过①和②界面时横波和纵波都发生变化,说明①和②界面为不连续面,故①为莫霍界面,②为古登堡界面.地震波有两种横波和纵波,横波速度慢,纵波速度快,根据波速的不同可判断③是纵波,④是横波。

(3)在地幔上部存在一个由塑性物质组成的软流层,是岩浆的主要发源地。

软流层以上的地幔部分与地壳主要由岩石组成,构成了岩石圈。

图中对应为B层顶部与分界线①以下的上地幔和C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