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课《背影》教学设计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背影》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学习本文以“背景”为切入点展开叙述的巧妙构思,感知父亲形象。

2.仔细研读课文,感受文中“我”情感态度的变化,深入理解课文。

3体会本文所体现的父子情深。

启发学生珍爱亲情,增进与父母的沟通与交流。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1. 感知父亲形象,尤其是“背影”的形象,体会父子之间深厚的感情。

2.品味课文独具特色的语言。

【难点】
仔细研读课文,感受文中“我”情感态度的变化,深入理解课文。

三、教学方法
自主阅读法、小组讨论法、问答法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大家好,欢迎来到老师的语文微课堂。

在上一次单元考试中,作文题目“感谢那个为我提灯的人”,同学们写母亲的大多强调无微不至的关心,写父亲则侧重写严厉、不善言语,这也是大多数家庭中父亲的形象,由于不善表达,父爱就显得更加深沉。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关于父亲的文章,接下来就让我们走近朱自清先生笔下的父亲的背影,一起来感受父亲深沉的爱。

(二)新课学习
(1)四次“背影”
同学们,现在请大家看课文第一段中“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这句话,快速浏览全文,思考本文一共提了几次背影?
很好,一共出现了四次,分别是:
开头设疑——点出背影;
“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他的背影”。

(第一自然段)
望父买橘——刻画背影;
“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

(第六自然段)
父子分手——惜别背影;
“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

(第六自然段)
结尾思恋——再现背影。

“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

(第七自然段)
(2)最难忘的“背影”
同学们,课文中出现的这四次背影作者最不能忘记的背影是怎样的?这个背影为什么难以忘记?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文中作者最不能忘记的是第六自然段中父亲为我买橘子时的背影。

作者通过外貌描写和动作描写刻画了一个难忘的背影,我们一起来看下:外貌描写:父亲的穿戴与前面“我”铺座位的紫毛大衣形成鲜明对比,体现父亲对我的关心。

(文章中圈出)
动作描写:文中一连串的动词,如“探”“穿”“爬”“攀”“缩”“微倾”都写出了父亲买橘子的艰难,父亲行动的背后折射出的是伟大的父爱。

(文章中圈出)
同学们,现在你们知道为什么这个背影令作者难以忘记了吗?因为这个背影意味的是深沉而伟大的父爱,所以,这个背影令作者最不能忘记。

(3)明确文章线索
对于父亲这样深沉的爱,作者的感受又是怎样的呢?从买橘子的背影中,我们感受到了父亲对儿子的爱,除了父亲深沉的爱,文章也表达了“我”对父亲的爱,让我们一起通过作者的几次流泪来感受对父亲的情感变化吧。

点题的背影:第一次落泪
(作者看见父亲,怀念逝世的祖母,担忧家中的经济状况而落泪。


望父买橘的背影:第二次落泪
(作者看到父亲为我买橘时的艰难流下了感动的泪水)
离别时的背影:第三次落泪
(作者与父亲分开时流下的惜别泪水)
再现时的背影:第四次落泪
(作者因思念父亲而再次落泪)
文章将父亲的四次背影作为明线,通过作者的四次落泪对父爱的理解感受过程作为暗线进行展开描写。

(三)总结
父爱如山,本文通过围绕“背影”这一极微小的细节将父亲对儿子的爱表现得淋漓尽致。

(四)课后作业
下面是本节微课的课后作业,请同学们课后积极完成。

课后作业:本文通过父亲为“我”买橘子这一背影描写,将父子之间的深情淋漓尽致地展现了出来。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也有很多感人的小细节,比如母亲每天早上为我们准备的早餐、下雨天为我们送伞的亲人等等,请大家想想我们可以从哪些方面来描写这些微小的事情,使之真切动人。

作业要求:选取生活中一个感人片段,自拟题目,完成一篇不少于300字的随笔练习
(五)结束语
好了,同学们,我们今天的微课到这里就结束了,感谢大家的观看!
附:【板书设计】
{ 难忘背影(点题) 刻画背影惜别背影
再现背影(首尾呼应)︷
} 暗线:父爱子,子爱父,父子情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