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秋沪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教案5-1-金属的性质与利用.doc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 5 章 金属与金属矿物
第一节 金属的性质与利用
课题
课 型 互动课
课 时 第 1 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金属的物理性质,能区分常见的金属和非金属。 2、知道常见金属与氧气、酸的反应、铁与硫酸铜之间的反应,置换反 应的概念。 3、通过对金属的性质的实验探究,学习利用实验认识物质的性质和变 化的方法。 4、了解一些常见金属矿物(铁矿、铝矿等)的主要成分。
药品:铜丝(2)、铝丝(2)、铁丝(2)、稀盐酸(1:1)、水
引入: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来认识金属。你知道那些方面用到金属?
学生: 发言交流。 教师: 金属的用途是由金属的性质决定的,你猜想金属会有那些性质呢? 学生: 发言交流。 教师记录
教师: 怎么知道这些猜想是对还是错呢? 学生: 做实验检验。 教师: 对!今天我们就用实验来检验。不过,我要先检验同学们,老师在水槽中放了铁
学生分组实验: 组织交流: 你发现了什么?从中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总结归纳:Fe+2HCl==FeCl2+H2↑ Fe+H2SO4==FeSO4+H2↑
联想与启示: 1、为铁制锅铲需要加上要柄或塑料柄? 2、银的导电性比铜好,为什么不用银制 造电线,电缆? 3、选择铸造硬币的金属材料需要考虑在 哪些因素?
教学重点
金属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教学难点
1、铁的化学性质实验探究方案的设计; 2、通过和已有化学知识的联系、比较、理解并得出结论“铁的化学性
质比较泼”。
课前准备
仪器:水槽(1)、试管架(1)、试管(6、15*150)、镊子(2、砂纸 (2)、烧杯(2)、酒精灯、火柴 、导电性装置(电池、 导线、灯泡、 灯座)共三十组
Zn+H2SO4(稀)==ZnSO4+H2↑
赤铜矿:Cu2O
Fe+2HCl==FeCl2(浅绿色)+H2↑ Fe+H2SO4(稀)==FeSO4+H2↑ (强调)FeCl2 和 FeSO4 的颜色和读法; 2、发生装置 (复习)选择发生装置的依据的是什么?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是依据什么确定的? (板书)制取氢气的反.应.条.件.和反.应.物.、.生.成.物.的.状.态.。
小结:铁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金属,在一定条件下可与多种物质(氧气、酸、 某些盐溶液)发生反应。
三、常见的金属矿物
赤铁矿:Fe2O3
磁铁矿:Fe3O4 孔雀石: Cu2(OH)2CO3
四、实验室制取氢气
1、反应原理及化学方程式
金属(锌或铁)和稀酸(稀盐酸或稀硫酸)
(板书)方程式:
Zn+2HCl==ZnCl2+H2↑
进一步说明金属的物理性质主要从色、态、光泽、延展性、熔沸点、密度、硬度、 导电、导热等方面来研究,目的是使学生掌握研究金属物理性质的方法。
(指出:金属还有一些物理性质,由于时间、器材的限制,未能发现。同学们可以
在课外再行探究。)
二、铁等金属的化学性质
1、能跟氧气等非金属单质反应
(讨论交流) 铜丝表面的黑色物质可能是什么呢?怎样形成的?
固体+液体==气体 (练习)试比较课本上 a、b、c、d 四个装置并填表。 (提示)着重比较能否中途加酸。 (强调)重点要掌握简易装置。 (讨论)哪些装置能方便地控制反应的开始和停止?为什么?
提示:需要结合物理上的相关知识点 3、收集装置 (复习) 选择收集装置的依据的是什么?制取氧气的收集装置是依据什么确定的? (板书) 1、向下排空气法——因为氢气的密度在相同条件下比空气小得多。 2、排水法:——氢气难溶于水。 4、操作步骤 1、装置气密性的检查 2、装药品(先装锌粒后装酸) 3、收集检验纯度 4、点燃或做其他性质实验。 5、注意事项 1、长颈漏斗的下端要插入液面以下。 2、若中途加锌粒则需要重新检查纯度。 本节小结 1、氢气的反应原理、操作步骤;2、简易装置、收集方法及注意事项。3、金属能跟 某些盐溶液反应。 布置作业:
教 后 记
铁丝、铝丝表面有类似的变化吗?(可补做相关实验)
(板书)
化学方程式
(归纳)
从上列反应中,你能发现什么规律?怎么表达?
2、能跟稀盐酸反应
(归纳)
三种金属与冷水的反应规律。能说全部金属吗?
(问题情景) 三种金属不能与冷水反应,能不能与稀盐酸反应呢?
探究活动二:
在三支试管中分别加入一滴管稀盐酸 取三种金属丝各一根,分别浸入稀盐酸
溶液的颜色由蓝色逐渐变成了浅绿色。 (讨论)该反应前后,溶液的质量是怎样变化的?溶液的密度又是怎样变化的呢? (归纳) (练习)若将 5.6g 的 Fe 投入到足量的硫酸铜溶液中,完全反应后,溶液的质量增加还 是减少?为什么? (补充)演示:铜丝跟硝酸银溶液反应的实验 (学生板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教学过程: (复习)1、铁有哪些物理性质?
2、写出铁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反应方程式,并请学生口答现象。 3、学生板演铁与稀盐酸、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新授课) 二、铁、铝等金属的化学性质 2、铁跟硫酸铜溶液反应 Fe+CuSO4==Cu+FeSO4
(蓝色) (浅绿色) 现象:铁丝的表面覆盖了一层红色的物质;
本节小结 1、了解铁、铜等金属的物理性质; 2、掌握铁、镁、铝等金属的部分化学性质。
布置作业:
教 后 记
课 题 第一节 金属的性质与利用 课 型 实验探究 课 时 第 2 课时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
1、了解金属的物理性质,能区分常见的金属和非金属。 2、知道常见金属与氧气、酸的反应、铁与硫酸铜之间的反应,置换 反应的概念。 3、通过对金属的性质的实验探究,学习利用实验认识物质的性质和 变化的方法。 4、了解一些常见金属矿物(铁矿、铝矿等)的主要成分。 金属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丝、铝丝、铜丝,请同学们把它们找出来。 学生活动:找铁丝、铝丝、铜丝。 学生交流:说出区分的依据。
教师示范:如何使用砂纸。告诉学生,杯内的液体就是水。 探究活动一:
根据你的猜想与设计,大胆去做! 看! 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分组实验: 组织交流: 说出发现了什么,怎么做的。
(要求学生提出不同的发现、不同的做法、不同的看法) 提出问题: 它们比较软,能不能砸扁?能不能拉长呢? 学生演示实验: 用铁锤敲金属丝。 (作好对比) 师生演示实验: 拉铜丝。(要求学生先设计出对比方案) 的化学性质实验探究方案的设计; 2、通过和已有化学知识的联系、比较、理解并得出结论“铁的化学性 质比较活泼”。 仪器:水槽(1)、试管架(1)、试管(6、15*150)、镊子(2、砂纸 (2)、烧杯(2)、酒精灯、火柴 、导电性装置(电池、 导线、灯泡、
灯座)共三十组 药品:铜丝(2)、铝丝(2)、铁丝(2)、稀盐酸(1:1)、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