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和陈友谅之间的恩怨到底有多深?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朱元璋和陈友谅之间的恩怨到底有多深?
⼀、朱元璋和陈友谅的关系
两⼈是敌对关系。

陈友谅,湖北沔阳黄蓬(今洪湖市黄蓬)⼈;出⽣于沔阳渔家,祖⽗陈千⼀原本姓谢,因⼊赘陈家,才跟随其姓,⽗陈普才有五⼦,陈友谅排⾏第三。

陈友谅是元朝末年群雄之⼀,农民起义领袖,中国元末⼤汉政权建⽴者。

1357年(⾄正⼗七年)九⽉,倪⽂俊谋害徐寿辉未成,逃奔黄州,投奔陈友谅,陈友谅乘机杀了倪⽂俊,吞并了他的军队,⾃称宣慰使,随即⼜称平章政事。

当时,长江以南只有陈友谅部最强。

朱元璋攻取太平后,与他为邻。

陈友谅攻陷元池州,朱元璋派常遇春率军前去攻打陈友谅,夺
取池州。

1359年(⾄正⼗九年),陈友谅以会师为名,从江州突然来到安庆,赵普胜在雁汊以烧⽺迎接,当他刚⼀登船,陈友谅便马上杀了他,吞并其军。

然后以轻兵袭击池州,被徐达等击败,参战军
队全军覆没。

1360年(⾄正⼆⼗年),徐寿辉仓促从汉阳出发,临时驻扎江州。

江州是陈友谅管辖之地,他命⼠兵埋伏在城外,然后将徐寿辉迎⼊城中,马上紧闭城门,将徐
寿辉所部全部消灭。

随即以江州为都,挟奉徐寿辉居于此地,⽽陈友谅则⾃称汉王,设置王府官属。

然后挟持徐寿
辉东下,进攻太平。

但太平城坚不可拔,于是陈友谅军便利⽤⼤型船只靠近西南城墙,⼠兵们顺着船尾爬过矮墙进
⼊城内,攻克太平城。

此后,陈友谅便愈加骄狂。

⼆、陈友谅战败
陈友谅性情强硬⽽多疑,喜欢以权术控制部下。

他已⾃称皇帝,⽽且尽占江西、湖⼴之地,便⾃恃兵⼒强⼤,想向东攻取应天。

朱元璋担⼼陈友谅与张⼠诚联合,于是设计命陈友谅的⽼朋友康茂才写信引诱他,让他迅速赶来。

陈友谅果然率⽔师东下,到达江东桥,呼叫康茂才,⽆⼈答应,才知道⾃⼰被骗了。

于是与朱元璋战于龙湾,陈友谅⼤败,因为潮落,船被搁浅,死者⽆数,丧失战舰数百艘,陈
友谅只得坐⼩船逃⾛。

张德胜乘胜追击,在慈湖将其打败,焚烧其船。

冯国胜率五路⼤军乘胜追击,陈友谅派出皂旗军迎战,⼜被⼤败。

于是陈友谅放弃太平,逃⾄
江州。

朱元璋军乘胜攻取安庆,陈友谅的部将于光、欧普祥都缴械投降。

第⼆年,陈友谅派兵再次攻
陷安庆。

朱元璋亲⾃率军讨伐,恢复安庆,长驱直⼊抵达江州。

陈友谅战败,连夜携妻带⼦逃往武昌。

他的部将吴宏以饶州投降,王溥以建昌投降,胡廷瑞以
龙兴投降。

三、鄱阳湖之战
说道陈友谅和朱元璋的⼤战,最有名莫过于鄱阳湖之战了。

1363年(⾄正⼆⼗三年),陈友谅率⼤军六⼗万,船载家属百官,尽发精锐进攻南昌,飞梯冲车,百路并进。

朱元璋的堂侄朱⽂正及郑愈坚守南昌三个⽉,朱元璋亲⾃率军前去援救,陈友谅听说朱元璋将到,便撤除对南昌的包围,向东出鄱阳湖,与朱元璋在康郎⼭相遇。

鄱阳湖之战拉开序幕……
鄱阳湖⼀站,陈友谅⼤败,⽽且⾃⼰还在战役中丧命,得知陈友谅中箭⾝亡,顿时军队⼟崩⽡解,太⼦陈善⼉被擒,太尉张定边趁夜掩护陈友谅的次⼦陈理,载上陈友谅的⼫体逃回武昌。

抵达武昌后,张定边等⼈拥⽴陈理为帝,改元德寿。

次年,也就是1364年,朱元璋西吴军廖永忠部兵临武昌城下,陈理出降,汉亡。

陈理⾄应天,元璋封为归德候。

数年之后,朱元璋出于“安全感”,将其送往⾼丽定居,“平安⽆事”。

陈友谅死后葬于长江⼤桥蛇⼭引桥的南侧,离武昌桥头堡不远,坐北朝南,是武汉市唯⼀的封建帝王陵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