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雾天高速公路交通管理的有效途径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探索雾天高速公路交通管理的有效途径
张亚军;顾海生;马兆有
【摘要】Due to the lower visibility in foggy weather, driver's vision and judging ability are affected. Fog brings enormous economic losses and security risks to highway traffic.It is a problem for the traffic management that how to carry out the highway traffic management in fog and other low visibility conditions. According to the experiments of highway traffic management in foggy weather, this paper analyze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fog on highway and the drivefspsychology. At the same time, it expounded the control key points at different fog conditions and road sections. In order to resolve the traffic management practical" problems in fog, some modes, such as "small cycles overlapped dynamic pattern, "the service other management strategies, were area exit stop" brought up for "two point traffic divergence" and the conditions of low visibility,%雾天能见度低,驾驶人的视线及判断能力受到很大影响.雾给高速公路交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和安全隐患,如何在雾天等低能见度条件下开展高速公路交通管理工作是交通管理部门的一个难题.本文从管理实践角度出发,剖析了高速公路雾情特点及雾天行车驾驶人的心理特征,阐述了不同雾情及不同路段单元的管控要点,提出了低能见度条件下“小循环重叠的动态勤务”模式,以及“服务区出口停车”、“两点交替分流”等管理策略,试图探索雾天交通管理难题的破解。

【期刊名称】《交通运输工程与信息学报》
【年(卷),期】2011(009)004
【总页数】6页(P76-80,87)
【关键词】雾;恶劣天气;高速公路;交通管理
【作者】张亚军;顾海生;马兆有
【作者单位】淮安市公安局,交通巡逻警察支队,京沪高速公路大队,江苏淮安223237;淮安市公安局,交通巡逻警察支队,京沪高速公路大队,江苏淮安223237;公
安部交通管理科学研究所,无锡21415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U491.254
0 引言
大雾等恶劣天气条件下,能见度低、路面行车条件差,驾驶车辆存在诸多的不安全因素。

驾驶人极易引发交通事故,甚至引起局域路网交通瘫痪,造成人流、物流中断,影响驾乘人员及沿线群众的正常出行与生产生活。

据统计,2010年我国高速公路发生的交通事故有 26.12%发生在雨、雪、雾、高温、低温等恶劣天气,有31.74%的直接经济损失发生在恶劣气象环境中[1] 。

要想攻克雾天高速公路交通
管理的难题,势必要对雾、雾天行车驾驶人的心理及行车特点有较全面的认识,找准雾天高速公路交通管理的关键点,并结合实际采取针对性的管控策略。

1 易诱发交通事故的雾情
从雾随时间的变化特性看,雾的生成阶段和消散阶段浓度变化较大,驾驶人适应性差,是交通事故的高发时段;从雾的浓度变化特性看有薄雾和浓雾之分,驾驶人容易产生忽视薄雾、畏惧浓雾的心理,是交通事故高发的雾区;从雾的空间分布特性看有阵雾和团雾之分,雾区前后驾驶人视觉感知变化较大,是交通事故的高发区域。

表1列出了不同能见度对交通的影响。

1.1 初雾
刚开始生成的雾,称为初雾。

初雾比较淡,且比较均匀,很容易麻痹驾驶人,使驾驶人往往不能立即增大跟车距离,并常想竭力在大雾生成以前赶到目的地,速度也就比较快。

殊不知,雾一旦形成,不但使驾驶人的能见度急剧降低,而且雾的浓度仍在迅速增加,将使驾驶人看不清运行情况,稍有不慎,便会酿成惨祸[2] 。

表1 不同能见度对交通的影响[2] Tab.1 Influence on traffic with different visibility能见度距离/m行车可视距离/m 对交通的影响>500 >250 基本不影响正常行车或影响很小200~500150~250对车辆有较大影响,车辆需适当减速行驶100~200 50~150 对交通有显著影响,各种车辆需限速50~100 20~
50 对交通有极其严重影响,限制特定车辆通行<50 <20 难以分辨路况,高速公路入口关闭
1.2 薄雾
薄雾,往往只有薄薄的一层附着于路面上,且这层雾很浓,上面的雾很淡,甚至没有雾。

这种雾对驾驶人的远视距离影响不大,但却难以看清路面的情况,容易因碰撞路面障碍而引发事故。

1.3 阵雾
阵雾在一段道路上浓雾弥漫,但紧接着的另一段道路上却比较淡,甚至没有,并且过渡距离非常短,浓淡界限分明。

在这种雾里行车,不但容易让驾驶人产生疲劳感,还会让驾驶人对雾的浓淡判断产生错觉,往往是不恰当地提高车速,或做出错误动作而造成交通事故。

1.4 团雾
这种雾的前后都没有雾,但所在处却浓积成大雾。

驾驶人在行驶过程中,常常不加防范,一头钻进大雾里,立刻失去方向,甚至来不及减速,就出了交通事故。

1.5 浓雾
浓雾一般是指辖区路段有多处起雾段,能见度多在 100 m以内,甚至很多能见度不到 30 m。

浓雾天气下,驾驶人的视认性极差,极易引发追尾事故。

通常采取立即封闭所有高速入口并将滞留主线的车辆快速清空的管理措施。

1.6 末雾
开始散去的雾称为末雾,此时驾驶人能见度逐渐提高,饱受浓雾之苦的驾驶人往往会放松警惕,并开始加速行驶。

殊不知,同样为雾所困的路面,由于雾水与路面上沉积的油和泥土的混合,使轮胎与路面附着力减小,车轮很容易打滑,从而使制动距离增加。

2 雾天行车驾驶人的心理
在雾天行车时,驾驶人通常根据自己对大雾浓度的感知,以及行程时间限制、道路通行条件和交通流量状况等因素,选择快速通过雾区或停车等候。

2.1 快速通过发雾区域
驾驶人为了赶时间或为了完成某项紧急任务,抱着侥幸心理,试图在通行条件恶化前通过发雾区域。

具有这种心态的驾驶人,多容易产生急躁情绪[3] ,高速行驶,容易引发交通事故。

2.2 跟随前车缓慢通过雾区
起雾时,一些驾驶人会习惯性地找一辆车速不是很快的同型车或低一级别的车辆跟在其后方以适当的速度行驶,保持足够的行车间距并做好自身车辆的提醒措施,如开启前后防雾灯和双跳灯,并将大灯改为小灯等。

2.3 主动停车等候
前方路况不易预测,绝大多数驾驶人倾向于在光线充足、视线良好,相对较安全、不易发生事故的区域(如服务区)停车等候。

在雾情严重、前方通行条件不明确的情况下,驾驶人通常会选择就地停车等候。

2.4 被动停车等候
因前方故障等原因而被迫在车行道排队等候,排队等候期间。

驾驶人心理较为急躁,在雾情好转或前方不完全具备通行的条件下,一些等不及的驾驶人就会试图超越前方等候的车队,在其离开滞留车队驶入行车道的过程中容易与行车道上后方正常行驶的车辆发生碰撞。

3 雾天高速公路交通管理要点
在大雾天气条件下,如何平稳地降低车辆行驶速度并保持一定的行车间距,即“降低速差”与“保持间距”[3] 是保证行车安全的两大关键要素。

对交通管理者而言,一是要高度重视服务区的管理,由专人负责服务区的停车管控;二是要抓住滞留车辆行动前的管理时机,将警力布控在路面上,变动态管理为静态管理;三是要严防浓度反差大的雾情渐变段不失控。

3.1 重视服务区的管理
在服务区内停放的车辆接近饱和的情况下,若不及时关闭入口,驾驶人会试图将车驶入服务区或沿路侧停放,导致车辆陆续延迟到主线上,此时后方来车存在侥幸心理,认为前方停车是故障车或其他原因而停车,继续试图将车辆驶入服务区或沿路侧停放,在其右打方向试图驶入服务区或沿路侧停车时,较容易与路侧不规则停放的车辆发生碰撞。

在服务区停车位已满的情况下,应立即关闭入口,不能使主线服务区入口处有车辆滞留,防止因无序停放,发生追尾事故。

若驾驶人不愿驶离,引导其在服务区出口处靠边主线滞留停放,警车在服务区入口处进行警示。

停车的驾驶人出于安全考虑会主动将车沿出口已停车辆前方单排停放,即使不停车继续前行的车辆也不会右打方向(将路侧停放的车辆作为参照物),减少了与停放车辆发生碰撞的几率。

图1为雾天服务区管控示意图。

图1 雾天服务区管控示意Fig.1 Control of the service area in foggy weather
3.2 注重雾完全消散前的管理
在雾情好转,但未完全消散时,大部分滞留的车辆开始启动、争道,提速、抢行,极易引发连环事故。

自认为能见度增强、实际只是在静态情况下视野有所改善,能见距离并非良好,动态情况下根本不能满足运动状况下的要求。

在驾驶人赶路心切,后车推赶,效仿别人的情况下,往往由浓雾区进入薄雾区,再次进入浓雾区,前方突现团雾,紧急制动、突遇路面障碍,发生视觉、幻觉等极易引发事故。

路面巡查人员、值班室监控人员、值班领导,要以100%的主动勤务方式来应对哪怕是1%的闪失。

执勤民警要根据天气和流量情况,安排巡逻车或施救车辆携带必要的警示标志,主要包括反光锥筒、事故现场提示牌、限速标志、车流导向标志等,采取警车带路、在收费站发放警示卡、巡逻喊话、间隔放行[4] 等措施,加强交通流的组织和控制。

3.3 加强雾情变化区段的管理
在雾与非雾、浓雾与薄雾的结合区段,驾驶人思想放松,警示戒备不足,或受心理因素影响、任务要求、道路通行状况和雾形态变化的特殊性等因素影响,驾驶人不遵守安全驾驶规定或对紧急情况处置不当,较容易发生事故,导致该区段成为事故高发点。

要建立应急信息快速发布机制[5] ,通过电台、电视台利用手机信息平台或各高速公路收费站及主线的电子显示屏及时发布气象信息和限速等交通管制措施内容,使驾驶人及时掌握情况。

通过收费窗口,对每一辆进入高速公路的车辆都进行安全和限速提醒,并根据雾天的能见度情况,采取交通分流等措施。

4 雾天交通管理策略与技巧
大雾天气条件下高速公路交通管理的关键是维持车辆有序通行,在没有充足的警力对路面进行大密度巡逻的情况下,采取“小循环重叠的动态勤务”模式,可实现警力效能的最大化,缩短雾天突发事件的发现时间和施救时间。

在主线交通流出现积
压,相邻辖区自顾不暇的情况下,采取“两点交替分流”的管控策略,能有效地缓解车辆因雾而大量滞留时主线的通行压力。

4.1 小循环重叠的动态勤务
在不具备通行条件的情况下,建议采取编组重叠的动态勤务模式,其编组的重心向隐患、事故相对集中的区域靠拢,重叠的区域尽量以通道、出入口、匝道为支撑。

在能见度好转,道路通行流量、速度稳定后,要根据季节特点情况,如大约在上午8:30~9:00,或通行状况良好的正常路段,路面的勤务警力不但不能减少,甚
至还要增加,切记从滞留、启动、通行、堵点解除,勤务车辆必须保障到路面通行分区间和分区段行进正常,恢复自然运行状态,包括障碍点的清除。

能见度差或夜间的勤务,既要顾虑通行条件可能更加恶劣,随时变更勤务的形式;又要随时将勤务车辆穿插到路面车流或堵段之间,一是便于继续对区域内的车辆有序管理及指挥;二是便于突发事件的就近快速处置;三便于对车流往复停止、启动时的警示制约与限制运动形态。

在恶劣天气条件下,采用小循环重叠的动态勤务将使有限警力效能最大化。

在雾天低能见度条件下,京沪高速淮安段在六洞服务区、川星服务区各设1组警力,负
责关注雾情变化及服务区入口的停车管理。

在雾情加大时,该组警力负责在服务区附近区域巡逻,并监管服务区,不至于因巡逻而忽视服务区的管理。

在浓雾来临,接近特管时,调整巡逻勤务,另指派最少 4组以上警力进行正常的路面巡逻,首
尾相连,便于及时发现雾情及道路两侧的事故,就近快速赶赴现场处置。

在雾情严重特级管制时,适当加大服务区的警力,路面巡逻组会提醒服务区警力进口道车辆有无停车,加强了对无序车辆的管理。

图2为小循环重叠的动态事务布置。

图2 小循环重叠的动态勤务布置示意Fig.2 Layout of the small cycle overlapped dynamic management aera
4.2 两点交替分流的管控策略
分流点的选择应是能见度良好的且出口通道较多的收费站,充分保证民警及其他工作人员的自身安全。

一般会选择在恶劣天气路段外第一个站口进行分流[6] ,防止车辆进入恶劣天气路段发生交通事故。

京沪高速淮安段共设淮安北收费站、淮安收费站、楚州收费站3个收费站。

其中,淮安北收费站因站口较少(仅设有2个出口道),站前广场狭小,出口与普通乡道相连,距国省道较远等原因,不易设分流点,特殊情况下只能利用淮安收费站、楚州收费站进行分流。

淮安收费站与楚州收费站间隔较近,两站相距仅6 km。

若每分钟主线放行积压车辆长度约110~120 m,4 km 的积压约放行 36~40 min。

道路流量3.5万辆,分流按1站5个出口算,约1.5~2 h的分流主线车辆将积压至4 km,也就是说在分流期间,分流点设置后约40 min后主线将开始有车辆积压,假设分流时间2 h,积压4 km左右结束,若分流时间超过2 h、延迟到2.5~3 h或以上,主线约有8 km左右车辆积压。

为缓解收费站排队200 m需免费放行的压力,同时避免前方车流少量放行或少量积压时引起警民矛盾,两个分流点或多个分流点应频繁交替进行。

4.3 救援力量融合及合成化管理
建立联动机制,加强与各职能部门的协调联系[7] 。

一是要与气象部门建立天气信息联系机制,及时掌握天气的变化情况,做好平时的安全防范措施;二是要与公路公司建立联动机制,加强路面巡查和服务区的治安管理和停车管理;三是要与其他警种加强沟通,及时落实交通管制措施,积极应对路面突发事件;四是要与医疗卫生部门建立高速公路伤员抢救快速通道,减少伤员死亡几率;五是要与相邻兄弟大队加强信息沟通和协作配合,共同做好区域分流工作。

遇有恶劣天气,医疗救援力量、社会清障施救队伍同时进驻交警大队,全部进入临战状态,遇有事故警情联合出警,提升了现场救援能力,使交通事故救援工作效率提升得到有力保障。

5 结束语
雾天交通管理工作是高速公路交通管理中的难点问题,也是交通参与者高度关注的热点问题。

本文总结了笔者在实践管理中探索出的一些雾天高速公路通行管理的策略与技巧,以期对恶劣天气条件下高速公路的通行管理提供一定的借鉴作用。

建议管理者分析辖区高速公路雾的形成特点,以及雾对高速公路行车安全的影响,掌握雾天行车驾驶人的心理,找出雾天高速公路交通事故的规律,进而提出预防雾天高速公路交通事故的途径。

参考文献
【相关文献】
[1] 公安部交通管理局.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事故统计年报(2010年度)[R] .北京:公安部交通管理局,2009,5.
[2] 孙运涛.识雾行车保安全[J] .交通与运输,2006,(1):74-75.
[3] 陈建阳.大雾与高速公路交通事故[J] .公路交通科技,1998,(6):38-40.
[4] 李万新.恶劣天气条件下高速公路的交通管制[J] .汽车与安全,2002,(3):14-16.
[5] 王文武,李千生.高速公路安全管理[M] .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5.
[6] 夏红兵,沈后功.高速公路交通流组织方法[J] .道路交通与安全,2006,(8):30-33.
[7] 段广云.高速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实务[M] .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6.
[8] 王长君,马兆有,张亚军.高速公路交通安全形势及管理对策[J] .交通标准化,2009,(7):107-10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