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教科研月活动小结 图文结合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立足核心素养,重视师生成长,提高教学质量——郭河二小“十月教科研月”活动小结
十月份,我校根据市局“十月教科研月”活动方案的精神,结合我校实际情况,以"聚焦核心素养提升教研能力”为主题,开展了活动。
一、加强教育教学理论知识的学习,知晓“核心素养”。
学校采取专题讲座、分组学习、教师演讲等多种形式,组织教师学习核心素养的内容,领会核心素养的实质。
学校印发有关核心素养的学习资料,组织教师集中学习。
10月12日,我校教学校长王文为全校教师做了一次关于核心素养的专题讲座。
学习时间为两个多小时,各位教师认真听取讲座,并认真完成了不少于2000字的学习笔记。
10月13日,学校还举办了一次以“核心素养”为主题的“教师讲堂”活动。
由三位教研组长蔡勤学老师、赵国艳老师、盛万培老师主讲,其他老师就“核心素养”展开积极的学习讨论。
二、举办课堂教学研讨活动,践行“核心素养”。
学校开展课堂教学研讨活动,探索在课堂上落实核心素养的策略与方法。
1.在内容上,主要围绕“基于学的指导”、“课堂教学改革指导意见”展开课堂教学研讨活动。
2.在研讨形式上,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活动:(1)重视新生力量的培养,指导上好“拜师课”。
校委会研究,我校确定了五位年轻老师为新生代教师培养对象,他们分布在语文和数学两个学科里,并且也确定了他们的导师,这些导师都是特别有教学经验的老教师,他们的教学效果好,也对于指导年轻教师都特别有方法。
为他们”把好关”,”助好力”十分关键,10月16、17日为“见面课”时间,为上好“见面课”,我校5位新生代教师积极准备,在独立钻研教材的基础上,和同组教师认真讨论了教学过程和方法,为听课教师呈现了一节节独具个性的课堂。
所有教师参与听课评课,就新教师的见面课表现进行了详细交流和点评,尤其是导师,对这些老师提出了诚恳又宝贵的建议,这对于年轻老师的成长特别有价值有帮助。
此次活动,进一步强化了年轻教师的课程意识,提升了年轻教师的专业素养。
(2)加大教研力度,强化集体备课。
10月12日—10月24日,我校以学科教研组(年级组)为单位,开展了集体备课、上课和反思活动。
在集体备课环节,主备人确定课题后,组内人员集中研讨、共同修改后再组织定稿,每个课案都经过了多人合作、多轮商讨,可以说最后形成的教案,既是个人的见解,又是大家集体智慧的结晶。
许多教师为了备好课,查资料,上网络,问同行,仔细钻研教材,认真书写教案。
备好课后,参加上研讨课的老师在组内反复试讲,磨课。
最后的展示课环节,所有教师积极参与了听课与评课。
为了提高交流研讨的有效性,每年级事先指定了主评人。
如五、六年级数学主评人为印运霞老师,五年级语文主评人为姜华山老师,他们都是学校语文教师中的佼佼者,学校首席教师。
有了主评人的引领,使得评课更加深入,更有效,更具专业性。
(3)着眼常规教学,上好“开门课”。
为抓好常规教学,本月我校每位教师在本班教师上一节“开门课”,本学段同学科教研组内老师互相听课、评课。
每位学科教师上一节“开门课”,每位教师至少听三节“开门课”,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教学反思。
广大教师态度严谨,准备充分。
本次“开门课”活动,不管是老教师还是新参加工作的教师都积极准备,认真对待。
课前,广大教师积极备课,认真研究教材,在每一个教学环节都下了一番功夫。
课上,教师努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教师注意与学生平等的交流,注意运用赏识性的语言激励学生学习。
课后,听课教师都能及时、认真的参加评课,析优点,找不足,真诚地交流。
(4)发挥名师效应,提高课堂效率。
我校充分发挥学科带头人、名师效应作用,成立了以姜华山、郭爱红等为首的名师工作室,加强对教师的指导和帮助,让教师对“核心素养”“基于学的指导”有了充分了解,并在教学中融入。
郭爱红老师在集体备课课例展示的评课中,根据老师们的具体课例进行了“核心素养”的阐述,并对“基于学的指导”在具体教学环节如何实施提出了建议。
姜华山老师亲自上“开门课”,对老师们在“基于学的指导”下如何落实常规教学进行了示范引领。
(5)强化督导,落实任务
我校为保证教科研月各项活动认真、有效、扎实地开展,学校成立了以张华校长为组长,王文副校长和教导处宋选洲主任为副组长,教科室所有成员及各科教研组长为小组主要成员的领导专班,对各项工作进行认真督导,逐一落实。
学校创建了“郭河二小民师工作室”微信群,充分利用微信群进行相互交流。
在“开门课”期间各年级各科备课组长将本年级本科的上课、听课的现场情况拍照上传,并用文字进行互动交流,这有力地推动了“开门课”活动的顺利开展。
11月13日下午,学校召开了“十月教科研月”阶段小结与督导专题会议,王校长分别通报了教科研月各位教师上课、听课、评课及反思的情况,充分肯定了学校教研骨干在专业学识,工作态度,敬业精神等方面的良好示范作用,肯定了广大教师在活动中的积极表现和良好成绩,同时也指出了平时工作检查中发现的问题。
三、举办各种学生教育活动,学习“核心素养”。
为了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我校根据市教育局和教科院的精神要求,我校举办了一系列的学生活动,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让学生在体验学习的快乐的同时,也培养了他们的动手能力,动口能力以及思维能力。
1.激发爱国热情,举行演讲比赛。
11月1日,我校组织学生举行了“伟大的祖国,我为你自豪”的演讲比赛,这一活动的开展,不仅丰富了学生的学习活动,而且也锻炼了学生的写作与表达能力,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更好地培养了学生的核心素养。
2.传承传统文化,举行书法比赛。
11月7日,我校组织学生进行了硬笔书法比赛,这一活动的目的旨在进一步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激发学生对书法艺术的热爱与追求,展示我校学生风采,推进校园文化建设,更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市教育局“基于学的指导”,丰富学生学习活动,让学生学核心素养。
另外,我校还开展了很多学生的教育活动,有“基于革命传统教育”的读书笔记展览,有基于“道德与法治教育活动”的讲故事比赛,还有基于“传统经典文化的积淀”的朝读经典背诵比赛等,这些活动的开展,不仅丰富了学生的学习生
活,而且也锻炼了学生的各种能力,培养了学生的各种应有素养,为以后的学生打下了一定在基础,收到了一定的实效性。
四、开展课堂教学师生评教,评价“核心素养”。
1.开展师生评教活动。
学校制定了两个细则:一是课堂教学评价细则,引导教师课堂教学行为;二是学生(或家长)评教细则,让学生对教师的课堂教学进行评价。
2.探索学生核心素养评价办法。
学校深入研究了学生核心素养的评价办法,设计了新的期末学生核心素养报告单。
报告单设计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业发展水平,还关注学生的习惯培养和个性特长等综合性指标;不仅关注学校评价,还整合家庭和社会参与评价,体现评价的多元性;不仅评价学生当前发展,还关注学生一生持续发展能力。
近一个月来,在市教育局、市教科院的统一领导和有效指导下,我校规范、有序,有效地开展了“十月教科研月”系列活动。
这些活动的开展,都是立足于培养师生的核心素养,重视我校师生的健康成长,努力我校提高教学质量,我们相信:只要长期地扎实地坚持进行这样的活动,教师的理论学习和研究课改的积极性一定会大大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一定会有更大地提升,那么,我校的教育教学水平也一定会“百尺竿头,更进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