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导游考试口试标准导游词之十一——颐和园题签二:万寿山景区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京导游考试口试标准导游词之十一——颐和园题签二:万寿山景区
颐和园原名叫清漪园,始建于清朝乾隆十四年。

清末光绪年间慈禧太后把清漪园改称叫颐和园。

它占地面积有290公顷,其中陆地面积约占1/4,湖区面积约占3/4。

按照功能可分为宫廷区和园林区。

园林区又分为,以万寿山前山中轴线为中心的风景游览区和昆明湖景区。

我今天介绍的是以万寿山前山中轴线为中心的风景游览区。

颐和园的万寿山像一只展开翅膀的蝙蝠,昆明湖像一个大的寿桃。

万寿山和昆明湖两个加起来寓意“福山寿海”。

山、湖中间有一条长廊相连。

长廊的设计使得山边、湖畔众多的景点建筑和谐地连接在一起,而且它起到了万寿山和昆明湖景区间巧妙的过度作用,那这条游廊就是著名的颐和园长廊。

长廊东起邀月门,西至石丈亭,全长728米,共273间,是我国古典园林中最长的一条游廊。

长廊不仅把山边湖畔众多的景点建筑和谐地连缀在一起,而且是万寿山景区和昆明湖景区间巧妙过渡。

此外长廊的走向随昆明湖北岸的弯曲而变化,在长廊中自东至西建造了留住亭、寄澜亭、秋水亭、清遥亭4座观景亭,四个亭子象征一年当中的春夏秋冬四季。

“留佳”意为美景常驻:“寄澜”是寄情感于波澜之间;“秋水”源于唐代诗人王勃《藤王阁序》中的名句“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意境;“清遥”是视野深远,一望无际之意。

廊上彩画精致,之所以被称为画廊。

是因为长廊上共有苏拭彩绘1.4万幅,彩绘题材大致分三类:山水、花鸟、人物。

跨度五千余年。

堪称我国文化史的一个缩影。

在长廊的临水畔,东西各有一组“敞轩式”建筑,东侧叫对鸥舫,西侧叫鱼藻轩。

这里是帝后游览湖区时上下船用的“码头”。

顺着长廊,我们一路前行,这就来到万寿山的中间,“云辉玉宇"牌楼。

从这里我们要一路向北。

依次会看到,前山的“云辉玉宇"牌楼;排云殿院落;德晖殿;佛香阁院落;众香界琉璃牌坊;智慧海;后山的四大部洲建筑群;美丽的苏州街和颐和园的北宫门。

“云辉玉宇"是一座三间四柱七楼的彩牌楼。

牌楼位于前山中轴线的最南端。

牌楼的北面写“云辉玉宇”,是云霞交相辉映的意思,喻以慈禧太后为长生不老的神仙,即为祝寿又歌功颂德;南面写“星拱瑶枢”,是群星环绕北极星的意思,将万寿山周围众多的建筑形象地比喻为环绕北极星的星辰,突出了排云殿作为“北极星”的尊贵地位。

牌楼的北侧就是排云门,门前又一对铜狮,铜狮两侧分别排放着象征“十二生肖”的“排衙石”。

这12块石头相态各异。

它们原来是畅春园的遗物,光绪年间移置到这里。

进入排云门,我们可以看到二宫门,上悬“万寿无疆”匾。

这里是每年旧历十月初十,为慈禧太后庆祝生日的地方。

慈禧太后过生日,光绪皇帝、隆裕皇后都要来给慈禧行跪拜礼,并且举行一个仪式,也就是“慈禧庆寿典礼”。

庆寿典礼开始前,要有个准备工作。

皇帝的“拜褥”(磕头时膝盖底下放的垫子),放“祝寿表文”(歌颂慈禧的文章)的桌子,都摆放在二宫门,这个位置。

排云殿,是光绪年间后建的。

明朝时是圆静寺,清朝乾隆皇帝为母祝寿修建清漪园时这里是大报恩延寿寺。

1860年被英法联军焚毁。

“排云殿”中“排云”二字出自晋代郭璞《游仙》一诗的诗句“神仙排云出,但见金银台”的诗句,寓意此处是神仙居住的地方。

是慈禧太后在庆寿典礼上接受朝拜的地方。

过了排云殿,我们来到德晖殿。

它是“庆寿典礼”排云殿院落的“尾声”也是佛香阁寺庙建筑群的“序曲”。

那“八面、三层、四角、重檐、攒尖顶”的佛香阁就坐落在高高的台基之上。

底下的基座高21米,佛香阁高36米,内部8根“铁梨木”大柱支撑,好似那佛国仙境。

是光绪年间按乾隆朝时期,原样重建的。

是颐和园的核心建筑。

佛香阁的东跨院未对外开放。

里面有转轮藏和“万寿山昆明湖石碑”。

佛香阁的西侧还有个西跨院,后面是五方阁,前面是宝云阁。

宝云阁就是我们俗称的“铜亭”。

亭式建筑结构,重207吨。

通体铜锡合铸,造型十分的精美。

佛香阁后有个琉璃牌楼,南面写“众香界”,北面写“祇树林”。

“众香”就是佛国的意思,“祇树林”指古印度佛教最初的两个寺院之一“祇园精舍”,释迦摩尼在“祇园精舍”住了25年之久,并在这里讲经说法。

现在祇园或祇树林都泛指佛教寺院。

过了琉璃牌楼,就是智慧海。

乾隆年间建造的一座仿木结构的双层“无梁殿”。

佛殿外墙镶嵌着用黄绿两色琉璃瓦装饰的1008尊琉璃佛像。

遗憾的是大部分被八国联军破坏,如今已经残损不完成了。

“智慧海”一词来自《无量寿经》“如来智慧海,深府无涯底”,意思是说如来佛智慧如海,佛法无边。

智慧海的北面就是后山,后山是一组宗教建筑群,叫四大部洲。

大部分建筑也残破难辨,只有零星建筑幸存。

如香岩宗印之阁;须弥灵境遗址;松堂;琉璃塔等。

香岩宗印之阁建于乾隆年间,仿西藏桑耶寺乌策大殿建造。

它的周围是四大部洲、八小部洲、四梵塔、日月台等。

整组建筑寓意佛,居住的世界。

须弥灵境建于乾隆年间,仿承德普宁寺大雄宝殿建造。

它是万寿山后山中轴线上的主殿,俗称“后大庙”。

松堂位于四大部洲建筑群最北端,东、西、北三面各建有一座三门四柱七楼的木牌楼。

北面的牌楼上写“慈福”、“慧因”,是20世纪80年代,重新修建的,夹杆石上的浮雕风格具有藏族文化特征。

穿过“慈福”“慧因”牌楼,我们就可以看到苏州街了。

苏州街又叫买卖街,是乾隆年间模仿江南水乡而修建的。

街道两旁有酒馆、当铺、茶楼、药店、戏院等一应俱全,凡是老百姓大街上有的,这里都有。

每当帝后游园时,太监和宫女扮成商贩、市民在街道中来来往往,购买商品时还要讨价还价。

帝后坐在游船上,或漫步在街道中,享受一下凡人的生活,体会一下百姓的乐趣。

不过现如今我们看到的苏州街是九十年代后重建的,原来的被英法联军烧毁了。

苏州街再往北就出北宫门了。

那万寿山的东脊有养云轩;“紫气东来”城关;如意庄;景福阁;益寿堂;万寿山的西脊有邵窝殿;听鹂馆;画中游;“河清海晏”石舫等建筑。

其中“紫气东来”城关是东脊上,比较有特点的建筑。

因为穿过城关我们可以来到颐和园中的园中之园“谐趣园”。

城关北额上的题字“紫气东来”是乾隆皇帝的御笔。

典故是出自老子过函谷关的故事。

北侧匾额上写的是“赤诚霞起”。

“赤诚霞起”出自东晋孙绰《游天台山赋》“赤诚霞起而建标,瀑布飞流以界道。

”东晋时期的孙绰,善书博学,是曾经参加过王羲之“兰亭修禊”的诗人和书法家。

万寿上西脊上的听鹂馆,现如今是北京城有名的“仿膳饭庄”。

原来是专供帝后听戏的戏台。

建国后重修一新,成了颐和园中接待国内外贵宾的“仿膳饭庄”。

河清海晏舫位于万寿山的西脊,长廊石丈亭西侧水中。

是从湖底砌上来的一个大石船。

乾隆皇帝修建石舫的目的是模仿古人,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百姓是水,君王是船。

好君王受百姓的爱戴,暴君、昏君会被老百姓推翻。

光绪年间重修后,命名“河清海晏”,寓意我大清江山天下太平、安宁祥和的意思。

慈禧曾在这里品茶、观景,同时由于“老佛爷”信佛,还在这里放生。

好,颐和园万寿山景区就给您介绍到这里。

谢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